紀錄片 - 紀錄片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0-08-19T10:08

Table of Contents

中年回鄉務農 好過都市漂泊

2010年08月17日蘋果日報

許文烽 影像工作者



Q:為何想拍攝相思寮紀錄片?

A:我和我太太同在彰化、鹿港農村長大,兩人都離鄉到北部求學就職。在城市漂泊
十多年,讓我們越接近中年,越想尋找自己的根。這幾年,偶爾返鄉,發現環境
改變很大。去年,我因計劃拍攝青壯年返鄉之路,進到相思寮,大批村民誤認我
是記者,開始對著鏡頭訴苦。

深入了解後,我發現所有主其事者都支持中科,這讓整個案子進行很快,農民陸
續收到公告,還搞不懂,也不熟悉整個行政系統的運作,政府卻行文說要拆掉他
們的房子,他們的聲音出不去,這聚落很弱勢。緊接著,許多農民包車北上,想
參與政府的會議討論,卻屢遭拒絕,他們感到很挫敗。整個相思寮,包括農場巷
共20幾戶,他們不再相信外來者。看到這聚落可能消失,我必須把這一切記錄下
來。


「種田」凝聚向心力

幾年前,這裡曾被列為中正大學的選擇地,要賣早賣。我和農民建立關係,傾聽
他們,才慢慢取得信任。他們說,中部農地很少休耕,雖然他們沒念書,子女最
多高職畢業,但農業發展比外人想得還好,農作物也很多樣性。他們不是要阻擋
政府的開發案,而是害怕土地、房子被徵收。對老人家而言,他們的全部都在這


在相思寮裡頭,一位洪姓村民跟我講,他們夫妻和兩個兒子,全家四口都種田。
洪伯聰明又專業,靠著經驗,發展出一套耕種模式,他會把產期錯開,做有效運
用,損失風險被分攤掉,他其實很懂賺錢。另一位蔡先生,過去在跑砂石車,發
展不佳,幸好老家有塊田,讓他耕作,養活一家大小。

我們會認為老農不想傳承,事實上,他們之所以不願讓晚輩接手,是捨不得子女
做工辛苦,但對中壯年人來講,只要用心一定能賺到錢,薪水不輸都市上班。


直到去年政策下來,住在農場巷的阿莊伯一看到公文寫著「產權已轉國有,限一
個月內搬遷,自拆房屋者,還有補償金。」他光想到自己住了一輩子的家要被這
樣收走,就算不會贏,還是要拼。裡面還有一戶陳老太太是三代同堂,日子過得
簡約樸實。一年四季,從看天播種到收割買賣,都是全家十幾口一起做。

「種田」對農民來講,不只是賺錢,更重要是,它凝聚代代子孫對家的向心力,
尤其相思寮祖傳地少,村民的房子,都是勞苦一輩子的積蓄,政府發幾封公文就
要徵收,花幾百萬就要拆,這算什麼。

台灣農民對農地有更多情感的東西,他們要面臨失去家的可能,還得被迫去個陌
生環境。政府講「依法行政」,若這法造成人民的苦難與折磨,還要堅持嗎?


記者許家峻採訪整理


--

All Comments

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競賽單元」入圍名單揭曉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0-08-18T23:30
文建會2010第七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競賽單元」入圍名單揭曉!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headline/d/a/100818/3/l7x.html 國立台灣美術館於今(18)日下午在文建會一樓藝文空間舉行「文建會2010第七屆台灣國 際紀錄片雙年展-競賽單元入圍 ...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畢卡索之謎》光點上映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0-08-18T11:36
畢卡索 國家保藏級唯一紀錄片 http://ppt.cc/uKTs 劇照andamp;簡介 今年台灣藝文圈掀起一陣畢卡索熱潮,喜歡看展覽的可以前往北美館6月底便開始展出的 費城美術館經典展-「從馬內到畢卡索」,親眼欣賞到畢卡索大師的畫作真跡外,喜歡閱 讀的可以翻翻本月剛上市以少年畢卡索為主角的小說《亞維 ...

愛在台北-99身障影片巡演 八月片單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0-08-13T22:22
※ [本文轉錄自 Disabled 看板 #1CP0F-4f ] 作者: APPO (覺得是錯覺喔!) 看板: Disabled 標題: [資訊] 愛在台北-99身障影片巡演 八月片單 時間: Thu Aug 12 22:23:56 2010 廣青文教基金會於7-9月舉辦「愛在台北-99年身心障 ...

Bye bye 莫拉克影片播放,歡迎參加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0-08-13T20:41
播放地點:屏東文化處五樓演講廳 (屏東市大連69號) 播放時間:8月20日(五)晚上七點 8月8日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許多孩子在災難中失去至親與 家園,本片五位導演分頭拍攝,紀錄孩子如何面對創傷,如 何詮釋問題、如何走出傷痛。 歡迎蒞臨觀賞。 - ...

《牛鈴之聲》尊重每個個體的情感與價值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0-08-13T04:55
文/陸序   小時候,我以為養豬的人吃的豬肉是最多的,正如養乳牛(荷斯坦牛)的家庭肯 定有喝不完的牛奶。然而,2010年初的台灣,卻出現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新聞:「一眼 震撼 養豬戶駱鴻賢不養豬改吃素」。新聞主角是32歲的駱鴻賢,他從8年前開始跟爺 爺學養豬,祖孫倆卻因瞭解其中過程而不吃豬肉。去年 5月中,因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