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體貼觀眾的驚世傑作 - 電影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0-02-02T16:05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
http://bit.ly/2GKtaPk



這幾年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不一定是最好看,但往往是政治最正確的電影(對於美國),像
是《幸福綠皮書》《月光下的藍色男孩》《自由之心》的種族議題、《驚爆焦點》的歷史
地位、《亞果出任務》對於伊朗的敵對立場,這些都是大美國主義下的主流意識。而今年
入圍的有《兔嘲男孩》的反戰、《她們》的女權、《從前,有個好萊塢》對於電影圈的歌
頌,雖然更多元但也逃不出是那幾樣議題。因為一直有這樣的成見,在進場前《1917》給
我的感覺大概就是一部反戰、抹黑敵國歌頌美國的戰爭英雄電影,但看完之後我必須說抱
歉,它完全值得一座…不,是好幾座奧斯卡獎。

很少有一部電影在看完離場時完全不需要沉澱就可以細數它的優點,而且還不是關於劇情
,而是電影製作的細節與技術。

第一點大家一定都看得出來,是它毫不間斷、一鏡到底的長鏡頭。現代電影中的長鏡頭因
為特別且稀有,往往可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像是《金牌特務》的教堂大屠殺,或是再長
一點的《一屍到底》,甚至還有幾乎全片都使用長鏡頭、再透過剪接「偽一鏡到底」的《
鳥人》,《1917》也是屬於這個類型,而因為都在外景拍攝讓它難度變得更高,拍攝細節
在幕後花絮中都有提到,這邊不再多說,看完影片會讓你更嘆為觀止。

但最厲害的並不是一鏡到底本身,是運鏡讓這個技術顯得出色。一鏡到底很容易只專注在
主角身上去特寫他的一舉一動和臉部表情,但《1917》的鏡頭除了跟隨主角,還會不定時
的全景環繞,讓你在不熟悉的環境下仍然保持全知視角,再回到主角身上感受戰場上的壓
力。最明顯的地方在於很多一鏡到底的追逐戲跟拍是從側面或背面的視角拍攝,但《1917
》很多場的「長跑」都採用正面拍攝,明確讓你知道敵人的位置、四周的環境以及主角的
情緒,反倒製造更多的緊張不安。而且很多導演想營造不安情緒時愛用手持長鏡頭,這邊
我必須感謝《1917》的導演和攝影團隊不是這樣想,讓我可以毫無嘔吐感的看完這部傑作


(以下將有劇情討論)

另外在拍攝上有幾處刻意安排的場景,讓流暢的畫面增添了美感、詩意和恐懼。像是盛開
的櫻花樹,那隨風飛散的花瓣在電影的前後都有出現,只是同行的夥伴已不在,風景的永
恆凸顯了世事無常。在水中跋涉時會出現成堆的浮屍,在這麼驚悚的景象前主角們卻只能
視若無睹的往前,甚至踩在屍體的上頭前行,讓人感受到他們必須完成任務的急迫。開場
與結尾做了個呼應,都是主角倚靠著樹的畫面,尤其最後戰場上的這棵樹出現的極為突兀
,卻一點也不影響合理性,它讓觀眾在一番折磨後獲得了安全感,如此不是為了美而美,
而是為了增添情緒的拍攝更為高明。

說到了「感到安全」,是《1917》出色的第二點:節奏。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往往不是從
頭到尾都是高潮,而是會適時的放置「休息站」,讓觀眾有喘息的機會,整體下來才會是
好的觀影體驗。高潮的部分不用說,看完《1917》根本就像跑了10圈操場一樣累,而休息
的部分《1917》不像大部份的電影是拿來解說劇情,而是好好的聚焦在角色上,讓觀眾可
以好好的了解角色的心理狀態。布雷克說著笑話,舒緩史考菲的緊張,在最後提到他是個
貼心的人的時候,這段安排就成了一個記憶點。遇到車陷泥沼的史考菲號召陌生的大家幫
忙,和一開始不甘願參與任務的他截然不同,可見他在背負同伴的遺信時更加重了必定完
成任務的使命。在難民家中的短暫停留看到史考菲與女嬰的互動,在最後才知道原來有家
室在遠方等著他回家,這時更能理解他之所以如此照顧女嬰的原因,這些片段都有助於觀
眾在空檔中休息,同時建立情緒厚度,再加上配樂的提醒,讓觀影者就像士兵一樣知道何
時該出發,何處該休息,節奏分配的相當準確。

最後一點,在一鏡到底的拍攝下凸顯時間的緊迫,和整部電影的主題一致,但我們都清楚
在電影只有兩小時的時間要跑遍這些地方根本不符合現實,所以縮小地圖的「比例尺」,
像電玩或舞台劇一樣有快速的換幕,成了非常高明的安排。角色在主要幾個地圖點發生主
線事件、不定時觸發支線任務、和幾個人進行重點式對話,同時不著墨太多時間在移動上
,但卻留下移動過程的畫面讓長途跋涉感仍然存在,讓電影在這失真「比例尺」的安排下
多了一點較為貼近現實的安排。

綜合以上,《1917》我可以毫不猶豫的給出滿分。順帶一提,雖然現在這個時間點進電影
院有點敏感,但這部電影需要大銀幕才能讓它的壓迫感發揮到極致,一些細微的音效也必
須有戲院的音響才能凸顯,只能說這部片值得你戴上口罩進戲院觀賞啦!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llenmovienote/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20-02-06T02:04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20-02-07T03:05
真的超神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0-02-08T23:49
這部從導演攝影師到演員都是英國人,是怎麼想到大
美國主義的?這種凡得獎片都是政治正確的偏見真可怕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0-02-09T17:12
滿分是有些過譽 不過片中從一個無名小兵 最後觀影
者知道他的背後故事和從死人堆中僥倖存活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2-14T07:29
看完有震撼到 不過是因為鏡頭帶到的各種場景細節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20-02-15T07:13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0-02-19T21:27
在卡車上把信放進鐵盒丶為致敬《阿波卡獵逃》跳河
橋段留下伏筆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2-20T21:06
如果有人以為 1917 是大美國主義片,其實也未嘗沒
有可能,因為片頭的 1917 年4月6日不偏不倚就是一
戰的美國宣戰日 XD 當然也要在其他制服口音與地理
指涉上英美不分,才會維持這種誤會。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20-02-22T23:15
看完個人覺得有點無聊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20-02-25T07:28
神到不行 滿滿的沉浸感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20-02-28T11:48
英國腔聽不出來??? 廢文一篇

婚姻故事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20-02-02T15:52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看的時候一直聯想到「克拉瑪對克拉瑪」.. ...

“她們”頻率有像“姊妹(The Help)” 嗎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20-02-02T15:47
因為看到版上蠻多推的, 似乎是在講述女權的電影, 而自己是很喜歡“姊妹”這部電影,畫面明亮,劇情動人,演員到位, 想請問的是“她們”這部頻率有像“姊妹”嗎? 謝謝大家 ----- Sent from JPTT on my LGE LG-H815. - ...

杜立德 難以言喻的片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0-02-02T15:31
私心想因為RDJ的演技給他好雷 但這部實在太多小地方 讓整部片的節奏卡卡的反而有種便秘感 故事開頭 就描述杜立德因為愛人死掉而封閉自己 這種主角不少見 通常也會出現一個人來打開他封閉的心門 而這個角色就是湯米 故事一開始描述這角色也用他不忍心對動物開槍 來說明這角色是個關心動物 設愛動物的人 但詭異 ...

建築設計導致劇情轉折的電影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0-02-02T15:12
追愛總動員 How I met your mother 第六季第八集裡有提到有種建築的空間設計, 在同空間裡, 如果你對著對向說話的話, 對面的人可以聽得非常清楚, 像是你站在他們旁邊講話一樣, 我記得有電影利用這種空間的結構設計, 做了劇情上的轉折(好像是某個人本來不知道某個秘密,但是因爲建築物 ...

2020 美國藝術指導工會 得獎名單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20-02-02T15:03
※ 時代電影: 《從前,有個好萊塢》Barbara Ling ※ 奇幻電影: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Charles Wood ※ 當代電影: 《寄生上流》李河俊 ※ 動畫電影: 《玩具總動員4》Bob Paule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