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 電影

By Genevieve
at 2018-01-27T23:15
at 2018-01-27T23:15
Table of Contents
——人類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有夢想和希望。
電影一開頭就講到「人民民主主義」這幾個字(完整的句子我忘了),其實格外諷刺。
我之所以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電影背影的全斗煥政權,本身就是南韓歷屆總統中的獨裁代表者之一。這樣的故事背景,或許也能和電影中韓炳龍(柳海真飾),在看到(或聽到)朴處元(金允錫飾)指著匪諜搜查處牆上貼的金大中、金泳三等著名民主鬥爭鬥士,大罵他們都是「匪諜」後,情緒激動的模樣做一個對照——
在極權統治的時代下,力爭民主的鬥士竟因意見不同而被冠上「匪諜」的稱呼,實在太無辜。
看到金大中、金泳三等人的名字,原本以為金正南的設定為著名的「三金」中的最後一號人物—金鍾泌。後來發現原來只是我腦洞開太大了(茶)。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看點就是,朴處元這號人物的設定為「早年從北韓逃出至南韓的反共愛國者」,不禁讓我思考真正的民主到底是什麼?難道對朴處元來說,全斗煥政權的極權統治就是幸福嗎?又或者朴處元只是被權力和金錢蒙蔽了雙眼,打著「愛國者」的名號濫殺革命民眾罷了?
從這兩年的南韓電影來看,從《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到今年的《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及在2007年就已經在南韓上映,時隔10多年才即將在2月於台灣上映的《華麗的假期》。可以看到光州事件、六月民主運動等民主革命題材電影越來越受其他國家注目。
雖然是我個人的想法,但我認為這與南韓的政權交替有關——在過去朴槿惠政權期間,由於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也是南韓政治上的獨裁統治代表人物,故這類題材在拍攝或上映過程中,我想勢必會因為政權的歷史色彩而有所顧忌。如今政權交替,文在寅甚至也在《1987》上映後不久後前往電影院觀賞,並給予了好評。
不知道預計在今年4月16日在南韓國內上映的《世越號》,是否會因為新政權上任後的一連串調查及釐清,而成為繼《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1987》兩部作品後,引領南韓歷史走向世界的一絲曙光。
人在做,天在看。只要是曾經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就不可能因為任何理由而遭到蒙蔽。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Anthony
at 2018-02-01T06:25
at 2018-02-01T06:25

By Kumar
at 2018-02-06T04:55
at 2018-02-06T04:55

By Lauren
at 2018-02-07T00:43
at 2018-02-07T00:43

By Necoo
at 2018-02-08T19:31
at 2018-02-08T19:31

By Caitlin
at 2018-02-13T06:06
at 2018-02-13T06:06

By Heather
at 2018-02-13T10:08
at 2018-02-13T10:08

By Jacky
at 2018-02-16T04:32
at 2018-02-16T04:32
Related Posts
大災難家 劇組人員的名稱

By Heather
at 2018-01-27T23:01
at 2018-01-27T23:01
世界之庭男主角有和那個偸走人設計本的

By Tom
at 2018-01-27T22:40
at 2018-01-27T22:40
服裝多年後依舊時尚

By Edith
at 2018-01-27T21:59
at 2018-01-27T21:59
魍美-浪費新穎題材

By Wallis
at 2018-01-27T21:54
at 2018-01-27T21:54
愛,不由自主 禁忌愛情的最後

By Charlie
at 2018-01-27T21:31
at 2018-01-27T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