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太空漫遊 - 電影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08-11-17T02:11

Table of Contents

這部偉大的影片的評論已經夠多夠好了,也不差我一篇文。

不過我仍然斗膽在這裡發個感想,只因為非常感動。

這部片我看過三次,有幸在星期六終於看到了大螢幕。

話說在前頭。某個人喜愛的東西,換個人可能就變成討厭。

所以我雖然會在下文中講到我認為這部片好在哪裡,同時也會有人認為這些是缺點。

--

我認為這部片子應該推薦給曾經想像過,全人類未來會是如何的人。

作為一部科幻片,「2001 太空漫遊」的切入點自然是立足於科學基礎的想像故事。



回到 1960 年代。全世界的局勢就用兩個字可以形容:

「冷戰」(Cold War)

美國人信誓旦旦地說要傾全國之力,領先蘇聯人登陸月球。

這部片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思考得來的結晶。

四十年前,電腦是裝滿一棟大樓的龐然大物,運算能力比今日的手機還差。

四十年前,人類還沒登上月球,太空梭與軌道太空站也只是幻想。

一部科幻片經過四十年仍然是經典,仍然不過時,畫面仍然可以震撼今日觀眾被

眾多好萊塢科幻片絢麗的特效所寵壞的眼睛。

更別忘了,當年流行的科幻片不出「世界大戰」這種外星人侵略地球的題材。

庫布里克如何在科幻電影史上築起這座屹立不搖的偉大金字塔?

個人認為只有兩個字:

「沉思」

如同羅丹的沉思者,那位坐著沉思的男人。

他在思考著什麼?是什麼樣的事情讓他陷入如此漫長的沉思?

庫布里克的電影一直都有著相同的靈魂。

無論他那令人欽佩與讚嘆的多變題材如何轉換,我們都可以清楚感受到導演正在告訴

觀眾,他拍的每一個畫面、每一個運鏡都有深意。

冷戰的荒謬,他在「奇愛博士」之中已經批判過了。

「2001 太空漫遊」所思考的,是人類終將邁向宇宙的未來。



看著手工製作的模型太空站與太空船漂浮在星空之中,沒有電腦動畫,甚至沒什麼顏色。

只有黑色的陰影與白色的船體。

是的,你可以找找 NASA 公佈的照片,白色、白色、白色,什麼都是白色。

宇宙是個嚴酷的環境,只有白色才不會受到陽光照射的時候,溫度不會爆增。

宇宙更是一片真空,沒有聲音,只聽得到自己的呼吸聲與耳機傳來的通訊聲音。

這份忠於現實理念與堅持,別說四十年前的人做不到,今日的好萊塢電影一樣做不到。

這是一直感動我的堅持。



音樂,這部片太經典,讓「藍色多瑙河」已經沒有辦法用在其他地方了。

讓人聽了不舒服的實驗性聲樂,雖然今日聽起來依然毛骨悚然,但是意涵深遠。

導演想藉著「當年」視為「最前衛先進」的音樂形式,表達出超越人類科技的存在。

而這樣的存在,是人類無法想像與理解的。

同樣地,這種實驗性聲樂也無法為人所欣賞與理解...

(處處充滿刺耳的不和諧音,每次聽實在也讓我很不舒服啊)



許多人認為 HAL 象徵著人性與科技的終極對立,表示導演對於科技的憂慮與擔心。

由於我自己的所學背景對於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人工智慧」

作為專業名詞的時候,反而指的是一種事先定義好的計算方法,不具有真正的智慧)

或是真正的機器智慧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我看到庫布里克所塑造出的 HAL,簡直是

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當年全世界連電腦都沒有幾台,他卻能預想出我們專業領域所追求的機器智慧終極形式。

這是超越時代的非凡洞察力。

為何如此說呢?

因為今日機器智慧所追求的,並不是超越人類的能力,電腦的計算能力早已超越人類

不知道多少倍。人類所追求的機器,正是擁有人類與生俱來的,思考的能力。

可以思考問題、可以解決問題、擁有想像力、甚至擁有情感與人性的機器。

如同「木偶奇遇記」裡面的小木偶,他的夢想是成為「真人」。

我認為 HAL 是體現機器擁有人性之後,將會成為如何的終極型態。

而庫布里克給予的猜測是:

HAL 擁有超人的能力與人性,兩者反而無法匹配而崩潰。



我們都認為機器是理性的存在,其規則是以完美的邏輯作為依歸。

因此機器不帶有情感的成份,其計算與動作都是非人性的邏輯推論的產物。

但是人類卻是理性與感性的綜合體。人性也存有諸多不合於理性邏輯的成份。

一個人卻擁有終極的理性,其實是絕對違反人性的存在。

因此兩者出現了極大的矛盾,HAL 的「人格」亦因此毀滅。

我認為 HAL 所代表的不是科技與人性的衝突與警告。

HAL 是導演對於人性更深層的反思。

人如果運用不帶感情的純粹理性思考,其結論也可能變得不符合人性。

如同 HAL 最後選擇殺人的矛盾,因為他的最高指導原則是完成任務。

類似的場面,我們的社會不正是常常出現?

國家可以為了「國家利益」泯滅人性(諸如發動戰爭、暗殺要人之類)。

企業可以為了「公司利益」泯滅人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排除競爭對手)。

超越個別人類的集合體,依照理性的決策,往往就失去人性。

HAL 所反諷的對象,不正也包含著這些人類所自我產生的組織與結構?

也因此我不認為庫布里克想做出對科技的警告,太多作品說過太多次。

人類對於不瞭解的事情存有非理性的恐懼,早就是老生常談了。

我更不想拿 HAL 去比較「機械公敵」之流的作品,層次完全不同。

HAL 實際上根本是作為一個人所存在、也犯著一個人所犯的錯誤。

(我甚至可以說,從導演處理 HAL 的手法來看,他對於 HAL 這個角色可是有滿滿的愛,

才不會拿 HAL 來當三流驚悚片的嚇人工具)

人之所以為人,正因為我們擁有人性,正因為我們都不是超人,只是普通的凡人。

HAL 「這個人」,剛好是一個反向的討論。



也許有人覺得本片沉悶,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商業電影的快節奏,與大量的垃圾資訊。

我們的生活與文化也一直強調快速與效率,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底下,我們也早已忘記

沉思的滋味。

老作品習慣以慢節奏告訴觀眾: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慢慢思索,慢慢來。

並沒有哪個好哪個不好,只是我們也許被習以為常的快節奏制約了,無法跳脫。

剛好,這部影片可以讓人慢慢思考人類的未來,可以好好體會導演想超越當年冷戰

對立衝突的社會文化、想描繪一個終將邁向超越人類自身存在的未來。

庫布里克悲天憫人的胸懷,在他的許多作品裡面都看得到,這部片可以說是其中

格局最大、也最超越時代的一部經典。



直到現在,我仍無法忘記星期六在電影院中,開場「查拉斯圖如是說」的小喇叭

吹起第一個音的感動。

經典,是超越時代的存在。



(謝謝您的耐心閱讀)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08-11-21T05:12
頭推 還沒看過 看了你的評論很想去租>"<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08-11-24T21:02
你看過之後說不定會回來罵我,節奏真的很慢 XD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08-11-25T01:15
拍得好是導演的功勞,但預測未來科技應該是小說原作的功勞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08-11-29T13:08
雖然我也沒看過原著,不過讚美時別忘記它有原著 囧a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08-12-03T15:08
一部電影是集體創作,功勞當然不能全歸導演。克拉克也是大師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08-12-06T03:17
小說我也看過,但是庫布里克賦與本作品一個全新的靈魂。
我覺得已經可以當作是不同作品來看了。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08-12-07T13:49
而且,根據我所知道的資料,電影與小說是同時共同創作,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8-12-11T02:01
也就是庫布里克拍電影,同時克拉克寫小說,兩人共同創造。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08-12-15T21:00
所以庫布里克並不是根據克拉克的原作改拍電影,這部電影有
極大的一部分是庫布里克本人的原始創作。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08-12-20T11:32
如果我的資料無誤,您的說法就不能成立。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8-12-22T00:07
(甚至電影的上映日期是比小說的出版日期還早喔)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8-12-22T08:33
剛剛也去查維基了 我只是隨口說說,你其實不用認真回我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08-12-25T14:06
媽 有原PO要誠心跟人討論卻被說不用認真回答的八卦嗎?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08-12-28T12:04
電影裡比較詭異和實驗的配樂取自Gyorgi Ligeti的作品,很棒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08-12-30T05:05
這...我真的只是隨口說說的啊,原PO肯回應當然很好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09-01-03T22:55
但我不是要提出什麼"說法",所以才說"對我"不用太認真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09-01-07T11:56
我閒聊寫個兩行,看到原PO回這麼多我也不知道怎麼回啊 囧
難道我回個"謝謝指教"會比較有誠意嗎?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09-01-12T05:40
既然有人說話,那我認真補一句: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09-01-17T00:07
不好意思我搞錯了,感謝原PO的資料分享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09-01-21T12:23
我覺得這是部好片 但我是分兩次看完的 如果一口氣看完我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09-01-25T00:20
睡.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09-01-27T07:57
原po寫得很好~ 尤其是HAL那段~~~!!!
Ivy avatar
By Ivy
at 2009-02-01T01:27
"HAL最後選擇殺人的矛盾"的論點也在"影子軍隊"看到 cool!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09-02-01T23:41
推原PO觀點,現在的世界走得太快了XD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09-02-06T13:48
這種片真的需要一點慧根才看得懂, \\ //
Ina avatar
By Ina
at 2009-02-07T21:23
我看兩三次才懂,不過中間的配樂很像鬼片.....><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09-02-08T16:52
這部片好棒

《家傳秘方》:阿布戴的語言與現實國度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08-11-14T01:44
http://blog.roodo.com/amushi/archives/7567847.html 阿布戴的語言與現實國度 La Langue d’Abdel et le pays réel 尚-米歇爾·傅東    Jean-Michel Frodon          翻譯/劉焰 阿布戴·柯 ...

看了一頭霧水的《量子危機》:解答篇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08-11-13T21:35
圖文網誌http://jjhsu.pixnet.net/blog/post/22321576 看完《量子危機》,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沒看過《皇家夜總會》的人, 八成不知道《量子危機》在危機什麼鬼,連片名都取得不太尋常, 所以才從《皇家夜總會》說起,把我覺得重要的橋段寫出來, 然後接到《量子危機》,因此有一半是 ...

懷舊老歌復刻回憶《東京大歌廳》....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08-11-12T06:47
懷舊老歌復刻回憶《東京大歌廳》Tokyo Rhapsody 文∕小智 (本文內含部分劇情,請謹慎觀看) 每首動聽的歌曲,其下必有深刻的普世之情來作支撐, 透過音符間的跳躍,以及演唱者動人的歌聲及情感流動, 於焉悸動了成千上萬的聽眾,使得一首首歌曲都成為傳唱不朽的經典。 而在這部宛若「流行老歌大全集」的 ...

Mr.brooks(台灣譯名:雙面人魔)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08-11-11T23:55
含圖片的網誌版: http://www.wretch.cc/blog/rhinehater/11410152 *** 這部電影卡司算蠻大的, 由凱文科斯納、黛咪摩兒主演。 可惜台灣譯名聽起來有點差勁:「雙面人魔」 雖燃是很切合內容,但聽起來就覺得是爛片, 按原片名取「布魯克先生」可能聽起來還比較沒那麼俗。 ...

金馬影展-我一直深愛著你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08-11-11T22:33
會想看這部 and#34;我一直深愛著你and#34; 的最大理由,是女主角克莉斯汀史考特湯瑪斯 Kristin Scott Thomas。第一次看到他是在英倫情人。雖然我覺得在電影中,茱麗葉畢諾許搶盡了 風頭,但她具有獨特氣質的丰采,還是讓我印象深刻。該年她與男主角雷夫范恩斯、還有 茱麗葉畢諾許,都入圍了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