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山形影展評審感言:Let’s Meet Aga … - 日本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08-03-24T15:06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評論]2007山形影展評審感言:Let’s Meet Again in Yamagata
時間: Mon Mar 24 13:53:46 2008

圖文: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9161802

文:蓮實重彥
翻譯:木材林


Let’s Meet Again in Yamagata

沒有影片是以被評斷為目的而生的,所有的作品都以自己的觀點去捕捉事物。就這
方面而言,一個競賽類評審的獨立位置,其實也有著相同的高度敏感性。但評審的
意義僅僅只存在於影展的這段特殊期間,而且身為評審的我們也不是以一個能做出
任何絕對客觀決定為前提(基準)而組成的專家團體。

然而,就像影展提供了許多觀眾與影片意外相遇的機會一樣,影展也使得評審委員們
相會了。每一位評審都打從內心深處由衷的感謝山形影展,正是因為影展,讓這些極
富價值的交流從偶然機會變成可能。今年,我們因為電影而相聚,評審來自加拿大、
日本、菲律賓、葡萄牙和泰國。在經歷了各種不同劇烈、熱情的觀影之後,昨晚,我
們進一步進行了超過五個小時的激烈討論。結果也已出爐了,但不用說也知道,評審
們的年齡、世代、國籍都不相同,因此即便只是極微小的差異,最終都使得我們有著
完全不同的意見(選擇)。

而幾乎所有入圍的競賽作品都是以數位影像(Video)的形式拍攝而成,以膠捲(Film)
拍攝的影片明顯的少之又少。這種情形,在二十年前的影展環境裡根本是無法被想像
的,但這正是二十一世紀的當下潮流。數位科技的進步,發生在這段不上不下的過渡
時期,它帶領著那些二十世紀對電影難以想像的眾人們更靠近電影。這種情形不但是
被樂見的,也顯然是未來的必然之趨。

但我們並不能斷然地說,科技的進步就保證著作品擁有空前的創意性。當我們看見某些
電影作品,確實很難的去認定(否認)它究竟有沒有受到俗稱的「電視化」裡的均質化
(homogenization)印象所影響。對此我們愛莫能助,但卻對某些特定電影漸漸喪失了
其獨有性,以及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感到憂心忡忡。

儘管如此,對評審而言,我們仍像如獲至寶般,相當慶幸地發現不少優秀作品,並讓我
們瞥見了二十一世紀電影曙光的可能。就像是中國導演王兵所拍的《鳳鳴:中國的記憶》
,這位導演在四年前曾以技驚四座的《鐵西區》獲獎。

在前幾屆得獎名單揭曉之前,或甚至在定義什麼紀錄片之前,山形影展已經將問題的觸
角伸向電影工作者和觀眾,究竟「電影是什麼」呢?

電影不能絕然地被分為「劇情片」(fiction)和「紀錄片」,電影在這兩種類型的範疇
裡永遠是搖擺不定、模糊的,即便只是一點點。而無論這些電影作品是記錄的或虛構的,
對人們而言,重要的並不是電影工作者如何(透過電影)去表現他們所關注的主題,而
是如何透過操作攝影機的訓練,利用這些主題事件,去展露自身對於這世界的觀感。我
們被這些問題深深吸引著,關於他們如何看待這世界,而不是藉由技術所呈現的世界。
從影展的草創期開始,山形一直慷慨的提供人們有個可以交換我們對這世界觀感的場所
。就因為這個理由,這份無價的經驗,其意義已經深深的烙印在這句「讓我們在山形再
次相遇吧!」,這句於世界各地都能聽見的問候語。

所以「讓我們在山形再次相遇吧!」,這句標語將不會只是一時的,更不會沉默消失。
它將不僅在一肩攬起影展責任的山形在地非營利民間組織(NPO)會員們口耳間流傳,也
包括了山形市民、山形縣民,以及所有前來參加,無論是來自日本或世界各個角落的電
影工作者和貴賓們。我深信這將是今天在這裡的我們所共有的體悟。

--
譯自:http://www.yidff.jp/2007/info/07comments-e.html

木材後記:

這篇演講稿,於2007年山形影展的閉幕頒獎典禮上,由該屆評審團的主席,同時也是日
本著名的影評家蓮實重?發表。兩年一次的山形影展在2007年時則是第十屆。之所以會
以「Let’s Meet Again in Yamagata!」為題,主要是因為日本政府由於財政問題,
無法再繼續贊助影展預算,往年山形政府都約贊助影展總預算的80%,而影展的總預算
約為兩億五千萬日幣。

於是影展主辦單位日後將成為一個在地的民間非營利組織(NPO),必須獨力負擔影展
的盈虧及運作,許多人都為此對山形影展的未來感到憂心,也希望能為山形盡一份心力。
會場外也有張貼許多海報寫著「大募集」,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加入組織,並以資金和行
動來支持影展。這是此篇文章的背景。

文中提及的大陸導演王兵新作《鳳鳴:中國的記憶》,最後獲得了世界競賽的首獎「佛
萊赫提獎」(The Robert and Frances Flaherty Prize)。此片形式相當特殊,影片時
間橫跨白天到黑夜,單單只是一個視角,幾個相當長時間的鏡頭(片長183分鐘),不管
光線,捨棄特寫,無論構圖,不穿插任何資料片段,拋棄了任何技術上的嘗試,徹夜訪
問一名經歷過文革時代的老婆婆鳳鳴。評審認為身處在數位來臨的時代,比技術、形式
更重要的是內容本身,以及作者對待影片的「態度」,而《鳳鳴:中國的記憶》正是如
此。


本文刊於紀工報第三期:http://docworker.blogspot.com/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紀錄片映像報!
http://blog.roodo.com/documentary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回答問題就送『漂丿男子漢』酷卡及早場優惠券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08-03-24T14:25
鈴蘭男子高校,大家口中的“烏鴉學校”,升學率等於 0 。 那裡的天空總是灰濛一片,像是被象徵壞兆頭的成群烏鴉盤旋籠罩。雖然不是真的有烏鴉 ,不過那裡倒是真的群聚了像烏鴉般、最凶暴強悍的流氓學生… 日本鬼才名導三池崇史又一震撼暴力鉅作! 《漂丿男子漢》 鮮血和拳頭才是王道!! 日本票房擊退《 HER ...

《漂丿男子漢》徵影評,送3/26特映會電影票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8-03-24T12:45
【漂丿男子漢】 鮮血和拳頭才是王道!! 日本票房擊退《HERO》  強勢登上冠軍NO.1 繼《GTO》後 最熱血暴走校園電影 《流星花園》花澤類 日本超人氣偶像 小栗旬 日本當紅演技派小生 《電車男》 山田孝之 4月3日 好膽嘜走 中文片名 漂丿男子漢 ...

小池徹平が「ホームレス中学生」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08-03-24T08:05
http://hochi.yomiuri.co.jp/entertainment/news/20080324-OHT1T00052.htm 人気ユニット「WaT」の小池徹平(22)が、お笑いコンビ・麒麟の田村裕(28 )のベストセラー自叙伝を原作にした映画「ホームレス中学生」(古厩智之監督、今秋 公開) ...

戀空 台北票房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8-03-23T16:16
在台北票房目前才破200萬... 院數映期都比現在只想愛你多 廣告宣傳也不少 但是票房還是不是很理想 整理了以下資料給大家參考 08年2月以下3部 中文片名 院數   上映日   下檔日  映期 總票數 總票房 (元) 戀空      7  2008-02-2 ...

戀空觀後感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08-03-23T15:06
劇情算普普。我對男主角阿弘有點感冒,或許是之前看他演【14歲的媽媽】有落差, 也可能是角色個性太鮮明,反正不怎麼喜歡。不過,從另一種角度看阿弘,他算是滿貼 心的吧!?且負責任。有一幕美嘉告訴阿弘她懷孕了,阿弘二話不說從餐廳跑出去,我 當時還以為他要落跑,沒想到是去買東西給美嘉,這算是慶祝吧!? 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