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韓劇獨家盤點:沿襲傳統 突破傳統 - 韓劇

By Gilbert
at 2010-12-28T21:03
at 2010-12-28T21:03
Table of Contents
http://ent.sina.com.cn/v/j/p/2010-12-28/19113191218.shtml
新浪娛樂訊 隨著2010年韓劇收視率排行榜top10名單的公布,以及各電視台籌備
年末演技大賞的日趨緊鑼密鼓,這一年的韓劇收視大戰也漸漸進入了尾聲。
2010年,《面包王金卓求》憑借著大結局50.8%的收視率成為本年度收視率最高的
電視劇,沒有大牌明星出現的小青年創業史成了這一年名副其實的收視黑馬和國民
電視劇;張赫、吳志浩、李多海主演的KBS開年大戲《推奴》以最後一集35.9%的收視率
位列第二;日日劇《一起恰恰恰》的最終回以落後於《推奴》3.3%的差距緊隨其後取得
季軍的名次。
而第四至十位依次為:《學習之神》、《穿越屋頂的Highkick》、《灰姑娘的姐姐》
、《享受人生》、《pasta》、《我的女友是九尾狐》、《風吹的好日子》,收視率均
達到了20%以上,成為一時間內被觀眾津津樂道的作品。
就三大電視台的競爭來看,2010年可以說是KBS、SBS的豐收年和MBC的飢荒年,
一年來KBS推出了多部頗具分量的大熱作品,如《推奴》、《灰姑娘的姐姐》、
《面包王金卓求》、《成均館緋聞》等可謂老少皆宜,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電視台;
SBS也根據時尚、青春的辦台風格推出了《壞男人》、《檢察官公主》、《我的女友是
九尾狐》、《大物》等充滿活力、養眼養心的偶像劇。
唯有MBC的作品乏善可陳,盡管一年來也有金範參演的《仍想結婚的女人》、
孫藝珍、李敏鎬聯袂的《個人趣向》這樣的吸引眼球的作品,卻都是叫好不叫座;
紀念朝鮮戰爭勝利60周年的大制作電視劇《Road No.1》有蘇志燮的參演也依然慘遭
收視滑鐵盧;大概只有《pasta》、《同伊》等少數幾部作品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也難怪MBC要頭痛年末演技大賞的大賞人選後繼無人了。
從四五年前韓劇熱潮退去之後,苦情戲便不再受到追捧,於是制作單位開始在立意
和場面上挖空心思,愛情喜劇、青春小品、動作大片類作品開始受到廣泛歡迎,比如
《燦爛的遺產》、《咖啡王子一號店》、《IRIS》等等。2010年的韓劇題材也沿襲了
此前的傳統,迷你系列劇多要麼是簡潔明快的風格要麼是注重場面的華麗效果,翻拍劇、
改編劇占主要部分;家庭日日劇則依然側重家長里短、柴米油鹽,走近百姓生活反映
平凡人的喜怒哀樂;古裝劇方面則是金戈鐵馬、權力爭鬥的天下,以講述人物生平、
重現時代變遷類居多。
故事題材上,2010年的韓劇也與前幾年有著大同小異之處,職業劇涉及的領域更為
廣闊、貼近當下社會發展狀況,突破之處就在於向來傳統的韓國人終於將“同性之愛”
這一元素大大方方端到了台面上,這為今年的韓劇增加了不少亮點,也成為韓劇發展的
又一里程碑。
關鍵詞之一翻拍劇:殘酷照進現實
2010年翻拍日劇經典仍是韓劇的一大課業,去年《流星花園》的翻拍取得了豐碩的
成果,不但收視率飄紅,廣告收益豐厚,也順利捧紅了韓版F4,李敏鎬、金賢重、金範
人氣急升,劇中新人女演員也迅速走紅,李敏貞、金素恩、李詩英等都在一年之內迅速
成長為新一代的女星中堅力量。翻拍的連鎖良性反應,使得今年的翻拍有條不紊的進行,
只是沒想到結果卻是意外連連。
《功課之神》:備考寶典,點燃全民學習熱情
《功課之神》翻拍自日本人氣漫畫《龍櫻》,有著誇張的情節和搞怪的人物造型,
是一部關注“劣等生”人群的教育界的superman的英雄主義故事。伴隨著五個高三學生
從被生拉硬拽進了特別班的被動學習,到他們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並通過學習
認清了人生的方向,許多觀眾被孩子們的熱情或者說因為回想起自己寒窗苦讀的日子,
而感慨和感動得一塌糊塗。
劇中介紹了超級實用的學習理念、學習方法和應試注意事項。從怎樣才是正確的
學習心態到如何學好各門功課,從怎樣緩解學習壓力到考試當天的交通工具、飲食選擇
等等應有盡有,目不暇接的學習小竅門無異於市面上任何一本考試寶典,而劇中老師
繪聲繪色的講解、學生興趣盎然的解題樂趣,都讓看的人有種躍躍欲試端起課本的衝動。
而且《學習之神》不否定應試教育,將其視為唯一可行、最大限度維護公正的選拔手段;
《學習之神》也不排斥“填鴨式”教育方法,認為機械地記憶才會形成知識點的條件反射
獲得最大的考試效率。更重要的是,《學習之神》調轉視角,把學習描繪成了一件快樂
的事——學習就像是游戲,就像是運動,考題不是為了難住誰而是為了解題游戲而存在
的玩具,而解題更是與題目對話的過程等等等等。在對高考高度重視的韓國,這樣一部
作品無疑成了考生、家長的備考教科書,甚至也讓那些早已走出校園的人們有了重新
撿起書本的衝動。作為青春校園題材、作為正面宣傳學習生活的故事,這樣的故事真是
百看不厭。而俞承浩、高雅星、朴智妍等小童星的聯袂演出同樣純真而令人感動。
《惡作劇之吻》:走火入魔的“惡做”劇
在《流星花園》之後,《惡作劇之吻》顯然成為了第二個“搶手貨”,有日版
《一吻定情》的經典塑造,有台灣接連兩版的廣受追捧,韓國制片方是顯然不甘心
落後的,於是借著《花樣男子》順利改編的成功經驗又積極推進了《惡吻》的翻拍日程,
哪成想,竟也真的劇如其名成了一出惡作劇。
幾乎從韓版《惡作劇之吻》投拍的消息傳出來開始,劇迷們就對這部劇充滿了期待,
盡管已有日版、台版的成功範本在先,劇情對於觀眾來說也早已爛熟於心,但經典故事
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百看不厭,更何況韓國不乏俊男美女,於是光是對於男女主人公的
大猜想就足夠眾粉絲期翼與忙乎的了。隨著金賢重眾望所歸決定出演男主角,鄭素敏
憑借著一張與尹恩惠頗有著幾分相似的臉成了“替身”當選女主角,再加上曾制作《宮》
、《花樣男子》的group8公司制作,以及《宮》的導演黃仁雷掌鏡,一出好戲的成功
儼然將是水到渠成那般簡單。
然而遺憾的是編劇沒能在原有的漫畫架構上整合出一個好故事,甚至因為為了
讓故事更加本土化增加了一些特有的韓式情節卻反而使得劇情更混亂。黃仁雷導演
也沒能完成“角色轉換”,故事講述得平鋪直敘、不見起伏,剪輯更是常見不合理之處
——想像畫面無預警地切入切除總是顯得非常突兀,故事中所謂小高潮的起承轉合
也沒有留到每集的結尾,韓劇最擅長的“吊觀眾胃口”的本事在《惡吻》中可以說是
徹徹底底的功力全廢。故事情節的無力、敘事節奏的混亂、演員演技的生疏、角色定位
的失敗,沒能挽留住觀眾手中的遙控器,高開低走的收視率讓《惡作劇之吻》只落得個
慘淡落幕的下場,各方面的“不用心”讓該劇成了一出不折不扣的惡作劇。
關鍵詞之二改編劇:藝術與生活的距離
除了翻拍日本漫畫經典,韓國本土小說、漫畫的改編也成為了韓劇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0年就有多部電視劇腳本改編自人氣網絡小說、漫畫。然而正所謂“藝術源於生活,
卻又高於生活”,雖然小說、漫畫的情節取材於現實生活,然而真人版電視劇卻很難
做到表現漫畫的誇張和小說的內涵,因此被搬上熒幕的作品不是過於脫離實際就是枯燥
呆板,改編劇很難有成功的作品。
《被稱為神的男人》:走火入魔成神經病男人
《被稱為神的男人》根據韓國已故朴峰性大師人氣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擁有
神的能力的男主人公崔強塔與世界性毒品組織為對手展開鬥爭的故事。原作漫畫的高人氣
再加上宋一國、韓彩英等人組成的華麗出演陣容,使這部電視劇在開播之前成為了最受
觀眾注目的電視劇之一。這也是宋一國在《風之國》之後出演的又一部改編自漫畫的
電視作品。然而改編顯然沒有為這部劇注入一絲現實元素,於是它給觀眾呈現了一出:
離奇、牽強、混亂的山寨超人戲碼。亂七八糟的劇情,男主角刀槍不入的不壞真身,
不得不讓觀眾將這部劇戲謔稱為《被稱為神經病的男人》了。
《大物》:主婦們的白日夢
改編自朴仁權同名人氣漫畫的電視劇《大物》,由於高賢廷、權相宇、車仁表的
領銜主演,以及《巴厘島的故事》、《錢的戰爭》的制作方的制作,而成為2010年
SBS的年度大戲。充滿想像力的圍繞韓國第一位女總統所展開的故事,兩王一后,
關於陰謀、欲望、愛情的明爭暗鬥,多黨制國家政治體制下的政黨鬥爭,都讓觀眾
對這部戲充滿了期待,播出後收視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始終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
打敗了同時段《逃亡者planB》、《惡作劇之吻》,遙遙領先於對手。
《大物》的故事改編自漫畫,其實應該不難預想到情節的離奇和誇張,但是這樣
一個充滿“搞笑”色彩的故事,竟然被拍成一部正劇,劇情實在站不住腳。劇中不但
女主人公從政過程粗糙狗血,從一事無成的寡婦到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更是平步青雲,
身邊的男人也不分立場無條件鼎力相助,將政治、國家利益演繹成了一出鬧劇,同時
又暗諷現實時政,是一部嚴重脫離了現實的頗具幻想性的作品。
關鍵詞之三續集:經典故事再續前緣
從《綜合醫院》到《綜合醫院2》,從《洛城生死戀》到《吞噬太陽》,經典韓劇
的續集拍攝也成為韓劇發展的又一條出路。有了以往熱門作品的人氣做基礎,續集的
故事發展自然引起了觀眾的注意,要麼接續原作的尾奏,要麼沿襲原作的風格,續集
拍攝往往不失為最保險的選擇。
《想結婚的女人》→《仍想結婚的女人》:婚姻是女人永恆的主題
從《想結婚的女人》到《仍想結婚的女人》,間隔六年,時代在變,卻唯有“結婚”
是不惑女人永恆的生活主旋律。盡管大哲學家伏爾泰曾經說:“結婚是膽怯的人唯一
敢嘗試的冒險事業”,但似乎這個世界上膽怯的人太多太多,紛紛選擇搭伙生活,於是
久而久之掌握著真理的少數開始服從於多數,或者在世俗的眼光中屈服而變得的膽怯。
剩女越來越演變成異類、老大難的代名詞。
是破罐破摔耗下去還是將就著找個人嫁了?這對於三十四歲的女人們來說是個難題。
面對前男友的回心轉意和二十四歲大學生的愛情攻勢,朴真熙飾演的申英陷入了痛苦的
抉擇。而馬不停蹄相親中的多情(嚴智苑飾),則在堅持著身高、年薪、身材、非長男、
無小姑等硬件條件中目送走了一個又一個不過關的男人。記得有人曾經感嘆過:女人的
擇偶條件總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得不向下修正,而《仍想結婚的女人》卻告訴
大女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有一半是男人,當然也會有符合條件的,所以不要因為年齡
變大就湊合。
面對“姐弟戀”的問題,《仍想結婚的女人》打破了人們對年齡的偏見,它用搞笑
和寫實的手法講述了一樁樁恨嫁剩女的女人心事,揭露了大女人們光鮮亮麗外表下的
單純內心。
《賢內助女王》→《逆轉女王》:女王就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賢內助女王》講述了學生時代校花級人物千芝愛(金南珠飾)上錯花轎嫁錯郎
扛起生活生活重擔的故事。為了當好賢內助,芝愛不時打點和奉承著有話語權的人物們,
溜鬚拍馬、巴結奉承是基本中的基本,除此之外還要學會見機行事的送點禮、施點小恩
小惠,普通主婦的那點改善生活的願望和努力生活的勇氣在劇中被刻畫的入木三分。
急丈夫之所急、想丈夫之所想,在丈夫工作順利、升遷及時的道路上給予一臂之力,
才能稱得上內助中的女王。
一年後的金南珠不再是那個圍著丈夫孩子轉的家庭主婦,而是化身《逆轉女王》中
成功的職業女性,她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再是輔佐丈夫,而是面對來勢洶洶的第三者,
用愛與努力捍衛家庭,實現了生活的大逆轉。兩個故事,完全不同的走向,目的卻只有
一個,那便是教會處於不同的角色的女性做最努力的自己。
《IRIS》→《雅典娜:戰爭女神》:諜對諜的精彩
去年的一部《IRIS》給了觀眾無限驚喜,場面宏大、情節緊湊、故事扣人心弦,
以往那些只在電影大片裡面才能看到的打鬥、槍戰、爆炸、航拍畫面,照搬到電視熒幕上
很是過癮。故事內容上更是以朝韓兩國聯手打擊恐怖分子為主線,毫不避諱地大談敏感的
朝核問題,甚至在首爾地標性景點展開了一場核武器的爭奪戰,頓時為此劇增添了不少
實感。朝韓兩國協商的願望和一致對外的行動,也表達了人民共盼統一的心聲。這樣
一部兼顧了政治方向性與故事精彩度的片子實在是難得一見。
因此從《雅典娜:戰爭女神》開拍的消息傳出開始,就開始被觀眾們期待,雖然
《雅典娜》另起爐灶,沒有繼續講述《IRIS》未完成的故事,但韓國NTS特工們與威脅
韓半島安全的神秘恐怖組織“雅典娜”戰鬥的全新故事,有了鄭雨盛、車勝元、秀愛
等大牌演員的加盟,相信又將成為一部大制作的經典作品。
關鍵詞之四顛覆經典:換個角度看世界感覺真妙
“想像力”一直就不是韓劇編劇們所匱乏的,因此我們也總是有幸看到一出出
“不走尋常路”的故事,比如:戲說傳統故事《春香傳》的《豪傑春香》以及將
《九尾狐的傳說》重新演繹的《九尾狐外傳》等等。2010的韓劇也將改編的觸角伸向了
經典故事,於是觀眾也隨之一道用全新的視角重看了一個又一個根深蒂固的故事。
《灰姑娘的姐姐》:但見善人笑,那聞惡人哭
格林童話裡,灰姑娘是個受繼母虐待、整日做家務灰頭土臉卻仍掩飾不住單純善良
的女孩,而她的姐姐們則是為了王子撿到的水晶鞋競相削足適履的勢利眼、大惡人。
在孩子們的世界裡,灰姑娘等於好人,姐姐等於壞人,不置可否。灰姑娘不也正是因此
才有了南瓜馬車、水晶鞋,並得到王子的青睞不是嘛。而《灰姑娘的姐姐》卻從故事的
反面重新解讀了這個流傳了幾百年的童話,實在新穎又深刻。
《灰姑娘的姐姐》是一個 “事出有因” 的故事,這也正應了“人之初性本善”的
古語,沒有一個人是生來醜惡的,而究竟又是什麼折斷了他們天使的翅膀呢?恩窕(
文根英飾)是個隨媽媽無數次改嫁的少女,她在母親與新爸爸們的打罵聲中長大,對母親
唯利是圖的行徑感到反胃,她想掙脫母親的懷抱與束縛,但親情是怎麼也割捨不斷的,
她只好折磨身邊的人也折磨自己。而妹妹孝善(徐雨飾)天真、活潑,有著灰姑娘般的
純真與善良,但面對切實的利益衝突卻也總是無不避免地暴露出人性的醜惡面。都說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反之亦然,這也是《灰姑娘的姐姐》所試圖傳達給觀眾的
觀點。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又見人鬼情未了
以往的影視作品中,九尾狐是挖食人肝的惡魔,是讓人毛骨悚然的狠角色。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則將九尾狐刻畫成了只吃牛肉的人類的朋友,上演了一出
《白蛇傳》似的人鬼戀。同所有人鬼戀的戲碼一樣,九尾狐(申敏兒飾)為報恩而追隨、
幫助大雄(李昇基飾),並在愛上他之後努力試圖變成人,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愛情故事。
不同的是,這個九尾狐從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而不是拼命掩藏;同時也徹底
改變了人們心中九尾狐冷漠、美艷的形像,而是呈現出了一個純真、可愛的全新模樣,
顛覆了經典傳說。而九尾狐用五百年的時間等來一個不離不棄的男人而長留人間的故事
也讓《我的女友是九尾狐》的核心上升到了關於等待與相遇的層面。
關鍵詞之五巨額制作:高投入的失敗與偉大
不光是電影,這兩年的韓劇也開始慢慢向大制作靠了攏。動不動幾十上百億的投資,
拍出來的東西卻大多差強人意,反過來再看看主要演員每集上億的片酬則不難發現,
原來所謂大制作最後都進了演員的腰包。
粗略盤點一下,高成本劇的確在觀眾心裡留下了不少案底:超豪華陣容出演的
《伊甸之東》作為MBC台慶的年度大戲,年代跨越之長、登場人物之多、人物關系之亂
都可以說開了先河,但為了追求大制作而硬造出來的大制作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因此
先是編劇鋪墊太多無法收場自亂了陣腳,接著演員無法理解劇情請求辭演,於是恩怨
荒謬了結、故事草草收場,一場劃時代的視覺盛宴就是這麼被糟蹋了。種種經驗不得不
讓人們認識到:大制作已經漸漸成了“狼來了”的故事,好在這一情況終於通過《IRIS》
的大獲成功找回了點面子。2010年巨額投入的制作路線繼續風行,結果有成功也有失敗。
《推奴》:氣壯山河之炫目追擊戰
《推奴》作為KBS的開年大戲,以其華麗的動作戲和新穎的故事節奏為2010年開了個
好頭。李大吉(張赫飾)原本出身貴族階級,卻因為奴隸(李多海飾)同父異母哥哥放火
而家破人亡、流落街頭。多年後,他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抓捕逃亡奴婢的好手,而復仇
的念頭也從未消失過。宋太河(吳志浩飾)原本是朝鮮的將軍,因為丙子胡亂而被清朝
俘虜,後被朋友出賣淪落為奴隸,但他從未放棄過對已經辭世的世子殿下的承諾。
李大吉四處尋找的初戀情人,已經從當年的奴婢搖身變為兩班閨秀的金惠媛,新婚之夜
不辭而別被多人追殺,在逃亡途中幸得宋太河搭救,二人一同踏上的遙遠的逃亡之旅。
《推奴》不但有養眼的造型、壯闊的取景、動聽的音樂,其可貴之處更在於講了
一個好故事,把搞笑、狗血、爭鬥融合得完美無暇。武打場面也是好看得很,一招一式
有模有樣,無論是權利相爭時兩方的刀劍往來,還是街頭短兵相接、赤手空拳的場面
都緊張精彩,大量慢格鏡頭的運用,也讓畫面開起來帥氣了不少。
《Road No.1》:戰爭與愛情,此事古難全。
特殊年代戰火紛飛與兒女情長交織的故事構架,大投資、大場面甚至動用到坦克車
的大制作,再加上紀念朝鮮戰爭60周年的歷史背景,《road no.1》顯然應該是一部
鴻篇巨制級的作品才對。然而蘇志燮挑大梁的片子最後只落得個個位數收視率慘淡落幕
的下場是著實讓很多粉絲意外。
究其原因,《road no.1》的一大敗筆在於將戰爭與愛情擺在了同一高度,是戰爭片
也是愛情片的企圖讓整部劇看起來不倫不類。莊雨(蘇志燮飾)的驍勇善戰、衝鋒陷陣
說到底只為早日打到朝鮮尋愛人的蹤跡,如此戰場上的英雄人物未免狹隘了些,一下子
就沒了氣勢。泰昊(尹啟相飾)的蠻橫武斷、一意孤行歸根結底也只是眼裡容不下這個
情敵,但卻因此犧牲了無數戰友的生命,戰爭就此成了兒戲,實在可笑。金荷娜這個
男人戲中的女主角沒能成為男人們的精神依托、沒能成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卻將
他們一點點推入深淵,傳說中的“紅顏禍水”也就不過如此。而偏偏編劇又堅持著
“戰爭”“愛情”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路線,因此觀眾看到的只能是一出毫無章法的
纏綿戰爭戲外加七扭八歪的做作愛情戲,面目全非。
關鍵詞之六收視率:數據不足以說明一切問題
韓劇的口碑、收視率向來掌握在主婦們的手中,因此近年來收視率的高低漸漸不再
用來足以反映一部作品的好與壞。畢竟有太多叫座卻不叫好的作品讓人失望,也有一些
叫好卻不叫座的作品讓人心生遺憾。收視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戲劇的受歡迎程度,
而與品質無關。
《面包王金卓求》:家族興衰史,主婦們的最愛
《面包王金卓求》以七十年代韓國烘焙業為舞台,講述了主人公金卓求成為出色
面包師的奮鬥史。故事有著較為細致的開篇,並未後續情節發展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巨星食品老夫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導火索,一句“生個兒子”,直接
導致了兩個女人的悲劇:正牌太太鋌而走險不惜與丈夫的助手生下兒子馬俊(朱元飾);
具家家庭護士美順則為會長生下正牌太子金卓求(尹施允飾)。兩個孩子也似乎遺傳了
生母的個性,一個城府頗深、爭強好勝,一個樂觀開朗、活潑調皮。在成長歲月中,
有名無實、有實無名的兩個富家少爺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沒有大牌的加盟並且大膽啟用新人擔綱重要角色的《面包王金卓求》在2010年取得
年度最高收視率的成績,一定是讓很多人跌破眼鏡的,主要得益與它迎合了廣大韓國
大媽的口味——重男輕女的長輩壓力、媳婦熬成婆的惡性循環、母子無奈分離的糾結
等等,無一不是她們曾經經歷或是令她們揪心的,因此也就更感同身受起來,而成為了
該劇忠實的擁躉。而實際上,《面包王金卓求》的故事可以用“平淡”二字來形容:
主人公命運多舛有著充分的可預見性,怎樣的顛沛流離都一點不為奇;串連起故事情節
的“面包技藝”也是一場比賽接一場比賽的反復循環,只要編劇願意,可以隨意比上個
十幾二十回合;而期盼著能看到些火花的愛情線,更是因為主人公們的稀奇個性而被
搞的一塌糊塗。
《壞男人》:挖掘人性之醜惡也是一種魅力
收視率反應平平的《壞男人》可以說是本年度最值得仔細玩味的一部電視劇,
它沒有刻意頌揚真善美的世界,而是敢於挖掘人性的陰暗面,展現了另一種壞的魅力,
和壞的另一面。
《壞男人》中出場的人物無一不是真實人性的體現者,他們不再是過往故事中
善惡分明的模樣——要麼尊嚴大於天要麼卑微得不如一粒微塵,而是在欲望的漩渦中
苦苦掙扎的靈魂們。莫奈以為憑著她在多年來嬌生慣養的生活中滋長的跋扈個性,
就能得到她認定的一切;泰蘿作為利益婚姻的犧牲者終於在奔向四十的路上迎來了
人生的青春期陷入了少女的初戀;在茵懷抱著“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夢想,在邁向豪門
的路上可謂機關算盡。而曾經叫做“泰成”的兩位真假公子卻在看似天壤不同的成長
過程中經歷了同樣的情感拋棄,他們在某種意義上是同樣的受害者,這也為《壞男人》
蒙上了一層悲劇色彩。改回本名後的金南佶不再是從前冷門劇集中的打醬油角色,
一嘗絕對男一號滋味的他展現出的演技爆發力只能用“厚積而薄發”來形容,他在劇中
的表現絕對可圈可點。
關鍵詞之七突破傳統:大方討論同性之愛
保守的韓國觀眾想來是有賊心沒賊膽的,傳統、儒家思想常常是家庭劇的中心思想,
就連短劇中不倫戀等等大膽的題材稍微過火都要招來觀眾們的抗議。而今年的韓劇中,
同性戀的題材卻被大方端上了台面,雖然有的動了真格有的卻只是烏龍事件,但無論如何
這也算是韓劇在題材突破上的一大進步。
《個人取向》:同性戀的烏龍事件
2010年《個人取向》首先對同性戀題材淺嘗輒止,李敏鎬扮演的振豪為了租住進
朴開仁(孫藝珍飾)的房子而讓對方放心所以自稱自己是同性戀,於是成了開仁的男閨蜜
。而兩人同居的日子,男閨蜜的優點漸漸展現了出來:首先作為男人他有著堅實的臂膀,
時不時在危難時刻如超人般現身拯救了開仁於水火,更是展開將開仁訓練成為迷人女子
的計劃,一手改掉了她的臭毛病,讓她在男人眼中時而討人歡心時而風情萬種。同時
作為女人的角色,他又沒了侵略性反而給人安全感,他會大方聽你傾訴心事,更會在
生理期幫你熬姜茶、揉肚子。當然所謂同性戀是純粹的烏龍事件,最後兩人終於修成了
正果。
《成均館緋聞》:同性戀之霧裡看花
《成均館緋聞》撥開重重外殼實則就是一出將時間軸撥回到600年前的《流星花園》
的故事:一女三男的人物配置,王子與灰姑娘之間發生在校園純純的初戀情懷,夾雜著
反派的離間為難和學業上的種種試煉。而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觀念背景下,
要想在校園中安插一個女性的角色,又自然要動用的“女扮男裝”的戲碼,於是也就
有人說《成均館緋聞》不過就是一部韓版的《梁祝》了。
有人說《成均館緋聞》的絕妙之處就在與“男四愛著男三,男三愛著男二,而男二
和男一互相愛慕”,精煉總結可見這部劇之“腐”的程度。當然成均館的古裝F4中,
有個女性角色,所以男一、男二、男三間的關系變成男女三角關系正常得多。倒是
男三、男四霧裡看花、欲說還休的微妙感情,成了這部戲的一大萌點。
《人生真美麗》:同性戀需要理解和善待
《人生真美麗》的出現可以說是韓劇史上的突破和將同性戀這一問題拿到大眾面前
討論的勇氣。作為一部講述百姓生活的家庭劇,《人生真美麗》不必用這些話題作噱頭,
它只是正視這個問題、試圖讓觀眾理解這樣的一群人,並呼吁人們關注並善待這一群體。
編劇用表現男女之愛的同樣方式展現了劇中的男男之愛,沒有偏見,沒有惡意,也在
他們的愛中注入了一份沉重與苦澀,愛情溫馨而美好。宋昌義、李尚禹在劇中所扮演的
兩個完美又相愛的男人,相信會讓更多陷入困惑的同性戀人們感嘆“人生真美麗”。
(影子的素描)
--
新浪娛樂訊 隨著2010年韓劇收視率排行榜top10名單的公布,以及各電視台籌備
年末演技大賞的日趨緊鑼密鼓,這一年的韓劇收視大戰也漸漸進入了尾聲。
2010年,《面包王金卓求》憑借著大結局50.8%的收視率成為本年度收視率最高的
電視劇,沒有大牌明星出現的小青年創業史成了這一年名副其實的收視黑馬和國民
電視劇;張赫、吳志浩、李多海主演的KBS開年大戲《推奴》以最後一集35.9%的收視率
位列第二;日日劇《一起恰恰恰》的最終回以落後於《推奴》3.3%的差距緊隨其後取得
季軍的名次。
而第四至十位依次為:《學習之神》、《穿越屋頂的Highkick》、《灰姑娘的姐姐》
、《享受人生》、《pasta》、《我的女友是九尾狐》、《風吹的好日子》,收視率均
達到了20%以上,成為一時間內被觀眾津津樂道的作品。
就三大電視台的競爭來看,2010年可以說是KBS、SBS的豐收年和MBC的飢荒年,
一年來KBS推出了多部頗具分量的大熱作品,如《推奴》、《灰姑娘的姐姐》、
《面包王金卓求》、《成均館緋聞》等可謂老少皆宜,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電視台;
SBS也根據時尚、青春的辦台風格推出了《壞男人》、《檢察官公主》、《我的女友是
九尾狐》、《大物》等充滿活力、養眼養心的偶像劇。
唯有MBC的作品乏善可陳,盡管一年來也有金範參演的《仍想結婚的女人》、
孫藝珍、李敏鎬聯袂的《個人趣向》這樣的吸引眼球的作品,卻都是叫好不叫座;
紀念朝鮮戰爭勝利60周年的大制作電視劇《Road No.1》有蘇志燮的參演也依然慘遭
收視滑鐵盧;大概只有《pasta》、《同伊》等少數幾部作品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也難怪MBC要頭痛年末演技大賞的大賞人選後繼無人了。
從四五年前韓劇熱潮退去之後,苦情戲便不再受到追捧,於是制作單位開始在立意
和場面上挖空心思,愛情喜劇、青春小品、動作大片類作品開始受到廣泛歡迎,比如
《燦爛的遺產》、《咖啡王子一號店》、《IRIS》等等。2010年的韓劇題材也沿襲了
此前的傳統,迷你系列劇多要麼是簡潔明快的風格要麼是注重場面的華麗效果,翻拍劇、
改編劇占主要部分;家庭日日劇則依然側重家長里短、柴米油鹽,走近百姓生活反映
平凡人的喜怒哀樂;古裝劇方面則是金戈鐵馬、權力爭鬥的天下,以講述人物生平、
重現時代變遷類居多。
故事題材上,2010年的韓劇也與前幾年有著大同小異之處,職業劇涉及的領域更為
廣闊、貼近當下社會發展狀況,突破之處就在於向來傳統的韓國人終於將“同性之愛”
這一元素大大方方端到了台面上,這為今年的韓劇增加了不少亮點,也成為韓劇發展的
又一里程碑。
關鍵詞之一翻拍劇:殘酷照進現實
2010年翻拍日劇經典仍是韓劇的一大課業,去年《流星花園》的翻拍取得了豐碩的
成果,不但收視率飄紅,廣告收益豐厚,也順利捧紅了韓版F4,李敏鎬、金賢重、金範
人氣急升,劇中新人女演員也迅速走紅,李敏貞、金素恩、李詩英等都在一年之內迅速
成長為新一代的女星中堅力量。翻拍的連鎖良性反應,使得今年的翻拍有條不紊的進行,
只是沒想到結果卻是意外連連。
《功課之神》:備考寶典,點燃全民學習熱情
《功課之神》翻拍自日本人氣漫畫《龍櫻》,有著誇張的情節和搞怪的人物造型,
是一部關注“劣等生”人群的教育界的superman的英雄主義故事。伴隨著五個高三學生
從被生拉硬拽進了特別班的被動學習,到他們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並通過學習
認清了人生的方向,許多觀眾被孩子們的熱情或者說因為回想起自己寒窗苦讀的日子,
而感慨和感動得一塌糊塗。
劇中介紹了超級實用的學習理念、學習方法和應試注意事項。從怎樣才是正確的
學習心態到如何學好各門功課,從怎樣緩解學習壓力到考試當天的交通工具、飲食選擇
等等應有盡有,目不暇接的學習小竅門無異於市面上任何一本考試寶典,而劇中老師
繪聲繪色的講解、學生興趣盎然的解題樂趣,都讓看的人有種躍躍欲試端起課本的衝動。
而且《學習之神》不否定應試教育,將其視為唯一可行、最大限度維護公正的選拔手段;
《學習之神》也不排斥“填鴨式”教育方法,認為機械地記憶才會形成知識點的條件反射
獲得最大的考試效率。更重要的是,《學習之神》調轉視角,把學習描繪成了一件快樂
的事——學習就像是游戲,就像是運動,考題不是為了難住誰而是為了解題游戲而存在
的玩具,而解題更是與題目對話的過程等等等等。在對高考高度重視的韓國,這樣一部
作品無疑成了考生、家長的備考教科書,甚至也讓那些早已走出校園的人們有了重新
撿起書本的衝動。作為青春校園題材、作為正面宣傳學習生活的故事,這樣的故事真是
百看不厭。而俞承浩、高雅星、朴智妍等小童星的聯袂演出同樣純真而令人感動。
《惡作劇之吻》:走火入魔的“惡做”劇
在《流星花園》之後,《惡作劇之吻》顯然成為了第二個“搶手貨”,有日版
《一吻定情》的經典塑造,有台灣接連兩版的廣受追捧,韓國制片方是顯然不甘心
落後的,於是借著《花樣男子》順利改編的成功經驗又積極推進了《惡吻》的翻拍日程,
哪成想,竟也真的劇如其名成了一出惡作劇。
幾乎從韓版《惡作劇之吻》投拍的消息傳出來開始,劇迷們就對這部劇充滿了期待,
盡管已有日版、台版的成功範本在先,劇情對於觀眾來說也早已爛熟於心,但經典故事
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百看不厭,更何況韓國不乏俊男美女,於是光是對於男女主人公的
大猜想就足夠眾粉絲期翼與忙乎的了。隨著金賢重眾望所歸決定出演男主角,鄭素敏
憑借著一張與尹恩惠頗有著幾分相似的臉成了“替身”當選女主角,再加上曾制作《宮》
、《花樣男子》的group8公司制作,以及《宮》的導演黃仁雷掌鏡,一出好戲的成功
儼然將是水到渠成那般簡單。
然而遺憾的是編劇沒能在原有的漫畫架構上整合出一個好故事,甚至因為為了
讓故事更加本土化增加了一些特有的韓式情節卻反而使得劇情更混亂。黃仁雷導演
也沒能完成“角色轉換”,故事講述得平鋪直敘、不見起伏,剪輯更是常見不合理之處
——想像畫面無預警地切入切除總是顯得非常突兀,故事中所謂小高潮的起承轉合
也沒有留到每集的結尾,韓劇最擅長的“吊觀眾胃口”的本事在《惡吻》中可以說是
徹徹底底的功力全廢。故事情節的無力、敘事節奏的混亂、演員演技的生疏、角色定位
的失敗,沒能挽留住觀眾手中的遙控器,高開低走的收視率讓《惡作劇之吻》只落得個
慘淡落幕的下場,各方面的“不用心”讓該劇成了一出不折不扣的惡作劇。
關鍵詞之二改編劇:藝術與生活的距離
除了翻拍日本漫畫經典,韓國本土小說、漫畫的改編也成為了韓劇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0年就有多部電視劇腳本改編自人氣網絡小說、漫畫。然而正所謂“藝術源於生活,
卻又高於生活”,雖然小說、漫畫的情節取材於現實生活,然而真人版電視劇卻很難
做到表現漫畫的誇張和小說的內涵,因此被搬上熒幕的作品不是過於脫離實際就是枯燥
呆板,改編劇很難有成功的作品。
《被稱為神的男人》:走火入魔成神經病男人
《被稱為神的男人》根據韓國已故朴峰性大師人氣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擁有
神的能力的男主人公崔強塔與世界性毒品組織為對手展開鬥爭的故事。原作漫畫的高人氣
再加上宋一國、韓彩英等人組成的華麗出演陣容,使這部電視劇在開播之前成為了最受
觀眾注目的電視劇之一。這也是宋一國在《風之國》之後出演的又一部改編自漫畫的
電視作品。然而改編顯然沒有為這部劇注入一絲現實元素,於是它給觀眾呈現了一出:
離奇、牽強、混亂的山寨超人戲碼。亂七八糟的劇情,男主角刀槍不入的不壞真身,
不得不讓觀眾將這部劇戲謔稱為《被稱為神經病的男人》了。
《大物》:主婦們的白日夢
改編自朴仁權同名人氣漫畫的電視劇《大物》,由於高賢廷、權相宇、車仁表的
領銜主演,以及《巴厘島的故事》、《錢的戰爭》的制作方的制作,而成為2010年
SBS的年度大戲。充滿想像力的圍繞韓國第一位女總統所展開的故事,兩王一后,
關於陰謀、欲望、愛情的明爭暗鬥,多黨制國家政治體制下的政黨鬥爭,都讓觀眾
對這部戲充滿了期待,播出後收視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始終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
打敗了同時段《逃亡者planB》、《惡作劇之吻》,遙遙領先於對手。
《大物》的故事改編自漫畫,其實應該不難預想到情節的離奇和誇張,但是這樣
一個充滿“搞笑”色彩的故事,竟然被拍成一部正劇,劇情實在站不住腳。劇中不但
女主人公從政過程粗糙狗血,從一事無成的寡婦到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更是平步青雲,
身邊的男人也不分立場無條件鼎力相助,將政治、國家利益演繹成了一出鬧劇,同時
又暗諷現實時政,是一部嚴重脫離了現實的頗具幻想性的作品。
關鍵詞之三續集:經典故事再續前緣
從《綜合醫院》到《綜合醫院2》,從《洛城生死戀》到《吞噬太陽》,經典韓劇
的續集拍攝也成為韓劇發展的又一條出路。有了以往熱門作品的人氣做基礎,續集的
故事發展自然引起了觀眾的注意,要麼接續原作的尾奏,要麼沿襲原作的風格,續集
拍攝往往不失為最保險的選擇。
《想結婚的女人》→《仍想結婚的女人》:婚姻是女人永恆的主題
從《想結婚的女人》到《仍想結婚的女人》,間隔六年,時代在變,卻唯有“結婚”
是不惑女人永恆的生活主旋律。盡管大哲學家伏爾泰曾經說:“結婚是膽怯的人唯一
敢嘗試的冒險事業”,但似乎這個世界上膽怯的人太多太多,紛紛選擇搭伙生活,於是
久而久之掌握著真理的少數開始服從於多數,或者在世俗的眼光中屈服而變得的膽怯。
剩女越來越演變成異類、老大難的代名詞。
是破罐破摔耗下去還是將就著找個人嫁了?這對於三十四歲的女人們來說是個難題。
面對前男友的回心轉意和二十四歲大學生的愛情攻勢,朴真熙飾演的申英陷入了痛苦的
抉擇。而馬不停蹄相親中的多情(嚴智苑飾),則在堅持著身高、年薪、身材、非長男、
無小姑等硬件條件中目送走了一個又一個不過關的男人。記得有人曾經感嘆過:女人的
擇偶條件總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得不向下修正,而《仍想結婚的女人》卻告訴
大女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有一半是男人,當然也會有符合條件的,所以不要因為年齡
變大就湊合。
面對“姐弟戀”的問題,《仍想結婚的女人》打破了人們對年齡的偏見,它用搞笑
和寫實的手法講述了一樁樁恨嫁剩女的女人心事,揭露了大女人們光鮮亮麗外表下的
單純內心。
《賢內助女王》→《逆轉女王》:女王就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賢內助女王》講述了學生時代校花級人物千芝愛(金南珠飾)上錯花轎嫁錯郎
扛起生活生活重擔的故事。為了當好賢內助,芝愛不時打點和奉承著有話語權的人物們,
溜鬚拍馬、巴結奉承是基本中的基本,除此之外還要學會見機行事的送點禮、施點小恩
小惠,普通主婦的那點改善生活的願望和努力生活的勇氣在劇中被刻畫的入木三分。
急丈夫之所急、想丈夫之所想,在丈夫工作順利、升遷及時的道路上給予一臂之力,
才能稱得上內助中的女王。
一年後的金南珠不再是那個圍著丈夫孩子轉的家庭主婦,而是化身《逆轉女王》中
成功的職業女性,她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再是輔佐丈夫,而是面對來勢洶洶的第三者,
用愛與努力捍衛家庭,實現了生活的大逆轉。兩個故事,完全不同的走向,目的卻只有
一個,那便是教會處於不同的角色的女性做最努力的自己。
《IRIS》→《雅典娜:戰爭女神》:諜對諜的精彩
去年的一部《IRIS》給了觀眾無限驚喜,場面宏大、情節緊湊、故事扣人心弦,
以往那些只在電影大片裡面才能看到的打鬥、槍戰、爆炸、航拍畫面,照搬到電視熒幕上
很是過癮。故事內容上更是以朝韓兩國聯手打擊恐怖分子為主線,毫不避諱地大談敏感的
朝核問題,甚至在首爾地標性景點展開了一場核武器的爭奪戰,頓時為此劇增添了不少
實感。朝韓兩國協商的願望和一致對外的行動,也表達了人民共盼統一的心聲。這樣
一部兼顧了政治方向性與故事精彩度的片子實在是難得一見。
因此從《雅典娜:戰爭女神》開拍的消息傳出開始,就開始被觀眾們期待,雖然
《雅典娜》另起爐灶,沒有繼續講述《IRIS》未完成的故事,但韓國NTS特工們與威脅
韓半島安全的神秘恐怖組織“雅典娜”戰鬥的全新故事,有了鄭雨盛、車勝元、秀愛
等大牌演員的加盟,相信又將成為一部大制作的經典作品。
關鍵詞之四顛覆經典:換個角度看世界感覺真妙
“想像力”一直就不是韓劇編劇們所匱乏的,因此我們也總是有幸看到一出出
“不走尋常路”的故事,比如:戲說傳統故事《春香傳》的《豪傑春香》以及將
《九尾狐的傳說》重新演繹的《九尾狐外傳》等等。2010的韓劇也將改編的觸角伸向了
經典故事,於是觀眾也隨之一道用全新的視角重看了一個又一個根深蒂固的故事。
《灰姑娘的姐姐》:但見善人笑,那聞惡人哭
格林童話裡,灰姑娘是個受繼母虐待、整日做家務灰頭土臉卻仍掩飾不住單純善良
的女孩,而她的姐姐們則是為了王子撿到的水晶鞋競相削足適履的勢利眼、大惡人。
在孩子們的世界裡,灰姑娘等於好人,姐姐等於壞人,不置可否。灰姑娘不也正是因此
才有了南瓜馬車、水晶鞋,並得到王子的青睞不是嘛。而《灰姑娘的姐姐》卻從故事的
反面重新解讀了這個流傳了幾百年的童話,實在新穎又深刻。
《灰姑娘的姐姐》是一個 “事出有因” 的故事,這也正應了“人之初性本善”的
古語,沒有一個人是生來醜惡的,而究竟又是什麼折斷了他們天使的翅膀呢?恩窕(
文根英飾)是個隨媽媽無數次改嫁的少女,她在母親與新爸爸們的打罵聲中長大,對母親
唯利是圖的行徑感到反胃,她想掙脫母親的懷抱與束縛,但親情是怎麼也割捨不斷的,
她只好折磨身邊的人也折磨自己。而妹妹孝善(徐雨飾)天真、活潑,有著灰姑娘般的
純真與善良,但面對切實的利益衝突卻也總是無不避免地暴露出人性的醜惡面。都說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反之亦然,這也是《灰姑娘的姐姐》所試圖傳達給觀眾的
觀點。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又見人鬼情未了
以往的影視作品中,九尾狐是挖食人肝的惡魔,是讓人毛骨悚然的狠角色。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則將九尾狐刻畫成了只吃牛肉的人類的朋友,上演了一出
《白蛇傳》似的人鬼戀。同所有人鬼戀的戲碼一樣,九尾狐(申敏兒飾)為報恩而追隨、
幫助大雄(李昇基飾),並在愛上他之後努力試圖變成人,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愛情故事。
不同的是,這個九尾狐從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而不是拼命掩藏;同時也徹底
改變了人們心中九尾狐冷漠、美艷的形像,而是呈現出了一個純真、可愛的全新模樣,
顛覆了經典傳說。而九尾狐用五百年的時間等來一個不離不棄的男人而長留人間的故事
也讓《我的女友是九尾狐》的核心上升到了關於等待與相遇的層面。
關鍵詞之五巨額制作:高投入的失敗與偉大
不光是電影,這兩年的韓劇也開始慢慢向大制作靠了攏。動不動幾十上百億的投資,
拍出來的東西卻大多差強人意,反過來再看看主要演員每集上億的片酬則不難發現,
原來所謂大制作最後都進了演員的腰包。
粗略盤點一下,高成本劇的確在觀眾心裡留下了不少案底:超豪華陣容出演的
《伊甸之東》作為MBC台慶的年度大戲,年代跨越之長、登場人物之多、人物關系之亂
都可以說開了先河,但為了追求大制作而硬造出來的大制作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因此
先是編劇鋪墊太多無法收場自亂了陣腳,接著演員無法理解劇情請求辭演,於是恩怨
荒謬了結、故事草草收場,一場劃時代的視覺盛宴就是這麼被糟蹋了。種種經驗不得不
讓人們認識到:大制作已經漸漸成了“狼來了”的故事,好在這一情況終於通過《IRIS》
的大獲成功找回了點面子。2010年巨額投入的制作路線繼續風行,結果有成功也有失敗。
《推奴》:氣壯山河之炫目追擊戰
《推奴》作為KBS的開年大戲,以其華麗的動作戲和新穎的故事節奏為2010年開了個
好頭。李大吉(張赫飾)原本出身貴族階級,卻因為奴隸(李多海飾)同父異母哥哥放火
而家破人亡、流落街頭。多年後,他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抓捕逃亡奴婢的好手,而復仇
的念頭也從未消失過。宋太河(吳志浩飾)原本是朝鮮的將軍,因為丙子胡亂而被清朝
俘虜,後被朋友出賣淪落為奴隸,但他從未放棄過對已經辭世的世子殿下的承諾。
李大吉四處尋找的初戀情人,已經從當年的奴婢搖身變為兩班閨秀的金惠媛,新婚之夜
不辭而別被多人追殺,在逃亡途中幸得宋太河搭救,二人一同踏上的遙遠的逃亡之旅。
《推奴》不但有養眼的造型、壯闊的取景、動聽的音樂,其可貴之處更在於講了
一個好故事,把搞笑、狗血、爭鬥融合得完美無暇。武打場面也是好看得很,一招一式
有模有樣,無論是權利相爭時兩方的刀劍往來,還是街頭短兵相接、赤手空拳的場面
都緊張精彩,大量慢格鏡頭的運用,也讓畫面開起來帥氣了不少。
《Road No.1》:戰爭與愛情,此事古難全。
特殊年代戰火紛飛與兒女情長交織的故事構架,大投資、大場面甚至動用到坦克車
的大制作,再加上紀念朝鮮戰爭60周年的歷史背景,《road no.1》顯然應該是一部
鴻篇巨制級的作品才對。然而蘇志燮挑大梁的片子最後只落得個個位數收視率慘淡落幕
的下場是著實讓很多粉絲意外。
究其原因,《road no.1》的一大敗筆在於將戰爭與愛情擺在了同一高度,是戰爭片
也是愛情片的企圖讓整部劇看起來不倫不類。莊雨(蘇志燮飾)的驍勇善戰、衝鋒陷陣
說到底只為早日打到朝鮮尋愛人的蹤跡,如此戰場上的英雄人物未免狹隘了些,一下子
就沒了氣勢。泰昊(尹啟相飾)的蠻橫武斷、一意孤行歸根結底也只是眼裡容不下這個
情敵,但卻因此犧牲了無數戰友的生命,戰爭就此成了兒戲,實在可笑。金荷娜這個
男人戲中的女主角沒能成為男人們的精神依托、沒能成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卻將
他們一點點推入深淵,傳說中的“紅顏禍水”也就不過如此。而偏偏編劇又堅持著
“戰爭”“愛情”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路線,因此觀眾看到的只能是一出毫無章法的
纏綿戰爭戲外加七扭八歪的做作愛情戲,面目全非。
關鍵詞之六收視率:數據不足以說明一切問題
韓劇的口碑、收視率向來掌握在主婦們的手中,因此近年來收視率的高低漸漸不再
用來足以反映一部作品的好與壞。畢竟有太多叫座卻不叫好的作品讓人失望,也有一些
叫好卻不叫座的作品讓人心生遺憾。收視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戲劇的受歡迎程度,
而與品質無關。
《面包王金卓求》:家族興衰史,主婦們的最愛
《面包王金卓求》以七十年代韓國烘焙業為舞台,講述了主人公金卓求成為出色
面包師的奮鬥史。故事有著較為細致的開篇,並未後續情節發展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巨星食品老夫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導火索,一句“生個兒子”,直接
導致了兩個女人的悲劇:正牌太太鋌而走險不惜與丈夫的助手生下兒子馬俊(朱元飾);
具家家庭護士美順則為會長生下正牌太子金卓求(尹施允飾)。兩個孩子也似乎遺傳了
生母的個性,一個城府頗深、爭強好勝,一個樂觀開朗、活潑調皮。在成長歲月中,
有名無實、有實無名的兩個富家少爺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沒有大牌的加盟並且大膽啟用新人擔綱重要角色的《面包王金卓求》在2010年取得
年度最高收視率的成績,一定是讓很多人跌破眼鏡的,主要得益與它迎合了廣大韓國
大媽的口味——重男輕女的長輩壓力、媳婦熬成婆的惡性循環、母子無奈分離的糾結
等等,無一不是她們曾經經歷或是令她們揪心的,因此也就更感同身受起來,而成為了
該劇忠實的擁躉。而實際上,《面包王金卓求》的故事可以用“平淡”二字來形容:
主人公命運多舛有著充分的可預見性,怎樣的顛沛流離都一點不為奇;串連起故事情節
的“面包技藝”也是一場比賽接一場比賽的反復循環,只要編劇願意,可以隨意比上個
十幾二十回合;而期盼著能看到些火花的愛情線,更是因為主人公們的稀奇個性而被
搞的一塌糊塗。
《壞男人》:挖掘人性之醜惡也是一種魅力
收視率反應平平的《壞男人》可以說是本年度最值得仔細玩味的一部電視劇,
它沒有刻意頌揚真善美的世界,而是敢於挖掘人性的陰暗面,展現了另一種壞的魅力,
和壞的另一面。
《壞男人》中出場的人物無一不是真實人性的體現者,他們不再是過往故事中
善惡分明的模樣——要麼尊嚴大於天要麼卑微得不如一粒微塵,而是在欲望的漩渦中
苦苦掙扎的靈魂們。莫奈以為憑著她在多年來嬌生慣養的生活中滋長的跋扈個性,
就能得到她認定的一切;泰蘿作為利益婚姻的犧牲者終於在奔向四十的路上迎來了
人生的青春期陷入了少女的初戀;在茵懷抱著“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夢想,在邁向豪門
的路上可謂機關算盡。而曾經叫做“泰成”的兩位真假公子卻在看似天壤不同的成長
過程中經歷了同樣的情感拋棄,他們在某種意義上是同樣的受害者,這也為《壞男人》
蒙上了一層悲劇色彩。改回本名後的金南佶不再是從前冷門劇集中的打醬油角色,
一嘗絕對男一號滋味的他展現出的演技爆發力只能用“厚積而薄發”來形容,他在劇中
的表現絕對可圈可點。
關鍵詞之七突破傳統:大方討論同性之愛
保守的韓國觀眾想來是有賊心沒賊膽的,傳統、儒家思想常常是家庭劇的中心思想,
就連短劇中不倫戀等等大膽的題材稍微過火都要招來觀眾們的抗議。而今年的韓劇中,
同性戀的題材卻被大方端上了台面,雖然有的動了真格有的卻只是烏龍事件,但無論如何
這也算是韓劇在題材突破上的一大進步。
《個人取向》:同性戀的烏龍事件
2010年《個人取向》首先對同性戀題材淺嘗輒止,李敏鎬扮演的振豪為了租住進
朴開仁(孫藝珍飾)的房子而讓對方放心所以自稱自己是同性戀,於是成了開仁的男閨蜜
。而兩人同居的日子,男閨蜜的優點漸漸展現了出來:首先作為男人他有著堅實的臂膀,
時不時在危難時刻如超人般現身拯救了開仁於水火,更是展開將開仁訓練成為迷人女子
的計劃,一手改掉了她的臭毛病,讓她在男人眼中時而討人歡心時而風情萬種。同時
作為女人的角色,他又沒了侵略性反而給人安全感,他會大方聽你傾訴心事,更會在
生理期幫你熬姜茶、揉肚子。當然所謂同性戀是純粹的烏龍事件,最後兩人終於修成了
正果。
《成均館緋聞》:同性戀之霧裡看花
《成均館緋聞》撥開重重外殼實則就是一出將時間軸撥回到600年前的《流星花園》
的故事:一女三男的人物配置,王子與灰姑娘之間發生在校園純純的初戀情懷,夾雜著
反派的離間為難和學業上的種種試煉。而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觀念背景下,
要想在校園中安插一個女性的角色,又自然要動用的“女扮男裝”的戲碼,於是也就
有人說《成均館緋聞》不過就是一部韓版的《梁祝》了。
有人說《成均館緋聞》的絕妙之處就在與“男四愛著男三,男三愛著男二,而男二
和男一互相愛慕”,精煉總結可見這部劇之“腐”的程度。當然成均館的古裝F4中,
有個女性角色,所以男一、男二、男三間的關系變成男女三角關系正常得多。倒是
男三、男四霧裡看花、欲說還休的微妙感情,成了這部戲的一大萌點。
《人生真美麗》:同性戀需要理解和善待
《人生真美麗》的出現可以說是韓劇史上的突破和將同性戀這一問題拿到大眾面前
討論的勇氣。作為一部講述百姓生活的家庭劇,《人生真美麗》不必用這些話題作噱頭,
它只是正視這個問題、試圖讓觀眾理解這樣的一群人,並呼吁人們關注並善待這一群體。
編劇用表現男女之愛的同樣方式展現了劇中的男男之愛,沒有偏見,沒有惡意,也在
他們的愛中注入了一份沉重與苦澀,愛情溫馨而美好。宋昌義、李尚禹在劇中所扮演的
兩個完美又相愛的男人,相信會讓更多陷入困惑的同性戀人們感嘆“人生真美麗”。
(影子的素描)
--
Tags:
韓劇
All Comments

By Andrew
at 2010-12-30T18:04
at 2010-12-30T18:04

By Elizabeth
at 2011-01-03T13:34
at 2011-01-03T13:34

By Cara
at 2011-01-07T14:59
at 2011-01-07T14:59

By Iris
at 2011-01-12T07:20
at 2011-01-12T07:20

By Aaliyah
at 2011-01-16T10:29
at 2011-01-16T10:29

By Gary
at 2011-01-18T13:26
at 2011-01-18T13:26

By Irma
at 2011-01-20T18:33
at 2011-01-20T18:33

By Hedda
at 2011-01-21T08:13
at 2011-01-21T08:13

By Andy
at 2011-01-24T00:40
at 2011-01-24T00:40

By Olive
at 2011-01-27T12:42
at 2011-01-27T12:42

By Zanna
at 2011-01-29T07:47
at 2011-01-29T07:47

By Eartha
at 2011-02-01T17:44
at 2011-02-01T17:44

By Elma
at 2011-02-06T06:28
at 2011-02-06T06:28
Related Posts
《壞男人》和《燦爛的遺產》撞房

By Caroline
at 2010-12-28T20:38
at 2010-12-28T20:38
IRIS外傳《雅典娜:戰爭的女神》EP6

By Skylar Davis
at 2010-12-28T20:37
at 2010-12-28T20:37
瑪麗外宿中 EP.16 最終回

By Brianna
at 2010-12-28T20:30
at 2010-12-28T20:30
《Korea》河智苑將變身乒乓球手

By Sierra Rose
at 2010-12-28T20:23
at 2010-12-28T20:23
韓劇一周收視:12月20日-12月26日

By Andrew
at 2010-12-28T17:43
at 2010-12-28T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