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韓國票房前十名 - 電影
By Ina
at 2018-01-05T03:13
at 2018-01-05T03:13
Table of Contents
推 BARZII : 韓國戲院有規定,至少要上映1/2國片。 01/01 21:35
推 violatte : 韓國螢幕配額播放本土電影從06年開始改成一年73天 01/01 21:49
→ violatte : 也就是1/5 01/01 21:50
最近接受邀請幫對岸撰稿寫市場影響力的學術專書部分篇章
所以很多政策,數據 大概還滿滿填滿在我腦海裡
甚至花了不少錢打國際電話去問我前韓國老闆
(這是他在台灣的新聞http://old.ltn.com.tw/2003/new/dec/25/today-fshow3.htm)
韓國電影1958年開始,實施了『進口配額制』
但這配額制很腦殘,要進口一部外國電影,你電影投資發行公司要製作三部本國片才行
(或是製作影片能賣出口)
所以造就了忠武路電影系統(早期電影公司都在忠武路附近,剛好在明洞隔壁)
然後這造成韓國曾經也跟台灣創造過非常強大的年產超過兩百部電影的世界電影牆國假象
實際上,整個製發放一條龍,但資金結構卻又非常薄弱,很容易拍一拍公司就倒掉
很多公司為了靠進口片賣錢,那三部自製國產片,有拍有交代,拍到能賺得,算你幸運
但韓國當時的軍政政府也想要玩市場保護主義
1966年制定電影法,訂出『螢幕放映比例制』,從每張螢幕一年至少30天放映本國片
逐年增加到146天的放映日數
但隨著韓國整個社會必須面對全球化(尤其是奧運前後)
電影產業也遇到結構性變化
以前韓國跟台灣很類似 單廳式戲院非常多,但實際盈利容易受到選片失誤就準備慘賠
1986年,韓國取消了進口配額制,開放外資發行商,但仍維持螢幕放映比例制
後又隨著韓國金融泡沫危機 1997年前後 許多忠武路的公司倒一遍
剛好韓國積極想要找美國談FTA 為韓國之後的經濟復甦找出口
美國人就逼韓國人要更開放韓國的電影市場,降低放映日數減半
不過剛好當時韓國總統是金大中,這位本身對文化藝術非常熱愛的總統
找來韓國電影教父林權澤當部長 (剛好1998韓國也放棄預審查制,電影走正式分級制)
韓國人當初主張比照法國人對於一些國際貿易協議上,提出『文化例外』
然後整個電影界有志一同一直跑去美國大使館前面抗爭
最後美韓雙方達成一個但書,就是減半前提必須要讓韓國電影突破佔有率40%以上等
才能將電影項目列入協商項目
韓國電影在沒幾年之間,不僅穩穩超過40%甚至還來到50%的票房佔有率
美韓雙方在2006年正式簽署放寬市場,放映日數降低到73天
然後隨著原本三大發行體系 CJ / Lotte / Showbox 之後 NEW也在2008年跳入市場
這也打破了韓國長達十年的市場被本地三大系統還有美商發行商壟斷的局面
外加韓國的電影院建置已經在城市地區接近飽和狀態,所以開始進入『社區化』『下鄉』
甚至『獨立影院』『藝術影院』....等
這些讓韓國電影市場在這幾年更被刺激
不只要跟美國大片拼,市場上一堆小型發行商,發一些奇怪的進口片或藝術片越來越多
當然 像 CJ CGV自己也有規劃出少部分的影院做為獨立電影或藝術影院的放映廳
但真正的大爆發期在2013年正式發酵
到2016年,韓國一年進口的外國電影,已經達到1200多部!!!
韓國自己國內的電影產量(包括低成本藝術片也來到兩百上下)
重點是
韓國這幾年人民已經有看電影的習慣,韓國現在一年有兩億多人次的觀影人次
整個電影的票房總市場,攀升到全球第六高
平均國民年均觀影人次為4.2次,這在全世界根本到頂天的狀態了
台灣跟災區的年均觀影人次都只有一出頭而已
而台灣電影的總觀影人次市場這幾年幾乎已經進入停滯期了
災區雖然泡泡吹很大,但14億人口先扣掉至少5億的農村人口
他們的中產階級觀影習慣其實已經超越台灣了!!(雖說災區電影院接下來會倒很多XD)
災區對韓國也是玩兩面手法
2014年簽署中韓合拍協議,讓一堆已經在韓國過氣或沒片拍的導演
跑去災區撈錢,拍了像是新野蠻女友這種垃圾電影 還有啥早更女友
就韓國人當主創 找災區演員或是災區背景,最後就是專賣災區賺災區錢
2014~2016這兩年多 韓國幕前的主創跟演員前仆後繼去賺災區的錢
不過隨著禁韓令發酵,其實韓國的電影海外出口原本最重要的災區市場整個垮掉
然後開始大量把電影轉銷到台灣跟香港市場
但這還不是最大條的收益
現在韓國不斷再擴大的叫做『技術服務』產業
大多集中在FX/DI後期 以及其他如特效 動作團隊...等
而且這數字很可怕不斷擴大 目前97%收益都從災區賺到的(四年前只佔36%)
完全不受災區檯面上的禁韓令影響!
(更不用說CJ的CGV影院 在災區可是第六大影投公司,甚至在全球開了420家戲院)
台灣現在的問題其實很複雜很尷尬
台灣目前能賣進韓國市場的,叫做『青春片類型』
我的少女時代去年在韓國賣了46萬多人次
相隔九年韓國人早就在網路看過的不能說的秘密,2015才在韓國上映,賣了16萬人次
韓國人對於台灣這種電影類型進口給予很高的評價
甚至被評為『電影版的請回答1997』的概念
反觀,災區拿青春片去韓國賣,
有前EXO成員的Chris擔綱演出的『致青春2』,在韓國只賣出175張電影票XDD
現在災區電影少部分能在韓國賣破萬人次的
大致區分為兩類,一個叫做『成龍』,一個叫做『動畫片』
其他....都是垃圾,沒人要看啦!
韓國電影這幾年在台灣整個由黑翻白,跟台灣電影去韓國也有一定的口碑
這部分其實是值得台灣電影產業去更關注的市場
而不是只想著災區那塊黑矇矇的市場像在賭博一樣努力勇闖災區想賺災區財
這種檯面上的東西,講難聽一點,政府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可鬆可緊
災區也能隨時說要玩你就玩你,這種沒有規矩的市場,有必要全部梭哈嗎?
不反對賺災區的錢,但不要認為語言一樣,就無痛爽賺好嗎?
至少扶植幾個像樣的專項 去賺技術分工的錢 不是削價競爭去把自己人先幹死在說...
算了 在做這些產業研究時,資料越看越覺得台灣一堆很糟糕的政策都把自己玩死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1-06T16:20
at 2018-01-06T16:20
By Daniel
at 2018-01-11T09:30
at 2018-01-11T09:30
By Hamiltion
at 2018-01-15T23:17
at 2018-01-15T23:17
By Audriana
at 2018-01-17T13:13
at 2018-01-17T13:13
By Donna
at 2018-01-17T19:25
at 2018-01-17T19:25
By Frederica
at 2018-01-18T00:29
at 2018-01-18T00:29
By Kumar
at 2018-01-20T18:54
at 2018-01-20T18:54
By Audriana
at 2018-01-22T09:42
at 2018-01-22T09:42
By Daph Bay
at 2018-01-26T18:00
at 2018-01-26T18:00
By Steve
at 2018-01-31T02:23
at 2018-01-31T02:23
By Liam
at 2018-02-02T17:50
at 2018-02-02T17:50
By Mia
at 2018-02-04T03:41
at 2018-02-04T03:41
By Franklin
at 2018-02-08T16:25
at 2018-02-08T16:25
By Kristin
at 2018-02-13T12:57
at 2018-02-13T12:57
By Suhail Hany
at 2018-02-14T06:33
at 2018-02-14T06:33
By Dinah
at 2018-02-17T00:01
at 2018-02-17T00:01
By Andrew
at 2018-02-21T12:21
at 2018-02-21T12:21
By Lily
at 2018-02-22T23:32
at 2018-02-22T23:32
Related Posts
騙到眼淚的歌喉讚3
By Elizabeth
at 2018-01-05T03:03
at 2018-01-05T03:03
有可愛蘿莉的電影
By Leila
at 2018-01-05T01:31
at 2018-01-05T01:31
屍蹤七號房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水逆成群
By Frederic
at 2018-01-05T01:12
at 2018-01-05T01:12
2018 美國電影剪輯師公會 艾迪獎 入圍名單
By Enid
at 2018-01-05T00:34
at 2018-01-05T00:34
與神同行
By Lucy
at 2018-01-05T00:29
at 2018-01-05T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