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勞工影展開幕片【工人搞公司】 - 電影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8-11-11T05:19

Table of Contents


這部片雖然不長(約60分),但談的議題很深!

影評感想很難寫阿~

不過是一部值得人深思的紀錄採訪片!



本文::

http://arielhsu.tw/can-we-do-it-ourselves/




電影【工人搞公司】草記

民主政治,由民意來做政治決策、法律決策,在民主政治下的企業決策,

也應該以民主的方式。

現代的工作,若實行經濟民主,應該由工人來決定老闆。

職場是一個高度分層的組織,為什麼在民主的社會下,

企業可以對員工做很多事,包括:規定吃飯、上廁所…等時間,這是集權主義下才有的事,

然而放棄這些權利的領薪勞工本身自己。

因為勞工不共同承擔風險,也不分享產生的利益,每一個月只領固定報酬。





1985「家庭照護合作社」:

每人1股1票,賺錢我也能共享,因為也是我的公司,為自己工作。

片中訪問:「喜歡公司哪裡?」

受訪者:「一種感覺,非股利、或董事,而是公司對於我們的尊重。」

每個人在團體中勇於發言、彼此之間透明。



亞當史密斯《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

《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的原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亞當史密斯認為國民財富的產生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

一是勞動力的技術、技巧和判斷力,

二是勞動力和總人口的比例;

前者起了較大的決定性作用,也闡述了所謂市場上「一隻看不見的手」。

看不見的手說明了公私利調和論,透過價格機制的導引,

使得追求自利的個體行動能促進社會整體的效率:

「屠夫、釀酒者和麵包師傅,並不是因為想到我們的晚餐要吃喝什麼,才去做這些東西;

他做這些事時,其實只想到自己的利益。」

(以上參自維基)

人不等於物質。

把人的同理心,典型的自由主義,充份地延伸支持個人發展的可能,

創造機會,經濟民主。



反面看法:
1.沒走看過勞動合作社成功的案例,而且還認為這樣是有效率的

如果真的有效率,應該像野火蔓延,所以表示它是沒有效率的。

美國 vs. 瑞典的自由企業

開業時間,以及任何人,如果現況真的比民主主義,有更公平均等機會競爭的話,那照理應該是可行的,

但現實中,開公司是有錢人的權力,獨佔市場的是少數人。

所以這樣真的行得通,那應該是力量市場導向,而不是效率。



2.最終是由消費者決定市場,但現實中所有資本主義都想壟斷。

1980年你可以說IBM是一個壟斷的企業,但隨著時間,現在我們已經不認為它是。

因為民主企業沒有市場。



3.所謂的「勞動合作社」,他們不知道怎麼做,其實也是政治上的問題,

首先「勞動合作社」就很難跟銀行貸款。

譬如瑞典的工人、企業之間,彼此握手言和-井水不犯河水,簽訂團體協約。

工會表示:因為會影響員工的反彈,經濟民主可能導致高度影響的關係。

利潤產生則至受僱者基金。

職場民主入法(1980年由社民黨提出),變成一個基金,跟工會無關。

結果是There is no.(別無選擇)

事實上,人們不知道怎麼運作,只好完全放在政府身上。



4.勞工民主,而非資本民主。

事實上的困境,提供產量無助於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我們真的變開心了嗎?

產量的增加,工時不變,創造許多新但不需要的產品,透過廣告去行銷,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憂鬱、過勞、人們在自我感受不到尊重、還有價值,

甚至覺得自己比以前更辛苦,事實上也是。

用更少的人,去生產更多的產品。

應該要做到產量均分,工時縮短,假日增加。

然而「資本主義」,雇主跟勞工,卻是處在一個對立的情況。

資本主義下,一定要有貧窮,如果人會互相比較,

假設同樣的商店,對面又有職缺,提出更好的條件,相形之下,雇主變得沒有權力。

「民主企業」不會要求經濟成長,外在環境變化已是資本主義無法解決的事,

有權主導的人,常常沒有實際參與勞動過程。

我們不需要不了解工作的顧問,或是經濟學家,

控制資本的人,常沒有掌控生產過程的能力,

只在管資本的成長,以及營運,不管怎麼運用。

「高壓極權」,就是由少數人決定其他人。



勞工影展座談會

1.經濟民主:應該也是用投票來決定。

我們常常一天8個小時花在工作上, 可是為什麼工作的場合沒有民主。


2.瑞典:社會民主

學習如何民主,設立勞工董事(全台灣有勞工董事的公司,用手數的出來。)

3.ESOP 雷根

自由主義

資源、原物料(產生的利潤),應該是由社區的需求,來互相制衡,

有需求來決定應該用多少資源、原物料。


4.組公司,比組合作社更容易

目前台灣的消費合作社並不多,大都為學校。

譬如:片中的勞務合作社,就是提供勞務。又為自主勞動。

台灣的合作社,主要的年齡層都有偏高的趨勢,勞動,

也是純體力,屬於勞力密集。例如:目前有「南機拌飯」。

以前「國光客運」,也有幾十萬股票,讓員工認股,

但最終還是被集團收購,變成集團化。


5.假設性的問題

若在無酬的情況下,大家是否願意花個2-3小時停下來討論,達成共識呢?

核心,往往最後淪為少數人的控制。

合作社的社員,現實情況下,是不受勞基法的保障。


6.組公司比組合作社容易

花個台幣三千元,就可以去申請公司牌,然而要組工會,至少要找到30人。


7.台灣現況傳承的問題

台灣目前的第2、3代,後續面臨無法傳承的問題,

也就是兒女不願意接手父母那一代的公司或技術,

然而這對於經驗的傳承產生了斷層,一方是有技術經驗,但後繼無人,

另一方面,則是有資本,卻沒有經驗技術,

所以如何整合,有效地發揮是現況的一大難題。

2012 The working world



個人想法:

1.勞動合作社
目前不管實務上,或是法律上,都認為個人勞務是無法儲存的,

而勞務合作社的構想,則是把勞務這個資源,有效地作為集中管理支配,

勞務合作社提供的就是勞務。然而,個人認為勞務無法儲存、數量化,具有個別化,有待觀察。

2.共享經濟
將資源、利潤均分,均衡分配是一個很好的構想,

不過利潤共享之外的風險需要共同承擔,並非每個勞工都願意承擔風險,

風險越大,利潤通常相隨相伴,包含各種多元的可能性,

只是多數勞工仍願能領固定薪,不論公司是否賺錢,確保每個月都可以有進帳。

3.人性是一大變項
利潤均分這件事,確實有共產制度的味道,

不管是民主或是共產,人絕對是最主要的因素,

制度除了必須非常完善之外,人性絕對是一大變項,

總是存在有想控制別人的領導者,或是不想動腦的服從者,

所以個人覺得過這樣的理論,還是似乎過於理想化,

畢竟「人性」這件事,通常在現實是不可忽略的一大變項。

4.效率提高,人並沒有變快樂。
片中說把效率提高,人並沒有變快樂,我很認同,

例如:用許多機器人取代勞力,增加生產效率,

但生產許多產品並沒有讓人們較快樂,

或是生產許多人們可能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以追求所謂的「績效」!

想想號稱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不丹」,並不追求經濟績效,幸福感跟效率兩者並不相等。



5.必要的貧窮 VS.既得利益者

世界不管哪個國家,都存在著貧窮的問題,也存在著既得利益者,

要這些既得利益者願意分出資源跟利潤,又有甚麼誘因能驅使他們願意?



總結來說,這個理念很好,

不過實行上確實有困難,但也不是說不能實行,

而是以目前的狀況,僅適合小部分區域性的實作!

在未來人文與制度愈臻成熟,或許能更進一步。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無雙-經典香港電影的代表作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8-11-11T01:38
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無雙 2.觀影時間 : / 11月 3.觀影地點 : 戲院名稱 / 秀泰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其他防雷說明(非必要) : n刷等其他說明請於此區說明.. ...

誰先愛上他的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8-11-11T01:27
andlt;誰先愛上他的andgt;作為今年少數代表台灣出征金馬獎的電影之一, 果然十分接地氣,從熟悉的老舊公寓、結冰水檳榔攤、窮酸小劇場, 到嘮叨碎嘴的大嬸、幹話發語詞, 是描繪出當代紛亂但仍可愛的台灣(或至少台北)的一部小品佳作。 男女主角的演出自然是最大亮點。 邱澤在吊兒啷噹、恣意任性的背後閃動著的 ...

為何會這樣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8-11-11T01:13
Netflix雖然電影沒有很齊全 但也算可以看跟找舊片回味 但是我發現一件怪事 Netflix上有變形金剛 但是只有第一集跟第四集? 奇怪了通常買不都買整套的嗎? 既然有第一集代表版權應該沒問題 但怎麼只有兩集 23呢? 有人知道原因嗎? - ...

怒火邊界2 毒刑者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1-11T00:57
※ 引述《dearevan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之銘言: :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 此區為發文防雷頁 : 可選擇性提供上列 1~4 資訊 或不提供亦可 : 觀影心得於分隔線下方發布即可 : ~~~~~ ...

2018 歐洲電影獎 入圍名單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8-11-11T00:29
※ 最佳歐洲電影: 《邊境奇譚》 《沒有煙硝的愛情》 《狗奴人生》 《Girl》 《幸福的拉札洛》 ※ 最佳歐洲喜劇: 《享宴Hold不住》 《金童藥不要》 《史達林死了沒?》 ※ 歐洲發現獎 - 費比西影評人: 《Girl》 《One Day》 《在手臂上寫作的女人》 《The Guilt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