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秘境夢遊:望向時空深淵的鱷魚 - 藝術電影
![Quanna avatar](/img/girl.jpg)
By Quanna
at 2012-01-16T11:39
at 2012-01-16T11:39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F4vlfkE ]
作者: ohwell (冷感少女) 站內: movie
標題: [好雷] 3D秘境夢遊:望向時空深淵的鱷魚
時間: Mon Jan 16 11:39:17 2012
原文轉貼自無事生花blog
圖文好讀版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2012/01/3d.html
以下為雷
荷索的《3D祕境夢遊》(Cave of forgotten dreams)將於今年3月在日本上映。
涼可在2011台北電影節看到這片,大受感動。本片經由法國文化部特許,得以進
入位於南法的 Chauvet 洞窟,拍攝現有人類文明史上所發現最早的洞穴壁畫。
距今三萬多年前的遺跡在3D鏡頭下,變成令人不禁想伸手觸摸的影像奇觀。去年
夏天的觀影經驗,至今想起來那種衝擊猶如昨日般新鮮強烈,對於文明的思索及
高智慧生物--人類的批判,荷索一直保持著尖銳而超脫凡俗的觀點。有別於清
醒庸碌的主流現實眼光,他的電影總為我劃開一個新的眼睛,足以透視當人類智
識未開之時,我們正在其中呼吸、走路、談笑的現在這個世界的混沌前生。
魚兒也會做夢嗎?在《爆裂警官》裡像謎語一般刻在觀眾心頭的一句話,在我看
祕境夢遊的過程中不時再度浮現。荷索的作品經常包含著概念的連續性,卻各自
都能成為極富獨特深度,而又特色各異的作品。《3D祕境夢遊》拍出了唯有荷索
才有能力為我們揭開的景觀,其觀點如同片中提過史前文化顯現出來的「流動性」
、「滲透性」,不時跳脫現有的學術範疇與紀錄片制式敘事,甚至像爆裂警官裡
莊周夢蝶式的詰問一般,轉以獸的觀點反思人類。與其說他反智、反文明,不如
說他試圖剝開這些外殼,不讓一切過於理所當然,不讓觀眾過得過度安心,讓人
之所以為人之意義少了些藉口,多了些進化的機會。片中一位人類學家,本來是
在馬戲團工作的,荷索對研究者成長背景的關心與探索角度,以紀錄片的製作來
說,也顯得相當地「人類學」。
事實上,與現代文明相較之下,史前文化的滲透性和流動性也在人類的兒童早期
心智特質中找得到。我想,文化之所往分門別類的方向前進,或許也因為如此一
來才便於將經驗整理起來,傳承發展,然而發展過程中,勢必也會不斷出現盲點。
這是因為理論永遠與現實有那麼一點差距,如同古希臘知名的「阿基里斯與龜」
悖論,我們正是為了這不可思議的謬誤,無法抗拒地往前方追求。
如果求知也是種慾望,那麼,這種慾望和其他促使科技發展而導致自然被破壞的
慾望,又有什麼不同呢?
胡思亂想至此,不由得思索起片中史前人類的藝術成就,以及對萬物的認知方式。
藉由探索史前人類,研究者重新定義:人類不該是「person who knows」,而應
該是「person spiritual」。片中還舉一位澳洲原住民的話為例,試圖接近三萬
多年前的Chauvet洞窟。「靈。」這位澳洲原住民說:「不是我在畫壁畫,是靈在
畫壁畫。」繪畫是生存之中無意識動作的其中一項,然而在這種狀態底下畫出的
圖像,在三萬多年後的現在看起來,居然沒有什麼陌生感。尤其是像電影一般由連
續動作組成的馬兒動態圖畫,更令人對繪者的觀察和捕捉都感到好奇。另外,片中
曾吹奏當時人們製作的笛子,其音階居然已經完整到可以吹出當今的美國國歌。
究竟他們過著什麼樣的起居、在什麼時候繪畫、又在什麼時候吹著什麼樣的旋律?
看著網路上能夠找到的Chauvet洞窟圖畫,好像在看兒童的塗鴉一般,距離我現在
的心智好近又好遠。
片尾,焦點離開洞窟,我們才知道原來距離Chauvet洞窟不遠處建有一座核電廠,
其廢棄溫水匯流至附近,已經形成了一個熱帶生態圈,並且正在持續擴大中。這
個小型熱帶生態圈居然已經孕育出鱷魚來。按照現在的速度擴張下去,很快的這
個熱帶生態圈就可能會淹沒Chauvet洞窟。目前這個洞窟壁畫遺跡受到良好的保護
維持,不對外開放。
這段豹尾般犀利的後記,將漫遊於上古時空的觀眾心智拉回殘酷的現實,一起目
睹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是如何傲慢地對流傳數萬年的古文明和現有生態,緩緩
地進行蠶食鯨吞。
荷索的旁白再次墜入莊周夢蝶般的思索:突變的白子鱷魚看見壁畫時,內心會想
什麼?當牠看著鏡子,是否是正在與另一個自己相對呢?我們人類,是否也如同
一隻望向時空深淵的鱷魚呢?
Chauvet洞窟中的尼安德塔人壁畫,很可能是人類第一次嘗試捕捉殘留於記憶中的
畫面,使其分享、留存,如同一段殘破的老舊膠卷一樣,沒有前因後果,卻引發
後人無限想像。而荷索運用這幾年級速成長發展的3D電影技術,試圖將這段史前
人類的留下的畫面,拍成另一部可供分享留存的電影作品。如同遠古時代的人們
描繪著野獸的動態一般,身處於現在的我們正拍攝著、觀賞著電影(以洞窟藝術
比擬電影的譬喻在高達電影裡也出現過)。3D技術細膩地呈現洞窟的樣貌,予人
親近感,幾乎讓觀眾們伸出手就要觸碰到三萬年前的壁畫了(真的有許多觀眾不
覺叫出聲來),卻也更顯出三萬多年是一段多麼浩瀚遙遠的時空:與人類第一次
繪畫的相遇,人類與記憶交錯的時空。
這是涼可2011年最震撼的觀影經驗之一,誠心推薦給大家。
※開眼電影網上,本片發行商寫著「天馬行空」,莫非今年有機會上映?
--
有事看片 無事生花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
--
作者: ohwell (冷感少女) 站內: movie
標題: [好雷] 3D秘境夢遊:望向時空深淵的鱷魚
時間: Mon Jan 16 11:39:17 2012
原文轉貼自無事生花blog
圖文好讀版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2012/01/3d.html
以下為雷
荷索的《3D祕境夢遊》(Cave of forgotten dreams)將於今年3月在日本上映。
涼可在2011台北電影節看到這片,大受感動。本片經由法國文化部特許,得以進
入位於南法的 Chauvet 洞窟,拍攝現有人類文明史上所發現最早的洞穴壁畫。
距今三萬多年前的遺跡在3D鏡頭下,變成令人不禁想伸手觸摸的影像奇觀。去年
夏天的觀影經驗,至今想起來那種衝擊猶如昨日般新鮮強烈,對於文明的思索及
高智慧生物--人類的批判,荷索一直保持著尖銳而超脫凡俗的觀點。有別於清
醒庸碌的主流現實眼光,他的電影總為我劃開一個新的眼睛,足以透視當人類智
識未開之時,我們正在其中呼吸、走路、談笑的現在這個世界的混沌前生。
魚兒也會做夢嗎?在《爆裂警官》裡像謎語一般刻在觀眾心頭的一句話,在我看
祕境夢遊的過程中不時再度浮現。荷索的作品經常包含著概念的連續性,卻各自
都能成為極富獨特深度,而又特色各異的作品。《3D祕境夢遊》拍出了唯有荷索
才有能力為我們揭開的景觀,其觀點如同片中提過史前文化顯現出來的「流動性」
、「滲透性」,不時跳脫現有的學術範疇與紀錄片制式敘事,甚至像爆裂警官裡
莊周夢蝶式的詰問一般,轉以獸的觀點反思人類。與其說他反智、反文明,不如
說他試圖剝開這些外殼,不讓一切過於理所當然,不讓觀眾過得過度安心,讓人
之所以為人之意義少了些藉口,多了些進化的機會。片中一位人類學家,本來是
在馬戲團工作的,荷索對研究者成長背景的關心與探索角度,以紀錄片的製作來
說,也顯得相當地「人類學」。
事實上,與現代文明相較之下,史前文化的滲透性和流動性也在人類的兒童早期
心智特質中找得到。我想,文化之所往分門別類的方向前進,或許也因為如此一
來才便於將經驗整理起來,傳承發展,然而發展過程中,勢必也會不斷出現盲點。
這是因為理論永遠與現實有那麼一點差距,如同古希臘知名的「阿基里斯與龜」
悖論,我們正是為了這不可思議的謬誤,無法抗拒地往前方追求。
如果求知也是種慾望,那麼,這種慾望和其他促使科技發展而導致自然被破壞的
慾望,又有什麼不同呢?
胡思亂想至此,不由得思索起片中史前人類的藝術成就,以及對萬物的認知方式。
藉由探索史前人類,研究者重新定義:人類不該是「person who knows」,而應
該是「person spiritual」。片中還舉一位澳洲原住民的話為例,試圖接近三萬
多年前的Chauvet洞窟。「靈。」這位澳洲原住民說:「不是我在畫壁畫,是靈在
畫壁畫。」繪畫是生存之中無意識動作的其中一項,然而在這種狀態底下畫出的
圖像,在三萬多年後的現在看起來,居然沒有什麼陌生感。尤其是像電影一般由連
續動作組成的馬兒動態圖畫,更令人對繪者的觀察和捕捉都感到好奇。另外,片中
曾吹奏當時人們製作的笛子,其音階居然已經完整到可以吹出當今的美國國歌。
究竟他們過著什麼樣的起居、在什麼時候繪畫、又在什麼時候吹著什麼樣的旋律?
看著網路上能夠找到的Chauvet洞窟圖畫,好像在看兒童的塗鴉一般,距離我現在
的心智好近又好遠。
片尾,焦點離開洞窟,我們才知道原來距離Chauvet洞窟不遠處建有一座核電廠,
其廢棄溫水匯流至附近,已經形成了一個熱帶生態圈,並且正在持續擴大中。這
個小型熱帶生態圈居然已經孕育出鱷魚來。按照現在的速度擴張下去,很快的這
個熱帶生態圈就可能會淹沒Chauvet洞窟。目前這個洞窟壁畫遺跡受到良好的保護
維持,不對外開放。
這段豹尾般犀利的後記,將漫遊於上古時空的觀眾心智拉回殘酷的現實,一起目
睹現代文明和現代科技,是如何傲慢地對流傳數萬年的古文明和現有生態,緩緩
地進行蠶食鯨吞。
荷索的旁白再次墜入莊周夢蝶般的思索:突變的白子鱷魚看見壁畫時,內心會想
什麼?當牠看著鏡子,是否是正在與另一個自己相對呢?我們人類,是否也如同
一隻望向時空深淵的鱷魚呢?
Chauvet洞窟中的尼安德塔人壁畫,很可能是人類第一次嘗試捕捉殘留於記憶中的
畫面,使其分享、留存,如同一段殘破的老舊膠卷一樣,沒有前因後果,卻引發
後人無限想像。而荷索運用這幾年級速成長發展的3D電影技術,試圖將這段史前
人類的留下的畫面,拍成另一部可供分享留存的電影作品。如同遠古時代的人們
描繪著野獸的動態一般,身處於現在的我們正拍攝著、觀賞著電影(以洞窟藝術
比擬電影的譬喻在高達電影裡也出現過)。3D技術細膩地呈現洞窟的樣貌,予人
親近感,幾乎讓觀眾們伸出手就要觸碰到三萬年前的壁畫了(真的有許多觀眾不
覺叫出聲來),卻也更顯出三萬多年是一段多麼浩瀚遙遠的時空:與人類第一次
繪畫的相遇,人類與記憶交錯的時空。
這是涼可2011年最震撼的觀影經驗之一,誠心推薦給大家。
※開眼電影網上,本片發行商寫著「天馬行空」,莫非今年有機會上映?
--
有事看片 無事生花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Yuri avatar](/img/girl1.jpg)
By Yuri
at 2012-01-21T00:05
at 2012-01-21T00:05
Related Posts
金球獎暖身 眾星閃耀影藝茶會
![Lydia avatar](/img/cat4.jpg)
By Lydia
at 2012-01-16T06:35
at 2012-01-16T06:35
2012年金球獎入圍名單
![Ivy avatar](/img/cat2.jpg)
By Ivy
at 2012-01-16T06:29
at 2012-01-16T06:29
金球獎15日登場 台灣直播
![Rae avatar](/img/cat1.jpg)
By Rae
at 2012-01-15T17:20
at 2012-01-15T17:20
金球獎豪奢 金箔甜點惹爭議
![Madame avatar](/img/cat3.jpg)
By Madame
at 2012-01-15T16:45
at 2012-01-15T16:45
角逐外片 溫心港灣沒說芬蘭話
![Iris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Iris
at 2012-01-14T22:14
at 2012-01-14T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