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es Varda - 紀錄片
By Margaret
at 2004-10-31T21:07
at 2004-10-31T21:07
Table of Contents
法國新浪潮阿媽—艾格妮絲.娃達(Agnes Varda) 文/電影迷
前言
雖然被公認、也自承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老祖母」,Varda數度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
從來都不屬於法國電影界的任何一個幫派族群,也對幾本談論法國女性導演的專書,
和「電影筆記」的兩期『法國電影專輯』中有意無意地將她遺忘,甚至完全排除在外而
感到非常不解。這絕不是自恃過高或故作姿態。因為,相較於她在世界影壇上的重要性,
關於她和她影片的嚴肅性論文實在少之又少。
原因或許只是因為她是一個女人,可是,這樣的答案簡單到令人難以信服。可能是實驗性
的影像語彙在她手上經常成為讓人會心一笑的橋段–因此不夠「嚴肅」?也可能是她的
作品總是在絕望的同時閃現著一絲希望–因此不夠「深沉」?也許隨時隨地都在標榜
「包容異己」的法國學術界,Varda與他們只能算是過度神似?或許因為她的「左傾」
思想,仍然不夠「極左」?因為她的出生背景和她的「世界公民」傾向與「國家認同」
薄弱?還是因為她是女性主義者,卻又不夠「激進」?因此,在女性主義和弱勢人權的
理論遭遇瓶頸的今天,重新審視Varda在世界影壇上的地位,也就變得更為重要了。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身為一個女性藝術工作者,如何在激進的意識型態和藝術的原創性
間拿捏與自處?藝術是表達思維的工具;或者,意識型態只能是藝術的裝飾?這個不斷
困擾藝術家的老問題,總是陰魂不散地以另一種面貌出現。只要環視每次「女性影展」的
其他影片,我們都不難發現,這個問題之難以回答,與試圖回答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在Varda的身上我們似乎處處看到「中間路線」的困境。問題是,為什麼「中間」就
不可能是「前衛」?
最後,在對法國學術界提出質疑的同時,我們也不要忘了,在台灣大大小小、形形色色
的影展當中,為一位女性電影工作者辦如此規模的回顧展,這還是第一次。或許,
在女性政治人物和意見領袖林立,並且善於將其公眾形象與其政治路線交互操控的台灣,
Varda在世界影壇的定位與她在藝術路上的探索,會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把她當成是
負面教材也好、將她當成是解析女性藝術家之困境的一種「徵兆」也罷,相信妳(或你)
都能找到不少思考的方向。
艾格妮絲.娃達(Agnes Varda)
法國導演,1928年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父親是希臘人,母親是較具義大利血統的
法國人。先後就讀於羅浮美術學校和巴黎索邦大學(? Ecole du Louvre &Sorbonne),
但沒有畢業。1949年時,她便以很輕的年紀,成為法國當時兩位極為知名的舞台劇導演
和演員–Jean Vilar和Gerard Philipe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 Avignon)的攝影師,
之後跟隨Jean Vilar到巴黎夏佑宮的國立人民劇場(Theatre National Populaire,
Palais de Chaillot)擔任劇場攝影師。並開始到古巴、西班牙…等地從事報導攝影的
工作。Chris Marker(《堤》、《美好的五月》的導演),1956年曾到中國拍攝短片
《北京的星期天》(Dimanche a Pekin),由於他的推薦和吹捧,Varda於1957年以
「中國通」的名義接受周恩來的邀請,到中國去從事兩個月的報導攝影。在沒有就讀
電影學校或學習電影製作,甚至連導演工作證都沒有的情況下,她於1954年自邊自導了
第一部長片《短角情事》(La Pointe courte)。故事背景就發生在Varda從小生長的
地方Sete。描述婚姻瀕臨破滅的主角回到故鄉的小漁村,面對人事景物的思考過程。
當時的Varda其實對電影知道得並不多,連對拍片的器材都一知半解,她自己承認當時
連如何指導演員演戲都不會(片中的主角Philippe Noiret也證實了這點,他是導演借自
Jean Vilar劇場的演員)。但她對拍片的狂熱和旺盛的創作力,卻從一開始就令人訝異。
在朋友的協助下,她以極低的預算拍攝這部影片。籌到的資金包括向母親借款、用母親
的房子抵押,和她繼承自父親的遺產六百五十萬(舊法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Varda
只好自創一格地參與影片的演員和技術人員,以擁有百分之三十五股權的方式共同成立
一個叫Tamaris Films的合作社。也就是說總預算是一千萬,而且影片拍攝時幾乎沒有
人拿到酬勞,Varda必須等到十三年後才還清這筆「工作投資」。當時在法國一部普通
影片的預算則是七千萬。但是由於影片和導演的創新,招致片商的聯合抵制,因此沒有
能夠立即公開發行。這部影片比法國新浪潮的官方正史早了四年,如此以低成本和非職業
化的製片方式,成為日後「新浪潮」幾個主要導演的楷模。影片的剪接師是日後拍
《廣島之戀》的名導演Alain Resnais(雷奈)。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在一次「電影筆記」
要求見Alain Resnais的機會裡,Varda第一次見到了當時「電影筆記」裡的主要成員,
為後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新浪潮」揭開序幕。
但是,由於這部影片在商業上的失敗,使得她接著只能拍一些委託製作的短片。1958年
的《幕府歌劇》(L’Opera-Mouffe)才又回到《短角情事》的主題–也就是人物內心對
存在的思索、和其所處的地點、風景之間的微妙關係。這種特質也不斷地在她日後的影片
中出現。1962年的《克萊歐的五到七》(Cleo de 5 a 7)則是她最為人稱道的影片,以
一種幾近真實時間的報導方式,追蹤因為害怕發現自己罹患癌症而遊走於巴黎街頭的主角
克萊歐:她重新發現生命、發現她的環境、甚至發現她自己的過程。疾病和婚姻也是
《幸福》(Le Bonheur / 1964)和《創造物》(Les Creatures / 1966)的主題。可是
之後,Varda的幾個拍片計劃都沒有機會實現。於是轉往美國拍《獅子、愛、謊言》
(Lions love / 1969)。《向古巴人致意》(Salut les Cubains / 1963)可能是Varda
最早在政治上直接表態的一部影片。由於她接受「古巴電影學院」之邀前往訪問,帶去
一台Leica相機,卻帶回來兩千多張照片。她深深為這個拉丁民族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的
娛悅所著迷。以那些照片為媒材,串接在巴黎所拍的舞蹈片段,靜止的照片在cha-cha的
節奏裡活躍了起來。這是名副其實一部她向古巴人致敬的影片。《遠離越南》(Loin du
Vietman /1967)則是一部集體創作的反越戰影片。雖然是由獨立的短片組成,但從前置
作業到事後剪接都經過溝通與統籌處理。這倒是讓她學到集體創作時共同參與的重要性,
同時也體會到,由於電影導演在創作上至高無上的權力,集體創作幾乎只能是一個夢想。
如何從事集體的腦力激盪,卻又不讓自己淹沒在彼此對立的情勢中,這對所有的導演來說
都是「最危險的誘惑」,Varda當然也不例外。1968年在美國拍的《黑豹》
(Black panthers),是關於黑人運動領袖Huey Newton的紀錄片。由於製作條件的困境,
技術上無論是聲音或色彩都是非常粗糙,但是她直接進到監獄訪問Newton,直接觸及事件
的核心人物,這可能是當時白人導演最貼近黑人運動的紀錄影片。原是一部電視台委託
製作的影片,可是幾經波折,最後還是被電視台拒絕。Varda這段期間雖然目睹了美國的
嬉皮文化與黑人人權運動,卻錯過了法國烽火連天的學生運動。
回到法國之後,她為電視台拍了一部紀錄片/劇情影片-《諾西卡》(Nausicaa /1970),
片中描述一位法國女學生與一位希臘知識份子之間的愛情故事。其中穿插了一些對希臘
流亡法國之異議人士的訪問,談及他們對希臘的政治和獨裁政權的看法。由於父親的關係
,Varda認為自己向來與希臘之間存在著一份必需去了結的糾葛,因此才有這部影片的誕生
。但也是因為政治上的考量,這部影片並沒有在電視上播映過,僅於1970年布魯塞爾的
一個影展上,以尚未完成剪接的版本放映過。
Varda影片的另一個特色是她經常由一部影片衍生出另一部影片。《一個唱,一個不唱》
(L’ Une chante, l’autre pas /1976)借由兩個女子的友誼談及六O.七O年代在法國
如火如荼的女性解放運動。之後,影片裡的人物又分別成為《愛的踰越在伊朗》(Plaisir
d’amour en Iran /1976)和《泡泡女郎群像》(Quelques femmes bulles /1977)裡
的主角。
之後Varda再度舉家遷往洛杉磯,在另一個拍片計劃因資金而受阻的情況下,她決定先拍
一部紀錄片。一向為拍片集資而苦的她,此時卻意外地得到法國文化部的投資,更不可
思議的是影片的主題竟是她所感興趣的洛杉磯的街頭壁畫。《牆的呢喃》(Mur murs /
1980)講的也就因此是藝術家與錢。她訪問了很多為加州帶來各式各樣異文化色彩濃厚的
外來移民藝術家,談他們的藝術理念和他們的資金來源。緊接著的《紀錄說謊家》
(Documenteur /1981)則是被Varda稱為是《牆的呢喃》的陰影的影片,因為相較於前者
的陽光普照和色彩艷麗,《紀錄說謊家》所呈現的則是一個陰霾的洛杉磯。我們一樣看到
加州的街頭壁畫,講得卻是身體的分離,是一個身體和另一個身體的分離,也是身體和
自己的分離。
《無法無家》(Sans toit ni loi /1985)描述一個女流浪漢的生活,片中的嚴酷和爆發
力是Varda影片裡所少有的。這部作品獲獎無數,也將她的影藝生命帶向另一個高點。
接下來的《千面珍寶金》(Jane B. par Agnes V. /1987)和《功夫大師》
(Kung-Fu-Master /1987),Varda喜歡稱它們是攣生影片。「愛是最大的奧秘」這句台詞
,更是同時出現在兩部影片裡。與其他影片籌拍期間的困難重重相反,這兩部影片的拍攝
期中間是重疊的。電視台通常是以訪談串接影片片段的方式,為影星製作簡單的回顧式
紀錄片。《千面珍寶金》卻是以影片逆向操作的方式,去顛覆電視台的類型影片。本片的
拍攝末期Jane Birkin給Varda看一份四頁的散文,這就是《功夫大師》的起源。她們原本
只打算拍一部二十分鐘的短片,最後卻完成一部長片。影片中,六O年代對癌症的恐懼已
成過去,八O年代正籠罩在愛滋病的陰影中。疾病對未來所造成的「不確定性」與
「威脅感」,再度成為Varda影片的動力。這也是Varda 與Jane Birkin兩個家族全員參與
的影片。
Varda擁有一個電影家族,這算是影壇上少見的特例。除了自己擁有製片公司,採行獨立
製片的方式拍片之外,她的丈夫就是以拍《蘿拉》(Lola /1961)、《秋水伊人》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1964)、《驢頭公主》(Peau d’ane /1970)等片聞名的
法國導演Jacques Demy(賈克.德米)。《千面珍寶金》的服裝設計師是Varda的女兒
Rosalie(她也是Godard拍《激情 / Passion /1982》時的服裝設計師)。兒子Mathieu
更是從小就是Varda的演員。近期Varda拍了三部以她的丈夫為主題的影片,先是以
《南特的雅科》(Jacquot de Nantes /1990)敘述Jacques Demy對拍電影充滿了狂熱的
童年故事。在他於1990年逝世之後,則是拍了重述其電影生涯的紀錄片《賈克.德米的
世界》(L’Univers de Jacques Demy / 1993)。之後的《洛城少女曾經二十五歲》
(Les Demoiselles ont eu 25 ans /1992)是一部關於Jacques Demy的《洛城少女》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1966)的紀錄片,片中混合了當初拍片的現場紀錄和
二十幾年後Rochefort當地為影片慶生的實況。在這些影片裡,Varda一點都不避諱地表現
出,身為女人,自己對丈夫的迷戀與思念。放眼世界影壇,這絕對是一個特例。?
1994年,為了慶祝電影一百週年,Varda再度接受文化部的委託,以「電影先生」為主角,
拍了一部眾星雲集的《一百零一夜》(Les 100 et 1 nuits),但被評論界認為是她最
不成功的作品。六年後的《艾格妮撿風景》(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2000)由
有線電視台Chnal﹢投資,先是在電視首映,隔天隨即在一家小戲院放映,最後映演的戲院
不斷地增加。觀眾和評論都給予極高的評價。不僅票房上有很好的表現,也參加了為數
可觀的國際性影展。
她的影片向來蘊含著一股對生命的熱情與關注,有時則是以一種實驗的傾向,在敘述上
進行一系列同時具有柔和、瀟灑、卻又大膽等特質的探索。從一開始,他就是一位不斷
往外開拓的藝術工作者,不斷地吸納她所遇到的人事物,將其融匯成一種新的可能性。
更令人驚異的是,她一直能夠保有其對藝術的獨創堅持。不僅是一位影像的製造者、
也是一位影像的愛好者。在她影片裡經常出現的風景名信片、牆上的複製畫與照片、街頭
壁畫、雕像、圖像式的場景、電視節目片段就是證明。報導攝影出身的她,對人物臉部的
表情尤其偏好。可以唯美地歌頌景緻;也從不忘記緊緊地貼近時事,也因此能夠在紀錄片
與劇情片之間開拓出一片寬廣的模糊地帶。
★本文轉載自2001女性影展特刊
--
前言
雖然被公認、也自承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老祖母」,Varda數度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
從來都不屬於法國電影界的任何一個幫派族群,也對幾本談論法國女性導演的專書,
和「電影筆記」的兩期『法國電影專輯』中有意無意地將她遺忘,甚至完全排除在外而
感到非常不解。這絕不是自恃過高或故作姿態。因為,相較於她在世界影壇上的重要性,
關於她和她影片的嚴肅性論文實在少之又少。
原因或許只是因為她是一個女人,可是,這樣的答案簡單到令人難以信服。可能是實驗性
的影像語彙在她手上經常成為讓人會心一笑的橋段–因此不夠「嚴肅」?也可能是她的
作品總是在絕望的同時閃現著一絲希望–因此不夠「深沉」?也許隨時隨地都在標榜
「包容異己」的法國學術界,Varda與他們只能算是過度神似?或許因為她的「左傾」
思想,仍然不夠「極左」?因為她的出生背景和她的「世界公民」傾向與「國家認同」
薄弱?還是因為她是女性主義者,卻又不夠「激進」?因此,在女性主義和弱勢人權的
理論遭遇瓶頸的今天,重新審視Varda在世界影壇上的地位,也就變得更為重要了。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身為一個女性藝術工作者,如何在激進的意識型態和藝術的原創性
間拿捏與自處?藝術是表達思維的工具;或者,意識型態只能是藝術的裝飾?這個不斷
困擾藝術家的老問題,總是陰魂不散地以另一種面貌出現。只要環視每次「女性影展」的
其他影片,我們都不難發現,這個問題之難以回答,與試圖回答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在Varda的身上我們似乎處處看到「中間路線」的困境。問題是,為什麼「中間」就
不可能是「前衛」?
最後,在對法國學術界提出質疑的同時,我們也不要忘了,在台灣大大小小、形形色色
的影展當中,為一位女性電影工作者辦如此規模的回顧展,這還是第一次。或許,
在女性政治人物和意見領袖林立,並且善於將其公眾形象與其政治路線交互操控的台灣,
Varda在世界影壇的定位與她在藝術路上的探索,會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把她當成是
負面教材也好、將她當成是解析女性藝術家之困境的一種「徵兆」也罷,相信妳(或你)
都能找到不少思考的方向。
艾格妮絲.娃達(Agnes Varda)
法國導演,1928年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父親是希臘人,母親是較具義大利血統的
法國人。先後就讀於羅浮美術學校和巴黎索邦大學(? Ecole du Louvre &Sorbonne),
但沒有畢業。1949年時,她便以很輕的年紀,成為法國當時兩位極為知名的舞台劇導演
和演員–Jean Vilar和Gerard Philipe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 Avignon)的攝影師,
之後跟隨Jean Vilar到巴黎夏佑宮的國立人民劇場(Theatre National Populaire,
Palais de Chaillot)擔任劇場攝影師。並開始到古巴、西班牙…等地從事報導攝影的
工作。Chris Marker(《堤》、《美好的五月》的導演),1956年曾到中國拍攝短片
《北京的星期天》(Dimanche a Pekin),由於他的推薦和吹捧,Varda於1957年以
「中國通」的名義接受周恩來的邀請,到中國去從事兩個月的報導攝影。在沒有就讀
電影學校或學習電影製作,甚至連導演工作證都沒有的情況下,她於1954年自邊自導了
第一部長片《短角情事》(La Pointe courte)。故事背景就發生在Varda從小生長的
地方Sete。描述婚姻瀕臨破滅的主角回到故鄉的小漁村,面對人事景物的思考過程。
當時的Varda其實對電影知道得並不多,連對拍片的器材都一知半解,她自己承認當時
連如何指導演員演戲都不會(片中的主角Philippe Noiret也證實了這點,他是導演借自
Jean Vilar劇場的演員)。但她對拍片的狂熱和旺盛的創作力,卻從一開始就令人訝異。
在朋友的協助下,她以極低的預算拍攝這部影片。籌到的資金包括向母親借款、用母親
的房子抵押,和她繼承自父親的遺產六百五十萬(舊法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Varda
只好自創一格地參與影片的演員和技術人員,以擁有百分之三十五股權的方式共同成立
一個叫Tamaris Films的合作社。也就是說總預算是一千萬,而且影片拍攝時幾乎沒有
人拿到酬勞,Varda必須等到十三年後才還清這筆「工作投資」。當時在法國一部普通
影片的預算則是七千萬。但是由於影片和導演的創新,招致片商的聯合抵制,因此沒有
能夠立即公開發行。這部影片比法國新浪潮的官方正史早了四年,如此以低成本和非職業
化的製片方式,成為日後「新浪潮」幾個主要導演的楷模。影片的剪接師是日後拍
《廣島之戀》的名導演Alain Resnais(雷奈)。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在一次「電影筆記」
要求見Alain Resnais的機會裡,Varda第一次見到了當時「電影筆記」裡的主要成員,
為後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新浪潮」揭開序幕。
但是,由於這部影片在商業上的失敗,使得她接著只能拍一些委託製作的短片。1958年
的《幕府歌劇》(L’Opera-Mouffe)才又回到《短角情事》的主題–也就是人物內心對
存在的思索、和其所處的地點、風景之間的微妙關係。這種特質也不斷地在她日後的影片
中出現。1962年的《克萊歐的五到七》(Cleo de 5 a 7)則是她最為人稱道的影片,以
一種幾近真實時間的報導方式,追蹤因為害怕發現自己罹患癌症而遊走於巴黎街頭的主角
克萊歐:她重新發現生命、發現她的環境、甚至發現她自己的過程。疾病和婚姻也是
《幸福》(Le Bonheur / 1964)和《創造物》(Les Creatures / 1966)的主題。可是
之後,Varda的幾個拍片計劃都沒有機會實現。於是轉往美國拍《獅子、愛、謊言》
(Lions love / 1969)。《向古巴人致意》(Salut les Cubains / 1963)可能是Varda
最早在政治上直接表態的一部影片。由於她接受「古巴電影學院」之邀前往訪問,帶去
一台Leica相機,卻帶回來兩千多張照片。她深深為這個拉丁民族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的
娛悅所著迷。以那些照片為媒材,串接在巴黎所拍的舞蹈片段,靜止的照片在cha-cha的
節奏裡活躍了起來。這是名副其實一部她向古巴人致敬的影片。《遠離越南》(Loin du
Vietman /1967)則是一部集體創作的反越戰影片。雖然是由獨立的短片組成,但從前置
作業到事後剪接都經過溝通與統籌處理。這倒是讓她學到集體創作時共同參與的重要性,
同時也體會到,由於電影導演在創作上至高無上的權力,集體創作幾乎只能是一個夢想。
如何從事集體的腦力激盪,卻又不讓自己淹沒在彼此對立的情勢中,這對所有的導演來說
都是「最危險的誘惑」,Varda當然也不例外。1968年在美國拍的《黑豹》
(Black panthers),是關於黑人運動領袖Huey Newton的紀錄片。由於製作條件的困境,
技術上無論是聲音或色彩都是非常粗糙,但是她直接進到監獄訪問Newton,直接觸及事件
的核心人物,這可能是當時白人導演最貼近黑人運動的紀錄影片。原是一部電視台委託
製作的影片,可是幾經波折,最後還是被電視台拒絕。Varda這段期間雖然目睹了美國的
嬉皮文化與黑人人權運動,卻錯過了法國烽火連天的學生運動。
回到法國之後,她為電視台拍了一部紀錄片/劇情影片-《諾西卡》(Nausicaa /1970),
片中描述一位法國女學生與一位希臘知識份子之間的愛情故事。其中穿插了一些對希臘
流亡法國之異議人士的訪問,談及他們對希臘的政治和獨裁政權的看法。由於父親的關係
,Varda認為自己向來與希臘之間存在著一份必需去了結的糾葛,因此才有這部影片的誕生
。但也是因為政治上的考量,這部影片並沒有在電視上播映過,僅於1970年布魯塞爾的
一個影展上,以尚未完成剪接的版本放映過。
Varda影片的另一個特色是她經常由一部影片衍生出另一部影片。《一個唱,一個不唱》
(L’ Une chante, l’autre pas /1976)借由兩個女子的友誼談及六O.七O年代在法國
如火如荼的女性解放運動。之後,影片裡的人物又分別成為《愛的踰越在伊朗》(Plaisir
d’amour en Iran /1976)和《泡泡女郎群像》(Quelques femmes bulles /1977)裡
的主角。
之後Varda再度舉家遷往洛杉磯,在另一個拍片計劃因資金而受阻的情況下,她決定先拍
一部紀錄片。一向為拍片集資而苦的她,此時卻意外地得到法國文化部的投資,更不可
思議的是影片的主題竟是她所感興趣的洛杉磯的街頭壁畫。《牆的呢喃》(Mur murs /
1980)講的也就因此是藝術家與錢。她訪問了很多為加州帶來各式各樣異文化色彩濃厚的
外來移民藝術家,談他們的藝術理念和他們的資金來源。緊接著的《紀錄說謊家》
(Documenteur /1981)則是被Varda稱為是《牆的呢喃》的陰影的影片,因為相較於前者
的陽光普照和色彩艷麗,《紀錄說謊家》所呈現的則是一個陰霾的洛杉磯。我們一樣看到
加州的街頭壁畫,講得卻是身體的分離,是一個身體和另一個身體的分離,也是身體和
自己的分離。
《無法無家》(Sans toit ni loi /1985)描述一個女流浪漢的生活,片中的嚴酷和爆發
力是Varda影片裡所少有的。這部作品獲獎無數,也將她的影藝生命帶向另一個高點。
接下來的《千面珍寶金》(Jane B. par Agnes V. /1987)和《功夫大師》
(Kung-Fu-Master /1987),Varda喜歡稱它們是攣生影片。「愛是最大的奧秘」這句台詞
,更是同時出現在兩部影片裡。與其他影片籌拍期間的困難重重相反,這兩部影片的拍攝
期中間是重疊的。電視台通常是以訪談串接影片片段的方式,為影星製作簡單的回顧式
紀錄片。《千面珍寶金》卻是以影片逆向操作的方式,去顛覆電視台的類型影片。本片的
拍攝末期Jane Birkin給Varda看一份四頁的散文,這就是《功夫大師》的起源。她們原本
只打算拍一部二十分鐘的短片,最後卻完成一部長片。影片中,六O年代對癌症的恐懼已
成過去,八O年代正籠罩在愛滋病的陰影中。疾病對未來所造成的「不確定性」與
「威脅感」,再度成為Varda影片的動力。這也是Varda 與Jane Birkin兩個家族全員參與
的影片。
Varda擁有一個電影家族,這算是影壇上少見的特例。除了自己擁有製片公司,採行獨立
製片的方式拍片之外,她的丈夫就是以拍《蘿拉》(Lola /1961)、《秋水伊人》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1964)、《驢頭公主》(Peau d’ane /1970)等片聞名的
法國導演Jacques Demy(賈克.德米)。《千面珍寶金》的服裝設計師是Varda的女兒
Rosalie(她也是Godard拍《激情 / Passion /1982》時的服裝設計師)。兒子Mathieu
更是從小就是Varda的演員。近期Varda拍了三部以她的丈夫為主題的影片,先是以
《南特的雅科》(Jacquot de Nantes /1990)敘述Jacques Demy對拍電影充滿了狂熱的
童年故事。在他於1990年逝世之後,則是拍了重述其電影生涯的紀錄片《賈克.德米的
世界》(L’Univers de Jacques Demy / 1993)。之後的《洛城少女曾經二十五歲》
(Les Demoiselles ont eu 25 ans /1992)是一部關於Jacques Demy的《洛城少女》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1966)的紀錄片,片中混合了當初拍片的現場紀錄和
二十幾年後Rochefort當地為影片慶生的實況。在這些影片裡,Varda一點都不避諱地表現
出,身為女人,自己對丈夫的迷戀與思念。放眼世界影壇,這絕對是一個特例。?
1994年,為了慶祝電影一百週年,Varda再度接受文化部的委託,以「電影先生」為主角,
拍了一部眾星雲集的《一百零一夜》(Les 100 et 1 nuits),但被評論界認為是她最
不成功的作品。六年後的《艾格妮撿風景》(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2000)由
有線電視台Chnal﹢投資,先是在電視首映,隔天隨即在一家小戲院放映,最後映演的戲院
不斷地增加。觀眾和評論都給予極高的評價。不僅票房上有很好的表現,也參加了為數
可觀的國際性影展。
她的影片向來蘊含著一股對生命的熱情與關注,有時則是以一種實驗的傾向,在敘述上
進行一系列同時具有柔和、瀟灑、卻又大膽等特質的探索。從一開始,他就是一位不斷
往外開拓的藝術工作者,不斷地吸納她所遇到的人事物,將其融匯成一種新的可能性。
更令人驚異的是,她一直能夠保有其對藝術的獨創堅持。不僅是一位影像的製造者、
也是一位影像的愛好者。在她影片裡經常出現的風景名信片、牆上的複製畫與照片、街頭
壁畫、雕像、圖像式的場景、電視節目片段就是證明。報導攝影出身的她,對人物臉部的
表情尤其偏好。可以唯美地歌頌景緻;也從不忘記緊緊地貼近時事,也因此能夠在紀錄片
與劇情片之間開拓出一片寬廣的模糊地帶。
★本文轉載自2001女性影展特刊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有沒有看過女生向前走??
By David
at 2004-10-31T09:18
at 2004-10-31T09:18
請問『1949年大遷徙』
By Dorothy
at 2004-10-30T09:58
at 2004-10-30T09:58
再論紀錄片的虛構本質— 關於《麥胖報告》
By Robert
at 2004-10-29T17:48
at 2004-10-29T17:48
再論紀錄片的虛構本質— 關於《麥胖報告》
By Gilbert
at 2004-10-29T16:03
at 2004-10-29T16:03
昨天(10/28)公視教改的紀錄片
By Puput
at 2004-10-29T10:09
at 2004-10-29T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