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man Begins(蝙蝠俠:開戰時刻) - 電影

By Damian
at 2006-12-21T00:32
at 2006-12-21T00:32
Table of Contents
我對蝙蝠俠一向有著一股特殊的情感,畢竟傑克尼可遜的小丑曾經讓年紀尚輕的我
差點哭著叫不敢,那真是一段美好的童年回憶,後來年紀稍長之後接觸了經典的蝙
蝠俠動畫,從此愛上了蝙蝠俠。
蝙蝠俠一二集則成了我兒時印象最深的電影(與靈異七殺、剪刀手艾德華一樣的令
我難忘,長大後才發現,四部裡頭有三部是提姆波頓的影片),隨著歲月的流逝,
我對小丑、企鵝先生、貓女等角色的印象是不減反增,甚至在第三集上映之時,惡
夢再次浮上我的心頭,揮之不去那小丑噁心的笑容。
然而,我卻記不起布魯思維恩的臉,在第三集的時候,我甚至察覺不出布魯思維恩
已經換人演出了,而如同鬧劇一般的第三集,我從來沒有從頭好好的看過一遍。由
阿諾擔綱大反派的第四集我倒是進戲院把它給看完了,因為當時年紀也不大,看不
出來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我隱隱約約的感覺到,這已經不是令我「魂牽夢縈」的那
個蝙蝠俠了。
蝙蝠俠的電影一直有個問題,那就是身為主角的蝙蝠俠跟那些如同妖魔鬼怪的對手
比較起來,太過於沒有存在感,更罔論那褪下面罩的企業小開布魯斯大少,甚至在
我的惡夢當中,蝙蝠俠往往都是被小丑以及雙面人整死的一方。
蝙蝠俠之所以缺乏存在感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只是個符號,就像高譚市一樣是個
符號,是正義的化身,打擊罪犯的表徵,沒有什麼人會在意他的真面目為何,企業
小開總是沒有精神病患來的引人注目。所以電影的導演們也樂的不去注目我們的英
雄的真面目——病態的城市病態的兇手配上黑夜中的一點光明,這才是觀眾所在意
的。
而《蝙蝠俠:開戰時刻》則完全打破的這些規則,這部片之所以精彩,就在於整個
劇本關注的焦點從「社會病態的象徵」轉入「英雄的內心」,這是多麼令人感到意
外!於是高譚市不再是個架空的都市,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這樣的高譚市很有可能就
是你我所居住的都市,高譚市的腐敗、不平等、灰暗等等,正是這個世界每日所見
的事物,不再像以往完全是一種風格化、象徵性的高譚市。
蝙蝠俠之所以為蝙蝠俠這件事在本片也作了相當棒的詮釋,當布魯斯說出他想成為
一個原始而充滿力量的符號時,我不禁想起前四集的蝙蝠俠,只是,前四集的蝙蝠
俠對我們而言是一種符號,這一集的蝙蝠俠對高譚市的人民是一種符號,對我們來
說,則是活生生的人物,我們在前四集看到的是戴著面具的超人英雄,在這一集看
到的是面具底下的無名英雄,他會憤怒、悲傷、緊張、恐懼,跟凡人一樣同時有著
高度正面以及極度負面的心態,這麼多層次的情感是以往那位大蝙蝠(根本不像人
)所沒有的,也因此我們會更喜愛這位布魯斯,就像劇中的市民喜愛蝙蝠俠一樣。
另一個令人感動的部分是,蝙蝠俠的裝備以及高強的武藝全都有了充滿現實感的註
腳,源自東洋武術的潛行、飛鏢、拳法等等,都讓小時候極為熟悉的幻想英雄變得
更貼近你我;吸引蝙蝠的超聲波發射器更是讓我感到目瞪口呆,原來,這不只是噱
頭,虛張聲勢、引爆對手心中的恐懼、長期鍛鍊的肉體武器,這,才是真正的蝙蝠
俠。
蝙蝠俠的恩師好友們更是為這部片收了畫龍點睛之效,不管是武藝傳授的忍者大師
、亦僕亦友的阿福、提供武器的福克斯或是尚未當上隊長的高登警官,透過這些人
與布魯斯的互動,更加建立起布魯斯這個角色的性格。如果要說本片有什麼缺點的
話,大概就是身為英雄啟蒙人的忍者大師作為最後敵人實在是不夠精彩,導演對武
打場面的掌握度也不甚理想,但是這完全無礙我對於本片的喜好。
當英雄不再只是帥氣的象徵,當英雄不再只是神秘的化身,英雄只會變得更堅強,
更吸引人,期待第二集導演能夠帶出充滿性格的反派,與布魯斯來場精彩的決戰。
--
http://anpanmuscle.blog84.fc2.com/
MOVIE & ACG NEVERLAND,縮寫 M‧A‧N
雜談電影、動畫、遊戲、漫畫的地方,不限定區域,只要有趣的一律歡迎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Isla
at 2006-12-21T03:00
at 2006-12-21T03:00

By Genevieve
at 2006-12-21T09:38
at 2006-12-21T09:38

By Bethany
at 2006-12-24T07:00
at 2006-12-24T07:00

By Sierra Rose
at 2006-12-27T01:06
at 2006-12-27T01:06

By Elma
at 2006-12-27T10:35
at 2006-12-27T10:35

By Joe
at 2007-01-01T05:38
at 2007-01-01T05:38

By Ina
at 2007-01-02T18:53
at 2007-01-02T18:53

By Genevieve
at 2007-01-03T12:49
at 2007-01-03T12:49

By Anthony
at 2007-01-05T07:34
at 2007-01-05T07:34

By David
at 2007-01-09T22:31
at 2007-01-09T22:31
Related Posts
火線交錯(小雷)

By Sierra Rose
at 2006-12-20T00:48
at 2006-12-20T00:48
由 人間失格 來看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By Zanna
at 2006-12-20T00:46
at 2006-12-20T00:46
原罪犯-停格的悲劇

By Linda
at 2006-12-19T21:32
at 2006-12-19T21:32
《007:皇家夜總會》

By Queena
at 2006-12-19T20:12
at 2006-12-19T20:12
THUMBSUCKER 吮指男孩

By Agnes
at 2006-12-19T00:54
at 2006-12-19T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