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Mirror黑鏡 S01E01 - 歐美

By Heather
at 2016-02-18T00:36
at 2016-02-18T00:36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在朋友推薦+Netflix試用下看了這部神作
整個就是相見恨晚啊!!!
剛看完第一季,爬了一下版上沒很多心得,就斗膽獻醜一下貼個心得了
(防雷空一頁)
網誌連結 http://tinyurl.com/htg66lm
正文開始
《國歌》(The National Anthem)的故事描述英國首相半夜被叫醒,得知公主蘇珊娜
(Susannah)遭恐怖分子綁架,而恐怖分子談判的條件不是贖金或者其他政治目的,而是要
求下午四點之前,首相必須電視直播自己與豬性交,否則便會殺害公主。
英國政府一面試著找出犯人,一面企圖壓下消息,但太遲了,雖然犯人的影片只上傳了九
分鐘便遭下架,但已經由Youtube、Twitter等社群網站播送到全世界;雖然初期輿論支持
首相與歹徒周旋到底,但在恐怖分子將某個影像寄到電視台後,民意的風向開始轉變,希
望首相犧牲自己拯救公主......
犧牲自己拯救他人的利他行為,自古便是作品中衡量善惡的重要依據,尤其犧牲己身尊嚴
來換取他人安全,更是英雄行為的極致;但問題是,一般的犧牲行為多半會有點悲劇性的
浪漫色彩,比方說死亡,或武俠小說常見的自廢武功,而另一種以性行為為主的犧牲,泰
半是發生在女性身上,對像基本上也是反派方的某人。
所以要首相跟豬性交這件事實在太荒謬了,不只是常識與直覺上的荒謬,甚至這件事根本
沒有利益可言:一個綁架公主的國家層級恐怖行動,它既無法撼動首相的政治地位,也無
法透過性的羞辱來傳達恐懼,唯一的目的可能只有『某人看了會很爽』這樣淺薄的理念,
不管怎麼想都是惡作劇。
但在劇中,它確實發生了。
於是整個世界為了這齣荒謬的黑色喜劇旋轉起來,而之所以能造成如此轟動,原因既非政
治目的也不是國安問題,就只因為它夠荒謬。
《國歌》劇中,既覺得恐怖分子要求可惡、低級,同時卻不斷關注、轉發,甚至質問新聞
為何沒有相關報導的人民,幾乎就是現實中鄉民,或者該說是所有聽閱人最佳的投射。
我們都理解,正面的事物更應該被分享,一首動人的曲子、一支精緻的MV或者一則發人深
省的文章,比起粗製濫造的速食產物更有資格奪取大眾目光;然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
千里』,越負面的消息越越容易在輿論中掀起波濤,複製貼上的垃圾報導、只能靠爭議炒
作的電影、賣國求版面的過氣藝人才是人們最常談及的話題。
只要不點連結,新聞沒了點閱率便會自然消失;只要不去討論,沒了話題性的爛片很快就
會被市場淘汰;而一旦沒有媒體曝光的機會,藝人又如何搏版面搶生存空間?
劇末點出恐怖行動其實是一場行動藝術,我想,除了劇中提到『史上最高關注』的成就外
,亦包含了對社會大眾、對媒體聽閱人這種『愛嫌又愛看』心態的批判吧。
英國媒體評論這集是『Twitter時代的邪惡預言』確實不是誇大,我們甚至可以想像,假
若今天同樣的事件發生在台灣,明知只要沒人看直播,一切的損傷就可以降到最低,那究
竟直播連結會點閱數掛零,還是爆頻到要加開好幾個分流?這個問題的答案相信大家心中
都有個底。
黑鏡第一集確實是一發正中紅心的子彈,不管是是否要向歹徒妥協的艱困抉擇、與論轉向
的精采轉折,到最後首相令人難以直視的犧牲都在一個小時的長度內緊湊呈現,而其後隱
含對大眾嗜血心理的批判,更不愧為這系列黑暗寓言強而有力的第一擊。
--
整個就是相見恨晚啊!!!
剛看完第一季,爬了一下版上沒很多心得,就斗膽獻醜一下貼個心得了
(防雷空一頁)
網誌連結 http://tinyurl.com/htg66lm
正文開始
《國歌》(The National Anthem)的故事描述英國首相半夜被叫醒,得知公主蘇珊娜
(Susannah)遭恐怖分子綁架,而恐怖分子談判的條件不是贖金或者其他政治目的,而是要
求下午四點之前,首相必須電視直播自己與豬性交,否則便會殺害公主。
英國政府一面試著找出犯人,一面企圖壓下消息,但太遲了,雖然犯人的影片只上傳了九
分鐘便遭下架,但已經由Youtube、Twitter等社群網站播送到全世界;雖然初期輿論支持
首相與歹徒周旋到底,但在恐怖分子將某個影像寄到電視台後,民意的風向開始轉變,希
望首相犧牲自己拯救公主......
犧牲自己拯救他人的利他行為,自古便是作品中衡量善惡的重要依據,尤其犧牲己身尊嚴
來換取他人安全,更是英雄行為的極致;但問題是,一般的犧牲行為多半會有點悲劇性的
浪漫色彩,比方說死亡,或武俠小說常見的自廢武功,而另一種以性行為為主的犧牲,泰
半是發生在女性身上,對像基本上也是反派方的某人。
所以要首相跟豬性交這件事實在太荒謬了,不只是常識與直覺上的荒謬,甚至這件事根本
沒有利益可言:一個綁架公主的國家層級恐怖行動,它既無法撼動首相的政治地位,也無
法透過性的羞辱來傳達恐懼,唯一的目的可能只有『某人看了會很爽』這樣淺薄的理念,
不管怎麼想都是惡作劇。
但在劇中,它確實發生了。
於是整個世界為了這齣荒謬的黑色喜劇旋轉起來,而之所以能造成如此轟動,原因既非政
治目的也不是國安問題,就只因為它夠荒謬。
《國歌》劇中,既覺得恐怖分子要求可惡、低級,同時卻不斷關注、轉發,甚至質問新聞
為何沒有相關報導的人民,幾乎就是現實中鄉民,或者該說是所有聽閱人最佳的投射。
我們都理解,正面的事物更應該被分享,一首動人的曲子、一支精緻的MV或者一則發人深
省的文章,比起粗製濫造的速食產物更有資格奪取大眾目光;然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
千里』,越負面的消息越越容易在輿論中掀起波濤,複製貼上的垃圾報導、只能靠爭議炒
作的電影、賣國求版面的過氣藝人才是人們最常談及的話題。
只要不點連結,新聞沒了點閱率便會自然消失;只要不去討論,沒了話題性的爛片很快就
會被市場淘汰;而一旦沒有媒體曝光的機會,藝人又如何搏版面搶生存空間?
劇末點出恐怖行動其實是一場行動藝術,我想,除了劇中提到『史上最高關注』的成就外
,亦包含了對社會大眾、對媒體聽閱人這種『愛嫌又愛看』心態的批判吧。
英國媒體評論這集是『Twitter時代的邪惡預言』確實不是誇大,我們甚至可以想像,假
若今天同樣的事件發生在台灣,明知只要沒人看直播,一切的損傷就可以降到最低,那究
竟直播連結會點閱數掛零,還是爆頻到要加開好幾個分流?這個問題的答案相信大家心中
都有個底。
黑鏡第一集確實是一發正中紅心的子彈,不管是是否要向歹徒妥協的艱困抉擇、與論轉向
的精采轉折,到最後首相令人難以直視的犧牲都在一個小時的長度內緊湊呈現,而其後隱
含對大眾嗜血心理的批判,更不愧為這系列黑暗寓言強而有力的第一擊。
--
Tags:
歐美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16-02-20T17:40
at 2016-02-20T17:40

By Lydia
at 2016-02-22T03:18
at 2016-02-22T03:18

By Daph Bay
at 2016-02-22T07:52
at 2016-02-22T07:52

By Frederica
at 2016-02-23T04:30
at 2016-02-23T04:30

By Agatha
at 2016-02-23T20:28
at 2016-02-23T20:28

By Andy
at 2016-02-25T12:32
at 2016-02-25T12:32

By Belly
at 2016-03-01T06:19
at 2016-03-01T06:19

By Hedy
at 2016-03-05T17:09
at 2016-03-05T17:09

By Harry
at 2016-03-09T06:21
at 2016-03-09T06:21

By Aaliyah
at 2016-03-12T10:08
at 2016-03-12T10:08

By Carol
at 2016-03-17T06:08
at 2016-03-17T06:08

By Kumar
at 2016-03-17T11:03
at 2016-03-17T11:03

By Andrew
at 2016-03-20T05:50
at 2016-03-20T05:50

By Queena
at 2016-03-23T04:44
at 2016-03-23T04:44

By Freda
at 2016-03-26T16:47
at 2016-03-26T16:47

By Xanthe
at 2016-03-26T18:14
at 2016-03-26T18:14

By Ursula
at 2016-03-29T17:35
at 2016-03-29T17:35

By Adele
at 2016-03-31T13:56
at 2016-03-31T13:56

By Sandy
at 2016-04-01T21:58
at 2016-04-01T21:58

By Queena
at 2016-04-06T06:58
at 2016-04-06T06:58

By Agatha
at 2016-04-08T05:17
at 2016-04-08T05:17

By Kama
at 2016-04-11T15:04
at 2016-04-11T15:04

By Daniel
at 2016-04-12T13:10
at 2016-04-12T13:10

By Bethany
at 2016-04-14T02:04
at 2016-04-14T02:04

By Victoria
at 2016-04-18T18:06
at 2016-04-18T18:06

By Ina
at 2016-04-22T05:18
at 2016-04-22T05:18

By Blanche
at 2016-04-24T14:33
at 2016-04-24T14:33

By Liam
at 2016-04-26T22:15
at 2016-04-26T22:15

By Annie
at 2016-04-30T11:48
at 2016-04-30T11:48

By Charlie
at 2016-05-05T10:23
at 2016-05-05T10:23

By Tom
at 2016-05-08T17:08
at 2016-05-08T17:08

By Daph Bay
at 2016-05-13T00:13
at 2016-05-13T00:13

By Emma
at 2016-05-17T08:07
at 2016-05-17T08:07

By Vanessa
at 2016-05-18T19:55
at 2016-05-18T19:55

By Callum
at 2016-05-20T08:38
at 2016-05-20T08:38

By Yuri
at 2016-05-23T22:55
at 2016-05-23T22:55

By Gilbert
at 2016-05-28T07:52
at 2016-05-28T07:52

By Agatha
at 2016-06-01T21:08
at 2016-06-01T21:08

By Eden
at 2016-06-01T23:57
at 2016-06-01T23:57

By Jacob
at 2016-06-06T00:51
at 2016-06-06T00:51
Related Posts
Apple 首部原創電視劇,由 Dr. Dre 主導

By Faithe
at 2016-02-17T19:49
at 2016-02-17T19:49
可能是犯罪心理的某集

By Kristin
at 2016-02-17T18:52
at 2016-02-17T18:52
12 Monkeys 有第二季嗎?

By Caroline
at 2016-02-17T18:27
at 2016-02-17T18:27
請推薦好劇片單(各劇種都可接受)

By Hedda
at 2016-02-17T18:09
at 2016-02-17T18:09
Sherlock S03E02 兇手確定問題

By Kama
at 2016-02-17T18:00
at 2016-02-17T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