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 LV 2X17 - CSI

By Connor
at 2006-01-04T14:25
at 2006-01-04T14:25
Table of Contents
每次看這一集,我都覺得不大舒服。寺院的謀殺案不吸引我,我每次總是注意凱姊
回溯調查引他入行的警探吉米偽造證據的那段。
關於「好證據不需要建立」、「證據不會說謊也不能說謊」之類的論調,在這部影
集之下根本是無須多談的常識,讓我不舒服的地方,是吉米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即將
面對重罪,不論他之前有多少的豐功偉業,不管他之前做了多少好事,都可能因此
再也無法翻身。
當然,某種程度,他是罪有應得。以葛瑞森的話來講,這就是系統,系統裡面有原
則,違背了這樣的原則,我們所信奉的一切也將被顛覆。然而,就像這個系列影集
每每在挑戰葛瑞森那理想到近乎失去血性的原則,凱姊這一次所面對的也一樣是原
則是否能被權衡的考驗。
吉米真的那麼該死嗎?他的確偽造了證物,這點無可辯駁,可是他造成的傷害是什
麼,讓一個原本就有殺人的人被冠上了新的罪名?這當然是不對的,可是那個人畢
竟是殺人犯,他本來就要被處刑的。這件事真正的損失,是殺害史蒂芬妮的兇手依
舊逍遙法外。
那有沒有權衡的作法呢?我相信是有的,一定有一個能保住吉米、又能讓兇案繼續
調查下去的方法。凱姊的作法,雖然彰顯了犯罪鑑定科式的理性主義與原則,卻違
背了她長期擁護的「以人為本」、「因事權宜」的人性思索,事實是,如果一切要
按照規則來,華瑞克、尼克、凱姊、莎拉都可能滾蛋了,因為他們每個都犯過錯,
也造成他人死亡或重傷,這樣的「罪狀」會輸給吉米嗎?以造成的傷害來說,搞不
好還略勝一籌呢。
說來說去,好像是要為吉米辯護什麼,其實也不是,純粹是飾演吉米的演員,是我
很欣賞的布魯斯麥吉爾(【最後一擊】、【失控的陪審團】、【驚爆內幕】),他
的演出實在是很有感覺的,忍不住讓我想牢騷一下。
--
文字是迷途者在黑森林中唯一的慰藉。
我的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
--
回溯調查引他入行的警探吉米偽造證據的那段。
關於「好證據不需要建立」、「證據不會說謊也不能說謊」之類的論調,在這部影
集之下根本是無須多談的常識,讓我不舒服的地方,是吉米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即將
面對重罪,不論他之前有多少的豐功偉業,不管他之前做了多少好事,都可能因此
再也無法翻身。
當然,某種程度,他是罪有應得。以葛瑞森的話來講,這就是系統,系統裡面有原
則,違背了這樣的原則,我們所信奉的一切也將被顛覆。然而,就像這個系列影集
每每在挑戰葛瑞森那理想到近乎失去血性的原則,凱姊這一次所面對的也一樣是原
則是否能被權衡的考驗。
吉米真的那麼該死嗎?他的確偽造了證物,這點無可辯駁,可是他造成的傷害是什
麼,讓一個原本就有殺人的人被冠上了新的罪名?這當然是不對的,可是那個人畢
竟是殺人犯,他本來就要被處刑的。這件事真正的損失,是殺害史蒂芬妮的兇手依
舊逍遙法外。
那有沒有權衡的作法呢?我相信是有的,一定有一個能保住吉米、又能讓兇案繼續
調查下去的方法。凱姊的作法,雖然彰顯了犯罪鑑定科式的理性主義與原則,卻違
背了她長期擁護的「以人為本」、「因事權宜」的人性思索,事實是,如果一切要
按照規則來,華瑞克、尼克、凱姊、莎拉都可能滾蛋了,因為他們每個都犯過錯,
也造成他人死亡或重傷,這樣的「罪狀」會輸給吉米嗎?以造成的傷害來說,搞不
好還略勝一籌呢。
說來說去,好像是要為吉米辯護什麼,其實也不是,純粹是飾演吉米的演員,是我
很欣賞的布魯斯麥吉爾(【最後一擊】、【失控的陪審團】、【驚爆內幕】),他
的演出實在是很有感覺的,忍不住讓我想牢騷一下。
--
文字是迷途者在黑森林中唯一的慰藉。
我的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
--
Tags:
CSI
All Comments

By Hardy
at 2006-01-05T05:21
at 2006-01-05T05:21

By Connor
at 2006-01-09T14:22
at 2006-01-09T14:22

By Ursula
at 2006-01-10T13:39
at 2006-01-10T13:39
Related Posts
閱讀障礙

By Regina
at 2006-01-04T00:56
at 2006-01-04T00:56
紐約傳奇

By Caroline
at 2006-01-04T00:29
at 2006-01-04T00:29
今天這集~

By Oliver
at 2006-01-04T00:16
at 2006-01-04T00:16
不太能理解的事?

By Hedy
at 2006-01-03T23:55
at 2006-01-03T23:55
接下來是「紐約」亂亂播了!

By Iris
at 2006-01-03T23:55
at 2006-01-03T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