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 - 電影

By Selena
at 2014-03-12T16:55
at 2014-03-12T16:5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hamanlin (點藏必須死)》之銘言:
: 特效是很大的問題
: (中略)
: 這什麼詭異的貼圖合成orz,有看到那平面模糊黑影觀眾遠景的就知道我在說啥
: 所以我在看最後一場比賽那段時一直出戲,因為只要出現遠景的觀眾
: 馬上就從KANO打棒球變成冥府打棒球
: 可以把上面那艘船刪掉,把經費挪去將觀眾遠景弄好嗎?
特效的確是一個缺失,是需要改進的。
不過我個人除了最後的船不能接受外,其他部分根本就沒看出來,所以對我來說
特效對我的影響並不大
: 我也認為青梅竹馬線完全刪光光對劇情也不會有任何影響
青梅竹馬的戲見人見智,但整體而言KANO的劇情已經算是很流暢了。
我算是一個不大看國片的人,因為國片的劇情敘事能力大都有問題,不過KANO在劇情
流暢性已經很有水準
: 不如把時間拿去補足球員的心態轉換
: 電影中眾人的心態轉換描寫其實是非常不足的
: 像是這隻球隊原本就只是在快樂打棒球而已,何以眼鏡教師會那麼努力去找教練?
我覺得沒有不足,反而是剛剛好,如果演出來就太做作了。
濱田教師除了是農業專家外,他在學校的另一個職稱叫 "棒球部部長",也就是
社團老師啦~~ 你知我知社團老師分兩種,一種是心不甘情不願混時間的,一種是真的
有興趣的,雖然戲中沒有特別強調,從戲裡面的表現應當可以推斷濱田屬於第二種,
既然他是第二種,那努力去找個教練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我覺得這只是一種電影手法,引導觀眾去自我解讀答案,而不是把答案演出來。
: 同上原本只是快樂打棒球的球員,如何轉換心態拼死也要去甲子園?
: 就因為教練很想去? 就因為學長哭哭沒球可以打了?
: 再同上,那團隊意識、緊密的信任是怎麼凝聚起來的?
: (團隊意識凝聚可以參考王牌投手,描寫的很好)
戲中有演出來阿~~平野還直接說給你聽了耶,不然你以為木瓜梗就只有好笑而已嗎?
講直接一點就是教練的敦促與態度改變了球員的心態。
教練要求一邊跑一邊喊摳基燕是在鋪梗,中午不能吃麵多練一小時的苦練也是在鋪梗。
進球場要敬禮也是在鋪梗,一開始說要帶他們進摳機燕當然更是在鋪梗。
然後藉著濱田用木瓜理論去激勵吳這一段,去明白告訴觀眾,他們已經準備好前進
甲子園冠軍了,你沒發現從這裡開始劇情就進入高潮了嗎?
當然你是想光教練就能改變這麼多嗎? 沒錯當然不是
球員會改變的另一個因素是自我要求,球員的自我要求來自教練的敦促與苦練
,這很好理解,設想你是個對成績不是十分在意的人,某天你媽幫你找了一個
嚴格的家教來教你,家教每天逼你讀書,你也真的認真讀了,你難道不會對自己
有所期許嗎?
其實劇中也很明白的演出球員的改變與堅持了,比方說大江與齊藤的好想贏球,
蘇仔選擇練球而不去幫阿媽整理農田,小里因為要離開球隊不能去甲子園而痛哭。
甚至是後期跑步不再需要教練帶隊,還能好好跑步也是一項。
團隊意識與信任感的建立是在苦練中自然而然培養出來的,這很好理解的,我不認
為這需要刻意去演出來。他如果還要演個球員對立打架之後,才建立起團隊信任感
,這就太漫畫,太灑狗血了吧
: 另外,教練是從哪裡看出吳明捷的天份的? 不知道
: 那吳明捷著名的高壓式投法是怎麼練成的? 不知道
吳的天份發掘一開始就有演了阿,近藤接到反彈球之後,吳波把球拿去
丟給吳明捷,吳明捷從外野最深處直接傳回內野沒落地,畫面還有特寫
近藤的臉。從外野深處傳回內也不落地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很多外野手
都辦不到。這種人才不抓來練投手,那近藤就棒槌啦~~
至於他怎麼練就高壓投法,如果這是吳明捷傳,那沒問題可以用一些篇幅來
說明,但這部電影是KANO,如果還要演出他怎麼練成的,個人認為就太漫畫
,太像武俠小說了。
: 錠者那段也是,只看到吳投了幾球就愛上.....怕到不行
: 拜託一下,打棒球又不是投手互丟,一般人可能會有這種錯覺,打球的也會嗎?
嚴格來說是比賽被大敗之後愛上
: 要怕也是你旁邊的隊友在怕(好吧當時還沒引進DH制度投手也要打)
: 你要怕也是怕KANO的打者群吧?(同上)
他是怕輸,因為他是隊中王牌,第四棒,責任一肩扛,不是只需要對付打者就好。
勝敗責任都扛在肩上,這是甲子園球隊王牌的宿命阿....
2013年甲子園有一場比賽,投手都投了180球了,教練叫他下場他還搖頭 XD
: 錠者跑去廁所堵吳明捷打算告.......送球的時候也是
: 電影在這之前先花了兩小時塑造出吳明捷的個性出來
: 廁所這段突然變成了個囂張的小伙子,心態如何轉換的?
: 是用囂張來掩飾受傷的情況嗎? 既然這樣又何必把血弄到球上?
: ..................是傲嬌嗎?
他沒有故意把血弄在球上吧......-_-
: 因為他愛上了吳.....因為他很欣賞KANO所以喊一下囉
: 但這完完全全是為了幫忙抬轎而設計出來的角色
: 為什麼別的口號不喊偏要喊天下嘉農? 不知道
: 如果硬要喊的話,讓那個記者來喊會更合理也更有效果
: 因為那是一個原本看不起嘉農,卻後卻被奮戰英姿感動的人
這邊我倒是跟你差不多想法,這邊劇情處理不大好,太刻意
: 同上
: 另外一個落差就是......後面的劇情太好猜了
: 導演拿來當做壓軸的熱血劇情,完完全全就是老梗......
當然老梗 不老梗我看也沒有人有興趣拍,身為一個早就知道結局的人
,我認為這部電影對於結局的處理已經很不錯了
--
: 特效是很大的問題
: (中略)
: 這什麼詭異的貼圖合成orz,有看到那平面模糊黑影觀眾遠景的就知道我在說啥
: 所以我在看最後一場比賽那段時一直出戲,因為只要出現遠景的觀眾
: 馬上就從KANO打棒球變成冥府打棒球
: 可以把上面那艘船刪掉,把經費挪去將觀眾遠景弄好嗎?
特效的確是一個缺失,是需要改進的。
不過我個人除了最後的船不能接受外,其他部分根本就沒看出來,所以對我來說
特效對我的影響並不大
: 我也認為青梅竹馬線完全刪光光對劇情也不會有任何影響
青梅竹馬的戲見人見智,但整體而言KANO的劇情已經算是很流暢了。
我算是一個不大看國片的人,因為國片的劇情敘事能力大都有問題,不過KANO在劇情
流暢性已經很有水準
: 不如把時間拿去補足球員的心態轉換
: 電影中眾人的心態轉換描寫其實是非常不足的
: 像是這隻球隊原本就只是在快樂打棒球而已,何以眼鏡教師會那麼努力去找教練?
我覺得沒有不足,反而是剛剛好,如果演出來就太做作了。
濱田教師除了是農業專家外,他在學校的另一個職稱叫 "棒球部部長",也就是
社團老師啦~~ 你知我知社團老師分兩種,一種是心不甘情不願混時間的,一種是真的
有興趣的,雖然戲中沒有特別強調,從戲裡面的表現應當可以推斷濱田屬於第二種,
既然他是第二種,那努力去找個教練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我覺得這只是一種電影手法,引導觀眾去自我解讀答案,而不是把答案演出來。
: 同上原本只是快樂打棒球的球員,如何轉換心態拼死也要去甲子園?
: 就因為教練很想去? 就因為學長哭哭沒球可以打了?
: 再同上,那團隊意識、緊密的信任是怎麼凝聚起來的?
: (團隊意識凝聚可以參考王牌投手,描寫的很好)
戲中有演出來阿~~平野還直接說給你聽了耶,不然你以為木瓜梗就只有好笑而已嗎?
講直接一點就是教練的敦促與態度改變了球員的心態。
教練要求一邊跑一邊喊摳基燕是在鋪梗,中午不能吃麵多練一小時的苦練也是在鋪梗。
進球場要敬禮也是在鋪梗,一開始說要帶他們進摳機燕當然更是在鋪梗。
然後藉著濱田用木瓜理論去激勵吳這一段,去明白告訴觀眾,他們已經準備好前進
甲子園冠軍了,你沒發現從這裡開始劇情就進入高潮了嗎?
當然你是想光教練就能改變這麼多嗎? 沒錯當然不是
球員會改變的另一個因素是自我要求,球員的自我要求來自教練的敦促與苦練
,這很好理解,設想你是個對成績不是十分在意的人,某天你媽幫你找了一個
嚴格的家教來教你,家教每天逼你讀書,你也真的認真讀了,你難道不會對自己
有所期許嗎?
其實劇中也很明白的演出球員的改變與堅持了,比方說大江與齊藤的好想贏球,
蘇仔選擇練球而不去幫阿媽整理農田,小里因為要離開球隊不能去甲子園而痛哭。
甚至是後期跑步不再需要教練帶隊,還能好好跑步也是一項。
團隊意識與信任感的建立是在苦練中自然而然培養出來的,這很好理解的,我不認
為這需要刻意去演出來。他如果還要演個球員對立打架之後,才建立起團隊信任感
,這就太漫畫,太灑狗血了吧
: 另外,教練是從哪裡看出吳明捷的天份的? 不知道
: 那吳明捷著名的高壓式投法是怎麼練成的? 不知道
吳的天份發掘一開始就有演了阿,近藤接到反彈球之後,吳波把球拿去
丟給吳明捷,吳明捷從外野最深處直接傳回內野沒落地,畫面還有特寫
近藤的臉。從外野深處傳回內也不落地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很多外野手
都辦不到。這種人才不抓來練投手,那近藤就棒槌啦~~
至於他怎麼練就高壓投法,如果這是吳明捷傳,那沒問題可以用一些篇幅來
說明,但這部電影是KANO,如果還要演出他怎麼練成的,個人認為就太漫畫
,太像武俠小說了。
: 錠者那段也是,只看到吳投了幾球就愛上.....怕到不行
: 拜託一下,打棒球又不是投手互丟,一般人可能會有這種錯覺,打球的也會嗎?
嚴格來說是比賽被大敗之後愛上
: 要怕也是你旁邊的隊友在怕(好吧當時還沒引進DH制度投手也要打)
: 你要怕也是怕KANO的打者群吧?(同上)
他是怕輸,因為他是隊中王牌,第四棒,責任一肩扛,不是只需要對付打者就好。
勝敗責任都扛在肩上,這是甲子園球隊王牌的宿命阿....
2013年甲子園有一場比賽,投手都投了180球了,教練叫他下場他還搖頭 XD
: 錠者跑去廁所堵吳明捷打算告.......送球的時候也是
: 電影在這之前先花了兩小時塑造出吳明捷的個性出來
: 廁所這段突然變成了個囂張的小伙子,心態如何轉換的?
: 是用囂張來掩飾受傷的情況嗎? 既然這樣又何必把血弄到球上?
: ..................是傲嬌嗎?
他沒有故意把血弄在球上吧......-_-
: 因為他愛上了吳.....因為他很欣賞KANO所以喊一下囉
: 但這完完全全是為了幫忙抬轎而設計出來的角色
: 為什麼別的口號不喊偏要喊天下嘉農? 不知道
: 如果硬要喊的話,讓那個記者來喊會更合理也更有效果
: 因為那是一個原本看不起嘉農,卻後卻被奮戰英姿感動的人
這邊我倒是跟你差不多想法,這邊劇情處理不大好,太刻意
: 同上
: 另外一個落差就是......後面的劇情太好猜了
: 導演拿來當做壓軸的熱血劇情,完完全全就是老梗......
當然老梗 不老梗我看也沒有人有興趣拍,身為一個早就知道結局的人
,我認為這部電影對於結局的處理已經很不錯了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Zenobia
at 2014-03-14T16:20
at 2014-03-14T16:20

By Faithe
at 2014-03-17T03:36
at 2014-03-17T03:36

By Doris
at 2014-03-20T02:38
at 2014-03-20T02:38

By Kama
at 2014-03-23T15:12
at 2014-03-23T15:12

By Lily
at 2014-03-24T18:10
at 2014-03-24T18:10

By Enid
at 2014-03-27T03:38
at 2014-03-27T03:38

By Daniel
at 2014-03-28T07:51
at 2014-03-28T07:51

By Sierra Rose
at 2014-04-01T13:46
at 2014-04-01T13:46

By Necoo
at 2014-04-01T21:26
at 2014-04-01T21:26

By Regina
at 2014-04-04T08:32
at 2014-04-04T08:32

By Kumar
at 2014-04-05T20:52
at 2014-04-05T20:52

By Cara
at 2014-04-07T04:26
at 2014-04-07T04:26

By Elvira
at 2014-04-08T17:29
at 2014-04-08T17:29

By Valerie
at 2014-04-09T17:44
at 2014-04-09T17:44

By Brianna
at 2014-04-13T13:54
at 2014-04-13T13:54

By Frederica
at 2014-04-14T00:26
at 2014-04-14T00:26

By Ina
at 2014-04-14T03:01
at 2014-04-14T03:01

By Carol
at 2014-04-14T19:34
at 2014-04-14T19:34

By David
at 2014-04-17T06:30
at 2014-04-17T06:30

By Daph Bay
at 2014-04-19T06:18
at 2014-04-19T06:18

By Mason
at 2014-04-22T12:03
at 2014-04-22T12:03

By Barb Cronin
at 2014-04-26T08:57
at 2014-04-26T08:57

By Yedda
at 2014-04-28T17:45
at 2014-04-28T17:45

By Connor
at 2014-04-30T17:16
at 2014-04-30T17:16

By Charlotte
at 2014-05-04T19:33
at 2014-05-04T19:33

By Agnes
at 2014-05-08T02:32
at 2014-05-08T02:32

By Joseph
at 2014-05-12T18:25
at 2014-05-12T18:25

By Queena
at 2014-05-13T00:50
at 2014-05-13T00:50

By Jacob
at 2014-05-14T10:31
at 2014-05-14T10:31

By Queena
at 2014-05-14T15:55
at 2014-05-14T15:55

By Yedda
at 2014-05-19T10:18
at 2014-05-19T10:18

By Ethan
at 2014-05-24T09:01
at 2014-05-24T09:01

By Isabella
at 2014-05-26T21:02
at 2014-05-26T21:02

By Ophelia
at 2014-05-28T21:38
at 2014-05-28T21:38

By Puput
at 2014-05-30T01:18
at 2014-05-30T01:18

By Steve
at 2014-06-03T15:51
at 2014-06-03T15:51

By Carol
at 2014-06-06T00:05
at 2014-06-06T00:05

By Quintina
at 2014-06-09T22:36
at 2014-06-09T22:36

By Ula
at 2014-06-11T15:41
at 2014-06-11T15:41

By Kama
at 2014-06-14T04:22
at 2014-06-14T04:22

By John
at 2014-06-14T12:10
at 2014-06-14T12:10

By Frederic
at 2014-06-17T14:57
at 2014-06-17T14:57

By Barb Cronin
at 2014-06-18T09:01
at 2014-06-18T09:01

By Freda
at 2014-06-22T13:53
at 2014-06-22T13:53

By Joseph
at 2014-06-25T09:48
at 2014-06-25T09:48

By Selena
at 2014-06-26T09:45
at 2014-06-26T09:45

By Emma
at 2014-07-01T02:31
at 2014-07-01T02:31

By Rebecca
at 2014-07-03T14:45
at 2014-07-03T14:45

By Enid
at 2014-07-05T21:10
at 2014-07-05T21:10

By Thomas
at 2014-07-08T03:39
at 2014-07-08T03:39

By James
at 2014-07-10T04:59
at 2014-07-10T04:59

By Dinah
at 2014-07-11T05:53
at 2014-07-11T05:53

By Harry
at 2014-07-12T02:46
at 2014-07-12T02:46
Related Posts
KANO 痛得漂亮啊!

By Andy
at 2014-03-12T16:19
at 2014-03-12T16:19
嘉農的阿姐仔&中京商的投手明星臉

By Michael
at 2014-03-12T14:12
at 2014-03-12T14:12
KANO(上)

By Agatha
at 2014-03-12T13:37
at 2014-03-12T13:37
人VS神

By Lydia
at 2014-03-12T13:16
at 2014-03-12T13:16
有沒有可能拍臺北大空襲的電影?

By Bethany
at 2014-03-12T13:07
at 2014-03-12T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