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 - 電影

By Victoria
at 2014-03-13T01:05
at 2014-03-13T01:05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打開就有標題雷 建議看過電影想討論者再點閱
好讀網誌版:http://hategoldmintfun.blogspot.tw/2014/03/kano2014.html
這是一部歷史改編的電影,但是電影對於史實仍然有些取捨,所以想單討論電影。
-片長,卻不冷場
電影中登場的角色很多,儘管這是一部棒球電影,但是對於每個人物角色的刻劃卻毫
不馬虎。而許多跟棒球可能沒這麼相關的題材也入戲,不過卻不會顯得太過無聊,反而可
以注意到導演處處安排的珠璣,為了防雷稍後才會討論。
-素人演員、演技自然
劇中使用了很多的素人演員,儘管如此卻不會有讓人感到演技不精。反而可以因為不
會看到太多明星而不小心帶入自己的刻板印象,而且也更能體會小人物的真情流露。
-安排充滿巧思
並不是完全遵照歷史的史實完成這部片,但是在許多改編的轉折之處都讓我體會到編
劇對於這些場景與事件安排的用心。尤其是最後一戰的種種安排,真的都讓人耳目一新,
讓我很感動。
========防雷
所以到底我欣賞《KANO》哪些地方呢?
以下按照劇情順序討論我覺得KANO不錯的地方
故事的一開始就從KANO打進甲子園的畫面開始,匆忙進場的KANO成員,紛紛就像沒見
過世面的土包子,展現他們純樸可愛的一面。這樣的安排讓我們知道他們是真的第一次踏
上這片甲子園黑土的挑戰者,就像許多看電影的青年一樣,那種初生之犢,要努力去挑戰
某個巨大的夢想,有著真誠跟毫無防備的率直。之後開始倒敘他們是怎樣的土包子球隊。
-土包子球隊
一開始介紹這支球隊是如何的羸弱,以超大的差距輸給其他學校的棒球比賽。但是他
們卻仍然能夠大聲唱歌,到處的玩鬧,展現這支球隊的率真。也在一開始,就把棒球比賽
從單純的輸贏中抽離,重點是夥伴間的關係跟打球的快樂。
-近藤兵太郎的出現
近藤兵太郎在日本曾經一度輸球,他當時對自己的球隊失望,也對自己失望,因而遞
出了辭呈。最後看過了嘉農的野球風格,並且接受了嘉農的老師的邀請,成為了KANO
的教練,接著給了所有球員一個夢想-打進甲子園。而後開始了鐵腕風格的鍛鍊。像這種
劇情安排是巧妙並充滿傳奇性的,因為嘉農要努力從一支不曾獲勝的球隊變成台灣第一,
進軍甲子園的棒球隊。而與近藤曾經帶過的球隊相比,更凸顯出嘉農球隊永不放棄的毅力
。
-初次認真的比賽
嘉農與嘉中第一次認真的比賽輸了,這一場我們看見嘉農的轉變,不再是只知道唱歌
跟亂搞的球隊。然而在颱風天的打架過後,又再一次與嘉中比賽,導演沒有安排嘉農就這
樣立刻獲得了超越嘉中的實力,但是也沒有讓嘉農"輸"。在差一分的比數下,因為大雨
落下提早結束了比賽,嘉農輸給了嘉中。
而就利用這個轉折,編劇告訴我們嘉農變了,他們為了自己這一場失敗的球賽而哭泣
,他們心中燃起了對勝利的渴望,透過被迫停賽的安排,更擴大了對於輸球的不甘心。此
時安排了兩位學長畢業,顯然也是為了往後參加甲子園比賽這個事情增加了時間的急迫性
。另外在與嘉中的對話當中,透露出了有更強的台南一中打敗過嘉中。而往後嘉農打倒南
一中,更凸顯了他們是台灣很強的棒球隊。
-嘉南大圳與噴水池與勝利
嘉南大圳與噴水池顯然是有意義的,噴水池是一個現今仍然存在的嘉義是觀光景點,
這是讓現實與電影產生聯結的良好楔子。其實嘉南大圳原本建成的時間並不是1931年,嘉
南大圳是當年亞洲最大的世界級工程,至今仍是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大成就,而八田與一也
是到現在仍然受人敬重的一代英才。
透過嘉南大圳受到颱風破壞與嘉農、甲子園遇到挫折的時間交錯,並且當嘉南大圳完
工時,便是KANO打進甲子園之時,把KANO打甲子園的事情與地方的人民、台灣的大工程結
合,讓我們有把KANO所達到的成就更加擴大的傾向,棒球此時已不只是這間小學校的事情
,而是關乎台灣、民眾的一個超雄壯的大戰役。
-木瓜與姐弟戀
很煽情的標題XD,不過不知道在哪裡講姐弟戀。姐弟戀象徵了吳明捷的成長,讓他變
得更加成熟,轉化成一個真正的男人。而其所愛阿靜的生產過程交錯的拍攝更是加深的在
日本投球時吳明捷場面的緊張感。(這邊姐弟戀指單戀)
而木瓜則很簡單就是象徵著逆境求活路的概念。不過我不想說太多,因為我覺得這個
理論很怪XD。
-球員之間的種族和平
大阪來的球員,隨著離去之後又再歸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相處並沒有種族的隔閡
,而是真正跨種族的夥伴。而原住民跑的快,漢人打擊強,日本人擅長防守這類型的說
法則是更加去消弭種族在這部戲中可能帶給觀眾那種處於日本殖民的欺壓不快感。在面對
日本記者的惡意訪問,並不是由台灣人或是原著民出面辯解,而是由日本人的球員擋在中
間,解釋彼此是如何的團結。
-精彩的最後一戰
最後一戰之前,近藤教練的不安已經擴大了,他第一次充滿不確定的去找師父,也藉
此了結近藤與過去後悔的自己這條支線劇情,並幫觀眾種下了不安的種子。而此時的教練
也早就不需要板著張臉孔了,他很真誠的說出了"孩子們,謝謝你們帶我到甲子園"。讓
我們感受到一股"真的是最後了呢!"的氣勢。
最後一戰之時,其實我從來沒去查歷史資料,所以我根本就不知道嘉農到底能不能打
倒甲子園的冠軍。所以我也是懷抱緊張的心情看最後一戰的。就在此時,王牌吳明捷的手
指受了傷,這個安排是很重要的。當吳明捷手受傷時,不論是贏或是輸都將會有場精彩的
仗好打。贏的話;手指受傷帶來的到勝利之路的逆境,使比賽更精彩;若是輸了,則讓觀
眾心生遺憾,想著"唉呀,手如果沒受傷或許就能贏了!"的這種心情。
吳明捷的手已經無法好好的投進好球帶了,這時教練喊了暫停。捕手說了"吳明
捷不能太自私,不要自己當英雄。"此時透過補手之口說出這句話,但是吳明捷還是堅持
要投完這場比賽,並且受到了教練的認同。這邊就是要讓我們知道,現在絕對不是吳明捷
的個人秀,而是一整支球隊的死戰,重點並不是英雄。這可以顯現在吳明捷手拿黑土試圖
止滑,即使吳明捷如此犧牲,如此痛苦,依舊是無法投出一顆好球。此時卻聽到球員們大
喊著要吳明捷直接投直球,交給隊友來守住,那一刻真的是讓我們感受到這一整支球隊是
多麼的團結,並且彼此信賴。這一反常態的安排(因為通常主角坐了相當的犧牲,就會有
良好的報酬,但是如今卻是透過夥伴的協助來度過難關),這真的是很棒的安排。
而最後三人上壘,交給蘇正生打擊時,我們也感受到全壘打的氣勢,而且之前也鋪陳
了甲子園的全壘打牆是多麼遠,能打到全壘打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蘇正生也真的無
法打出全壘打,導演沒有順著劇情就讓蘇正生或是吳明捷打出根本不可能的全壘打,
但是卻又在觀眾的心中不斷埋下對全壘打的期待。這時我真的搞不懂,編劇用意是甚麼。
於是用了蝴蝶飛舞這個超長的時間來鋪陳吳明捷的最後一棒,已經完全是全壘打的氣勢了
。而這一大棒揮出去!又高又遠的球。碰!就被收進外野手的手套中了,正當我還在氣憤
怎麼就這樣輸了的時候。是不是已經三人出局?球賽定案?此時,鏡頭忽然轉往了吳明捷
。他不放棄,他用盡全力的衝向了本壘。就像當時他的愛人結婚,他用盡全力的在孤單一
人的球場奔跑壘包一樣。他又失敗了,他又再度無法改變任何事實,但是他執著,他想回
本壘...他想贏
這份執著衝擊著我們這些期待全壘打獲勝的觀眾,因為在我們看到球入袋的時候,我
們也"放棄了"。我們更能體會他的不服輸,他的苦,跟他的執著。這是整部電影最精彩
的一環。
-錠者的安排
錠者在一開始擔任著敘事的角色,他來台灣是來看那個曾經打敗他的球隊是誰。但是
一開始我們也在想錠者是誰。沒想到後來是個曾經輸給KANO,又送幸運球被拒絕的手
下敗將,他甚至不是一個跟KANO球員平起平坐互相認同的對手,為何是安排他來敘事呢?
我在這邊解答的想法是,他不能是最後一戰的對手,因為KANO最後一戰輸了,而最後
又是最後一戰的對手以軍人身分來台灣,那種欺壓的民族情緒定會與觀眾的心裡相衝突,
象是來炫耀的勝利者。而為何吳明捷不收幸運球,展現了吳明捷的霸氣外,也讓錠者成為
知道吳明捷受傷仍打出一場好比賽的見證者。而不讓他們成為朋友我認為也是不希望往後
軍人所帶來的戰爭衝突感影響到電影的情感。畢竟也沒打算讓他們在台灣相遇,於是就使
錠者成為一個單純的景仰者。
-關於特效的討論
有各種鬼遮眼的特效,有點假的後排觀眾,有點雷同的船,特效有點明顯的陰影,蝴
蝶而飛阿飛等等。但是技術不精不是一兩天趕得上的,我認為能夠開始努力使用、培養都
是好事情,所以我覺得是瑕不掩瑜,並不是電影重點。
非常感謝各位閱讀
直接END的朋友也感謝賞臉進來啦哈哈哈
--
好讀網誌版:http://hategoldmintfun.blogspot.tw/2014/03/kano2014.html
這是一部歷史改編的電影,但是電影對於史實仍然有些取捨,所以想單討論電影。
-片長,卻不冷場
電影中登場的角色很多,儘管這是一部棒球電影,但是對於每個人物角色的刻劃卻毫
不馬虎。而許多跟棒球可能沒這麼相關的題材也入戲,不過卻不會顯得太過無聊,反而可
以注意到導演處處安排的珠璣,為了防雷稍後才會討論。
-素人演員、演技自然
劇中使用了很多的素人演員,儘管如此卻不會有讓人感到演技不精。反而可以因為不
會看到太多明星而不小心帶入自己的刻板印象,而且也更能體會小人物的真情流露。
-安排充滿巧思
並不是完全遵照歷史的史實完成這部片,但是在許多改編的轉折之處都讓我體會到編
劇對於這些場景與事件安排的用心。尤其是最後一戰的種種安排,真的都讓人耳目一新,
讓我很感動。
========防雷
所以到底我欣賞《KANO》哪些地方呢?
以下按照劇情順序討論我覺得KANO不錯的地方
故事的一開始就從KANO打進甲子園的畫面開始,匆忙進場的KANO成員,紛紛就像沒見
過世面的土包子,展現他們純樸可愛的一面。這樣的安排讓我們知道他們是真的第一次踏
上這片甲子園黑土的挑戰者,就像許多看電影的青年一樣,那種初生之犢,要努力去挑戰
某個巨大的夢想,有著真誠跟毫無防備的率直。之後開始倒敘他們是怎樣的土包子球隊。
-土包子球隊
一開始介紹這支球隊是如何的羸弱,以超大的差距輸給其他學校的棒球比賽。但是他
們卻仍然能夠大聲唱歌,到處的玩鬧,展現這支球隊的率真。也在一開始,就把棒球比賽
從單純的輸贏中抽離,重點是夥伴間的關係跟打球的快樂。
-近藤兵太郎的出現
近藤兵太郎在日本曾經一度輸球,他當時對自己的球隊失望,也對自己失望,因而遞
出了辭呈。最後看過了嘉農的野球風格,並且接受了嘉農的老師的邀請,成為了KANO
的教練,接著給了所有球員一個夢想-打進甲子園。而後開始了鐵腕風格的鍛鍊。像這種
劇情安排是巧妙並充滿傳奇性的,因為嘉農要努力從一支不曾獲勝的球隊變成台灣第一,
進軍甲子園的棒球隊。而與近藤曾經帶過的球隊相比,更凸顯出嘉農球隊永不放棄的毅力
。
-初次認真的比賽
嘉農與嘉中第一次認真的比賽輸了,這一場我們看見嘉農的轉變,不再是只知道唱歌
跟亂搞的球隊。然而在颱風天的打架過後,又再一次與嘉中比賽,導演沒有安排嘉農就這
樣立刻獲得了超越嘉中的實力,但是也沒有讓嘉農"輸"。在差一分的比數下,因為大雨
落下提早結束了比賽,嘉農輸給了嘉中。
而就利用這個轉折,編劇告訴我們嘉農變了,他們為了自己這一場失敗的球賽而哭泣
,他們心中燃起了對勝利的渴望,透過被迫停賽的安排,更擴大了對於輸球的不甘心。此
時安排了兩位學長畢業,顯然也是為了往後參加甲子園比賽這個事情增加了時間的急迫性
。另外在與嘉中的對話當中,透露出了有更強的台南一中打敗過嘉中。而往後嘉農打倒南
一中,更凸顯了他們是台灣很強的棒球隊。
-嘉南大圳與噴水池與勝利
嘉南大圳與噴水池顯然是有意義的,噴水池是一個現今仍然存在的嘉義是觀光景點,
這是讓現實與電影產生聯結的良好楔子。其實嘉南大圳原本建成的時間並不是1931年,嘉
南大圳是當年亞洲最大的世界級工程,至今仍是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大成就,而八田與一也
是到現在仍然受人敬重的一代英才。
透過嘉南大圳受到颱風破壞與嘉農、甲子園遇到挫折的時間交錯,並且當嘉南大圳完
工時,便是KANO打進甲子園之時,把KANO打甲子園的事情與地方的人民、台灣的大工程結
合,讓我們有把KANO所達到的成就更加擴大的傾向,棒球此時已不只是這間小學校的事情
,而是關乎台灣、民眾的一個超雄壯的大戰役。
-木瓜與姐弟戀
很煽情的標題XD,不過不知道在哪裡講姐弟戀。姐弟戀象徵了吳明捷的成長,讓他變
得更加成熟,轉化成一個真正的男人。而其所愛阿靜的生產過程交錯的拍攝更是加深的在
日本投球時吳明捷場面的緊張感。(這邊姐弟戀指單戀)
而木瓜則很簡單就是象徵著逆境求活路的概念。不過我不想說太多,因為我覺得這個
理論很怪XD。
-球員之間的種族和平
大阪來的球員,隨著離去之後又再歸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相處並沒有種族的隔閡
,而是真正跨種族的夥伴。而原住民跑的快,漢人打擊強,日本人擅長防守這類型的說
法則是更加去消弭種族在這部戲中可能帶給觀眾那種處於日本殖民的欺壓不快感。在面對
日本記者的惡意訪問,並不是由台灣人或是原著民出面辯解,而是由日本人的球員擋在中
間,解釋彼此是如何的團結。
-精彩的最後一戰
最後一戰之前,近藤教練的不安已經擴大了,他第一次充滿不確定的去找師父,也藉
此了結近藤與過去後悔的自己這條支線劇情,並幫觀眾種下了不安的種子。而此時的教練
也早就不需要板著張臉孔了,他很真誠的說出了"孩子們,謝謝你們帶我到甲子園"。讓
我們感受到一股"真的是最後了呢!"的氣勢。
最後一戰之時,其實我從來沒去查歷史資料,所以我根本就不知道嘉農到底能不能打
倒甲子園的冠軍。所以我也是懷抱緊張的心情看最後一戰的。就在此時,王牌吳明捷的手
指受了傷,這個安排是很重要的。當吳明捷手受傷時,不論是贏或是輸都將會有場精彩的
仗好打。贏的話;手指受傷帶來的到勝利之路的逆境,使比賽更精彩;若是輸了,則讓觀
眾心生遺憾,想著"唉呀,手如果沒受傷或許就能贏了!"的這種心情。
吳明捷的手已經無法好好的投進好球帶了,這時教練喊了暫停。捕手說了"吳明
捷不能太自私,不要自己當英雄。"此時透過補手之口說出這句話,但是吳明捷還是堅持
要投完這場比賽,並且受到了教練的認同。這邊就是要讓我們知道,現在絕對不是吳明捷
的個人秀,而是一整支球隊的死戰,重點並不是英雄。這可以顯現在吳明捷手拿黑土試圖
止滑,即使吳明捷如此犧牲,如此痛苦,依舊是無法投出一顆好球。此時卻聽到球員們大
喊著要吳明捷直接投直球,交給隊友來守住,那一刻真的是讓我們感受到這一整支球隊是
多麼的團結,並且彼此信賴。這一反常態的安排(因為通常主角坐了相當的犧牲,就會有
良好的報酬,但是如今卻是透過夥伴的協助來度過難關),這真的是很棒的安排。
而最後三人上壘,交給蘇正生打擊時,我們也感受到全壘打的氣勢,而且之前也鋪陳
了甲子園的全壘打牆是多麼遠,能打到全壘打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蘇正生也真的無
法打出全壘打,導演沒有順著劇情就讓蘇正生或是吳明捷打出根本不可能的全壘打,
但是卻又在觀眾的心中不斷埋下對全壘打的期待。這時我真的搞不懂,編劇用意是甚麼。
於是用了蝴蝶飛舞這個超長的時間來鋪陳吳明捷的最後一棒,已經完全是全壘打的氣勢了
。而這一大棒揮出去!又高又遠的球。碰!就被收進外野手的手套中了,正當我還在氣憤
怎麼就這樣輸了的時候。是不是已經三人出局?球賽定案?此時,鏡頭忽然轉往了吳明捷
。他不放棄,他用盡全力的衝向了本壘。就像當時他的愛人結婚,他用盡全力的在孤單一
人的球場奔跑壘包一樣。他又失敗了,他又再度無法改變任何事實,但是他執著,他想回
本壘...他想贏
這份執著衝擊著我們這些期待全壘打獲勝的觀眾,因為在我們看到球入袋的時候,我
們也"放棄了"。我們更能體會他的不服輸,他的苦,跟他的執著。這是整部電影最精彩
的一環。
-錠者的安排
錠者在一開始擔任著敘事的角色,他來台灣是來看那個曾經打敗他的球隊是誰。但是
一開始我們也在想錠者是誰。沒想到後來是個曾經輸給KANO,又送幸運球被拒絕的手
下敗將,他甚至不是一個跟KANO球員平起平坐互相認同的對手,為何是安排他來敘事呢?
我在這邊解答的想法是,他不能是最後一戰的對手,因為KANO最後一戰輸了,而最後
又是最後一戰的對手以軍人身分來台灣,那種欺壓的民族情緒定會與觀眾的心裡相衝突,
象是來炫耀的勝利者。而為何吳明捷不收幸運球,展現了吳明捷的霸氣外,也讓錠者成為
知道吳明捷受傷仍打出一場好比賽的見證者。而不讓他們成為朋友我認為也是不希望往後
軍人所帶來的戰爭衝突感影響到電影的情感。畢竟也沒打算讓他們在台灣相遇,於是就使
錠者成為一個單純的景仰者。
-關於特效的討論
有各種鬼遮眼的特效,有點假的後排觀眾,有點雷同的船,特效有點明顯的陰影,蝴
蝶而飛阿飛等等。但是技術不精不是一兩天趕得上的,我認為能夠開始努力使用、培養都
是好事情,所以我覺得是瑕不掩瑜,並不是電影重點。
非常感謝各位閱讀
直接END的朋友也感謝賞臉進來啦哈哈哈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Adele
at 2014-03-13T09:03
at 2014-03-13T09:03

By Agnes
at 2014-03-14T13:04
at 2014-03-14T13:04

By Franklin
at 2014-03-17T06:43
at 2014-03-17T06:43

By Adele
at 2014-03-20T20:40
at 2014-03-20T20:40

By Caroline
at 2014-03-23T16:27
at 2014-03-23T16:27

By Rebecca
at 2014-03-25T13:49
at 2014-03-25T13:49

By Hardy
at 2014-03-27T17:21
at 2014-03-27T17:21

By Genevieve
at 2014-03-28T06:31
at 2014-03-28T06:31

By Brianna
at 2014-04-01T06:59
at 2014-04-01T06:59

By Hedwig
at 2014-04-01T14:08
at 2014-04-01T14:08

By Emily
at 2014-04-02T08:55
at 2014-04-02T08:55

By Rachel
at 2014-04-04T10:05
at 2014-04-04T10:05

By Hamiltion
at 2014-04-05T21:46
at 2014-04-05T21:46

By Freda
at 2014-04-07T20:04
at 2014-04-07T20:04

By Christine
at 2014-04-12T10:45
at 2014-04-12T10:45

By Annie
at 2014-04-15T03:09
at 2014-04-15T03:09

By Sandy
at 2014-04-18T04:18
at 2014-04-18T04:18

By Charlie
at 2014-04-20T23:18
at 2014-04-20T23:18

By Damian
at 2014-04-25T01:59
at 2014-04-25T01:59

By Liam
at 2014-04-29T03:05
at 2014-04-29T03:05

By Necoo
at 2014-05-02T17:41
at 2014-05-02T17:41

By Robert
at 2014-05-04T16:00
at 2014-05-04T16:00

By Skylar Davis
at 2014-05-08T11:26
at 2014-05-08T11:26

By Andy
at 2014-05-09T03:49
at 2014-05-09T03:49

By Jacky
at 2014-05-09T18:10
at 2014-05-09T18:10

By Skylar Davis
at 2014-05-11T00:03
at 2014-05-11T00:03

By Damian
at 2014-05-12T06:27
at 2014-05-12T06:27

By Steve
at 2014-05-15T15:30
at 2014-05-15T15:30

By Gilbert
at 2014-05-16T23:28
at 2014-05-16T23:28

By Blanche
at 2014-05-17T17:17
at 2014-05-17T17:17

By George
at 2014-05-22T04:54
at 2014-05-22T04:54

By Linda
at 2014-05-25T07:11
at 2014-05-25T07:11

By Kumar
at 2014-05-29T10:49
at 2014-05-29T10:49

By Frederica
at 2014-06-01T23:08
at 2014-06-01T23:08

By Daniel
at 2014-06-06T17:38
at 2014-06-06T17:38

By Bethany
at 2014-06-09T00:39
at 2014-06-09T00:39
Related Posts
天注定

By James
at 2014-03-13T01:05
at 2014-03-13T01:05
《KANO》小里戲外美式風 川原愛漂亮

By Sierra Rose
at 2014-03-13T00:33
at 2014-03-13T00:33
KANO--旁支有點太多的棒球片

By Hardy
at 2014-03-13T00:20
at 2014-03-13T00:20
大魯閣 x KANO 電影場景再現展

By Ingrid
at 2014-03-13T00:05
at 2014-03-13T00:05
請問KANO如果出精簡版?

By Faithe
at 2014-03-13T00:02
at 2014-03-13T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