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 - 電影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4-03-13T01:16

Table of Contents

僅就shamanlin提出的吳明捷養成討論

: 另外,教練是從哪裡看出吳明捷的天份的? 不知道
: 那吳明捷著名的高壓式投法是怎麼練成的? 不知道

: 這哪邊可以看到投球天份,傳球跟投球完全是兩回事

: 電影提到的很多都是小明放了屁所以死了的這種程度

: 像是近藤指導投球基礎都有人能看成指導高壓式投法

: 別忘了比賽的時候就有做投球姿勢變換了
: 他講的那些都是投球基礎,除非你是低肩側投不然都要把球往下壓的
: 吳明捷的高壓投球之所以特殊除了球威外你還可以參考這個
: http://0rz.tw/dm4vB
:
:
: 問題可大了,光是投手走了再練一個很正常,沒發現哪邊怪怪的嗎?
: (更別提我從來沒說過教練不能練吳明捷這種話)
:
: 那我先問,當你明知這投手不能打比賽的時候
: 你會等這投手哭哭走人了才練新人,還是早早就抓"幾個人"來練練看?
:
: 嗯? 好奇怪,怎麼會問這個問題,兩個學長是輸了說不能打的啊
:
: 因為兩個學長哭著說好想贏場比賽看起來很動人
: 但真相其實是,他們兩個本來就不能打甲子園的地區預選賽
:
: 別說最後一場比賽沒得贏,如果不是雙方幹架教練去約比賽
: 這兩個人連打最後一場比賽的機會也沒有!
: 反過來也是一樣,真的很想贏一場比賽的話,要教練再去約友誼賽就好啦....
:
:
: 所以我才會說一堆人捧KANO捧翻天,卻沒幾個人真的去看裡面有何問題
: 拿出來解釋回應的根本沒回應到點
:
: 還有人說比賽老梗是因為史實就是這樣......很可惜,除非結局相同外
: 電影內的比賽內容基本上都是改編出來的
:
: 錠者那邊我已經明白說明投手是跟打者對決不是跟投手在對決
: 他跟教練示弱的時候也是說隊伍會贏但他投不出吳那種球
: 這時候有些人就會選擇性遺忘電影情節了

:
: 你有兩種選擇 1.教練來帶球隊時就知道投手會走 2.投手哭哭才知道他會走
: 如果你選1,明知投手不能打還不一早開始練新投手?
: 如果你選2,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那麼晚才開始練新投手,但教練不知道學長不能打?
:
: 但顯然你不在意這中間的問題與矛盾
:
: 你也不用裝你早發現這問題,實際上我提出來之前這裡沒半個人發現
:
: 不要被我直接指出你缺漏沒注意到的地方就那麼難過
:
: 你也不用裝做其實你早發現明明教練一進來就知道兩個學長不能打
: 卻還是硬撐了很久才開始練新投手的這件事但不認為是問題


原PO似乎很自得於他發現了教練不快點找人練很不合理等問題

但我真的不認為那是個問題或bug 所以根本不會有"發現"



如果照文中原PO所認為的應該要好好說明為什麼要挑吳練投呢 吳有什麼過人之處 吳如何

養成一位有壓制力的投手 吳的姿勢等等 那這部片就變成了嘉農訓練紀實或是吳明捷傳了

這都是電影劇本取捨 電影中也安排了吳一開始的長傳 帶出了吳的臂力優勢 連結到後面

也算帶過選吳的原因 至於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是否有選其他人 那就變嘉農訓練日記了吧?


至於投手這麼好練嗎? 當然不是 在陣中似乎只有眼鏡學長是專職投手又要畢業的情況下

我想只要臂力跟協調性好 看起來有潛力 或許有機會練練看 教練就抓來練看看吧

當然有機會練不等於會練成功等等的問題 這都超脫這部電影要處理的不是嗎?

又不是協會上放的教學影片 後來吳一開始試投的那幾球 後來大家也有發出喔~的聲音

背後的眼鏡學長跟大江也有點愣住 我理解為吳的投球是有天份的 這是導演對他的投手天

分所安排的過場 甚至電影最後也寫出了外野手的平野在隔年被選去當投手不是嗎?

<雖然W大補充他在甲子園大爆炸了 而且後來看一些討論 發現吳波進了日職後也曾被要求

過轉為投手 還投了一場準完全比賽(?) >



再者原PO認為教練為什麼不快點找人來練投 這點我真的不覺得是問題 所以無從"發現"

我記得電影中說短短一年內嘉農從沒贏過一場的球隊到打進甲子園 一年內的時間教練在

影片前段就找吳來試投有"不快"嗎? 而且在後面近藤坐在辦公桌安排球員名單時

也有好幾張紙寫著各球員特色 像是蘇就被寫打擊強 內向 守備普通(?)等等XD 所以這都是

與球員相處觀察後才能看出各人的潛力與特色 怎麼可能一進去馬上就知道誰有潛力練投

馬上就叫出來練 所以沒有一開場就立刻安排新投手 而是過了一陣子才叫吳出來試投

也很合理吧?



最後 因為小明放屁所以死了這點我也不認同 電影跟紀錄片不一樣 無法就一個點專注而

詳細的說明 所以要靠很多細膩的手法跟細節去補充 因此觀眾在欣賞影片的過程中

對這些安排的觀察與理解就內化為觀眾對本片的理解與情感 產生共鳴 如果什麼都說

我想就不是電影也太汙辱觀眾的理解能力了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4-03-15T09:16
推 這篇專業 (只是原原po未必聽得進去就是)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4-03-16T03:41
我真心的覺得,講道理對某些人是沒有用的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4-03-17T09:59
有人記得吳跟東被叫去當投捕 劉經過時是幾年級嗎 如果可以
知道劉當時是幾年級 他小吳一屆 就可以知道吳是幾年級開始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4-03-21T09:17
練投的 教練是吳三年級的時候來 我推測應該三年級末或四年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4-03-25T09:25
級初就開始練投 之後才有的木瓜論 當時濱田是說已練半年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4-03-26T07:17
而甲子園是五年級才去比的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4-03-29T23:32
其實照劇情推論除了平野應該全部加一年,然後劉3年
平野2年才對(片子剛開始的時候)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4-03-31T03:06
因為蘇隔年沒打進甲子園就畢業了,再隔年投手是平野XD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4-04-01T02:34
所以劉比平野大? 身材差太多了啦XDDD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4-04-01T10:09
電影裡設定平野跟劉好像是同年級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4-04-01T12:39
然後我剛剛發現 阿靜說要結婚的時候吳三年級 這是發生在他
練投前還後啊 有點忘了XDD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4-04-03T03:42
好像是練投後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4-04-05T08:43
我剛看照片akira是V 劉是IV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4-04-08T13:18
是他們在船上的團體照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4-04-09T06:49
那差一屆沒錯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4-04-10T22:24
劉小吳一屆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4-04-11T05:24
平野在劉畢業後去當主投 所以又比劉小一屆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4-04-11T22:30
那是歷史 不過電影裡應該是把平野跟劉拉到同一屆

KANO--旁支有點太多的棒球片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4-03-13T00:20
今天和十位同學相約一起去看KANO (很剛好劇照也是十一名球員XD) 內容果然如預期得很感人 有些點真的是賺人熱淚 稱作台灣史上最好的棒球電影也不為過 =================以下有雷===================== 這部片就像以前賽德克 ...

大魯閣 x KANO 電影場景再現展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4-03-13T00:05
2014. 3. 10. 正式開展 地點:大魯閣內湖館 (台北市中山區植福路200號) 時間:週一 至 週日 9:30 am ~ 11:00 pm 一場 20分鐘/ 30人次入場,20人以上團體歡迎預約。 申請團體觀展,需於7天前提出申請。取消預定需於2天前來電告知。 展覽結束前30分鐘,不再售票。 展覽會 ...

請問KANO如果出精簡版?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4-03-13T00:02
話說我還沒看,因為考慮3小時實在有點長, 最後還是決定等DVD出來好了, 相對很多人期待一刀未剪加長版, 想到出一個2個小時的精簡版應該也不錯, 因為像我就是比較想看重點對支線沒興趣, 各位版友如果有精簡版會覺得哪裡可以剪掉? - ...

地心引力中的物理問題?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4-03-12T23:53
殘骸都集中在某一區域,   因為它們是由大型物體互相撞擊而成, 過程中原本的軌道速度抵消而慢了下來,   但由軌道速度較正常的太空船來看,   彷彿被一群虎頭蜂突襲,   事實上,以地球觀點,應該說是太空船去衝撞殘骸。     之所以會有這種誤解,   正是因為太空不像地面有樹木建築物等一堆參考點, ...

在黑暗中漫舞─世界本平凡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4-03-12T23:35
在看這部片以前,我曾和一個看過的朋友談到它。他跟我說:「我覺得看完會想自殺。」 有趣的是,在我翻閱的影評中,其中一位作者的朋友問作者說:「你現在想要自殺嗎?」 而他朋友卻接著說:「你看完就不會想要自殺了。」一粒米養百樣人,一部電影也有百種 感觸,實在是很有意思。 很多人說這部片很不像Lars von 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