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Ennio Morricone - 電影配樂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06-04-26T13:16

Table of Contents

要介紹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台灣翻四海兄弟,俗但還稱的上貼切)這部電影
的原聲帶,要先從這部命運坎坷的電影開始談起。這部片子不但是導演Sergio Leone生前
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與配樂Ennio Morricone最後一次合作(廢話,人都掛了還合作啥)
。不管對任何一方,這部片子都稱的上是生涯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Leone靠著這部電影為
他在結束拍攝西部片後的電影生涯做了一個總結,而Morricone則是把他與Leone在狂沙十
萬里中所建立的配樂標竿再往前推了一步,甚至在我個人眼中, Morricone再也沒有寫出
比這更好的作品。

四海兄弟是一部結構雄偉的電影。它跨越了將近60年的時光,去探討一對朋友間的愛恨情
仇,並且也在這個過程中為美國在60年內的大起大落做了最好的勾勒。主角Noodles跟Max
從小在猶太貧民區長大,Noodles自幼沈靜平穩重視思考,Max則是鬼點子多並充滿熱情。
兩個人在生活逼迫下開始犯罪生涯,在禁酒令期間攀上高峰,並在之後從雲端跌落生活的
谷底。而夾在這之中,則是Noodles唯一深愛過的人:Deborah。

Morricone的配樂也是按照這樣的架構來進行。 四海兄弟整張原聲帶藉由幾個重要旋律貫
穿前後。首先是代表友誼,也象徵時空變化的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這個旋律
主要用在Noodles與Max間的互動與情感上,音樂本身帶有濃厚的懷舊與感傷,但又不是一
昧濫情,只是淡淡點出過往的美好,以及人事已非的傷痛。旋律本身除了用在整張原聲帶
開頭之外,也有在Photographic Memories裡,當Noodles回到家鄉兒時酒館,看著牆上照
片時的百感交集。而當生活較為輕鬆時,這個旋律也搖身一變成為 Friends的輕快喧鬧,
為整張原聲帶帶來那麼一份美好與快樂。

再來,是電影裡的另外一個核心:象徵愛情的Deborah's Theme,以及用在刻畫Noodles與
Deborah間互動的Amapola。Noodles與Deborah的交往非常有趣,兩人自幼便互相熟悉,之
後發展情愫,最後則在 Noodles犯下某件滔天大錯後黯淡消失,正如同兩人所處的時代背
景般閃耀卻又稍縱即逝。相較之下,Deborah's Theme較為悠遠寂寞,不僅代表了Deborah
最後的命運,也充滿著兩人感情間的無奈。Amapola不是Morricone的原創音樂,但在這裡
Morricone加以變形並加以運用,配上小Jennifer Connelly穿上潔白芭蕾舞衣在麵粉袋間
的漫舞,當年不知道觸動多少人的心。相較於感傷的Deborah's Theme,Amapola則多半用
在描繪愛情的美好。如Noodles與Deborah在餐廳裡的共舞,便是一個很好的運用。原聲帶
裡兩者各有一定篇幅,一開始的Amapola是麵粉袋間欲迎還羞的兩小無猜,到了Amapola
Part II則搖身一變成為在舞池間搖曳的典雅奢華。至於Deborah's Theme方面,原聲帶裡
除了有與Morricone在狂沙十萬里便合作過的Edda Dell'Orso為Deborah's Theme加上人聲
上的調色,在Friendship & Love與Deborah's Theme-Amapola更配上先前提過的兩個旋律
創造出相同但卻更加強烈的情感,尤其為整部電影劃下句點的 Deborah's Theme-Amapola
,更是為電影本身寫下最好的註腳。

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 Morricone為電影另外補個兩個旋律:一是描繪兒時困苦以及環境
逼迫的Poverty,一個則是帶有悲劇性格,象徵友誼另外一面的 Childhood Memories。四
海兄弟裡,主角們犯罪是不得已,因為不這樣根本幾乎活不下去。這些人不是Goodfellas
裡的 Henry Hill,可以從小便理直氣壯的說"All my life I wanted to be a gangster"
,他們的犯罪,只是不想要活活餓死的手段。這也讓他們在之後的繁華,以及終究的失敗
更加具有人性與痛苦。 Poverty在原聲帶的篇幅相對比較少,電影裡也多半出現在童年的
回憶裡頭,到了未來用的頻率相對較低。Childhood Memories(Cockeye's Song)也是另
一個多半用於童年的旋律。它的出現多半是象徵某種劇烈且突然的狀況(如電影裡很有名
的一幕死亡場景),旋律強但帶有濃厚的悲傷,跟 Morricone先前所配的西部片風格有些
雷同。特別要提一下在Cockeye's Song裡的運用,Pan Flute強烈的音色配上Dell'Orso接
近詠歎的女聲格外令人動容,配上先前所提的死亡具有高度戲劇張力。

另外, Morricone也寫了兩首很有趣的應景小品,一是出現在禁酒令結束時,地下酒館所
演奏的 Prohibition Dirge,配上畫面上煞有其事的送葬隊伍,還真的有那麼點味道。另
一個也是地下酒館常聽到的 Speakeasy。相較之下,前者比較有發揮的空間,但兩首曲子
都很精確的捕捉到當時的人事時地物,而放在這張風格相對憂傷原聲帶裡,倒也可以平衡
一下其他曲目的沈重情感。

另外,現在市面上可以買的到的紀念版裡,也多了幾首不得不聽,未出現在電影裡的曲目
。首先是長達13分鐘的組曲,將先前所提重要旋律在電影裡的運用(像Cockeye's Song在
組曲裡較先前要強烈非常多),配上一些為電影所寫的爵士樂串連在一起,聽完彷彿又重
新看過整部電影。而Poverty(temp. version)則是展現出 Poverty的原始風貌,曲子本
身很簡單,但卻多了份感動。另外的兩個Unused Theme雖然沒有出現在電影裡,但仍然有
Morricone為Leone撰寫配樂時一貫的高水準,特別是 Version 2,最後那30秒的感動遠遠
勝過千言萬語,讓整張原聲帶不僅細緻動人,更顯得雄觀宏偉。

四海兄弟在黑幫電影的知名度上,遠遜於與它成就不分上下的四海好兄弟或是教父系列。
當初電影公司為了票房,一廂情願的把它硬是剪成2小時左右版本上映(原本快4小時)。
這不但毀了電影本身的口碑,也讓它從此之後一直很難成為家喻戶曉的不朽經典。這當然
無損於電影或音樂本身的經典地位,但仍然讓人在聽完原聲帶或看完電影時,心中多了份
遺憾。單就原聲帶而言, Morricone的表現已經超越言語所能形容(當然我剛剛廢話了一
堆),在未來即使他仍有許多優秀的創作(如海上鋼琴師、越戰創痕等),但至少在我心
裡,沒有一部作品可以在表達如此壯闊的情感下,用這樣細膩的音樂去描繪。四海兄弟不
僅是Morricone個人的不朽傑作,也會是所有聽電影配樂的人,不可不擁有的回憶之一。


--
時間的每一個角落:
http://blog.yam.com/rorschach/

--

All Comments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06-04-29T02:08
這張是Ennio Morriconne的作品裡我最喜歡的
個人排行前十大的原聲帶 必敗的經典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6-05-03T10:04
The mission,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也都是傑作

緣起不滅的電影配樂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06-04-26T13:05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93657 想請問有買的人,裡頭是不是有首配樂 名字是 Melodies of Life ? - ...

顫慄(Haute Tension)有出原聲帶嗎?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06-04-25T22:20
前天在電視上重溫了一下 覺得它的配樂真是棒 可是今天去光南問了一下 店員說沒出 但我覺得不太可能呀,也不想就這樣放棄 請問各位鄉民們,真的沒出嗎? - ...

"最好的時光"裡面一首鋼琴曲的出處

Ina avatar
By Ina
at 2006-04-25T05:00
※ 引述《lifesaver ()》之銘言: : 我想問and#34;最好的時光and#34;裡面一首曲子, 這電影似乎沒有出原聲帶 : 音樂是從各張專輯來的 (我看片尾工作人員部分這樣寫著) : 我想問這首鋼琴曲 : http://tw.movie.yahoo.com/mstory.html?t=movie ...

【清華電台】<原聲.魅影> 帶您探索 <深海>

Tom avatar
By Tom
at 2006-04-24T18:37
rushsoda ╭╬╯╔╗ ┌┐ ╔══╦═ ╩ ╯╰ └┘ ▄ ║╔═╩╮ ╔ ...

電影音樂 / 【鬼計神偷】:闖入竊取都會爵士

Ivy avatar
By Ivy
at 2006-04-24T12:47
電影音樂 / 【The Score】:闖入竊取都會爵士 文 / 無尾熊 2005 / 04 / 21 有無數演出經驗的 Frank Oz ( 小弟中了網路用語毒了,竟把他的姓氏 看成〝Orz〞),在 2001 年執導的犯罪電影【鬼計神偷】,敘事步調雖 慢,但角色塑造極佳,顯然導演的拍片重心不是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