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一些我今年看過的紀錄片 - 紀錄片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05-12-30T01:40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缺水嚴重。我來貢獻一下,大家也一起來吧!


我想,如果一部紀錄片,能暴露真實的現狀與傳遞作者的觀點,
又挾帶著尊重與理解的態度,並激發觀眾的思考與實踐,那它應該是一部好的紀錄片。
以下,先談談我印象深刻的幾部台灣紀錄片。最後再談國外的。

《三叉坑》

假如要將我腦袋中今年看過的台灣紀錄片匯集起來,頒出一個最佳紀錄片獎項,
那麼《三叉坑》無疑是得獎者。影片中除了詳實、巨細靡遺的紀錄了地震後重建
的複雜過程之外。最難得的一點,是我彷彿看到了一個紀錄片工作者在拍片過程
中不停也不忘了回頭反思自己的立場與觀點,甚至有時後是思考自己與攝影機對
於所涉入事物的影響,因而使得影片的觀點與層次上更顯豐富。這樣拍片的謹慎
態度與精神,是我最為讚賞之處。

《唬爛三小》

這部紀錄片剪集了導演與他幾個死黨們六年來的生活隨景。自學生、畢業、工作、
到娶妻,從每個人物身上的改變與成長反映出對於大環境的無力與無奈。但這樣看
似嚴肅的話題卻是以極度嬉鬧、戲謔的手法呈現,有深又廣的描繪出生命的輪廓,
荒謬卻又真實,歡笑中帶著淚水,一如我們的人生。而那蘊含在影片中宛如兄弟般
的真摯情誼,更是展現了動人的真誠…

《65年與6500哩之間》

這部紀錄片我總覺得有種「自覺」的成分在裡頭,身份特殊的導演(美國長大),
回過來頭紀錄自己的祖母(民主阿媽陳翁式霞)。裡頭夾雜了時間、空間、國籍、
政治的種種顧慮,但卻又從導演怪腔怪調的國語旁白中一字一字的慢慢講述透露,
聽著聽著,卻也感動投入。如何去「理解」,以及怎麼去「理解」,無疑是這部片
子透露出最寶貴的訊息。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九命人》

我覺得這兩部紀錄片在某方面有點相似,或許也是問題所在。當導演太刻意的想
要去強調或利用紀錄片這樣的工具去控訴一些社會問題時,即便影片本身是從
「問題意識」出發的,但太過於滿溢的情緒充滿在紀錄片裡,滿滿的快令人窒息,
失去了讓人喘息的空間,是很可惜的地方。攝影機是帶有暴力性質的工具,紀錄片
如是,因而在運用這個工具時(也要考慮到觀看者),慎思更是必要的。

最後,我還想推薦兩部片,《南方澳海洋紀事》和《非視覺彩色印象》(講盲人樂團)。

--
接著再來談國外片。不過台灣目前不容易看到,也許期待明年的台灣紀錄片雙年展吧!


《The 3 Rooms Of Melancholia》(憂鬱三空間)

這是一部探討車臣內戰的紀錄片。影片共分成三段,皆用旁敲側擊的方式間接諷刺
戰爭。第一段紀錄軍校,而且專門是收容失親孩童的軍校(讓我想起《英雄教育》)
;第二段則是被士兵蹂躪,因而已生育的少女;第三段以環境為題,帶出戰爭後的傷害。

整部影片毫不煽情,用極度貼近的攝影,領著觀眾慢慢進入被攝者的心靈,進而
去了解體會那飽受折磨的心靈,是部非常沉重的影片。而略帶詩意的拍攝方式,
或許同時也隱喻了戰爭的荒謬可笑,與一種嚮往烏托邦的情懷吧…是部不可思議
,卻又很深沉的震撼之作。


《Darwin’s nightmare》(達爾文的夢饜)

影片主要以非洲中東部的國家坦尚尼亞為背景,講述著第一世界國家是如何在
經濟上間接剝削第三世界國家。而這海報上的大魚,就是某人在1960年間放生
在當地湖中的魚類,經歷過幾十年後,湖裡的小魚通通被吃光光,湖中只剩下
此種的大魚。

聰明的生意人就雇用當地人去捕獲這肉質種豐碩的魚類,將肉質鮮美的部位運
回歐洲及日本,而海報上那魚骨,竟然成了當地人的食物。導演的鏡頭領著我
們去看那魚工廠可怕的工作環境,海邊的沙灘上,堆積了成百上千的魚頭魚骨
,我頓時瞪大了眼,那個有如人間煉獄的景象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這樣的經濟間接侵略可不只有魚,另一張以飛機為主題的海報,緣故是影片中
一位開飛機運送這些貨品的人說:「聖誕節的時候,歐洲小孩得到的禮物是葡萄
(非洲國家的農產品);而非洲小孩得到的禮物是槍(因非洲戰爭)。但我不知
道我能做什麼…」。同一架飛機在兩個不同世界(第一世界、第三世界)的意義
卻是大不同。《達爾文的夢饜》深刻的揭露了這些巨型結構式的醜幕,也示範了
紀錄片的力量能有多強大。片名用達爾文的夢饜,意即是利用「進化論」的反諷
遇言著這資本主義世界未來的走向。這部優秀紀錄片在國際影展間獲獎連連,至
少有將近20個獎項。

(有兩部劇情片議題相仿,可以一起看看:《疑雲殺機》和《軍火之王》,
但都沒有此片來得深刻與震撼。)


《About a Farm》(思念莊園)

這是部芬蘭的紀錄片,拍攝自己的親人。影片從一個家庭要變賣土地談起,
意外的事件反而使彼此並不太親密的親人間開始相互關心了解。因土地變賣
而引起的一連串變化,有很細膩的情感在其中。即便是很小的格局,但卻探索到了極致。

《Cheese & The Worms》(起司與蟲)

日本紀錄片,得到山形影展小川紳介獎。從母女之間,探求著關於生命與死亡,
像詩般的那不經意、隨性的拍攝方式,卻又因每個篇章不同的標題而賦予了無限的曖昧。
我記得同行的友人看完後跟我說:「這,才叫做真正的『生命』!」

《Girlfriend》(女‧朋友)

女導演,日本紀錄片,很短、卻極度的吸引人。這部用自拍的方式,
拍下兩個女生一起相處的過程。又藉著宛如書寫日記般的口吻,慢慢
傾吐著對於中另一主角的愛慕之情。攝影機權力在影片裡頭很游移,
卻也很有趣、很有新意。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原來紀錄片也有告白的作用…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All Comments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05-12-30T23:01
哪裡看得到這些影片呢?想看達爾文呢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06-01-04T18:46
問倒我了,目前我也不知道。我blog上有海報,可看一下。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06-01-06T12:17
上網抓抓看吧

看「嘻哈歷史」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05-12-24T17:19
昨晚在誠品敦南看「嘻哈歷史」,我不懂Hip-hop,為的是略補「2005流 浪之歌音樂節」錯過Dick Fontaine紀錄片的遺憾,不過,在場觀眾不少 可是衝著hip-hop的熱愛而來的呀。川流不息的誠品聖誕人潮,流進來的 人潮約十來位,老中青男女都有。影片播映前「拷秋勤」的歌聲暖得很 應景。 很棒的影片 ...

好死不如賴活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05-12-22T00:49
這是好久以前公視重播過的紀錄片,內容是關於河南愛滋村的。 很想買這部紀錄片,但是,剛上公視商品網頁查詢,它說「沒有查 詢到任何資詢。」 有人知道要去哪兒買這部紀錄片嗎?(答案不會是大陸吧 Q___Q) (我好想再看一次,或是借給身邊的同學看喔~~~) - ...

Occupation 哈佛學生佔領校長室紀錄片放映12/21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05-12-21T02:03
※ [本文轉錄自 LP_Daily 看板] 作者: mibow (MIBOW) 看板: LP_Daily 標題: Occupation 哈佛學生佔領校長室紀錄片放映12/21 時間: Mon Dec 19 00:39:56 2005 ※ [本文轉錄自 NCCU05_SOCIO 看板] 作者: mibow ...

靖國神社,再見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05-12-20T19:10
2005.10.19日去參加了公視辦的mini input紀錄片展 看了三部 當下就被震憾到 寫了好多心得在紙上 直到今天才翻出來 【靖國神社,再見】 Annyong,Sayonara (Koreaandamp;Japan 2005, 110and#39;) Directors: Kim Tae-i ...

離婚進行曲v.s我要性教育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05-12-20T19:06
一樣 是mini input大展的影片 【離婚進行曲】Sentenced to Marriage (Isarael.2004.65and#34;) Director:Anat Zuria 一部將觀眾帶入猶太教拉比法庭,依照猶太基本教義派法律 婦女唯有帶丈夫出於自由意志准許離婚時,才能離婚。 導演以兩年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