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笑……想很久》觀後 - 相聲

By Olive
at 2006-11-04T20:39
at 2006-11-04T20:3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vitte (天堂 咫尺可及)》之銘言:
: 刊出這篇文章其實是想拋磚引玉
: 因為寫得不一定對
: 有可能自以為是 莫名其妙 錯誤百出
: 會逛本版 且看過<笑...想很久>的朋友
: 歡迎提出您的想法
: bigred兄
: 其實我好想聽聽你的意見...
原來不是控制碼..
說實在的,離開學校後,被工作搾乾精力,生活也趨向一片混亂
已經慢慢從「專業觀眾」變成「一般觀眾」,近來快變成「普羅大眾」
腦子混沌,除了倒扁以外的事情都不知道了
關於「笑想很久」這場演出,先天就是體質不良,
原本預計要來台的郭德剛,因故不能前來。
郭德剛是大陸相聲界的後起之秀
(正確的說,是最近才被媒體注意到的演員,其實他已經演了好幾年了
創下的返場次數,還上了北京晚報頭條。他自己也有了一批徒弟)
我後來聽他的相聲,傳統相聲說的不錯,也具新意,包袱和現場氣氛都掌握得很好
也夠灑狗血,的確是從園子裡出來的相聲
(「園子」是指像茶館的地方,觀眾來來去去,舞台也小,不正式的場合
相較於「劇場」的演出,園子相聲比較灑狗血,臭包袱也比較多
兩種演出場合的差異性很大)
所以許多節目是後來才決定要演出的。加上樊光耀也沒有參加演出
「笑想很久」在內外交迫的情況下演出
「樹沒葉」這段節目現在演來效果很差,畢竟台下沒有人是農夫,也幾個看過活的羊
更重要的是,台北已經沒有電線杆了,而且山西口音在台灣也少
總之,這個段子的時空背景不對,演員擠眉弄眼加打人,才有包袱
如果說這裡面有什麼城市人嘲笑鄉下人的意識型態在裡面
說這種話的人,一定想要分化台灣,是中共同路人,這丟係誣愛台灣~~~
「二重唱」我看過太多次了,北曲的基本節目,在劇本與演員的默契上面,都很不錯
要用評斷經典節目的標準來評這段,太過嚴厲
「八十一層樓」在相聲的世界,是完全不同以往的節目
大部分的相聲,都是大小包袱不斷,觀眾笑聲連連
但是馬三立的「八十一層樓」進入正活之後,是沒有包袱的
前面兩個故事還真的滿感人的,最後的包袱的確出人意料
因為觀眾都還在可憐兮兮的情境裡
劉增鍇的版本,還走一般相聲的路子,還是有很多包袱,
前面兩個故事都有包袱,所以到了最後,觀眾就會去猜到底是什麼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馬三立演出的時空背景和劉增鍇現在的時空已經不同
馬三立大概是在九零年前後的天津,劉增鍇在2006的台北
馬三立是天津的超級笑星,大家都認識他喜歡這個老頭,劉增鍇沒有這種底子
其實馬三立說過好幾段只有他說可樂的節目,要學他,真不容易
「同步口譯」這段,我認為是「很難說的國語」的模仿版本
但是還太嫩,欠缺舞台的磨練,包袱太厚,不好理解,也不夠直接
切入點也不夠犀利,跟傳統「學外語」的段子比起來,
「怎麼是你」「怎麼老是你」這幾個包袱還有點意思
「冤枉呀,法官!」是很棒的改編節目,保留了「鬧公堂」的基本結構
也更符合現代的欣賞觀點,而且也把朱德剛本人的特點完全發揮出來
現場的觀眾,沒有一個不笑到肚子痛的XDD
實在是有夠無理頭的...XD
對這段演出,大概是這些看法,也希望我能拋磚引玉,
我很期待你的看法
--
: 刊出這篇文章其實是想拋磚引玉
: 因為寫得不一定對
: 有可能自以為是 莫名其妙 錯誤百出
: 會逛本版 且看過<笑...想很久>的朋友
: 歡迎提出您的想法
: bigred兄
: 其實我好想聽聽你的意見...
原來不是控制碼..
說實在的,離開學校後,被工作搾乾精力,生活也趨向一片混亂
已經慢慢從「專業觀眾」變成「一般觀眾」,近來快變成「普羅大眾」
腦子混沌,除了倒扁以外的事情都不知道了
關於「笑想很久」這場演出,先天就是體質不良,
原本預計要來台的郭德剛,因故不能前來。
郭德剛是大陸相聲界的後起之秀
(正確的說,是最近才被媒體注意到的演員,其實他已經演了好幾年了
創下的返場次數,還上了北京晚報頭條。他自己也有了一批徒弟)
我後來聽他的相聲,傳統相聲說的不錯,也具新意,包袱和現場氣氛都掌握得很好
也夠灑狗血,的確是從園子裡出來的相聲
(「園子」是指像茶館的地方,觀眾來來去去,舞台也小,不正式的場合
相較於「劇場」的演出,園子相聲比較灑狗血,臭包袱也比較多
兩種演出場合的差異性很大)
所以許多節目是後來才決定要演出的。加上樊光耀也沒有參加演出
「笑想很久」在內外交迫的情況下演出
「樹沒葉」這段節目現在演來效果很差,畢竟台下沒有人是農夫,也幾個看過活的羊
更重要的是,台北已經沒有電線杆了,而且山西口音在台灣也少
總之,這個段子的時空背景不對,演員擠眉弄眼加打人,才有包袱
如果說這裡面有什麼城市人嘲笑鄉下人的意識型態在裡面
說這種話的人,一定想要分化台灣,是中共同路人,這丟係誣愛台灣~~~
「二重唱」我看過太多次了,北曲的基本節目,在劇本與演員的默契上面,都很不錯
要用評斷經典節目的標準來評這段,太過嚴厲
「八十一層樓」在相聲的世界,是完全不同以往的節目
大部分的相聲,都是大小包袱不斷,觀眾笑聲連連
但是馬三立的「八十一層樓」進入正活之後,是沒有包袱的
前面兩個故事還真的滿感人的,最後的包袱的確出人意料
因為觀眾都還在可憐兮兮的情境裡
劉增鍇的版本,還走一般相聲的路子,還是有很多包袱,
前面兩個故事都有包袱,所以到了最後,觀眾就會去猜到底是什麼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馬三立演出的時空背景和劉增鍇現在的時空已經不同
馬三立大概是在九零年前後的天津,劉增鍇在2006的台北
馬三立是天津的超級笑星,大家都認識他喜歡這個老頭,劉增鍇沒有這種底子
其實馬三立說過好幾段只有他說可樂的節目,要學他,真不容易
「同步口譯」這段,我認為是「很難說的國語」的模仿版本
但是還太嫩,欠缺舞台的磨練,包袱太厚,不好理解,也不夠直接
切入點也不夠犀利,跟傳統「學外語」的段子比起來,
「怎麼是你」「怎麼老是你」這幾個包袱還有點意思
「冤枉呀,法官!」是很棒的改編節目,保留了「鬧公堂」的基本結構
也更符合現代的欣賞觀點,而且也把朱德剛本人的特點完全發揮出來
現場的觀眾,沒有一個不笑到肚子痛的XDD
實在是有夠無理頭的...XD
對這段演出,大概是這些看法,也希望我能拋磚引玉,
我很期待你的看法
--
Tags:
相聲
All Comments

By Ursula
at 2006-11-07T00:48
at 2006-11-07T00:48

By Ursula
at 2006-11-11T11:27
at 2006-11-11T11:27

By Gary
at 2006-11-14T16:35
at 2006-11-14T16:35
Related Posts
Re: 《笑……想很久》觀後

By Steve
at 2006-11-04T10:02
at 2006-11-04T10:02
表坊「華都西餐廳」戶外版 板橋再現

By Andy
at 2006-11-03T10:48
at 2006-11-03T10:48
少年楊家將之四郎探母

By Yuri
at 2006-11-02T12:27
at 2006-11-02T12:27
請問有人有~台灣怪談~卡拉哈哈

By Rachel
at 2006-11-02T01:01
at 2006-11-02T01:01
請問有人有~台灣怪談~卡拉哈哈

By Ivy
at 2006-11-02T00:22
at 2006-11-02T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