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華氏911燒熱政治電影 - 紀錄片
By Elizabeth
at 2004-08-11T04:27
at 2004-08-11T04:2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bcdeffg (你快樂我也快樂)》之銘言:
: ※ 引述《ihlin (年底要畢業)》之銘言:
: : 這部片子並不能算得上是部記錄片,
: : 片中有太多的manipulation和comment在內
: 有控制與評論的電影不能成為紀錄片??
: 那麼請問你印象中的紀錄片是怎樣的東西??
: ~~
: 紀錄片其實就是記錄騙
: 電影的片斷安插就是comment
: 導演的取材走向就是manipulation
: 沒有manipulation 沒有comment
: 他不僅不是紀錄片 他甚至什麼都不是
我覺得程度還是不同的吧, 有時量變足以造成質變. "電影的片段安插"
和 "導演不斷地喃喃自語" 盡可以都稱為 comment, 但這畢竟是文字
遊戲. 兩者導演介入的程度還是有天壤之別.
Micheal Moore 的東西算不算 "紀錄片" 我不知道, 但若要說它和
Kieslowki 的 "I was a soldier" 一類真的就是訪談的電影, 或 "
穿過婆家村" 這類帶有一些情節的電影, 和 "我是拉斯馮提爾, 我是
白痴" 這種甚至帶有自戀色彩的紀錄片是同一類的東西, 我會覺得迷惑.
依我個人的觀影經驗, 我覺得重點不在於有沒有演員, 內容是不是表
演, 也不在於透過這些吉光片羽所捕捉到的 "真實" , 而是在於導演
以 "讓真實自己說話" 的方式表達出他想說的話的努力. 導演的意圖
永遠都在, 但是他希望你看了這些片段能夠自己得到這些訊息, 甚至
有完全不同的解讀也好. 在這個層次上, 任何 "導演自己跳出來告訴
你每個畫面, 每個訊息是什麼意思" 都和 "紀錄" 的意思有本質上的
矛盾.
即使溫德斯的 "樂士浮生錄" 這類剪裁已經如此精緻, 和電影難分兩
樣的紀錄片, 也同樣保有紀錄片的特質. 因為片中真實地呈現了這些
樂手的人格和生命特質 (每個人也可以有自己的觀察和答案) , 就算
在表達上幾乎要達到赤裸裸的一個鏡頭: 在古巴的 "Marx" 大招牌已
經朽壞 (暗示共產主義在古巴的命運) , 導演依然沒有說任何話.
回到最基本的問題: 為什麼要拍紀錄片? 演員的表演或精采的劇本不
好嗎? 我覺得無非就是這樣的拍攝方式有著 "表演" 難以企及的豐富
生命力和說服力. 記得塔可夫斯基有一段話雖然不是關於紀錄片, 但
是很可以當作紀錄片精神的宣言. 他說他想拍一部片子, 只是拍一群
人在房間裡的活動而不加任何剪裁, 因為他覺得每個呼吸, 每個動作
都是非常微妙的 (原書 "雕刻時光" 不在手邊, 只是印象, 歡迎網友
指正) . ( "鏡子" 最初的構想竟然是在塔氏母親的房間裡偷裝攝影
機拍下談話, 後來沒有實現, 改以大量的貨真價實的紀錄片插入) .
看 Micheal Moore 的片子你是感覺不到這些東西的, 全部的東西在
導演強大的意志下都相對縮小了, 很諷刺的, 我在這種 "紀錄片"
中看到的不是 "真實" 的力量, 導演露骨的敘述反而讓我懷疑這些
片段的 "真實性" 究竟有多少.
前面網友提出 Micheal Moore 在電影裡使用假資料的事. 印象中賓
拉登的兒子自己也出面說裡面很多資料不正確. 我不知道這些消息
誰對. 但我想說的是, 看了 Bowling for Columbine 和 Fahrenheit
911, 我是完全相信這個導演為了說自己想說的話會不惜使用假資料
的. 假如這些資料確定為假, 那 Micheal Moore 的人格真是不比他
要批評的那些政治家, 過氣影星或無良商人高尚多少. 因為他竟然
利用觀眾 "相信紀錄片裡的人事物均為真" 的傾向來推銷自己的觀念.
"紀錄片就是紀錄騙", 或許是吧. 但我總覺得我看紀錄片可以分出
哪些是導演暗示的方法, 哪些剪裁可能又想表達些什麼東西. 但是
無可否認的, 儘管有這些主觀的東西的介入, 我覺得看到的 "真實"
還是很明顯, 也是最令我心折的部分. 當 "穿過婆家村" 中那個歐
巴桑看到房子被拆, 忍不住哭喊 "夭壽" 時, 我的眼眶也紅了. 這
個真的表演起來超級俗氣的場景, 在紀錄片裡卻有著難以置信的生
命力. 或許這些東西一樣是幻象也不一定, 但我總天真地相信我在
這些片段中並沒有 "被騙" ......
--
: ※ 引述《ihlin (年底要畢業)》之銘言:
: : 這部片子並不能算得上是部記錄片,
: : 片中有太多的manipulation和comment在內
: 有控制與評論的電影不能成為紀錄片??
: 那麼請問你印象中的紀錄片是怎樣的東西??
: ~~
: 紀錄片其實就是記錄騙
: 電影的片斷安插就是comment
: 導演的取材走向就是manipulation
: 沒有manipulation 沒有comment
: 他不僅不是紀錄片 他甚至什麼都不是
我覺得程度還是不同的吧, 有時量變足以造成質變. "電影的片段安插"
和 "導演不斷地喃喃自語" 盡可以都稱為 comment, 但這畢竟是文字
遊戲. 兩者導演介入的程度還是有天壤之別.
Micheal Moore 的東西算不算 "紀錄片" 我不知道, 但若要說它和
Kieslowki 的 "I was a soldier" 一類真的就是訪談的電影, 或 "
穿過婆家村" 這類帶有一些情節的電影, 和 "我是拉斯馮提爾, 我是
白痴" 這種甚至帶有自戀色彩的紀錄片是同一類的東西, 我會覺得迷惑.
依我個人的觀影經驗, 我覺得重點不在於有沒有演員, 內容是不是表
演, 也不在於透過這些吉光片羽所捕捉到的 "真實" , 而是在於導演
以 "讓真實自己說話" 的方式表達出他想說的話的努力. 導演的意圖
永遠都在, 但是他希望你看了這些片段能夠自己得到這些訊息, 甚至
有完全不同的解讀也好. 在這個層次上, 任何 "導演自己跳出來告訴
你每個畫面, 每個訊息是什麼意思" 都和 "紀錄" 的意思有本質上的
矛盾.
即使溫德斯的 "樂士浮生錄" 這類剪裁已經如此精緻, 和電影難分兩
樣的紀錄片, 也同樣保有紀錄片的特質. 因為片中真實地呈現了這些
樂手的人格和生命特質 (每個人也可以有自己的觀察和答案) , 就算
在表達上幾乎要達到赤裸裸的一個鏡頭: 在古巴的 "Marx" 大招牌已
經朽壞 (暗示共產主義在古巴的命運) , 導演依然沒有說任何話.
回到最基本的問題: 為什麼要拍紀錄片? 演員的表演或精采的劇本不
好嗎? 我覺得無非就是這樣的拍攝方式有著 "表演" 難以企及的豐富
生命力和說服力. 記得塔可夫斯基有一段話雖然不是關於紀錄片, 但
是很可以當作紀錄片精神的宣言. 他說他想拍一部片子, 只是拍一群
人在房間裡的活動而不加任何剪裁, 因為他覺得每個呼吸, 每個動作
都是非常微妙的 (原書 "雕刻時光" 不在手邊, 只是印象, 歡迎網友
指正) . ( "鏡子" 最初的構想竟然是在塔氏母親的房間裡偷裝攝影
機拍下談話, 後來沒有實現, 改以大量的貨真價實的紀錄片插入) .
看 Micheal Moore 的片子你是感覺不到這些東西的, 全部的東西在
導演強大的意志下都相對縮小了, 很諷刺的, 我在這種 "紀錄片"
中看到的不是 "真實" 的力量, 導演露骨的敘述反而讓我懷疑這些
片段的 "真實性" 究竟有多少.
前面網友提出 Micheal Moore 在電影裡使用假資料的事. 印象中賓
拉登的兒子自己也出面說裡面很多資料不正確. 我不知道這些消息
誰對. 但我想說的是, 看了 Bowling for Columbine 和 Fahrenheit
911, 我是完全相信這個導演為了說自己想說的話會不惜使用假資料
的. 假如這些資料確定為假, 那 Micheal Moore 的人格真是不比他
要批評的那些政治家, 過氣影星或無良商人高尚多少. 因為他竟然
利用觀眾 "相信紀錄片裡的人事物均為真" 的傾向來推銷自己的觀念.
"紀錄片就是紀錄騙", 或許是吧. 但我總覺得我看紀錄片可以分出
哪些是導演暗示的方法, 哪些剪裁可能又想表達些什麼東西. 但是
無可否認的, 儘管有這些主觀的東西的介入, 我覺得看到的 "真實"
還是很明顯, 也是最令我心折的部分. 當 "穿過婆家村" 中那個歐
巴桑看到房子被拆, 忍不住哭喊 "夭壽" 時, 我的眼眶也紅了. 這
個真的表演起來超級俗氣的場景, 在紀錄片裡卻有著難以置信的生
命力. 或許這些東西一樣是幻象也不一定, 但我總天真地相信我在
這些片段中並沒有 "被騙" ......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By Isla
at 2004-08-15T20:06
at 2004-08-15T20:06
By Lauren
at 2004-08-15T23:17
at 2004-08-15T23:17
By Callum
at 2004-08-16T10:52
at 2004-08-16T10:52
By Christine
at 2004-08-20T19:47
at 2004-08-20T19:47
Related Posts
「麥胖報告」:走進黃金拱門,天堂就不遠了
By David
at 2004-08-10T19:21
at 2004-08-10T19:21
Re: 華氏911燒熱政治電影
By Oliver
at 2004-08-10T18:06
at 2004-08-10T18:06
Re: 華氏911燒熱政治電影
By Candice
at 2004-08-10T15:52
at 2004-08-10T15:52
為辜振甫拍攝紀錄片 辜家第二代對外徵求企劃案
By Barb Cronin
at 2004-08-10T06:32
at 2004-08-10T06:32
駱駝駱駝不要哭 (10/15台灣上映)
By Yuri
at 2004-08-08T11:33
at 2004-08-08T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