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Awakening - 舞台劇

By Blanche
at 2008-01-20T15:05
at 2008-01-20T15:05
Table of Contents
音樂劇心得:春醒 【Spring Awakening】
http://www.wretch.cc/blog/kisswatch&article_id=11429073
網誌版可線上收聽
「Spring Awakening」這齣2007年東尼獎八項大獎包括最佳音樂劇得主,果然沒
讓我失望,與「RENT」成為我心中最愛的兩齣音樂劇,且我一定會找時間再去看
第二次。此齣音樂劇改編至德國劇作家Frank Wedekind的第一部作品,內容題材
敏感,講述1892年代,德國的青少年在生理心理邁向成人階段時對性的好奇探索
。可惜當時的父母、老師或任何成年人把此視為禁忌,青少年缺乏正確的管道接
觸正確的性教育,引致最後悲劇收場。因為內容題材敏感,不管在德國還是世界
其他地方都被禁演;直至二戰之後,此劇才重見天日。
1999年,劇作家Steven Sater向全球知名的另類搖滾樂作曲家兼歌手Duncan Sheik
提議創作一套改編此鉅作的音樂劇,畢竟現今的音樂劇,鮮少有嚴肅地看待詮釋
「性」這個話題。Steven Sater和Duncan Sheik這對老拍檔再一次成功出擊,創
造出整套以角色訴說內心心聲的動聽音樂劇歌曲,克服了近十年新音樂劇那種一
秒前在說話,一秒後便唱歌的窘境。此劇更被認為是繼「吉屋出租」後第一齣能
適合於百老匯而又切合潮流的音樂劇。其另一大特色是全劇的演員都非常年輕,
飾成人的演員也只有兩個,平均年齡未超過二十四歲,青春洋溢,且十七位演員
中,有十位是首次登上 Broadway 的舞台,唱功和表演能力均在水準之上。
一開始女主角乾淨陰鬱的嗓音立即驚艷全場,那首「Mama Who Bore Me」更把觀
眾一一地拉入劇情裡。不過我最喜歡的歌曲是下一幕的「The Bitch of Living」
。一群男學生穿著制服排排坐著輪流背書,老師拿著皮鞭教導著,一不注意大家
突然從口袋裡掏出麥克風,開口大聲唱歌,濃濃的現代搖滾瀰漫著這1892年的故
事。我最喜歡飾演龐克頭小子的John Gallagher,舉手投足間展現無以倫比的爆
發力,今年才22歲的他,未來前途不可限量,絕對是美國一顆閃亮的明日之星。
整個曲目果然完全展現了Duncan Sheik的作曲編曲風格,每位男演唱唱功突出絕
非一般肉腳,更似有若無的繼承了Duncan的獨特聲音韻味與震撼力。下面是這首
歌曲的MV版。
本劇還有一獨特之處,就是舞台兩旁各有十多張椅子,是開放席讓觀眾直接入坐
在舞台上近距離的觀賞演員演出,據說此舞台票可是一票難求,但若有人請我正
襟危坐在舞台上給底下觀眾看滿兩個多小時,我寧願放棄,選擇不看!
這齣戲沒有炫麗的舞台變化,但是它的燈光設計完全彌補了此一缺陷,利用現代
的霓虹燈管佈置整個舞台,顏色隨著歌曲、劇中人物心情及場景而變化。再加上
滿滿的燈泡垂吊點飾整個舞台,觀影者不自覺的陷入此一綺麗世界。
得獎紀錄:
2007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編劇、最佳曲詞、最佳導演、最佳編舞、
最佳男配角: John Gallagher Jr. (摩列茲)、最佳編曲、最佳燈光
2007年Drama Desk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最佳作曲、最佳作詞
2007年紐約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2007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曲詞、最佳導演
2007年Drama League獎
最佳音樂劇
2007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Jonathan Groff (馬基俄)
2007年奧比獎
出色編舞
2007年Lucille Lortel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燈光
--
http://www.wretch.cc/blog/kisswatch&article_id=11429073
網誌版可線上收聽
「Spring Awakening」這齣2007年東尼獎八項大獎包括最佳音樂劇得主,果然沒
讓我失望,與「RENT」成為我心中最愛的兩齣音樂劇,且我一定會找時間再去看
第二次。此齣音樂劇改編至德國劇作家Frank Wedekind的第一部作品,內容題材
敏感,講述1892年代,德國的青少年在生理心理邁向成人階段時對性的好奇探索
。可惜當時的父母、老師或任何成年人把此視為禁忌,青少年缺乏正確的管道接
觸正確的性教育,引致最後悲劇收場。因為內容題材敏感,不管在德國還是世界
其他地方都被禁演;直至二戰之後,此劇才重見天日。
1999年,劇作家Steven Sater向全球知名的另類搖滾樂作曲家兼歌手Duncan Sheik
提議創作一套改編此鉅作的音樂劇,畢竟現今的音樂劇,鮮少有嚴肅地看待詮釋
「性」這個話題。Steven Sater和Duncan Sheik這對老拍檔再一次成功出擊,創
造出整套以角色訴說內心心聲的動聽音樂劇歌曲,克服了近十年新音樂劇那種一
秒前在說話,一秒後便唱歌的窘境。此劇更被認為是繼「吉屋出租」後第一齣能
適合於百老匯而又切合潮流的音樂劇。其另一大特色是全劇的演員都非常年輕,
飾成人的演員也只有兩個,平均年齡未超過二十四歲,青春洋溢,且十七位演員
中,有十位是首次登上 Broadway 的舞台,唱功和表演能力均在水準之上。
一開始女主角乾淨陰鬱的嗓音立即驚艷全場,那首「Mama Who Bore Me」更把觀
眾一一地拉入劇情裡。不過我最喜歡的歌曲是下一幕的「The Bitch of Living」
。一群男學生穿著制服排排坐著輪流背書,老師拿著皮鞭教導著,一不注意大家
突然從口袋裡掏出麥克風,開口大聲唱歌,濃濃的現代搖滾瀰漫著這1892年的故
事。我最喜歡飾演龐克頭小子的John Gallagher,舉手投足間展現無以倫比的爆
發力,今年才22歲的他,未來前途不可限量,絕對是美國一顆閃亮的明日之星。
整個曲目果然完全展現了Duncan Sheik的作曲編曲風格,每位男演唱唱功突出絕
非一般肉腳,更似有若無的繼承了Duncan的獨特聲音韻味與震撼力。下面是這首
歌曲的MV版。
本劇還有一獨特之處,就是舞台兩旁各有十多張椅子,是開放席讓觀眾直接入坐
在舞台上近距離的觀賞演員演出,據說此舞台票可是一票難求,但若有人請我正
襟危坐在舞台上給底下觀眾看滿兩個多小時,我寧願放棄,選擇不看!
這齣戲沒有炫麗的舞台變化,但是它的燈光設計完全彌補了此一缺陷,利用現代
的霓虹燈管佈置整個舞台,顏色隨著歌曲、劇中人物心情及場景而變化。再加上
滿滿的燈泡垂吊點飾整個舞台,觀影者不自覺的陷入此一綺麗世界。
得獎紀錄:
2007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編劇、最佳曲詞、最佳導演、最佳編舞、
最佳男配角: John Gallagher Jr. (摩列茲)、最佳編曲、最佳燈光
2007年Drama Desk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最佳作曲、最佳作詞
2007年紐約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2007年外圍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曲詞、最佳導演
2007年Drama League獎
最佳音樂劇
2007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Jonathan Groff (馬基俄)
2007年奧比獎
出色編舞
2007年Lucille Lortel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燈光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By Caitlin
at 2008-01-23T15:56
at 2008-01-23T15:56

By Agnes
at 2008-01-26T07:26
at 2008-01-26T07:26

By Emily
at 2008-01-29T11:55
at 2008-01-29T11:55

By Annie
at 2008-01-30T18:00
at 2008-01-30T18:00

By Irma
at 2008-02-02T01:34
at 2008-02-02T01:34

By Candice
at 2008-02-04T11:21
at 2008-02-04T11:21
Related Posts
Sweeney Todd

By Ingrid
at 2008-01-19T01:24
at 2008-01-19T01:24
[影評] 綺想歌劇入門──《魔笛》

By Hardy
at 2008-01-17T12:15
at 2008-01-17T12:15
吉屋出租要掰掰啦

By Gary
at 2008-01-16T22:47
at 2008-01-16T22:47
真的有樂透票嗎??

By Charlie
at 2008-01-15T12:14
at 2008-01-15T12:14
真的有樂透票嗎??

By Ingrid
at 2008-01-15T02:39
at 2008-01-15T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