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VES OF OTHERS:竊聽風暴與醜聞筆記(下)_ - 電影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07-02-25T00:36

Table of Contents

在原著及兩大影后的加持下,【醜聞筆記】當然要列入本人的觀影選單啦!所以在看完【
竊聽風暴】後,又一頭鑽進了電影院。


選角真是無懈可擊啊!凱特布蘭琪所飾演的希芭(原為陶藝老師,電影版改為美術老師)
,把在原著中那個為了家庭而在年輕時放下夢想、在既有生活責任中欲想找出口透氣的熟
女形象演得鮮活,雖為人妻、為人母,卻仍然有著一派天真(據芭芭拉的觀察,她說這是
中產階級那種不問世事的優越與無知……),也就是因為這種浪漫性格吧,才會受少年所
吸引,逾越了師生分際……看凱特化身的希芭悠然中帶有羞怯的走在校園裡、或騎著單車
馭風而過,她的超然氣質,難怪會引來懷春少男心思蠢動啊!

在螢幕上要和精靈女王抗衡,戲不被吃掉外還要居於強勢地位,芭芭拉這個資深歷史老師
的角色由女王中的女王──茱蒂丹契來飾演,真是張力十足!讓我原本在原著中對芭芭拉
的一點同情之心全都澆滅了,真的是讓人恨的牙癢癢之餘,不由得還要說:薑真是老的辣
啊!



而因為才看過原著不久,很難避免的會與原先看書的想法逐一對照。說實在的,一個小時
半的電影簡化許多原本書寫的弦外之音。劇情跑得很快,開頭沒多久一下子就切到芭芭拉
和希芭的對手戲上(原著中芭芭拉可是觀望了希芭許久,而希芭在團體中當一朵無所依的
嬌弱小花也好一段時間)感覺上因此有些醞釀、微妙的累積,在影片中比較看不到,不過
這也可能是因為影像就是那麼直截,不若文字,可以來的隱晦些。

另在原著中的芭芭拉,感覺上……沒這麼面目可憎。因為孤獨,內心渴求有伴,對芭芭拉
這寂寞孤單的心境覺得是其情可憫的;也覺得希芭其實沒有那麼無辜、不是純然的受害者
(她和芭芭拉之間當然也有真心,但有時也只是供需關係而已);而康納利好像也沒有那
麼心機於引誘老師,他們的一開始其實還滿純情的,是康納利的繪畫天分受希芭讚賞肯定
後,他們之間才有了積極的接觸,感覺上是好感的試探、以及獻殷勤的成分居多;電影的
結局和原著的也大不相同,似乎有點一廂情願,原著中希芭和老公完全決裂,芭芭拉始終
都以希芭的監護人自居,不過改編後的結局,可能看起來更像個『結局』吧。


正因為有以上的對照觀感,讓我產生了疑惑:為什麼電影改編後的情節跟我在書中看到的
有如此的差距呢?回家後又重新翻閱一遍,漸漸的,我可以接受電影的敘事觀點了~~

或許原著中是以芭芭拉作為第一人稱,體例又是筆記,所以芭芭拉所言所述難免陷入自我
耽溺的盲點中,會將其個人意念與心性美化或合理化吧(或許連自己寫出來的東西,都不
見得有多麼誠實,就像在電影中,希芭只是隨口說說,根本沒有認真邀請芭芭拉去法國農
莊,然芭芭拉自己卻意解成希芭是在盛情邀約);另外也有可能因為芭芭拉的筆記所寫的
師生戀部分是經由希芭的轉述,所以希芭自己也把和康納利的感情給美化了~~以致於我
這個讀者,在她們一層又一層以心思來修辭的影響之下,就信了她們,覺得這一切的發展
,好像真是那麼的當然而然。

就像書中芭芭拉的這段話『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誠實是一樁偏離平日行事守則的異常行徑
──跳脫平素虛偽假面出軌行為』。

電影改編後的情節與人物性格的塑造,或許是為了更加聚焦吧!把這些人物、這些事件、
這些隱藏在文字之後的真實面貌,直截了當、針針見血的攤開來,還原出她們原本的樣貌
。而這個真實的樣貌,很可能就不這麼順理成章了,沒有包裝,也沒有藉口,雖讓人看了
不太舒服,但卻是赤裸裸的,無所瞞的。
(當然,這是我猜的,真是好奇改編家和導演為什麼採取這種方式呈現故事呢~~)



話再說回來,一個老小姐,沒有屬於自己的家庭依歸,身邊也沒有相熟相知的好朋友,芭
芭拉是個對人有偏執感情的「慣犯」,對逝去不再的青春、純真,投射在有著天真性情的
希芭身上,所以自詡為守護者,扮演忠實不棄的神父聽取信徒的告解,從中得到被依賴被
信任的感覺(微微牽動的嘴角顯示出她的心裡有多麼飄飄然,有多麼得意!)她以希芭的
生活為養分,以竊取(鉅細靡遺的寫下筆記)及強行介入的方式,一點一點滿足並壯大自
己孤寂的內心,就是這裡,讓我聯想起【竊聽風暴】的秘密警察衛斯勒。

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些同事長官們不算,他們並非交心的朋友),
成天躲在陰暗的閣樓裡,竊聽別人的生活,衛斯勒把劇作家德瑞曼家中的點滴聲響、秘密
、謊言,揣度成一篇篇的報告。在熟悉這個對象的一切家中擺設、了解對象的所讀所學,
以及所有隱藏在話語後的蛛絲情感後,衛斯勒由原來的全然旁觀,漸漸將別人的生活一點
一點的滲透過渡到自己的生命之中,筆下報告的情事,也逐漸由翔實記載轉為編造的情節
……

看完電影後才看到宣傳品上的英文片名【THE LIVES OF OTHERS】,真覺得:是啊!故事
說的固然是因竊聽而起之風暴,但英文片名更是以含蓄的方式直擊故事的核心。

The lives of others.【竊聽風暴】中的衛斯勒,【醜聞筆記】中的芭芭拉,不都是身處
暗處,想從他人的生活,汲取點光亮?他們在邊緣處,希求自己也能成為誰的『一份子』
……

只是衛斯勒對他人的生活伸出的是默默的善意的援手,而芭芭拉卻是因強烈的控制欲,將
他人的生活推入淵藪之中……向上昇華?還是向下沈淪?影響的不止是他人的生活,自己
的生活也將交織其中……兩造的存心去向不同,終將也導致了不同的結局。

--

All Comments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07-02-26T01:09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07-02-27T00:32
喜歡你的論點

戀愛沒有假期:自慰性的重生劇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07-02-24T14:43
※ 引述《Stormy (鄉民果然心理脆弱。)》之銘言: :   除了過於輕易的異國豔遇,女主角超絕的中年美貌、單憑衝動就能夠買下異國 :   房屋的條件,恐怕工作十幾年以上的妳都望塵莫及,因為即使妳願意以租屋替 :   代購屋,當妳將近四十歲的時候,妳能擁有黛安蓮恩一半的美麗與身材嗎?我 :   懷疑。 電 ...

"大公司小老闆"觀後感(內有劇情)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07-02-24T11:22
「大公司小老闆」(In Good Company,2004)由「非關男孩」導演自編自導、 丹尼斯奎德、Scarlett Johansson、Topher Grace主演。本來我對它沒啥興 趣,因為我一向不喜歡丹尼斯奎德,加上看DVD封面,覺得Topher的長相不 討喜,故事大綱也不怎麼合我胃口,因此從沒租它的 ...

戀愛沒有假期~沒失戀過的還是看二輪比較划算 XD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07-02-24T00:40
BLOG-http://blog.sina.com.tw/juliakit/article.php?pbgid=9390andamp;entryid=352189 第一次覺得凱特溫絲蕾演技很棒, 看到她哭,會想跟著掉淚, 可能是這部片特寫鏡頭超多的緣故吧(女明星們眼周的皺紋也超明顯,看的我怵目驚心…) 觀 ...

口白人生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07-02-23T23:43
這部電影從預告片一出現就十分吸引我!  要是我們成了小說裡的主角,會是怎麼樣的模樣?女作家Karen(艾瑪‧湯普森)筆下 的故事主角,竟然就是真實存在的Harold Crick(威爾法洛)!有趣的是作家的寫法,她 細緻入微地描寫角色的生活,以數字化的形式表現身為一個查帳員所面對的許多數字,刷 牙的頻率、打領 ...

戀愛沒有假期:自慰性的重生劇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07-02-23T23:28
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andamp;article_id=6235834   我常覺得,電影就像藥品,安慰劑、興奮劑、鎮定劑、麻醉劑、迷幻劑,在那   數不清的藥品裡,我們能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觸動自己的神經與感情,而後獲得   的滿足,可以是重生、是宣洩、是省思,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