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dors 303 - 歐美

By Kelly
at 2009-04-28T11:18
at 2009-04-28T11:1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Kurick (逸之狐)》之銘言:
: 話說上一集冠冕堂皇的和平談判會議結束
: 這一集亨利 王八世就發揮他反覆無常的特性
: 翻臉跟翻書一樣快,推翻所有的決議
: 加上剛好前一集約克郡的叛軍頭頭意見不一
: 一群人意圖重新起義
: 當場被克倫威爾一眾逮到機會大肆肅清
: 連之前一干主和派的領主 議員到倫敦塔等著領便當
其實亨利本來就沒打算放過這些人,最起碼帶頭的幾個他都不打算放過。
在他把薩福克派出去之前就說了他雖然可以饒恕平民,但無法原諒那些叛軍首領,
再說他的個性本來就很激烈,惹毛他的人也從沒得過好下場。
所以可以說Aske的人頭本來就已經差不多該掉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可憐的是以自己名譽做擔保的薩福克相信了亨利的場面話,
讓自己最後裡外不是人。
而最後得要大開殺戒的原因,則是那些不相信貴族的其他幹部挑起的,
他們私下集結群眾打算來二次起義,偏偏又被薩福克逮個正著,
這次策反又讓克倫威爾抓到小辮子,
逼得他得出面當黑臉,去殺一儆百,以敬效尤。
而宮中Lady Mary與Aske的對話,
也顯示Queen Katherine在民間的人望仍高,
在英國百姓心中她和亨利所出的長女才該是下任繼承人。
Lady Mary應該會很難過吧,看到這麼挺自己的忠實老好人,
最後還是惹上殺身之禍。
克倫威爾趕快領便當吧:x
: 不過本集最後亨利王對那個律師的"真情告白"
: 倒是很明白看的出來他的宗教觀點
: 他對於舊教(天主教)的觀點
: 其實沒有像克倫威爾一眾那樣激進
: 他只是看不慣一堆主教底下龐大且不受管控的資產
: 想要趁機刮搜收歸國有施行資本主義(誤)
: 當然,律師堅稱許多教士熱心公益 濟貧扶助的情形應該也是存在
: 只是每個人著眼點不一樣吧
: (不過告白完還是給律師便當了XD)
當時的修道院其實不少有聚歛財產的現象,
(我沒記錯的話)
因為修院是不用上繳稅金到國庫的。
也就是說修道院享有大批財產與土地卻不用繳納稅款,
對國庫來說自然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國庫就是就是亨利的荷包,他的錢包瘦扁扁,
修院的錢包卻麥可麥可,這當然讓他老大不爽。
這應該不算是他的宗教觀點,只是就國王的利益來說,徵收修院的財產的確是必要手段。
宗教改革的另一個原因應該是在於避免羅馬教廷過度干涉他們自己的國內事務,
畢竟那個時候教廷真的管很多,
如果想不聽話又會被扣上一頂什麼違逆神意的大帽子,
久而久之,佛也發火。
再加上亨利因為離婚官司讓他跟教廷的關係降到冰點,
最後乾脆借力使力自己成立英國國教派,讓自己當英國人民宗教方面的大老闆,
只要在英國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徹底脫離羅馬教廷的勢力範圍。
其實這樣搞到最後,倒楣的就是那些也沒從中得到好處,
卻平白被牽連的虔誠平民百姓。
--
: 話說上一集冠冕堂皇的和平談判會議結束
: 這一集亨利 王八世就發揮他反覆無常的特性
: 翻臉跟翻書一樣快,推翻所有的決議
: 加上剛好前一集約克郡的叛軍頭頭意見不一
: 一群人意圖重新起義
: 當場被克倫威爾一眾逮到機會大肆肅清
: 連之前一干主和派的領主 議員到倫敦塔等著領便當
其實亨利本來就沒打算放過這些人,最起碼帶頭的幾個他都不打算放過。
在他把薩福克派出去之前就說了他雖然可以饒恕平民,但無法原諒那些叛軍首領,
再說他的個性本來就很激烈,惹毛他的人也從沒得過好下場。
所以可以說Aske的人頭本來就已經差不多該掉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可憐的是以自己名譽做擔保的薩福克相信了亨利的場面話,
讓自己最後裡外不是人。
而最後得要大開殺戒的原因,則是那些不相信貴族的其他幹部挑起的,
他們私下集結群眾打算來二次起義,偏偏又被薩福克逮個正著,
這次策反又讓克倫威爾抓到小辮子,
逼得他得出面當黑臉,去殺一儆百,以敬效尤。
而宮中Lady Mary與Aske的對話,
也顯示Queen Katherine在民間的人望仍高,
在英國百姓心中她和亨利所出的長女才該是下任繼承人。
Lady Mary應該會很難過吧,看到這麼挺自己的忠實老好人,
最後還是惹上殺身之禍。
克倫威爾趕快領便當吧:x
: 不過本集最後亨利王對那個律師的"真情告白"
: 倒是很明白看的出來他的宗教觀點
: 他對於舊教(天主教)的觀點
: 其實沒有像克倫威爾一眾那樣激進
: 他只是看不慣一堆主教底下龐大且不受管控的資產
: 想要趁機刮搜收歸國有施行資本主義(誤)
: 當然,律師堅稱許多教士熱心公益 濟貧扶助的情形應該也是存在
: 只是每個人著眼點不一樣吧
: (不過告白完還是給律師便當了XD)
當時的修道院其實不少有聚歛財產的現象,
(我沒記錯的話)
因為修院是不用上繳稅金到國庫的。
也就是說修道院享有大批財產與土地卻不用繳納稅款,
對國庫來說自然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國庫就是就是亨利的荷包,他的錢包瘦扁扁,
修院的錢包卻麥可麥可,這當然讓他老大不爽。
這應該不算是他的宗教觀點,只是就國王的利益來說,徵收修院的財產的確是必要手段。
宗教改革的另一個原因應該是在於避免羅馬教廷過度干涉他們自己的國內事務,
畢竟那個時候教廷真的管很多,
如果想不聽話又會被扣上一頂什麼違逆神意的大帽子,
久而久之,佛也發火。
再加上亨利因為離婚官司讓他跟教廷的關係降到冰點,
最後乾脆借力使力自己成立英國國教派,讓自己當英國人民宗教方面的大老闆,
只要在英國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徹底脫離羅馬教廷的勢力範圍。
其實這樣搞到最後,倒楣的就是那些也沒從中得到好處,
卻平白被牽連的虔誠平民百姓。
--
Tags:
歐美
All Comments

By Candice
at 2009-04-28T21:53
at 2009-04-28T21:53
Related Posts
AXN要播Simon Baker的TG

By Jake
at 2009-04-27T20:45
at 2009-04-27T20:45
Bafta TV Awards 2009: The winners

By Mia
at 2009-04-27T13:42
at 2009-04-27T13:42
Las Vegas 慾望之都

By Sandy
at 2009-04-27T05:48
at 2009-04-27T05:48
最近的CHUCK討論真多阿 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討論 Q___Q

By Anonymous
at 2009-04-27T02:34
at 2009-04-27T02:34
我想找一部以前中視的美劇

By Robert
at 2009-04-26T19:19
at 2009-04-26T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