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洞》:他們是被騙來的 - 紀錄片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08-02-25T21:46

Table of Contents


http://blog.roodo.com/docunion/archives/4990319.html

《三里洞》:他們是被騙來的

南方週末   2007-05-31 15:58:42



  三里洞煤礦位於陝西銅川,1955年12月,300 多名上海青年來到銅川支援大西北
建設,一幹就是一輩子。

  導演的父親朱永生就是其中的一員,死後尚欠礦上 500元

  《三里洞》:他們是被騙來的  

  □本報記者 王寅 發自南京

  
  5 月20日下午,南京大學逸夫館,一臉絡腮鬍子的林鑫沉默地坐在階梯教室的最
後一排,教室裡正在放映他的紀錄片《三里洞》。



 入選第四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CIFF) 年度十佳紀錄片的《三里洞》已經是第
三次公開放映,前兩次分別是在雲之南紀錄影像展、宋莊美術館第四屆中國紀錄片交
流周。在雲之南放映時,全場流淚,內部評選排名第一;在宋莊,獲得紀錄片交流周
的金獎。說《三里洞》是今年最火的紀錄片並不為過。

  即使是第三次和觀眾一起觀看自己的影片,林鑫依然無法平靜地從頭到尾看完,
中途好幾次離開放映現場,「它和我的生活太密切了。」

  長達 172分鐘的《三里洞》是一部黑色的片子,因為沉重悲傷的基調,也因為影
片的主人公都是長年和黑色的煤炭打交道的煤礦工人。

  全片採用口述史的方式,由15個片段組成,記錄了礦工們不為人知的命運。
  

  黑白比彩色更準確

 在林鑫原來的構想中,《三里洞》所有的畫面都是黑白的,唯有影片最後是藍色
的、寧靜的天空。當林鑫做完全片以後,發現自己的主觀設想並不切合實際——那個
彩色的鏡頭是多餘的:「藍色並不屬於礦工,他們永遠在井底,連太陽也見不到。對
於這部影片,黑白比彩色更準確,煤礦的煤是黑的,那些從井下上來的礦工一排排站
著的時候,他們的臉全部是黑的,我不知道哪一個是自己的父親。直到有一個人過來
,拉起我的手,我才知道這就是我的父親。」


  三里洞煤礦位於陝西銅川,1955年12月,三百多名上海青年來到銅川支援大西北
建設,一幹就是一輩子,再也沒有離開過這裡。

 林鑫的父親朱永生是這三百多名礦工中的一員。在《三里洞》創作手記中,林鑫
寫道:「從2005年開始,我懷著對父親的一份歉疚,尋找著那些活下來並依然生活在
這裡的老礦工,記錄下他們的生命肖像,並以此作為紀念。」開始拍攝《三里洞》的
時候,林鑫的畫家和詩人的身份都變得不重要了,惟一重要的是他是礦工的兒子。「
礦工的兒子」讓他得以順利地接近倖存的老人們,「礦工的兒子」也是一種無可替代
的使命感,支撐林鑫堅持拍完了這部影片。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三百多名礦工已經所剩無幾,林鑫扛著攝像機,一家一家去
找。

  在採訪過程中,每個受訪者都會提及一個人的名字——戚國其。

  1957年的一天,共產黨員戚國其正在井下煤倉的水泵房排水,主井提煤機斗的鋼
絲繩突然斷裂,把整個煤倉都砸扁了,戚國其成為第一個因公犧牲的礦工,礦工們印
象極其深刻:「這樣砸到人的中間,兩頭都翹著。哎呀,弄了半個月才把他弄出來,
那個大羅馬錶還走著。」



 礦工在井下水裡泡了16個小時,才把人弄出來,結果人骨頭沒有了,就是一張皮
子———20多歲的戚國其以慘烈的方式告別人世,給礦工們極大的震動。很多人坐上
火車,準備逃回上海,礦上把他們又追了回來。礦工們第二次從咸陽上車,終於逃回
上海。但是在上海沒有戶口,就沒有糧票,連吃飯都成問題,礦工們只得無奈地再回
到礦上。


  很小的時候,林鑫就知道戚國其的名字,他的奶奶經常提及,但是林鑫始終不知
道這個名字意味著什麼。直到在拍攝《三里洞》的一次採訪中,一個老太太無意中告
訴林鑫:你家住的房子原來就是戚國其住的,他死了以後,家屬回上海,你們才能住
上那房子。林鑫目瞪口呆:聽過無數次的名字,竟然跟自己有這樣的關係,好像一切
都早已安排好了。

  林鑫將戚國其的段落放在了《三里洞》的開頭,自己的父親則放影片的結尾。在
影片出現的15個礦工中,戚國其和林鑫的父親朱永生的名字上都有醒目的黑框。
  


  烤熟的紅苕

  銅川是一個沒有十字路口、只有丁字路口的城市,一個在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
銅川之所以出名,是因為礦難。

  在林鑫童年印象最深刻的是放學以後背著書包,站在寒風中,數礦下運上來的棺
材。

  林鑫後來在他的詩中這樣寫道:「那是一些生命在千米下的煤層中燃燒/那時我
太小這種深刻的絕望無法感受到/只是背著書包站在寒風中看著一輛輛汽車裝著一排
排棺木不知有多少/同學們相互傳遞著瓦斯的爆炸/有人說瓦斯過後的人體像烤熟的
紅苕……」

  銅川礦難時有發生,最近的一次是在2004年11月28日———銅川陳家山特大瓦斯
爆炸致使井下 166名礦工全部遇難。這是44年來我國煤炭行業最大的安全事故,溫家
寶總理在事故現場潸然淚下。

  說到生與死,已經直面太多死亡的礦工們神情平淡冷漠,就像喝水一樣:「不知
哪個礦,那也是個副絞上下人,下去有四五個人。也麻痺了,登罐了,下去,嗚嗚…
…等到他知道了,馬上剎車,已經來不及了,罐籠嗵一下下去了,有的人腿骨從肚子
裡出來,有的直接把腿蹲斷了,下去那速度多快。」這些礦工們早沒有了上海口音。


  做過 5年團支部書記的姚洪昌當時是第三分隊分隊長:「筒上結的那個冰凌,靠
在井筒壁上,那一溜子冰凌,從上到下整個都結著冰呢,所以採取打冰的辦法,就是
人工打冰……一直到早上 8點多,要換班了,正上下人的時候,底下沒有打冰的那一
層,那個冰,他媽的,掉下去了。幾噸呀。一傢伙下去把罐籠蓋都砸塌了,底下的鋼
樑都砸彎了,工字鋼那多大了,把工字鋼都砸彎了,當時就犧牲了一個……忘了姓啥
,好像姓王吧。」
  


  歷史就這樣抹去了


  「我們都是被騙來的。響應號召嘛,支援大西北,那時說的是調到西北來當國家
幹部哩,他沒有說下煤窯麼,要是下煤窯誰肯來?你不報名不行,有人報了名不來了
,整天把你弄辦公室做思想工作。」王正祥說。

  眾多的礦工還原著那段歷史。「剛來時,他們說煤礦工人好得很,又是給你上來
洗澡,又是太陽燈,又是那個這個,礦工帽子怎麼樣,就是他們騙來的,實際就是騙
來的。打眼放炮,回收啥都干。」高章順這樣說。


 在林鑫的鏡頭裡,昔日的勞模們兩鬢斑白、行動遲緩,落下一身職業病。老礦工
們現在拿著六七百元的退休工資,生活拮据,家徒四壁。他們的子女有的子承父業,
還在礦井工作,有的已經下崗失業。說起子女生活的狀態,老人們不禁憂從中來。陸
榮初說到女兒的工齡被買斷的時候,不由得發出一聲無奈的長嘆。

 
 在老人們講述的畫面裡,林鑫插入了大量在礦區拍攝的空鏡頭,礦工們當年的艱
難經歷與現在停產的礦井、凋敝的街道、無人的廢墟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林鑫尋找童
年去過的一座煤礦,卻怎麼也找不到,最後有人告訴林鑫,礦井在新蓋的水泥廠下面
——歷史就這樣抹去了,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三里洞》這樣結構的口述史在國內的紀錄片中並不多見。影片是父輩給林鑫
的財富,有著兩代人的積累。」CIFF項目執行委員會主任曹愷如是說。

 「當我無可奈何地跌入我所拍攝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就成了我的生活。作為一個
紀錄片製作者,我是卑微的,我沒有權力去閹割生活。我只能小心翼翼地像僕人一樣
,儘可能忠實地將複雜的曖昧的生活轉化為影像。任何居高臨下的審視、同情和武斷
都會使我記錄下來的影像顯得可疑。」林鑫說。


  在採訪過程中,林鑫只是傾聽老人們講述他們的生活。當老人們沉默的時候,他
選擇了等待,讓攝像機靜靜地開著,最長一次的等待是十多分鐘。「我拍下來的時候
,是記憶;我把鏡頭對準他們的時候,他們掉頭不說,那是忘卻。」

  林鑫也有不忍揭開老人心頭傷疤的時候。一個老人說到自己子女的時候,獨獨漏
了小兒子:這個兒子我忘記了。其實林鑫知道老人閉口不提的這個孩子是他的同班同
學,後來被槍斃了。


 林鑫把影片的最後一段留給了父親朱永生。父親原來想成為音樂家,最後不得不
以礦工為生。在父親的段落前,有林鑫為父親寫的詩,他在配畫面的時候,讀了三遍
,前兩遍泣不成聲,直到第三遍,努力控制情緒才讀完:「凌晨三點的敲門聲將我從
夢中驚醒/我和母親走在死城的馬路當中聽得見山上的狼嚎/父親的腿上打著石膏/
蒼白的臉上浮著微笑/在那忍受著巨大痛苦的堅毅裡/將心中美好的願望一點一點全
部蒸發了。」


  林鑫試圖在影片中展現真實的父親形象,卻事與願違。每當林鑫向老人們發問:
我父親受傷是怎麼回事?老人們都善意地迴避了事實:煤礦塌方了,你父親被砸倒了


  其實林鑫知道真相:父親是瓦斯檢查員,每天要跑幾十里路,他遵守規則,從來
不趴礦車。有一天實在跑不動,去趴礦車的時候,事故發生了,父親被壓傷。

  林鑫的父親去世之後,煤礦來人索要其父欠礦上的 500多元。「父親不到20歲就
來開礦,把一生獻給了礦井,到最後竟然還欠礦上的錢。」說到這裡,林鑫數度哽咽


  「我拍的片子對我父親那一輩有什麼用呢?我什麼也改變不了。」林鑫甚至不敢
在當地放映,唯恐打擾老人們僅剩的風燭殘年的生活,給他們帶來不愉快。
  


  保留它昔日的美

  林鑫稱自己是銀行小職員,林鑫此前辦過畫展,出過詩集,拍攝DV還是最近四年
的事。


  2003年,林鑫去了銅川境內的古耀州瓷發源地——陳爐,他發現千年古鎮的風貌
正在逐漸消失,當地富有特色的牆被扒掉,重新壘砌的牆上都貼了白色的瓷磚。林鑫
找過市委書記溝通,建議不要去「保護」它們,但他除了眼睜睜地看著它消失,改變
不了任何事情。林鑫此時決定拿起DV:即便它將來面目全非,也有影像保留它昔日的
美。

林鑫向朋友借了攝像機,開始拍攝他的第一部紀錄片《陳爐》。

拍《陳爐》的時候,也是林鑫第一次觸摸攝像機。「沒有學過一天影像,技術上
等於零。」拍攝DV,對於林鑫這樣年齡的人來說,應用上有太多的障礙,經常遇到踰
越不過的技術難關,沒有人可以諮詢,花的時間比別人多得多。兒子教他用電腦,發
現父親很笨:說一遍,記不住,說幾遍,還是記不住。影像文件刻到光盤上,讀不出
來,最後把刻錄速度減慢,才得以解決。《陳爐》在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放映的時
候,一直是單聲道。如何調整到雙聲道的問題,足足困擾了林鑫三年。


  在拍攝《三里洞》的時候,林鑫構想了一個連續鏡頭,鏡頭對準一隻停在煙囪上
的瓢蟲,然後沿著煙囪向上搖。搖歪了,再拍,一次次反覆拍。「它(瓢蟲)為什麼一
次次飛來,我不知道,也許在冥冥中,神秘的命運知道我很虛弱,很無力,它試圖在
幫我。」這是仰角拍攝的鏡頭,林鑫的攝像機又是架在照相機用的三腳架上,無法很
平穩,躺在地上不行,端在手裡也不行。最後還是沒有拍到滿意的效果,完成片中,
是用兩個鏡頭拼的。

  對於《三里洞》這樣一部影片,顯然不能以完美的技術指標去苛求。粗糙的畫面
,搖晃的鏡頭,甚至不無幼稚的畫面剪接,都讓位於令人震撼的內容。


  林鑫的《陳爐》拍了整整一年,他從一百多名陳爐人的自述中,選取了48人來向
世人展示陳爐人眼中的陳爐。

  2005年,林鑫將《陳爐》投稿到雲之南紀錄影像展,報名的時候,他選了青年論
壇:自己雖然年齡超過很多,但因為是第一部影片,所以還是新晉青年。《陳爐》在
雲之南紀錄影像展展映之後,入選德國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日本山形國際紀錄
片電影節。

  林鑫只是無數個民間DV影像創作者中的一員。與此前的DV愛好者不同的是,林鑫
拿起DV的時候,已經是步入中年。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說:DV的創作者有高齡化
的趨勢,這些人從事其他文藝工作10年以上,在某一個時刻發現了DV。


  除了林鑫,還有趙大勇(《南京路》)、於廣義(《木幫》)等人。他們在收入和創
作之間找到了一種關係,不太在乎是否掙錢,他們非常沉著、穩固、堅定,拿起DV就
再也放不下來。


  給《三里洞》做對白,林鑫做了整整一年,抄了一尺多厚的本子,最後幾乎要吐
。林鑫說:「我不需要錢,只要買帶子,剩下的勞動全是我自己的。」

  做《三里洞》的時候,頭髮一把把掉。妻子反對他拍DV,林鑫回答:這是我自己
的孩子,希望它活下來。

 林鑫的父母都是南方人,一直想讓全家都回到南方去———他們都是在去世了以
後,才回到了南方。受父母親影響,林鑫一直想離開銅川,「回到南方,成了一個夢
」。林鑫在南方上過學,但是在南方人眼中,他是外鄉人;他也沒有把銅川當成自己
的家,沒有歸屬感造成了雙重的無根狀態。揮之不去的黑色記憶成為寶貴的財富:「
現在我感激這個給我帶來這麼多痛苦的城市,它使我產生了獻給父親的詩集,產生了
《三里洞》。」


  《三里洞》是林鑫礦工三部曲的第一部,《三里洞》拍攝的是林鑫的父輩;第二
部將反映他的同齡人,「老人們說話還是那麼紳士,但是他們的下兩代從形象到肉體
徹底垮掉」;第三部直指礦難,片名就叫《瓦斯》。

  拍《陳爐》的時候,林鑫在心中祈願:上帝照顧我的話,下個週末給我一場雪。
因為平時要上班,林鑫只能利用週末時間去拍。週六果然天降大雪。但是,攝像機借
不出來,林鑫在體育場乾乾地坐了整整一天,看著積雪慢慢融化。


  這樣的等待還在繼續。林鑫未來影片中的一個主人公還在監獄裡,兩年以後才能
刑滿釋放。
 

 陸榮初是礦工中發展得比較好的,先後做過各種礦長:「到我退休為止,有 140
多個人死在井下。當時只知道要煤,煤炭部的號召,國務院的號召,先生產,後生活
。兩班交叉出煤,啥時出夠50噸煤就交班,出不夠就繼續幹。年年生產光靠工人不夠
,哪個家屬沒下過井?老婆娃娃一起上。」


  丁福珍:「到大躍進的時候那才苦呢,24小時都不能上來。一人拉兩個車,拉兩
趟一個煤,一個煤就是一噸呀,礦車還裝好。24個煤,4個人,進 4米道,裝24個煤。



  顧龍祥開了一輩子絞車,見證了太多的事故:「像掌子面發生事故呀,掘進上發
生事故呀,運輸上發生事故呀,那多了。原來人死了以後,放在土窯洞裡,時間一長
,老鼠呀,蟲呀,有的把死人耳朵咬掉了,有的把腳趾頭啃了,後來看看不對,礦上
另外蓋了太平房。」


  (圖片由林鑫提供)



  林鑫,畫家、獨立影像製作人。1960年生於陝西銅川市,祖籍江蘇太倉。
2003-2004年編導紀錄片《陳爐》,2005年入選德國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
影節、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和雲之南紀錄影像展。2005-2006年,
拍攝製作關於礦工生活的紀錄片《三里洞》。




--

All Comments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08-02-27T11:24
雲之南記錄影像展 http://www.yunfest.org/

穿白袍趴趴走@公視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08-02-25T18:17
觀點360° http://www.pts.org.tw/~web01/360/index.htm 第90集 【穿白袍趴趴走】 播出時間:2008年3月1日(六) 下午三點 關於唇顎裂這個病症名詞,原本不存在許多人的日常生活裡,直到前兩年,因為王菲 的女兒唇顎裂的問題,引起媒體的爭相報導,讓許多關心影 ...

消失的民眾紀錄片公園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08-02-23T13:42
http://www.docupark.org 這幾個月民眾紀錄片公園的網站都連不上去 有人知道怎麼了嗎? -- 雖然很久沒有更新,討論區也缺水很久 但這裡一直以wiki形式蒐集紀錄片和作者資訊 也一直是張貼∕尋找放映訊息不會錯過的資深平台 就這樣人間蒸發很是可惜 - ...

原視【看見南島】將播出 失竊的一代 紀錄片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08-02-22T18:38
※ [本文轉錄自 Aboriginal 看板] 作者: maylinbaby (甜姐兒變甜八寶  ￾) 看板: Aboriginal 標題: [情報]原視【看見南島】將播出 失竊的一代 紀錄片 時間: Fri Feb 22 18:37:41 2008 這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原住民議題, 提供這個情報給大家 ...

請問蕭菊貞的銀簪子DVD有得買嗎?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08-02-19T23:27
最近看完蕭菊貞的書-銀簪子-終究我得回頭看見自己, 深受感動,想要找得或是購得銀簪子這部影片, 不知道哪裡可以買到或是借到觀看呢? P.S:蕭菊貞的另一作品-紅葉傳奇也有得買嗎? 先謝謝熱心回覆的善心人士 - ...

2008大學生影展 精選十一部中外影片徵求全國大 …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08-02-19T04:20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tlyeh (aliang) 看板: movie 標題: 2008大學生影展 精選十一部中外影片徵求全國大專院校合辦 時間: Tue Feb 19 04:07:09 2008 From: and#34;林文淇and#34; andlt;wenchiat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