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道出六年級女生心聲 - 臺劇

By Ula
at 2019-08-27T13:54
at 2019-08-27T13:54
Table of Contents
《俗女養成記》道出六年級女生心聲 創華視13年最佳收視成績
2019/08/27/鏡週刊/文:劉慧茹/攝影:李鍾泉/影音:甘政國、林雅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23insight002
陳長綸(右)看到《俗女養成記》原著後如獲至寶,
推薦給嚴藝文(左),成為她首度編導的作品。
https://i.imgur.com/xZnjI9o.png
金鐘獎導演陳長綸與金鐘視后嚴藝文聯手執導製作,改編自台灣作家江鵝同名散文的迷你
劇《俗女養成記》,詼諧呈現六年級女性成長史,每集製作費僅190萬元,卻有極佳品質
,播出後叫好叫座,創華視13年以來,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
影音:鏡週刊 娛樂透視》《俗女養成記》口碑收視雙贏 嚴藝文台語喜劇創佳績
https://youtu.be/0sNT3yz4aeA
全劇集合眾多金馬、金鐘獎實力派演員,其中80%採台語發音,跳脫傳統台語劇的鄉土氛
圍,打造幽默又貼近人性的台式喜劇,令市場驚喜。
一年多前,導演陳長綸與編劇群忍痛放棄一個耕耘許久的戲劇案,寫了10個月的劇本仍不
滿意,只能另覓題材。一日,陳長綸在一間歷史主題圖書館閒逛,無意間看到《俗女養成
記》,「裡頭記述六年級女生的庶民生活與文化,幽默自嘲的筆調覺得很有意思,剛好我
們的編劇都是六年級!」他推薦給交往四年的演員女友嚴藝文,促成她轉型為編劇及導演
。
視后轉行 嚴藝文
‧1976年出生於基隆
‧台北藝術大學劇場研究所
‧代表作
2019年 戲劇《俗女養成記》擔任編劇、導演、製作人
2018年 主演電影《生生》
2017年 主演舞台劇《致.這該死的愛》(電影《誰先愛上他的》舞台版)
2015年 戲劇《天使的收音機》獲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
2012年 戲劇《愛。回來》入圍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
金鐘導演 陳長綸
‧1965年出生於台南
‧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代表作
2019年 戲劇《俗女養成記》擔任導演、製作人
2017年 執導戲劇《外鄉女》
2016年 執導戲劇《紫色大稻埕》
2014年 戲劇《在河左岸》獲得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
2000年 電影《晴天娃娃》獲台北電影節商業類年度導演新人獎
1995年 執導《遺失的相機》獲金穗獎優等短片
謝盈萱(右)、溫昇豪(左)主演的台語迷你劇《俗女養成記》叫好叫座,
創華視自製戲13年來最佳成績。(華視提供)https://i.imgur.com/6UY94Lk.png
圖書館挖到寶 「媽媽專業戶」成功轉型《俗女》編導
2019/08/27/鏡週刊/文:劉慧茹/攝影:李鍾泉/影音:甘政國、林雅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23insight003
陳長綸(左)看到《俗女養成記》原著後如獲至寶,推薦給嚴藝文(右),成為她首度編
導的作品。(百戲電影提供)
https://i.imgur.com/VfRiPrV.png
金鐘導演陳長綸一年多前在一間歷史主題圖書館閒逛,無意間看到《俗女養成記》,推薦
給交往4年的演員女友嚴藝文,促成她轉型為編劇及導演,「我喜歡原著出其不意、帶有
黑色幽默又貼近人性的風格。像我這種菜鳥導演,當然選擇有興趣、可駕馭的題材。」
嚴藝文主動寫信給江鵝取得授權,與范芷綺、黃馨萱合作編劇,去年9月與陳長綸甄選上
華視「優質台語影音計畫」精緻迷你劇集案,共同執導總製作費1,900萬元,共10集、每
集60分鐘的戲劇,吸引影音串流平台CATCHPLAY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獨家買下網路
播映權。
台北藝術大學劇場研究所畢業的嚴藝文,大學開始演舞台劇,2003年起陸續演出電視劇《
在河左岸》《愛回來》、電影《雞排英雄》《寒單》等超過40部作品。16年間5度入圍金
鐘獎,2015年以《天使的收音機》獲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卻不想侷
限於「媽媽專業戶」,萌生轉幕後的念頭。
台灣作家江鵝散文集《俗女養成記》,用詼諧筆法呈現六年級女性成長史,獲得共鳴。
(翻攝自博客來網路) https://i.imgur.com/oqEFcGK.png
去年嚴藝文暫停表演投入《俗女》,每天至少花6小時開編劇會議。日以繼夜完成3集劇本
後,腦中紛紛浮現合作多年的好友適合哪個角色。接著她邀約謝盈萱、陳竹昇、楊麗音、
藍葦華等金馬、金鐘演技派演員加入,成為該劇一大賣點。
調情完就力不從心 溫昇豪搞笑背後藏辛酸
2019/08/27/鏡週刊/文:劉慧茹/影音:甘政國、林雅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23insight004
《俗女養成記》集合謝盈萱、陳竹昇、楊麗音、藍葦華等金馬、金鐘演技派演員加入,成
為該劇一大賣點,因熟悉這些演員,編導嚴藝文設定角色時,會凸顯他們鮮為人知的一面
:「陳竹昇外型是逗趣的小人物,私底下講起女兒便充滿柔情,反差很大。我寫女主角兒
時與父親互動的情境,滿腦子都是他的形象,果然他不需排練就自然流露女兒奴的溫馨感
。」
男主角溫昇豪的喜感也令人驚豔,距他演出吳念真執導的家庭劇《那一年的幸福時光》已
隔10年,「近年角色比較嚴肅,想演甘草人物卻沒機會,這次演得很輕鬆、沒包袱。」劇
中溫昇豪與謝盈萱是同居4年的情侶,一幕謝盈萱以紅色性感睡衣調情的橋段,他即興扮
鬥牛做勢攻擊模樣逗趣。
嚴藝文誇溫昇豪:「搞笑後接著露出老夫老妻力不從心的狀態,讓人心酸,這就是優秀演
員融入角色,自然投射的表演。有網友指演員表現浮誇,但浮誇底下要有真實人性做基底
才耐看,否則只會淪為鬧劇。」
溫昇豪(左2)詮釋媽寶男主角活靈活現,一場過敏腫成香腸嘴的橋段相當搞笑。(百戲
電影提供/王志偉攝) https://i.imgur.com/g85Ru8E.png
對嚴藝文的導演風格,溫昇豪說:「她很體貼演員,又給大家創作空間盡情揮灑,激發許
多即興火花。」嚴藝文也笑回:「我常在監視器前看得哈哈大笑,覺得第一個鏡頭就OK,
有時演員還會跑來問我要不要再試一個鏡頭?陳長綸導演就會提醒我,不能剝奪演員演第
二次的機會。」
高鐵站拍戲7萬元起跳 《俗女》一定要拍台北捷運
2019/08/27/鏡週刊/文:劉慧茹/影音:甘政國、林雅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23insight005
嚴藝文首次擔任編導,除了台詞一字一句經她編寫演練,現場亦負責與演員溝通講戲。(
百戲電影提供) https://i.imgur.com/vdhjE4w.png
台語喜劇《俗女養成記》創造口碑及收視雙贏,驚豔市場,初執導演筒的嚴藝文,受到的
震撼教育不少,第一是預算:「前置會議時,執行製作評估某些場景CP值太低,直接問我
可以刪嗎?我聽到高鐵站拍戲7萬元起跳、台北信義威秀廣場拍1小時要4萬元,就不敢講
話了,只有代表台北都市的捷運站我不肯妥協。」
第二是現場溝通。陳長綸除了共同執導,也負責控制預算,與攝影、美術、燈光等技術人
員協調,他笑嚴藝文:「她很天馬行空,跟攝影師溝通時會邊手舞足蹈邊問『可以辦到嗎
?』讓我跟攝影師愣在現場。」嚴藝文卻感動回應:「就算我提出困難的要求,工作人員
也會想辦法完成。每個人的付出都是這齣戲的創作,這是我當演員時不曾察覺到的。」
問嚴藝文演員轉編劇的優勢?她不假思索:「至少台詞講出來是人話!所有台詞我一定開
口講過,甚至演練過才寫進去。」陳長綸認為:「編劇架構好故事,有一半以上會經由導
演、演員修飾才呈現給觀眾,最後絕對是演員賦予生命。」
為呈現劇中80年代,劇組找來鐵皮舊公車,避免車子老舊過熱,每拍一段時間就要休息。
(百戲電影提供) https://i.imgur.com/5dNMGa8.png
華視公布「優質台語影音計畫」徵案時,未載明全劇台語占比,成案後,嚴藝文才被告知
台語要占全劇80%,讓她有些措手不及。趕緊增加台語對白比例後,雖順利達標,但要精
準傳達台語口氣,還得倚賴陳竹昇、楊麗音等老台語人調整增色,嚴藝文對此充滿感激。
《俗女養成記》收視好卻讓導演賠錢 溫昇豪跳出來說公道話
2019/08/27/鏡週刊/文:劉慧茹/影音:甘政國、林雅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23insight006
陳竹昇(右)與童星吳以涵(左)戲裡飾演父女,以生動演技與輪轉台語獲觀眾肯定。(
百戲電影提供) https://i.imgur.com/JBdjzJr.png
《俗女養成記》是華視「優質台語影音計畫」精緻迷你劇集案公開徵案獲選的案子,以總
製作費1,900萬元,拍攝共10集、每集60分鐘的戲劇作品。從成案至完成交件《俗女養成
記》僅花7個月,為了趕在期限內完成,導演陳長綸、嚴藝文緊密分工。除前置期精準規
劃流程,拍攝3至5天便將畫面送回剪接室粗剪;剪接師幫忙測量每集長度,讓導演掌握進
度,並將粗剪成品上傳雲端,供導演決定是否增減戲分,演員也可觀看自己的演技,調整
接下來的演出。
能如此有效率,陳長綸歸功於與工作人員的多年合作默契,劇組甚至提前5日殺青,降低
製作成本。嚴藝文直言:「前輩都說第一部戲肯定賠錢,我們還真的賠了近百萬。但山不
轉路轉,過程中我們嘗試跟台南市申請60萬元補助,同行也提供資源幫助,算是殺出一條
血路,證明我們是辦得到的。」
嚴藝文(左4)靠好人緣匯集陳竹昇(左起)、于子育、謝盈萱、葉天倫、藍葦華(右4)、楊麗
音(右1)等金獎卡司。(翻攝自俗女養成記臉書) https://i.imgur.com/tHWXrfK.png
溫昇豪點出,《俗女》製作費每集僅190萬元,與近年60分鐘劇集、每集製作成本至少300
萬元的條件難以相比,靠人脈邀請堅強的演員陣容也非常態,「人情只能用一次,產業卻
需要長期投入。」期盼亮眼成績吸引更多投資,挹注台灣影視產業持續產出好作品。
---
心得:
一、突然想起「鄧天明」雖然也是個滿活潑、有趣的角色,
但在《雙城故事》中段的劇情,鄧天明因柑仔店的經營沒什麼大收入,
且被合夥投資的朋友(鄭人碩飾演)騙了,鄧天明的情緒因此有了曲折。
二、若華視未來繼續有新的「優質台語影音計畫」徵案時,
建議 記得載明徵案戲劇的台語占比,
不然徵案通過,獲選的製作方因故無法完成「台語占比」(或臺語品質度),會滿可惜的~
三、高鐵站、台北信義威秀廣場的場地費用好驚人,天啊~
這就是觀眾看戲爽,但不知劇組演員拍戲、籌經費、喬場地等等的困難之處。
籌拍戲劇辛苦了~
(彙整演職員名單時,有體會到現在的台灣劇組的分工越來越細!
--
2019/08/27/鏡週刊/文:劉慧茹/攝影:李鍾泉/影音:甘政國、林雅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23insight002
陳長綸(右)看到《俗女養成記》原著後如獲至寶,
推薦給嚴藝文(左),成為她首度編導的作品。
https://i.imgur.com/xZnjI9o.png
金鐘獎導演陳長綸與金鐘視后嚴藝文聯手執導製作,改編自台灣作家江鵝同名散文的迷你
劇《俗女養成記》,詼諧呈現六年級女性成長史,每集製作費僅190萬元,卻有極佳品質
,播出後叫好叫座,創華視13年以來,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
影音:鏡週刊 娛樂透視》《俗女養成記》口碑收視雙贏 嚴藝文台語喜劇創佳績
https://youtu.be/0sNT3yz4aeA
全劇集合眾多金馬、金鐘獎實力派演員,其中80%採台語發音,跳脫傳統台語劇的鄉土氛
圍,打造幽默又貼近人性的台式喜劇,令市場驚喜。
一年多前,導演陳長綸與編劇群忍痛放棄一個耕耘許久的戲劇案,寫了10個月的劇本仍不
滿意,只能另覓題材。一日,陳長綸在一間歷史主題圖書館閒逛,無意間看到《俗女養成
記》,「裡頭記述六年級女生的庶民生活與文化,幽默自嘲的筆調覺得很有意思,剛好我
們的編劇都是六年級!」他推薦給交往四年的演員女友嚴藝文,促成她轉型為編劇及導演
。
視后轉行 嚴藝文
‧1976年出生於基隆
‧台北藝術大學劇場研究所
‧代表作
2019年 戲劇《俗女養成記》擔任編劇、導演、製作人
2018年 主演電影《生生》
2017年 主演舞台劇《致.這該死的愛》(電影《誰先愛上他的》舞台版)
2015年 戲劇《天使的收音機》獲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
2012年 戲劇《愛。回來》入圍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
金鐘導演 陳長綸
‧1965年出生於台南
‧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代表作
2019年 戲劇《俗女養成記》擔任導演、製作人
2017年 執導戲劇《外鄉女》
2016年 執導戲劇《紫色大稻埕》
2014年 戲劇《在河左岸》獲得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
2000年 電影《晴天娃娃》獲台北電影節商業類年度導演新人獎
1995年 執導《遺失的相機》獲金穗獎優等短片
謝盈萱(右)、溫昇豪(左)主演的台語迷你劇《俗女養成記》叫好叫座,
創華視自製戲13年來最佳成績。(華視提供)https://i.imgur.com/6UY94Lk.png
圖書館挖到寶 「媽媽專業戶」成功轉型《俗女》編導
2019/08/27/鏡週刊/文:劉慧茹/攝影:李鍾泉/影音:甘政國、林雅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23insight003
陳長綸(左)看到《俗女養成記》原著後如獲至寶,推薦給嚴藝文(右),成為她首度編
導的作品。(百戲電影提供)
https://i.imgur.com/VfRiPrV.png
金鐘導演陳長綸一年多前在一間歷史主題圖書館閒逛,無意間看到《俗女養成記》,推薦
給交往4年的演員女友嚴藝文,促成她轉型為編劇及導演,「我喜歡原著出其不意、帶有
黑色幽默又貼近人性的風格。像我這種菜鳥導演,當然選擇有興趣、可駕馭的題材。」
嚴藝文主動寫信給江鵝取得授權,與范芷綺、黃馨萱合作編劇,去年9月與陳長綸甄選上
華視「優質台語影音計畫」精緻迷你劇集案,共同執導總製作費1,900萬元,共10集、每
集60分鐘的戲劇,吸引影音串流平台CATCHPLAY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獨家買下網路
播映權。
台北藝術大學劇場研究所畢業的嚴藝文,大學開始演舞台劇,2003年起陸續演出電視劇《
在河左岸》《愛回來》、電影《雞排英雄》《寒單》等超過40部作品。16年間5度入圍金
鐘獎,2015年以《天使的收音機》獲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卻不想侷
限於「媽媽專業戶」,萌生轉幕後的念頭。
台灣作家江鵝散文集《俗女養成記》,用詼諧筆法呈現六年級女性成長史,獲得共鳴。
(翻攝自博客來網路) https://i.imgur.com/oqEFcGK.png
去年嚴藝文暫停表演投入《俗女》,每天至少花6小時開編劇會議。日以繼夜完成3集劇本
後,腦中紛紛浮現合作多年的好友適合哪個角色。接著她邀約謝盈萱、陳竹昇、楊麗音、
藍葦華等金馬、金鐘演技派演員加入,成為該劇一大賣點。
調情完就力不從心 溫昇豪搞笑背後藏辛酸
2019/08/27/鏡週刊/文:劉慧茹/影音:甘政國、林雅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23insight004
《俗女養成記》集合謝盈萱、陳竹昇、楊麗音、藍葦華等金馬、金鐘演技派演員加入,成
為該劇一大賣點,因熟悉這些演員,編導嚴藝文設定角色時,會凸顯他們鮮為人知的一面
:「陳竹昇外型是逗趣的小人物,私底下講起女兒便充滿柔情,反差很大。我寫女主角兒
時與父親互動的情境,滿腦子都是他的形象,果然他不需排練就自然流露女兒奴的溫馨感
。」
男主角溫昇豪的喜感也令人驚豔,距他演出吳念真執導的家庭劇《那一年的幸福時光》已
隔10年,「近年角色比較嚴肅,想演甘草人物卻沒機會,這次演得很輕鬆、沒包袱。」劇
中溫昇豪與謝盈萱是同居4年的情侶,一幕謝盈萱以紅色性感睡衣調情的橋段,他即興扮
鬥牛做勢攻擊模樣逗趣。
嚴藝文誇溫昇豪:「搞笑後接著露出老夫老妻力不從心的狀態,讓人心酸,這就是優秀演
員融入角色,自然投射的表演。有網友指演員表現浮誇,但浮誇底下要有真實人性做基底
才耐看,否則只會淪為鬧劇。」
溫昇豪(左2)詮釋媽寶男主角活靈活現,一場過敏腫成香腸嘴的橋段相當搞笑。(百戲
電影提供/王志偉攝) https://i.imgur.com/g85Ru8E.png
對嚴藝文的導演風格,溫昇豪說:「她很體貼演員,又給大家創作空間盡情揮灑,激發許
多即興火花。」嚴藝文也笑回:「我常在監視器前看得哈哈大笑,覺得第一個鏡頭就OK,
有時演員還會跑來問我要不要再試一個鏡頭?陳長綸導演就會提醒我,不能剝奪演員演第
二次的機會。」
高鐵站拍戲7萬元起跳 《俗女》一定要拍台北捷運
2019/08/27/鏡週刊/文:劉慧茹/影音:甘政國、林雅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23insight005
嚴藝文首次擔任編導,除了台詞一字一句經她編寫演練,現場亦負責與演員溝通講戲。(
百戲電影提供) https://i.imgur.com/vdhjE4w.png
台語喜劇《俗女養成記》創造口碑及收視雙贏,驚豔市場,初執導演筒的嚴藝文,受到的
震撼教育不少,第一是預算:「前置會議時,執行製作評估某些場景CP值太低,直接問我
可以刪嗎?我聽到高鐵站拍戲7萬元起跳、台北信義威秀廣場拍1小時要4萬元,就不敢講
話了,只有代表台北都市的捷運站我不肯妥協。」
第二是現場溝通。陳長綸除了共同執導,也負責控制預算,與攝影、美術、燈光等技術人
員協調,他笑嚴藝文:「她很天馬行空,跟攝影師溝通時會邊手舞足蹈邊問『可以辦到嗎
?』讓我跟攝影師愣在現場。」嚴藝文卻感動回應:「就算我提出困難的要求,工作人員
也會想辦法完成。每個人的付出都是這齣戲的創作,這是我當演員時不曾察覺到的。」
問嚴藝文演員轉編劇的優勢?她不假思索:「至少台詞講出來是人話!所有台詞我一定開
口講過,甚至演練過才寫進去。」陳長綸認為:「編劇架構好故事,有一半以上會經由導
演、演員修飾才呈現給觀眾,最後絕對是演員賦予生命。」
為呈現劇中80年代,劇組找來鐵皮舊公車,避免車子老舊過熱,每拍一段時間就要休息。
(百戲電影提供) https://i.imgur.com/5dNMGa8.png
華視公布「優質台語影音計畫」徵案時,未載明全劇台語占比,成案後,嚴藝文才被告知
台語要占全劇80%,讓她有些措手不及。趕緊增加台語對白比例後,雖順利達標,但要精
準傳達台語口氣,還得倚賴陳竹昇、楊麗音等老台語人調整增色,嚴藝文對此充滿感激。
《俗女養成記》收視好卻讓導演賠錢 溫昇豪跳出來說公道話
2019/08/27/鏡週刊/文:劉慧茹/影音:甘政國、林雅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23insight006
陳竹昇(右)與童星吳以涵(左)戲裡飾演父女,以生動演技與輪轉台語獲觀眾肯定。(
百戲電影提供) https://i.imgur.com/JBdjzJr.png
《俗女養成記》是華視「優質台語影音計畫」精緻迷你劇集案公開徵案獲選的案子,以總
製作費1,900萬元,拍攝共10集、每集60分鐘的戲劇作品。從成案至完成交件《俗女養成
記》僅花7個月,為了趕在期限內完成,導演陳長綸、嚴藝文緊密分工。除前置期精準規
劃流程,拍攝3至5天便將畫面送回剪接室粗剪;剪接師幫忙測量每集長度,讓導演掌握進
度,並將粗剪成品上傳雲端,供導演決定是否增減戲分,演員也可觀看自己的演技,調整
接下來的演出。
能如此有效率,陳長綸歸功於與工作人員的多年合作默契,劇組甚至提前5日殺青,降低
製作成本。嚴藝文直言:「前輩都說第一部戲肯定賠錢,我們還真的賠了近百萬。但山不
轉路轉,過程中我們嘗試跟台南市申請60萬元補助,同行也提供資源幫助,算是殺出一條
血路,證明我們是辦得到的。」
嚴藝文(左4)靠好人緣匯集陳竹昇(左起)、于子育、謝盈萱、葉天倫、藍葦華(右4)、楊麗
音(右1)等金獎卡司。(翻攝自俗女養成記臉書) https://i.imgur.com/tHWXrfK.png
溫昇豪點出,《俗女》製作費每集僅190萬元,與近年60分鐘劇集、每集製作成本至少300
萬元的條件難以相比,靠人脈邀請堅強的演員陣容也非常態,「人情只能用一次,產業卻
需要長期投入。」期盼亮眼成績吸引更多投資,挹注台灣影視產業持續產出好作品。
---
心得:
一、突然想起「鄧天明」雖然也是個滿活潑、有趣的角色,
但在《雙城故事》中段的劇情,鄧天明因柑仔店的經營沒什麼大收入,
且被合夥投資的朋友(鄭人碩飾演)騙了,鄧天明的情緒因此有了曲折。
二、若華視未來繼續有新的「優質台語影音計畫」徵案時,
建議 記得載明徵案戲劇的台語占比,
不然徵案通過,獲選的製作方因故無法完成「台語占比」(或臺語品質度),會滿可惜的~
三、高鐵站、台北信義威秀廣場的場地費用好驚人,天啊~
這就是觀眾看戲爽,但不知劇組演員拍戲、籌經費、喬場地等等的困難之處。
籌拍戲劇辛苦了~
(彙整演職員名單時,有體會到現在的台灣劇組的分工越來越細!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8-30T09:44
at 2019-08-30T09:44

By Sierra Rose
at 2019-09-01T09:04
at 2019-09-01T09:04

By Ivy
at 2019-09-03T21:26
at 2019-09-03T21:26

By Rachel
at 2019-09-04T14:11
at 2019-09-04T14:11

By Dora
at 2019-09-07T04:55
at 2019-09-07T04:55

By Selena
at 2019-09-08T11:41
at 2019-09-08T11:41

By Kama
at 2019-09-10T03:11
at 2019-09-10T03:11

By Robert
at 2019-09-11T19:44
at 2019-09-11T19:44

By Rebecca
at 2019-09-12T14:33
at 2019-09-12T14:33

By Blanche
at 2019-09-15T14:01
at 2019-09-15T14:01

By Hedda
at 2019-09-16T09:01
at 2019-09-16T09:01

By Elizabeth
at 2019-09-19T11:22
at 2019-09-19T11:22

By Brianna
at 2019-09-23T05:47
at 2019-09-23T05:47

By Erin
at 2019-09-27T03:34
at 2019-09-27T03:34

By Odelette
at 2019-09-27T13:56
at 2019-09-27T13:56

By Hedda
at 2019-09-30T12:04
at 2019-09-30T12:0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0-01T08:00
at 2019-10-01T08:00

By Emily
at 2019-10-05T05:54
at 2019-10-05T05:54

By Hamiltion
at 2019-10-09T15:58
at 2019-10-09T15:58

By Megan
at 2019-10-13T20:30
at 2019-10-13T20:30

By Liam
at 2019-10-16T04:10
at 2019-10-16T04:10

By Bethany
at 2019-10-19T03:37
at 2019-10-19T03:37

By Catherine
at 2019-10-21T10:54
at 2019-10-21T10:54

By Leila
at 2019-10-25T10:24
at 2019-10-25T10:24

By Rebecca
at 2019-10-29T13:11
at 2019-10-29T13:11

By Freda
at 2019-10-31T00:19
at 2019-10-31T00:19

By James
at 2019-10-31T15:10
at 2019-10-31T15:10

By Kelly
at 2019-11-04T01:41
at 2019-11-04T01:41

By Jacob
at 2019-11-05T19:13
at 2019-11-05T19:13

By Valerie
at 2019-11-09T06:00
at 2019-11-09T06:00

By Megan
at 2019-11-13T01:23
at 2019-11-13T01:23

By Elizabeth
at 2019-11-14T09:32
at 2019-11-14T09:32

By Aaliyah
at 2019-11-16T10:16
at 2019-11-16T10:16

By Poppy
at 2019-11-18T13:53
at 2019-11-18T13:53

By Mary
at 2019-11-20T22:06
at 2019-11-20T22:06

By Belly
at 2019-11-23T07:26
at 2019-11-23T07:26

By Damian
at 2019-11-25T06:25
at 2019-11-25T06:25

By George
at 2019-11-26T06:06
at 2019-11-26T06:06

By Carol
at 2019-11-29T16:12
at 2019-11-29T16:12

By Mary
at 2019-12-01T04:10
at 2019-12-01T04:10

By Cara
at 2019-12-01T17:34
at 2019-12-01T17:34

By Aaliyah
at 2019-12-06T13:03
at 2019-12-06T13:03

By Blanche
at 2019-12-10T03:14
at 2019-12-10T03:14

By Caitlin
at 2019-12-14T06:02
at 2019-12-14T06:02

By Noah
at 2019-12-16T13:35
at 2019-12-16T13:35

By Jacky
at 2019-12-21T05:20
at 2019-12-21T05:20

By Hedy
at 2019-12-25T08:00
at 2019-12-25T08:00

By Hazel
at 2019-12-26T16:54
at 2019-12-26T16:54

By Brianna
at 2019-12-31T07:54
at 2019-12-31T07:54

By Gilbert
at 2019-12-31T14:42
at 2019-12-31T14:42

By Faithe
at 2020-01-02T09:04
at 2020-01-02T09:04

By Todd Johnson
at 2020-01-04T06:59
at 2020-01-04T06:59

By Olivia
at 2020-01-06T21:55
at 2020-01-06T21:55

By Jacky
at 2020-01-11T00:37
at 2020-01-11T00:37

By Frederica
at 2020-01-12T13:01
at 2020-01-12T13:01

By Olga
at 2020-01-16T06:50
at 2020-01-16T06:50

By Ina
at 2020-01-19T14:07
at 2020-01-19T14:07

By Elma
at 2020-01-23T16:34
at 2020-01-23T16:34

By Gilbert
at 2020-01-26T22:24
at 2020-01-26T22:24
Related Posts
Netflix首批華語自製劇登場,為何成為創

By Genevieve
at 2019-08-27T13:54
at 2019-08-27T13:54
俗女養成記7-8 爸媽的寶貝

By Noah
at 2019-08-27T12:52
at 2019-08-27T12:52
《俗女》收視衝新高 謝盈萱唱歌向爸道歉

By Caroline
at 2019-08-26T22:38
at 2019-08-26T22:38
鏡文學驚悚劇場

By Bennie
at 2019-08-26T22:16
at 2019-08-26T22:16
女兵日記女力報到EP200

By Donna
at 2019-08-26T19:03
at 2019-08-26T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