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完結篇 - 公視
By Blanche
at 2022-01-02T12:00
at 2022-01-02T12:00
Table of Contents
方君竹 【深度專題報導: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
▍解方篇》台灣保障公視獨立自主,卻意外讓它「遺世獨立」
https://bit.ly/3Hx5lbn
早安!我是獨立記者、公視《記者真心話》主持人君竹。
在《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專題當中,我也揭露了公視長期積弱不振、叫好不叫座的幾個
內部問題:
國家定位公視「小而美」,公視經費不足,難為無米之炊。
公視記者信奉「花香蝴蝶自來」,敘事風格不合主流需求。
勞逸不均、「媒體公務員」的組織文化,使營運效率不彰。
工會強悍,管理者也不與組織共存亡,勞資協同姑息冗員。
本文是專題完結篇,我將探究上列問題的共同深層成因和解決方案:公視的結,怎麼解開
?
公視監督政府,那誰可以監督公視?公視畢竟是不賣廣告的非營利媒體,它的「業績」該
如何衡量?
文末會提出一個改革芻議,或許有機會一口氣治癒前述4大病灶,促成公視華麗轉身,許
台灣一個叫好又叫座的優質公共媒體。
https://miro.medium.com/max/700/0*nPbIkaIXIbwxYA0O.jpeg
2016到2020年間,公視每年平均使用19億國家預算(上方圓餅圖黃色與藍色加總),換算
下來,台灣每人每年都投資了大約80元給公視。
▍故事開始
過去兩年,我和幾位傳播院校的好友到台灣各地推廣媒體素養、倡議壯大公共媒體,作為
台灣媒體亂象的改革出路。
演講當下,我都會告訴民眾媒體業的運作邏輯:「出錢的是老大!媒體是誰的,那間媒體
就為誰服務。」
我會揭露台灣主流媒體背後的老闆,不分政治色彩,挨家挨戶的起底,讓民眾感受台灣媒
體被財團壟斷、被政黨把持的亂象。
許多與會者聽完後都會焦慮徬徨:「怎麼媒體都是政黨或財團的?到底還有哪一家可以看
?」,甚至會有民眾自豪「還好我都不看新聞!」,讓人心頭一冷。
https://miro.medium.com/max/700/0*xvQ7xtP8ARZFN-vp.jpeg
台灣的公營媒體,與財團控制的民營媒體一覽。
「如果說媒體會為出資者服務,出錢的是老大,那我們一起來『合資』一個『我們的』媒
體怎麼樣?」我提議。
台下聽眾一臉疑惑。
「各位知道我們雖然素昧平生,但其實我們共同是一間媒體的老闆嗎?」我對聽眾說,「
這間媒體叫公視,台灣每人每年平均都投資了80塊給公視,我認為媒體改革的解方,就是
靠壯大你跟我的公共媒體、公共電視,來抗衡財團的私人媒體,還有政府的公營官媒。」
「媒體是社會『公』器,不是應該要是『大家的』嗎?」我滿腔熱血,卻幾次遇到聽眾冷
水潑在我臉上,讓我一時語塞:
「可是我從來沒有感受過公視是我的媒體?我甚至不知道我有出資。」
後來才發現,有過類似挫敗經驗的,我不是獨自一人。
▍民眾:我哪管的到公視?
「我們在採訪的時候,永遠被受訪者認為是當時執政黨的媒體,」曾有15年公視資歷的記
者李慧宜無奈的說。
和我一樣,李慧宜都會和受訪者解釋,公共媒體屬於全民而不屬於政府:「你們農民、漁
民才是我們的老闆,我來採訪你們,其實都是在採訪我的老闆。」
李慧宜會很認真的呼籲「老闆們」,對公視有不滿,一定要打電話去公視反應、去罵,她
語氣真誠,但得到民眾的回應卻常是:
「開玩笑!我怎麼可能是公視的老闆?我哪管得到公視?你們薪水多少我都不知道。」
https://miro.medium.com/max/700/0*5MzTmtoX_u-r4Z3F.jpeg
台灣廣播電視產業平均薪資45.7K,公視均薪則是高出產業水準39%,達63.5K。
「他講的也對啊!」李慧宜對我說,「我們心裡會覺得我們的老闆是納稅人,但你說得再
天花亂墜,很多人還是不認為公視是『我的電視台』。」
《公視法》規定公視「屬於」國民全體,為何台灣人卻不曾感受過自己擁有公視?這對一
個公共媒體而言,有什麼警訊?
▍公視監督高官權貴,那誰來監督公視?
所謂公共媒體,以服務公眾為宗旨,要能服務「公共利益」有兩個條件:
首先,要確保這間媒體不受私人利益干預,避免政黨財團、高官權貴控制公視,這叫做「
獨立自主」(independence)。
但獨立自主不等同無所負責、隨心所欲。相反,公共媒體屬於全體國民,需要建立紮實的
「公眾監督機制」,向公眾負責。
所以在把公視與私人利益切割的同時,也要一併把公視跟全體國民綁起來,建立這間媒體
跟公眾的連帶關係,讓它真正屬於納稅人、被公眾監督,這叫做「公共問責」(public
accountability)。
簡單解釋,落實「獨立自主」,才能讓媒體監督高官權貴、為民喉舌;落實「公共問責」
,才能讓媒體可以被公眾監督、回應社會,中正傳播系教授胡元輝形容這是「公共媒體贏
得信賴的兩大基石。」
胡元輝在2007年卸任公視總經理後,走入中正大學任教,深耕研究國內外公共媒體。他認
為媒體越能開放公眾監督,就越能保障媒體的獨立性:
公視跟公眾的連結越緊密,有公眾當靠山,政府就越不敢把黑手伸進公視。相反,當公視
越不受納稅人控制,公視就越可能失去使用納稅錢的正當性,政治力量也越能名正言順的
干預媒體。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公眾的一員、納稅人之一,你真的感受過公視繞著你轉、受你監督嗎
?
▍公視薪水你發的,但公視有在傾聽民意、讓你作主嗎?
走遍公視,這個組織從上到下,恐怕少有管道開放你來監督公視,也少有人在公視內部替
你的需求來發聲:
1)想當公視董事?政府包辦提名作業,不開放你毛遂自薦
公視董監事由行政院提名,再由立法院依照政黨比例提名社會公正人士組成「審查委員會
」,受行政院提名的人選,需要經過這個委員會3/4同意,才能成為公視董監事。
3/4的門檻之高,世界少見,甚至比台灣大法官、通傳會(NCC)、公平會、中選會的遴選
程序都更嚴格以上除大法官是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之外,其餘皆為行政院提名、立法院
同意)。
然而過程中,除了行政院會公開提名理由,立法院審查委員會議也會上網直播,沒有其他
公民參與的餘地。在進立法院審查之前,公視董事提名作業也不對社會公開招募,而是由
行政院內部一手包辦。
對比英國公視,BBC部分董事席次開放公民「推薦或自薦」,由DCMS(英國的文化部)把
公告上網,英國公民只要願意,都可以申請擔任BBC董事,藉此強化BBC董事會的「公眾代
表性」。
2)想對公視高層許願?座談會場次已腰斬、傾聽民意流於形式
董事會沒有你的席次?先別灰心。
公視每年舉辦「公共問責座談會」,可以理解為公視的「股東大會」或「法說會」,開放
公民團體自由報名,讓你在會議上對公視高層提出建言,並聽取公視回覆。
2014年,公視在北中南東7個城市巡迴,總計辦了7場座談。但自2017年起,公視鮮少走向
各地觀眾,多數辦在台北公視大樓,讓北部以外的朋友自行拉車上台北,每年場次也腰斬
至2到3場。
與會者分享,公視高層在座談會上確實展現相當誠意,但民眾在會後其實無從追蹤公視的
改善狀況,「只是正反意見並陳在會議記錄,然後就沒有了。」時任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
盟召集人葉大華抱怨道。
「不知道公視是不是不在意自己的報導沒有人看?如果在意,為什麼影響力被詬病這麼久
了都沒有明顯改變?」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的與會代表鄭人豪説。他形容公視的座談會「
流於形式」、「行禮如儀」。
「這的確是我們應該反省的,」公視第6屆董事、輔大新聞系副教授陳順孝說,「在我們
董事會裡面,確實沒有很嚴肅看待這件事跟仔細追蹤。」
胡元輝將公共媒體的「公眾監督機制」歸納為三大環節:
A.決策機構納入公民社會代表
B.決策流程納入公民社會參與
C.執行成果向公民社會報告並接受監督
可以發現,公視在A跟B都有不足之處:公視高層並不積極走入民間體察民意,董事會的公
眾代表性也並不鮮明,一般民眾其實無從影響公視決策。
但不要緊,如果公視能落實C,每年交出亮眼成績讓台灣人認同「一年80塊錢養公視好值
得!」,公視也算是回應社會需求了。
有嗎?
▍公視每年拿你80塊,業績好嗎?「CP值」高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問:公視的「成果」如何定義?這間媒體的「業績」怎麼衡量
?
和多數媒體不同,公視是非營利媒體,每年有你出資,讓公視可以不賣廣告,無法像一般
媒體一樣,以廣告營收作為衡量績效的指標。
也因為公視已經有你當衣食父母,讓它可以不用考慮賺錢,可以擔起公共服務的使命,去
報導一般媒體認為市場太小、爭議太大卻至關重要的公共議題,或是去做商業媒體認為穩
賠不賺而不願做的小眾節目(例如新住民語新聞、手語新聞、兒少節目)。
如果公視跟一般媒體一樣,只用收視率來評量營運表現,那揭弊報導、深度節目、小眾服
務恐怕公視都得放棄了,因為要比收視數字,打打殺殺的內容收視率才高。
但另一方面,如果公視完全不看點閱流量,拿全台灣人的納稅錢卻只有一小撮人看,閉門
造車、叫好不叫座,這樣怎麼跟廣大民眾交代?
所以在2007年,公視費時一年半的研究,主動為自己建立了一套衡量績效的年度量化指標
「公共價值評量」,作為第三方單位給公視打考績的依據,包含:
讓公視「叫好」的指標:民眾滿意度、節目品質…
讓公視「叫座」的指標:收視率、影響力、觸及人口…
讓公視「高效營運」的指標:營運效率、財務透明…
這份評量反映著公視對「好公視」的想像:一個叫好又叫座、確確實實觸及到全台灣人的
高效能媒體。這間媒體不以最大化利潤為目標,而是以最大化「公共價值」為使命,值得
肯定。
公共價值,就是公視的業績。
後來呢?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公視的佛系評鑑 vs BBC的驚人績效
可惜的是,這份評量導入公視至今14年,公視總計進行的績效評鑑卻只有4次。
2015年起,公視就將年度績效評量改為3到5年一次,中間每年則改為進行小型閱聽人研究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本應評量自身表現的年度績效考核,卻改為研究台灣觀眾的閱聽習
慣。
翻開公視2020年報,目前公視交出的成績單只剩下這些指標:
新製節目時數
收視率與排名
得獎入圍紀錄
企業參訪人次
發行銷售金額
民眾捐款金額
究竟身為「全體國民」的媒體,台灣人每週看多久的公視節目?每週至少看一次公視的有
多少人?台灣人對公視節目的滿意度多少?不得而知。
https://miro.medium.com/max/2000/0*k2WDg1JfG0ixmBCK
BBC在2020年承諾對英國年輕人的服務目標,與達標成果。
對照英國公視的驚人績效,以與BBC距離最遙遠的年輕人口(35歲以下)為例,BBC在2020
年對英國人承諾:
1.每週至少觸及70%的英國年輕人口(成果:77%)
2.每週至少讓英國年輕人使用6小時的BBC(成果:7小時27分)
3.讓英國年輕人對「BBC是為我打造的」認同度在10分中達6分(成果:6/10)
沒聽錯,BBC是會和納稅人開支票的。
2020年,BBC一共向英國人立下106條營運目標,年底再在年報上逐條檢驗承諾是否跳票。
回到台灣,公視並不向納稅人承諾自己的績效KPI,現有年報上,所有成果也都沒有目標
值或達標率作為參照,相當程度是「佛系經營」,成績多少算多少,公眾竟無從監督公視
效能。
讀到這裡,你會問:為什麼公視拿著我的納稅錢,卻可以和我漸行漸遠、「無為而治」?
https://miro.medium.com/max/700/1*JylGFIptuEk2UtKR0AefCQ.jpeg
英國BBC每年都會對英國人民承諾營運目標,主動提供外界考驗自己的機會。
▍公視領納稅錢,為何可以「佛系」經營、閉門造車?
(1)台灣保障公視財務獨立,卻意外讓它遺世獨立
公視有《公視法》保障政府每年固定捐助9億預算,讓這間媒體可以抬頭挺胸監督權力,
不怕被政府斷銀根,這是公視財務獨立的一顆定心丸。
許多人以為當公視經費不受政治或商業左右,公視就能成為「公眾的」媒體,卻沒意會到
:當今天連納稅人對公視的評價好壞,都不影響公視經費鐵飯碗,這間媒體還有多少動機
讓自己更貼近公眾?
公視有沒有可能在獨立於政府和財團之餘,連帶也「遺世而獨立」,變成「公視自己的」
媒體了?
公視董事、《上下游新聞市集》總編輯馮小非的觀察,公視經費有法律保障,難免讓公視
人對社會需求有事不關己的心態,「反正無論如何錢還是會從天上掉下來,到最後促使公
視為觀眾改變的,只剩下員工的自我要求而已。」她直白的說。
(2)一年不過80塊/人,民眾真的在意公視成敗嗎?
其實不只公視沒有動機接近觀眾,就連觀眾也不知道公視有義務接近自己。
公視經費來自政府捐助,許多民眾只是乖乖繳稅,由政府每年把自己的辛苦錢撥款給公視
,殊不知原來公視經費也有自己一份。
對比英國日本,BBC和NHK都是直接跟民眾收「公視税」,拒繳形同逃稅,在英國甚至要負
「刑事」責任,「這樣公視跟讀者的關係會直接一點,讀者也比較會對公視問責:『嘿!
我每年有交錢給公視,你做了什麼?』」馮小非說。
https://miro.medium.com/max/700/1*mai--fBiZNX384TG1EkRKA.jpeg
相對各國公視與台灣Netflix,公共電視使用的經費有限,民眾相對沒有動機去監督公視
成效。
另外,台灣公視一年不過拿你80元/人,有多少人真的在意公視的「CP值」?80元是否給
民眾足夠動機去監督公視成效?
Netflix家庭方案,換算每年是1170元/人,是公視的14.6倍。
一位公民老師曾在我演講時告訴我:「公視一年拍一部《火神》或《與惡》,我覺得80塊
可以了啦!很划算了!」
你發現了嗎?公視跟公眾的連帶關係,先天就相對微弱而且間接。公視有法律保障經費鐵
飯碗,不需要納稅人的認可;納稅人也對自己對公視的貢獻不知不覺、不痛不癢,也不要
求公視交出亮眼成績。
專題前4篇文章所揭露的公視問題,其實也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下形成的。
因為公眾並沒有在檢視公視如何使用自己的納稅錢,所以公視管理者可以姑息冗員、放任
人事膨脹,公視工會也不把納稅人當公視的老闆,可以持續要求更多權益福利。(見下文
)
▍公視均薪63K、保障新聞自由、免寫業配,為何還有媒體人才想出走?
https://bit.ly/3FL9ic0
長期沒有受到公眾的考驗跟監督,公視漸漸養成效率不彰、勞逸不均的僵化習氣,形成「
媒體公務員」的組織文化,劣幣驅逐良幣。(見下文)
▍「清流媒體」也有「薪水小偷」?公視的螺絲是怎麼鬆掉的?
https://bit.ly/3pKPIa1
又因為公眾對公視的評價並不影響公視經費穩定,所以公視新聞收視率低、叫好不叫座其
實也不成問題,公視記者也不容易感受為當代讀者改變敘事風格的必要性。(見下文)
▍可惜!公信力第一、收視率卻墊底…公視新聞是記者「自己做爽的」?
https://bit.ly/34fw0Lt
最後,公視與民眾並不親近,公視不懂民眾,民眾也不懂公視,讓政治人物一直找不到選
票動機去壯大公共媒體、挹注公視經費,而是持續放任公視資源不足、邊緣偏安。(見下
文)
▍全民買單!台灣每人年繳80元給公視,為何一直沒換到一個叫好又叫座的「台版BBC」
https://bit.ly/3sO2qqw
怎麼辦?
▍如果有天公視被下架了,會有人發現嗎…?
「如果要給公視就一個建議,我覺得公視要加強自己的危機感跟榮譽感,」媒體觀察專欄
作家、《新聞不死,只是很喘》作者黃哲斌說。
黃哲斌認為,公共媒體並不是大樹底下好乘涼,不是「長治久安的鐵飯碗」,包括英國
BBC、美國NPR近年都遭受政治力量挑戰,英國首相強森跟美國總統川普都曾揚言要削減公
共媒體預算。
未來假設台灣也有政治力量要介入公視營運,「群眾基礎才會是你最好的盾牌,你要有全
民的支持,不然到時候沒有人會幫你講話。」黃哲斌說。
前公視新聞部經理李志德也重話提醒,如果今天公視從全台灣的13台消失了,當公視不復
存在於台灣人的視野,會有多少人發現?
「如果都沒人發現的話,那一年9億(編按:公視法定預算)都可以省起來了,不如拿去
救濟窮人、買些疫苗。」李志德說
他認為台灣沒有一定要由公視來做內容,可以把公視轉型「媒體孵化器」,負責媒合手上
每年9億預算給中小型媒體。
「為什麼不能讓公視一年一億給《報導者》,《報導者》就不用那麼辛苦去募款,可以做
更多深度報導?」李志德提議。
他認為公視應該拿出企圖心,努力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納稅人如果看不到的話,就不
想支持你了。」
▍改革芻議:重建連帶關係,用洪荒之力把公視跟公眾綁在一起
不瞞你說,寫這系列報導,其實正視希望為公視創造「存在危機」,這個社會需要更多「
反對公視」的力量,讓這間遺世獨立的媒體更有危機意識,自我鞭策、加速轉型。
但公視要華麗轉身,需要的不是鄉民謾罵,而是各方的一己之力。以下是我的轉型藍圖:
給納稅人的提醒
公視是你出錢的,避免公視怠惰,需要你的指教批評,只怕你覺得「公視不過拿我80塊錢
而已」,而對公視成敗漠不關心。
我們要督促公視離民眾更近,但不是把公視推向政府、讓政府出手把公共媒體變公營官媒
。該批評的是公視這家媒體,而不是公共媒體這種媒體制度。
公視一直沒機會學習跟社會互動,這個社會也不曾學習對媒體提出「建設性批評」。都是
初學者,批評之餘,記得也給彼此一些善意跟鼓勵。
給政府的建言
公視轉型需要公權力的介入,但人民需要的不是政府伸黑手整頓媒體,而是由政府幫納稅
人搭建一個「方便公眾(而非政府)監督公視」的橋樑。
讓公眾當公視的主人,就不必擔心公視被任何政黨整碗捧去。幫助公視落實公共問責,對
所有政黨都有利。
建議政府修《公視法》,將公視問責機制法制化,鬆動公視每年9億固定經費,將公視經
費綁定第三方單位為公視進行的「公共價值評量」,評量結果良好則加碼挹注經費,營運
不佳則刪減公視預算,藉此促進公視與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鐵飯碗不打破,公視轉不動
。
政府對公視預算的一切增減,不是任由政府自由心證,而應該明定於法律、公開透明,最
重要的:以公眾監督、公共問責的結果作為唯一依據。
給公視的建言
【關於經營管理】
(1)非營利≠沒效率
非營利媒體和營利媒體的差別,只在於後者追求收視率或廣告利潤,而前著追求的是公共
價值或社會使命。目標不同,但兩者對目標的追求都可以很有效率。
(2)公視不應「民營化」或「私有化」
之所以成立公共媒體,就是因為我們相信媒體不應落入私人手中,才能扮演好一個社會「
公」器。另外新聞也好戲劇也好,無不需要大資本,全民合資公共媒體,才能做出一般媒
體做不出的品質跟高度。
(3)公視應該「效率化」,以最大化公共價值為組織目標
公共價值評量應該重出江湖。建議公視每年向納稅人承諾自己期望達到的「公共價值」,
再以此為基礎,為各部門、各業務打造年度KPI。傾全組織之力,將年度公共價值最大化
。
(4)以員工貢獻的公共價值進行人事賞罰、去蕪存菁
採訪過程中,公視管理者和工會都一致向我強調為員工訂定目標KPI的重要性。建議公視
以組織整體的公共價值評量為基礎,為各部門訂好KPI,為賞罰分明提供客觀依據,避免
人事懲處「因人設事」,勞資爭議也才有停歇的一天。
【關於節目製作】
(1)健康看待收視率,將節目主題和敘事方式分開
關於選題,公視無疑要以公共性為唯一考量,但在節目上架後,應該參考收視數字來精進
未來的敘事方式。換句話說,對食材的堅持不應向市場妥協,這是一定的,但料理方式應
該參考收視率、配合市場。
(2)破除品質跟市場的二元對立,Good taste can taste good!
公視內部常見「品質與市場勢必不可兼得」的鄉愿,但世上其實不只有「良藥苦口」和「
糖衣毒藥」兩種節目,有種節目叫「糖衣良藥」。好品味也能口味好,只是需要媒體人願
意聆聽觀眾、「愛觀眾」。
(3)大眾節目應「叫好又叫座」,小眾節目要「讓TA叫好」
建議公視重新檢視各節目目標觀眾。大眾節目必須接受收視率考驗,以「曲高和眾」為目
標。小眾節目(如如手語新聞、兒少節目)的收視率參考價值有限,但應該考察TA對節目
的滿意度。
【關於公共服務,3間媒體給公視的3堂課】
(1)我們心中住的是納稅人,還是金鐘/卓新獎盃?
瑞士訂閱制非營利媒體《Republik》的辦公牆上,掛的不是自己的得獎事蹟,而是贊助者
照片與對《Republik》的期許,新聞獎座則跟筆筒一起放在角落窗台上,發人省思。公視
也可以考慮把納稅人的百百種面孔印出來,貼在牆上,提醒自己心心念念納稅人。
(2)飲水思源,得獎時應該感謝納稅人
《報導者》在2021年獲得卓越新聞獎頒發的「社會公器獎」,執行長何榮幸致詞時特別感
謝贊助者:「這個獎項要獻給這6年來我們所有的捐款者,這是屬於他們的社會公器獎。
」,強調「有捐款者,才有《報導者》」。金鐘也好,卓新獎也好,究竟站上頒獎台時,
公視人是否新系納稅人呢?
(3)讓納稅人明白:「有你,才有公共電視」
美國公視PBS在節目開始前,必定有告訴觀眾:「這個節目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有你
對PBS的贊助,感謝你!」(This program was made possible by contributions to
your PBS station from viewers like you. Thank you!)。媒體應該主動創造跟觀眾的
連帶關係,讓觀眾更有動機走向媒體,值得公視借鏡。
--
▍解方篇》台灣保障公視獨立自主,卻意外讓它「遺世獨立」
https://bit.ly/3Hx5lbn
早安!我是獨立記者、公視《記者真心話》主持人君竹。
在《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專題當中,我也揭露了公視長期積弱不振、叫好不叫座的幾個
內部問題:
國家定位公視「小而美」,公視經費不足,難為無米之炊。
公視記者信奉「花香蝴蝶自來」,敘事風格不合主流需求。
勞逸不均、「媒體公務員」的組織文化,使營運效率不彰。
工會強悍,管理者也不與組織共存亡,勞資協同姑息冗員。
本文是專題完結篇,我將探究上列問題的共同深層成因和解決方案:公視的結,怎麼解開
?
公視監督政府,那誰可以監督公視?公視畢竟是不賣廣告的非營利媒體,它的「業績」該
如何衡量?
文末會提出一個改革芻議,或許有機會一口氣治癒前述4大病灶,促成公視華麗轉身,許
台灣一個叫好又叫座的優質公共媒體。
https://miro.medium.com/max/700/0*nPbIkaIXIbwxYA0O.jpeg
2016到2020年間,公視每年平均使用19億國家預算(上方圓餅圖黃色與藍色加總),換算
下來,台灣每人每年都投資了大約80元給公視。
▍故事開始
過去兩年,我和幾位傳播院校的好友到台灣各地推廣媒體素養、倡議壯大公共媒體,作為
台灣媒體亂象的改革出路。
演講當下,我都會告訴民眾媒體業的運作邏輯:「出錢的是老大!媒體是誰的,那間媒體
就為誰服務。」
我會揭露台灣主流媒體背後的老闆,不分政治色彩,挨家挨戶的起底,讓民眾感受台灣媒
體被財團壟斷、被政黨把持的亂象。
許多與會者聽完後都會焦慮徬徨:「怎麼媒體都是政黨或財團的?到底還有哪一家可以看
?」,甚至會有民眾自豪「還好我都不看新聞!」,讓人心頭一冷。
https://miro.medium.com/max/700/0*xvQ7xtP8ARZFN-vp.jpeg
台灣的公營媒體,與財團控制的民營媒體一覽。
「如果說媒體會為出資者服務,出錢的是老大,那我們一起來『合資』一個『我們的』媒
體怎麼樣?」我提議。
台下聽眾一臉疑惑。
「各位知道我們雖然素昧平生,但其實我們共同是一間媒體的老闆嗎?」我對聽眾說,「
這間媒體叫公視,台灣每人每年平均都投資了80塊給公視,我認為媒體改革的解方,就是
靠壯大你跟我的公共媒體、公共電視,來抗衡財團的私人媒體,還有政府的公營官媒。」
「媒體是社會『公』器,不是應該要是『大家的』嗎?」我滿腔熱血,卻幾次遇到聽眾冷
水潑在我臉上,讓我一時語塞:
「可是我從來沒有感受過公視是我的媒體?我甚至不知道我有出資。」
後來才發現,有過類似挫敗經驗的,我不是獨自一人。
▍民眾:我哪管的到公視?
「我們在採訪的時候,永遠被受訪者認為是當時執政黨的媒體,」曾有15年公視資歷的記
者李慧宜無奈的說。
和我一樣,李慧宜都會和受訪者解釋,公共媒體屬於全民而不屬於政府:「你們農民、漁
民才是我們的老闆,我來採訪你們,其實都是在採訪我的老闆。」
李慧宜會很認真的呼籲「老闆們」,對公視有不滿,一定要打電話去公視反應、去罵,她
語氣真誠,但得到民眾的回應卻常是:
「開玩笑!我怎麼可能是公視的老闆?我哪管得到公視?你們薪水多少我都不知道。」
https://miro.medium.com/max/700/0*5MzTmtoX_u-r4Z3F.jpeg
台灣廣播電視產業平均薪資45.7K,公視均薪則是高出產業水準39%,達63.5K。
「他講的也對啊!」李慧宜對我說,「我們心裡會覺得我們的老闆是納稅人,但你說得再
天花亂墜,很多人還是不認為公視是『我的電視台』。」
《公視法》規定公視「屬於」國民全體,為何台灣人卻不曾感受過自己擁有公視?這對一
個公共媒體而言,有什麼警訊?
▍公視監督高官權貴,那誰來監督公視?
所謂公共媒體,以服務公眾為宗旨,要能服務「公共利益」有兩個條件:
首先,要確保這間媒體不受私人利益干預,避免政黨財團、高官權貴控制公視,這叫做「
獨立自主」(independence)。
但獨立自主不等同無所負責、隨心所欲。相反,公共媒體屬於全體國民,需要建立紮實的
「公眾監督機制」,向公眾負責。
所以在把公視與私人利益切割的同時,也要一併把公視跟全體國民綁起來,建立這間媒體
跟公眾的連帶關係,讓它真正屬於納稅人、被公眾監督,這叫做「公共問責」(public
accountability)。
簡單解釋,落實「獨立自主」,才能讓媒體監督高官權貴、為民喉舌;落實「公共問責」
,才能讓媒體可以被公眾監督、回應社會,中正傳播系教授胡元輝形容這是「公共媒體贏
得信賴的兩大基石。」
胡元輝在2007年卸任公視總經理後,走入中正大學任教,深耕研究國內外公共媒體。他認
為媒體越能開放公眾監督,就越能保障媒體的獨立性:
公視跟公眾的連結越緊密,有公眾當靠山,政府就越不敢把黑手伸進公視。相反,當公視
越不受納稅人控制,公視就越可能失去使用納稅錢的正當性,政治力量也越能名正言順的
干預媒體。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公眾的一員、納稅人之一,你真的感受過公視繞著你轉、受你監督嗎
?
▍公視薪水你發的,但公視有在傾聽民意、讓你作主嗎?
走遍公視,這個組織從上到下,恐怕少有管道開放你來監督公視,也少有人在公視內部替
你的需求來發聲:
1)想當公視董事?政府包辦提名作業,不開放你毛遂自薦
公視董監事由行政院提名,再由立法院依照政黨比例提名社會公正人士組成「審查委員會
」,受行政院提名的人選,需要經過這個委員會3/4同意,才能成為公視董監事。
3/4的門檻之高,世界少見,甚至比台灣大法官、通傳會(NCC)、公平會、中選會的遴選
程序都更嚴格以上除大法官是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之外,其餘皆為行政院提名、立法院
同意)。
然而過程中,除了行政院會公開提名理由,立法院審查委員會議也會上網直播,沒有其他
公民參與的餘地。在進立法院審查之前,公視董事提名作業也不對社會公開招募,而是由
行政院內部一手包辦。
對比英國公視,BBC部分董事席次開放公民「推薦或自薦」,由DCMS(英國的文化部)把
公告上網,英國公民只要願意,都可以申請擔任BBC董事,藉此強化BBC董事會的「公眾代
表性」。
2)想對公視高層許願?座談會場次已腰斬、傾聽民意流於形式
董事會沒有你的席次?先別灰心。
公視每年舉辦「公共問責座談會」,可以理解為公視的「股東大會」或「法說會」,開放
公民團體自由報名,讓你在會議上對公視高層提出建言,並聽取公視回覆。
2014年,公視在北中南東7個城市巡迴,總計辦了7場座談。但自2017年起,公視鮮少走向
各地觀眾,多數辦在台北公視大樓,讓北部以外的朋友自行拉車上台北,每年場次也腰斬
至2到3場。
與會者分享,公視高層在座談會上確實展現相當誠意,但民眾在會後其實無從追蹤公視的
改善狀況,「只是正反意見並陳在會議記錄,然後就沒有了。」時任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
盟召集人葉大華抱怨道。
「不知道公視是不是不在意自己的報導沒有人看?如果在意,為什麼影響力被詬病這麼久
了都沒有明顯改變?」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的與會代表鄭人豪説。他形容公視的座談會「
流於形式」、「行禮如儀」。
「這的確是我們應該反省的,」公視第6屆董事、輔大新聞系副教授陳順孝說,「在我們
董事會裡面,確實沒有很嚴肅看待這件事跟仔細追蹤。」
胡元輝將公共媒體的「公眾監督機制」歸納為三大環節:
A.決策機構納入公民社會代表
B.決策流程納入公民社會參與
C.執行成果向公民社會報告並接受監督
可以發現,公視在A跟B都有不足之處:公視高層並不積極走入民間體察民意,董事會的公
眾代表性也並不鮮明,一般民眾其實無從影響公視決策。
但不要緊,如果公視能落實C,每年交出亮眼成績讓台灣人認同「一年80塊錢養公視好值
得!」,公視也算是回應社會需求了。
有嗎?
▍公視每年拿你80塊,業績好嗎?「CP值」高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問:公視的「成果」如何定義?這間媒體的「業績」怎麼衡量
?
和多數媒體不同,公視是非營利媒體,每年有你出資,讓公視可以不賣廣告,無法像一般
媒體一樣,以廣告營收作為衡量績效的指標。
也因為公視已經有你當衣食父母,讓它可以不用考慮賺錢,可以擔起公共服務的使命,去
報導一般媒體認為市場太小、爭議太大卻至關重要的公共議題,或是去做商業媒體認為穩
賠不賺而不願做的小眾節目(例如新住民語新聞、手語新聞、兒少節目)。
如果公視跟一般媒體一樣,只用收視率來評量營運表現,那揭弊報導、深度節目、小眾服
務恐怕公視都得放棄了,因為要比收視數字,打打殺殺的內容收視率才高。
但另一方面,如果公視完全不看點閱流量,拿全台灣人的納稅錢卻只有一小撮人看,閉門
造車、叫好不叫座,這樣怎麼跟廣大民眾交代?
所以在2007年,公視費時一年半的研究,主動為自己建立了一套衡量績效的年度量化指標
「公共價值評量」,作為第三方單位給公視打考績的依據,包含:
讓公視「叫好」的指標:民眾滿意度、節目品質…
讓公視「叫座」的指標:收視率、影響力、觸及人口…
讓公視「高效營運」的指標:營運效率、財務透明…
這份評量反映著公視對「好公視」的想像:一個叫好又叫座、確確實實觸及到全台灣人的
高效能媒體。這間媒體不以最大化利潤為目標,而是以最大化「公共價值」為使命,值得
肯定。
公共價值,就是公視的業績。
後來呢?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公視的佛系評鑑 vs BBC的驚人績效
可惜的是,這份評量導入公視至今14年,公視總計進行的績效評鑑卻只有4次。
2015年起,公視就將年度績效評量改為3到5年一次,中間每年則改為進行小型閱聽人研究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本應評量自身表現的年度績效考核,卻改為研究台灣觀眾的閱聽習
慣。
翻開公視2020年報,目前公視交出的成績單只剩下這些指標:
新製節目時數
收視率與排名
得獎入圍紀錄
企業參訪人次
發行銷售金額
民眾捐款金額
究竟身為「全體國民」的媒體,台灣人每週看多久的公視節目?每週至少看一次公視的有
多少人?台灣人對公視節目的滿意度多少?不得而知。
https://miro.medium.com/max/2000/0*k2WDg1JfG0ixmBCK
BBC在2020年承諾對英國年輕人的服務目標,與達標成果。
對照英國公視的驚人績效,以與BBC距離最遙遠的年輕人口(35歲以下)為例,BBC在2020
年對英國人承諾:
1.每週至少觸及70%的英國年輕人口(成果:77%)
2.每週至少讓英國年輕人使用6小時的BBC(成果:7小時27分)
3.讓英國年輕人對「BBC是為我打造的」認同度在10分中達6分(成果:6/10)
沒聽錯,BBC是會和納稅人開支票的。
2020年,BBC一共向英國人立下106條營運目標,年底再在年報上逐條檢驗承諾是否跳票。
回到台灣,公視並不向納稅人承諾自己的績效KPI,現有年報上,所有成果也都沒有目標
值或達標率作為參照,相當程度是「佛系經營」,成績多少算多少,公眾竟無從監督公視
效能。
讀到這裡,你會問:為什麼公視拿著我的納稅錢,卻可以和我漸行漸遠、「無為而治」?
https://miro.medium.com/max/700/1*JylGFIptuEk2UtKR0AefCQ.jpeg
英國BBC每年都會對英國人民承諾營運目標,主動提供外界考驗自己的機會。
▍公視領納稅錢,為何可以「佛系」經營、閉門造車?
(1)台灣保障公視財務獨立,卻意外讓它遺世獨立
公視有《公視法》保障政府每年固定捐助9億預算,讓這間媒體可以抬頭挺胸監督權力,
不怕被政府斷銀根,這是公視財務獨立的一顆定心丸。
許多人以為當公視經費不受政治或商業左右,公視就能成為「公眾的」媒體,卻沒意會到
:當今天連納稅人對公視的評價好壞,都不影響公視經費鐵飯碗,這間媒體還有多少動機
讓自己更貼近公眾?
公視有沒有可能在獨立於政府和財團之餘,連帶也「遺世而獨立」,變成「公視自己的」
媒體了?
公視董事、《上下游新聞市集》總編輯馮小非的觀察,公視經費有法律保障,難免讓公視
人對社會需求有事不關己的心態,「反正無論如何錢還是會從天上掉下來,到最後促使公
視為觀眾改變的,只剩下員工的自我要求而已。」她直白的說。
(2)一年不過80塊/人,民眾真的在意公視成敗嗎?
其實不只公視沒有動機接近觀眾,就連觀眾也不知道公視有義務接近自己。
公視經費來自政府捐助,許多民眾只是乖乖繳稅,由政府每年把自己的辛苦錢撥款給公視
,殊不知原來公視經費也有自己一份。
對比英國日本,BBC和NHK都是直接跟民眾收「公視税」,拒繳形同逃稅,在英國甚至要負
「刑事」責任,「這樣公視跟讀者的關係會直接一點,讀者也比較會對公視問責:『嘿!
我每年有交錢給公視,你做了什麼?』」馮小非說。
https://miro.medium.com/max/700/1*mai--fBiZNX384TG1EkRKA.jpeg
相對各國公視與台灣Netflix,公共電視使用的經費有限,民眾相對沒有動機去監督公視
成效。
另外,台灣公視一年不過拿你80元/人,有多少人真的在意公視的「CP值」?80元是否給
民眾足夠動機去監督公視成效?
Netflix家庭方案,換算每年是1170元/人,是公視的14.6倍。
一位公民老師曾在我演講時告訴我:「公視一年拍一部《火神》或《與惡》,我覺得80塊
可以了啦!很划算了!」
你發現了嗎?公視跟公眾的連帶關係,先天就相對微弱而且間接。公視有法律保障經費鐵
飯碗,不需要納稅人的認可;納稅人也對自己對公視的貢獻不知不覺、不痛不癢,也不要
求公視交出亮眼成績。
專題前4篇文章所揭露的公視問題,其實也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下形成的。
因為公眾並沒有在檢視公視如何使用自己的納稅錢,所以公視管理者可以姑息冗員、放任
人事膨脹,公視工會也不把納稅人當公視的老闆,可以持續要求更多權益福利。(見下文
)
▍公視均薪63K、保障新聞自由、免寫業配,為何還有媒體人才想出走?
https://bit.ly/3FL9ic0
長期沒有受到公眾的考驗跟監督,公視漸漸養成效率不彰、勞逸不均的僵化習氣,形成「
媒體公務員」的組織文化,劣幣驅逐良幣。(見下文)
▍「清流媒體」也有「薪水小偷」?公視的螺絲是怎麼鬆掉的?
https://bit.ly/3pKPIa1
又因為公眾對公視的評價並不影響公視經費穩定,所以公視新聞收視率低、叫好不叫座其
實也不成問題,公視記者也不容易感受為當代讀者改變敘事風格的必要性。(見下文)
▍可惜!公信力第一、收視率卻墊底…公視新聞是記者「自己做爽的」?
https://bit.ly/34fw0Lt
最後,公視與民眾並不親近,公視不懂民眾,民眾也不懂公視,讓政治人物一直找不到選
票動機去壯大公共媒體、挹注公視經費,而是持續放任公視資源不足、邊緣偏安。(見下
文)
▍全民買單!台灣每人年繳80元給公視,為何一直沒換到一個叫好又叫座的「台版BBC」
https://bit.ly/3sO2qqw
怎麼辦?
▍如果有天公視被下架了,會有人發現嗎…?
「如果要給公視就一個建議,我覺得公視要加強自己的危機感跟榮譽感,」媒體觀察專欄
作家、《新聞不死,只是很喘》作者黃哲斌說。
黃哲斌認為,公共媒體並不是大樹底下好乘涼,不是「長治久安的鐵飯碗」,包括英國
BBC、美國NPR近年都遭受政治力量挑戰,英國首相強森跟美國總統川普都曾揚言要削減公
共媒體預算。
未來假設台灣也有政治力量要介入公視營運,「群眾基礎才會是你最好的盾牌,你要有全
民的支持,不然到時候沒有人會幫你講話。」黃哲斌說。
前公視新聞部經理李志德也重話提醒,如果今天公視從全台灣的13台消失了,當公視不復
存在於台灣人的視野,會有多少人發現?
「如果都沒人發現的話,那一年9億(編按:公視法定預算)都可以省起來了,不如拿去
救濟窮人、買些疫苗。」李志德說
他認為台灣沒有一定要由公視來做內容,可以把公視轉型「媒體孵化器」,負責媒合手上
每年9億預算給中小型媒體。
「為什麼不能讓公視一年一億給《報導者》,《報導者》就不用那麼辛苦去募款,可以做
更多深度報導?」李志德提議。
他認為公視應該拿出企圖心,努力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納稅人如果看不到的話,就不
想支持你了。」
▍改革芻議:重建連帶關係,用洪荒之力把公視跟公眾綁在一起
不瞞你說,寫這系列報導,其實正視希望為公視創造「存在危機」,這個社會需要更多「
反對公視」的力量,讓這間遺世獨立的媒體更有危機意識,自我鞭策、加速轉型。
但公視要華麗轉身,需要的不是鄉民謾罵,而是各方的一己之力。以下是我的轉型藍圖:
給納稅人的提醒
公視是你出錢的,避免公視怠惰,需要你的指教批評,只怕你覺得「公視不過拿我80塊錢
而已」,而對公視成敗漠不關心。
我們要督促公視離民眾更近,但不是把公視推向政府、讓政府出手把公共媒體變公營官媒
。該批評的是公視這家媒體,而不是公共媒體這種媒體制度。
公視一直沒機會學習跟社會互動,這個社會也不曾學習對媒體提出「建設性批評」。都是
初學者,批評之餘,記得也給彼此一些善意跟鼓勵。
給政府的建言
公視轉型需要公權力的介入,但人民需要的不是政府伸黑手整頓媒體,而是由政府幫納稅
人搭建一個「方便公眾(而非政府)監督公視」的橋樑。
讓公眾當公視的主人,就不必擔心公視被任何政黨整碗捧去。幫助公視落實公共問責,對
所有政黨都有利。
建議政府修《公視法》,將公視問責機制法制化,鬆動公視每年9億固定經費,將公視經
費綁定第三方單位為公視進行的「公共價值評量」,評量結果良好則加碼挹注經費,營運
不佳則刪減公視預算,藉此促進公視與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鐵飯碗不打破,公視轉不動
。
政府對公視預算的一切增減,不是任由政府自由心證,而應該明定於法律、公開透明,最
重要的:以公眾監督、公共問責的結果作為唯一依據。
給公視的建言
【關於經營管理】
(1)非營利≠沒效率
非營利媒體和營利媒體的差別,只在於後者追求收視率或廣告利潤,而前著追求的是公共
價值或社會使命。目標不同,但兩者對目標的追求都可以很有效率。
(2)公視不應「民營化」或「私有化」
之所以成立公共媒體,就是因為我們相信媒體不應落入私人手中,才能扮演好一個社會「
公」器。另外新聞也好戲劇也好,無不需要大資本,全民合資公共媒體,才能做出一般媒
體做不出的品質跟高度。
(3)公視應該「效率化」,以最大化公共價值為組織目標
公共價值評量應該重出江湖。建議公視每年向納稅人承諾自己期望達到的「公共價值」,
再以此為基礎,為各部門、各業務打造年度KPI。傾全組織之力,將年度公共價值最大化
。
(4)以員工貢獻的公共價值進行人事賞罰、去蕪存菁
採訪過程中,公視管理者和工會都一致向我強調為員工訂定目標KPI的重要性。建議公視
以組織整體的公共價值評量為基礎,為各部門訂好KPI,為賞罰分明提供客觀依據,避免
人事懲處「因人設事」,勞資爭議也才有停歇的一天。
【關於節目製作】
(1)健康看待收視率,將節目主題和敘事方式分開
關於選題,公視無疑要以公共性為唯一考量,但在節目上架後,應該參考收視數字來精進
未來的敘事方式。換句話說,對食材的堅持不應向市場妥協,這是一定的,但料理方式應
該參考收視率、配合市場。
(2)破除品質跟市場的二元對立,Good taste can taste good!
公視內部常見「品質與市場勢必不可兼得」的鄉愿,但世上其實不只有「良藥苦口」和「
糖衣毒藥」兩種節目,有種節目叫「糖衣良藥」。好品味也能口味好,只是需要媒體人願
意聆聽觀眾、「愛觀眾」。
(3)大眾節目應「叫好又叫座」,小眾節目要「讓TA叫好」
建議公視重新檢視各節目目標觀眾。大眾節目必須接受收視率考驗,以「曲高和眾」為目
標。小眾節目(如如手語新聞、兒少節目)的收視率參考價值有限,但應該考察TA對節目
的滿意度。
【關於公共服務,3間媒體給公視的3堂課】
(1)我們心中住的是納稅人,還是金鐘/卓新獎盃?
瑞士訂閱制非營利媒體《Republik》的辦公牆上,掛的不是自己的得獎事蹟,而是贊助者
照片與對《Republik》的期許,新聞獎座則跟筆筒一起放在角落窗台上,發人省思。公視
也可以考慮把納稅人的百百種面孔印出來,貼在牆上,提醒自己心心念念納稅人。
(2)飲水思源,得獎時應該感謝納稅人
《報導者》在2021年獲得卓越新聞獎頒發的「社會公器獎」,執行長何榮幸致詞時特別感
謝贊助者:「這個獎項要獻給這6年來我們所有的捐款者,這是屬於他們的社會公器獎。
」,強調「有捐款者,才有《報導者》」。金鐘也好,卓新獎也好,究竟站上頒獎台時,
公視人是否新系納稅人呢?
(3)讓納稅人明白:「有你,才有公共電視」
美國公視PBS在節目開始前,必定有告訴觀眾:「這個節目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有你
對PBS的贊助,感謝你!」(This program was made possible by contributions to
your PBS station from viewers like you. Thank you!)。媒體應該主動創造跟觀眾的
連帶關係,讓觀眾更有動機走向媒體,值得公視借鏡。
--
Tags:
公視
All Comments
By Jessica
at 2022-01-05T09:38
at 2022-01-05T09:38
By Thomas
at 2022-01-08T07:17
at 2022-01-08T07:17
By Rae
at 2022-01-11T04:56
at 2022-01-11T04:56
By Hazel
at 2022-01-14T02:34
at 2022-01-14T02:34
By Joseph
at 2022-01-11T04:56
at 2022-01-11T04:56
Related Posts
《國際橋牌社II》 公視即將播出
By Edward Lewis
at 2021-12-10T14:21
at 2021-12-10T14:21
公視動畫《水果奶奶的大秘密》寒假上電影
By Carol
at 2021-12-09T15:53
at 2021-12-09T15:53
2021年公視人生劇展 五齣片單
By Kristin
at 2021-11-02T16:08
at 2021-11-02T16:08
如果商業大片出現真實抽插會怎樣?
By Bennie
at 2021-10-22T14:48
at 2021-10-22T14:48
公視+收看影片的問題
By Frederic
at 2021-10-05T20:26
at 2021-10-05T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