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心靈》的隨想 - 公視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06-08-05T17:14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4272608

今天照著慣例,守在電視機前看完了公視播出的連續劇《危險心靈》完結篇。
我突然覺得很不可思議,像是完成了壯舉一般,居然可以連續十幾天在同個時
間點上都做著同樣的動作,並且是盯著那常常惹人怒招人嫌的電視機。

我是半路出家,並沒有從第一集開始看,但卻仍常常感動的掉下眼淚來。儘管
很多人批評《危險心靈》劇情過於誇張,不合理,不真實。但對我來說,那都
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戲劇在此時的出現,象徵著我們的主流媒體開始意識到
社會上的某些問題,並企圖利用其影響力,在社會上推促更多的可能性。過往
總必須在非主流媒體,或是文學、藝術中才能看見的社會問題,終於不再被視
而不見,開始被重視了。

而總在天兵搞笑節目裡,或必須扮色色樣子出現的藝人郭世倫,這次在《危險
心靈》裡擔任記者的角色。我記得他在幕後花絮裡說:「進演藝圈四年多來,
演《危險心靈》,是我第一次覺得對社會有貢獻。」

這句話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腦子裡。於是我覺得有《危險心靈》這齣戲是值得慶
幸的,能看見《危險心靈》則是幸福的事。又想到這一代的國中生、高中生、
大學生,甚至是家長、老師、校長、官員…等等都可能是收視群的一份子時,
也對未來有了美好的信心與憧憬。

我相信這齣關於教育的戲,自然勾起了很多人青澀與叛逆的回憶。

國三的時候,班導師不准班上的人打籃球,可是打籃球是我當時唯一的快樂時
光。被抓包後,我被趕出教室,老師說:「以後你不用來了」。我就真的很有
志氣的不去了,但也很膽小的不敢告訴父母。就在高中聯考的前一個月,每天
穿戴整齊在外頭遊蕩,有時在圖書館、有時在速食店、有時去朋友家、有時去
打一整天的籃球…。我好像第一次嚐到自由的滋味,可是沒想到自由的味道居
然這麼苦澀,這麼寂寞。

年少的遺憾很多,但仍是這樣長大了。自從和紀錄片談戀愛之後,別的也許記
不牢靠,不過所有跟紀錄片相關的記憶都很清晰。

兩年前,我的一位朋友拍了一部紀錄片,片名取為《特選產品》。影片中他回
去找昔日的國中同窗,經由訪談講述當時班導師是如何對待他們的。這當中當
然包括分班、體罰、辱罵。訪談間的一言一語都彷彿嚴厲控訴著當時的教育制
度、社會思維、與家長期待,這確實對他們當時幼小的心靈荼毒非常深。從小
到大都是資優班的他,就彷彿被「特選」出來的產品。片尾鄭智化的歌曲《補
習街》低沉地唱著,大家都動容了。

映演完畢後,他必須上台接受觀眾提問,談論拍攝動機…等等。我記得,當他
剛開口講話不到一分鐘,他的談話中開始夾雜著哽咽,接著流淚,然後嚎啕大
哭。

「對不起,我每次聽到《補習街》,都會想起國中那段慘痛的歲月,然後就…
…」他語帶顫抖的說。

在那個時候,遠比紀錄片中的還要真實的情感向我直襲而來,直接打在我的心
上,很痛很痛。我想我明白那是怎麼一回事。而在我身旁的另一位朋友,也滿
臉是淚的說,「我以前就和片子裡講的一模一樣,真的一模一樣!」

可惜,我們回不去國中了,連高中也回不去了。只能回去那些永遠是悲苦的青
少年受教回憶,而記憶裡的學校不是一座讓我捨不得下課的學校。

或許正因如此,我好喜歡謝政傑,我好喜歡高偉琦。欣賞他們的大膽作風,欣
賞他們的仗義執言。看《危險心靈》時,我除了感動的哭,也還會傻傻的笑。

教育的結構性問題當然不是一夕就能搞定的,可是假如有更多人看見《危險心
靈》,那麼教改走向正軌可能性或許又會更增加一些,影響力是很可怕的。戲
劇、紀錄片、搖滾樂都不能改變世界,但是「人」可以。

「將心比心是最大的倫理」,《危險心靈》裡這麼說道。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Tags: 公視

All Comments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06-08-08T08:24
木材大,我沒辦法在你的blog留言耶,不知道為什麼 囧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06-08-13T01:13
好文推一個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6-08-14T16:17
我也不知道為啥,大概是緣分 哈哈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06-08-17T22:05
你朋友很勇敢 自己有一套走出來

大家會想去買書嗎?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06-08-05T16:41
看完危險後.. 中間有2集沒看到 就是小傑轉班還有家長罷課那邊 BT..XD 看完電視之後 很想去看書 聽說書有點悶一點... 一本也不貴 200??? 有鄉民會想去買書嗎? -- I dream of 我希望 我希望你的眼淚我不要忘掉 - ...

大家想像自己認為最好的結局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06-08-05T16:11
我來說說的想的吧(感覺在惡搞) 主任被迫提前退休 對台灣教育失望 舉家離台 張心如也因此和小傑失去連繫 也就是說 捷運站是最後一次見面了 小傑回到了學校 但是大家仍然用異樣的眼神看他 最後 畢業 但是重考 上了建中 選擇師大 他要當老師 汝浩選擇了不同的人生 應屆考上建中 但是在高中時選擇叛逆 離家 墮 ...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06-08-05T15:57
我覺得關鍵只在於,身為一個學務主任,你要當的是and#34;和事佬and#34;還是and#34;裁決者and#34;? 如果心裡面抱定的信念,只是想讓事情趕快落幕, 那麼在顧此失彼的情況下,事情的發展只會愈來愈失去控制、愈不可收拾而已; 但是如果一開始就當一個公平的裁決者,只看對錯不問人情, 那麼理虧的那 ...

我逛完黑特版的危險文了了= =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06-08-05T15:51
※ 引述《privateeyes (紅藍交錯的歐冠賽場)》之銘言:  (恕刪) : 我本來很期待會有小說的結局 : 但結果沒有 : 沈韋自殺是小說最後抗爭達到高潮的導火線 : 電視卻沒演 : 小說最後艾莉 小傑 高瑋奇三人告別時 : 有一段話我很有感觸 : 「我忽然有一種感覺,我們曾經那麼接近,但是現在我們就 ...

我逛完黑特版的危險文了了= =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06-08-05T14:19
好像很多都看不懂結局 其實我也看不太懂啦= = 跳舞那一段是小傑的想像 他最後有把閉上的眼睛睜開啊 都看到最後一集了 我早就知道謝正傑是個很愛幻想的小孩了= = 所以不會覺得奇怪 最直接的證據是 北條和淺見也出來跳舞了 這兩個根本是不存在於現實的人物 所以絕對是小傑的想像啦 然後詹老師的七年後一家閃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