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刑罰、教育與人性 - 日本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0-11-08T19:51

Table of Contents


  人類社會的傳統刑罰觀伴隨著一種果報的思想,而現代法治國家多認為犯人因為不能
融入社會而產生偏差行為,故對犯人再教育並使之正常回到社會生活為刑罰的積極目標。
重大惡性之犯罪行為,對精神缺陷者、及未滿14歲者並不會追究全部之責任;片中女教師
森口悠子對於殺害她女兒的兩位國一學生展開一連串復仇行動,是出於懲罰的心態還是站
在教育者立場的矯正作為?到了最後已然難以區隔,並隨著人性的崩壞而模糊不清。



「森口悠子與教師的聖職」

  這部電影存在著一個先驗的教師典型-「櫻宮正義」,鏡頭中確立在教室裡師生俯仰
相對的權力場域;兇手之一的下村直樹將和櫻宮正義流著同樣血液的女兒丟入冰冷的池中
,森口悠子宣稱她將櫻宮正義的熱血注入兇手所喝的牛奶裡。教師的熱血是帶領學生向上
的力道,在這部片中是受污染的(愛滋病)並使之向下陷落,決定了接下來對於傳統教育結
構的反轉施為。

  在森口老師暴雨中的自白後,兇手完全被排除在班級生活之外無立足之地。她對感化
教育的不信任,以教導兩人尊重生命為由,恐嚇兩人喝下了愛滋病患者的血液。利用職務
之便將「教職的熱血」當成復仇的工具,她在講臺上昭顯了這兩人的「罪」,充分利用學
生們對殺人犯的指責心態和愛滋病的無知恐懼排擠兇手。神父換下長袍走出教堂之後,面
對日常生活是否就該和他聆聽告解時一樣寬恕?森口老師的宣判,是復仇的開始也是最終
手段下的再教育。

  若真正站在教育者的立場,森口老師的行為和刑罰的教育功能是背道而馳,只是讓犯
人更難回到社會;若站在一報還一報的復仇者立場,她失去了女兒和「少年A」、「少年B
」所失去的相比較難以衡量熟重熟輕,再者兩人因而無法抑制已萌生的惡性,波及其他無
辜。惡意就這樣在破窗效應下蔓延,縱使北原美月的死和下村一家的瓦解皆非出自於森口
的教唆,對森口道德上的瑕疵仍應有所指責。試問誰比誰更難承受這一切?對少年A渡邊
修哉的嘲諷、或者對教師職責的戲謔,皆在最後森口悠子說出那句「開玩笑的」之後,簾
幕降下。



「渡邊修哉與機器」

  機器由人所創造,支解之後可以修復,擁有者可以任由自己的意思支配。渡邊修哉能
讓時鐘逆時針旋轉無法挽回母親的離去,而他在爸爸和後母組成的新家庭中注定存活在邊
緣的命運;從小努力專研電子機械,為了讓母親和外界注意到他存在的角落,發明虐殺動
物的機器、將照片發表在部落格。他錯把動物的生命當成機器一樣處置,進而無法尊重他
人的存在以及尊重自己。

  鏡頭在他的告白時特別疏遠,修哉的第一人稱鏡頭大多為中距離的景。他看著班上同
學的時候、父母吵架時、母親離開的背影、新媽媽的笑容、被虐殺的小貓和森口老師的女
兒-愛美、媽媽的研究室等等……,鏡頭裡的修哉看著外界或者他看著回憶裡的自己都帶
著一份距離感。北原美月是最接近他的人,然而北原不能牽著他走回人群,因為兩人都一
樣抗拒著外界。

  殺害北原後,修哉對屍首的處置亦如同對「機器」或「小動物」一樣冰冷。他表現出
來的惡性深重,然而從他的告白歷程能看出並非生而如此。既然自以為成熟、與眾不同,
是否該要求他對自己的行為負更多的責任?森口老師設局構陷意圖讓他承擔同等的責任與
失去的痛苦,顯然他根本無法承受。森口老師口中的「重生」幾乎是從一個人的根本面進
行徹底毀滅,「渡邊修哉」也許再也無法修復了。



「下村直樹與家庭」

  下村直樹的犯意薄弱,卻是殺害森口愛美的直接兇手。直樹相對於片中的幾個主要角
色,他的家庭最完整,但性格上也相對他人軟弱。母親努力於建立一個完美的家庭,反而
對森口老師家庭破碎的痛苦沒有同理心;這個家的潔癖性格是悲劇發生的主因,母親的偏
袒心理讓母子倆逃避直樹犯下的過錯。森口老師離職後,拜託新任班導寺田老師每週前往
下村家勸直樹回到學校上課。直樹本就不該是承擔得起這一切走出來面對的年紀;反覆到
訪的班導讓下村母親在社區裡承受著被指指點點的壓力,也許這是下村媽媽和直樹一起躲
在殼中完全不向外求助的理由之一。

  下村直樹雖有尚稱正常的家,卻是個只有保護而忽視的教育功能的家庭。森口老師的
復仇對象是對下村母子而來,倘若當時他們以懺悔的心態面對森口老師是否會有不同結果
不得而知。電影刪除了小說中直樹姊姊的戲份,使這個家庭的性格如同最後的殺戮鏡頭誇
張不真實,日記本能記錄其軟弱的心聲,不能鼓勵他們站出來面對外界。

  電影中森口悠子、渡邊修哉、下村直樹三人性格的轉變,都從家庭這一環開始,缺少
了這一塊拼圖便難以建立完整的社會人格。分段敘事的結構在每一段還原貼近敘事者並列
數種價值觀的意圖。以中距離鏡頭為主的第三人稱敘事,和近景主觀鏡頭下的誇張表情;
兩者交織下的人影既感到疏遠又顯得扭曲,權利義務錯亂下的變形人格也因而難以評價其
是非,對人性省視的餘波久久不能平息。



--
「就拿我來說,我讀的全部書籍也都導向單獨的一本書。」

「可是,那是一本年代久遠的書,幾乎不能在我記憶深處浮現。在我看來,有一個故
事發生在其他故事之先,其他所有我讀過的故事似乎都在回應著這個故事,轉瞬間便消失
無蹤。我的閱讀只不過是在尋找那本我童年讀過的書,然而,我對它的記憶太少,無法使
我再找到它。」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0-11-09T13:33
你的文筆真好www 有種盛竹如戲後評語的感覺(喂)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0-11-11T03:07
告白必推! 寫的很棒~~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0-11-14T18:22
寫得好專業喔!不僅注意到情節發展的核心點,還包括鏡頭
語言,真是好文!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0-11-17T08:24
推一個XD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0-11-22T01:42
你的文筆真的很好~再推 跟#1CmjHRF這篇可以並列XD
一個無雷版 一個有雷版 XD 文筆真好T^T

穿越時空的少女 觀後感+疑問 (有雷)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0-11-08T02:46
防雷頁~ 自從看了動畫電影版的跳躍吧!時空少女,就喜歡上這部作品。 雖然一直想去看看原著小說,卻一直拖延至今都還沒時間去看..Orz 去年看到這部又要拍真人電影的新聞後就一直很期待 由於只看過動畫版,有些地方會跟動畫版做比較 首先是電影整體與動畫版不同 ...

算計 7日死亡遊戲...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0-11-07T21:27
其實本來要去看童眼的..但是太晚了沒場次~ 所以就聽朋友的建議去看算計七日死亡遊戲囉.. 一開始我們都很期待~~因為看他的介紹偵探懸疑感覺就應該還不錯~ 但其實看完...我只能說簡直是大逃殺..簡化版= = 一樣是在互相殘殺..一樣都是心理作祟..說真的大逃殺還比較精彩~ 因為這部片該血腥的也不夠血 ...

向井理《Beck》玩搖滾 廣徵中文名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0-11-07T09:22
向井理《Beck》玩搖滾 廣徵中文名 2010年11月07日蘋果日報【李世珍╱綜合報導】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942955/IssueID/20101107 人氣偶像向井理、佐藤健主演的搖滾樂團電影《Beck》,改編漫畫 ...

告白 vs. 惡人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0-11-07T02:43
今年最讓我期待的兩部日影 「告白」 vs. 「惡人」 剛好接連著兩個週末都看完了 本人文筆不好,只能說些應該沒有雷的感想 兩部的原著我都有看過 中島哲也真的拍出了一部獨具風格且不遜於原著的佳作 就算沒看過小說,我想應該也能夠享受電影所帶來的震撼 不管是視覺上或是心理上的衝擊 看告白時,我整 ...

算計 七日間死亡遊戲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0-11-07T00:02
防雷頁,不喜轉個彎 =========================================================================== 當初看到廣告打的挺凶的,而且還有小遙在 卡司也沒有說很差,於是就決定看了 只不過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