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沒教的幸福課》快樂不快樂 - 電影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7-09-10T23:10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網誌版:http://pics.ee/10jt7

汲汲營營,奔波勞碌的人生,為未來,也為幸福,卻總覺離幸福還差了幾哩路,何謂幸福
?回答因人而異,人生的趣味多樣性也在於此,追逐繁華,於是開出不愁吃穿、蒐集名車
、坐擁豪宅的人生幸福清單;崇尚樸實,於是列出心安理得、自給自足、從容淡定的人生
幸福清單,無論為何,都得拼了命地向前,其他無謂的全都拋諸腦後,然抵達幸福頂點,
不快樂襲擊而來,享盡旁人羨慕眼光,心中卻殷殷渴望快樂,甚或19歲的哈佛跳級生,都
有可能解開不了快樂的答案。喜歡熱鬧,是因為靈魂感到寂寞,寄託喧囂以填補心靈世界
;喜歡孤獨,是因為內心充實富裕,無須外人踏入,身經百戰、歷練滿滿,現代人「生活
不快樂」現象,無非為《哈佛沒教的幸福課》道出之命題,回首來時路,由衷的快樂,也
許就在於一個能與其分享生活點滴的人。

18歲就從哈佛畢業,卻得要別人教如何得到幸福?如今19歲的凱莉,是智商高達185的資
優天才,絕頂聰明,擁有人稱人羨的學歷,卻毫無快樂幸福的人生,個性固執,人際關係
處處碰壁,感情也連連繳白卷,更糟的是,原本相依為命的父親,竟打算另組家庭,為不
忍讓凱莉不開心,也為避免愈感愈徬徨,父親請來心理名醫診療,給了凱莉一份清單,上
頭的六項任務,是她必要的待辦事項,以便重拾快樂。是否真能如願找到的快樂和幸福,
挹注著《哈》片的敘事主軸,快樂的泛泛意義,無疑你知我知,然卻也是生命中最過不去
的難關,亦是諸多成長型的勵志電影中,最深刻玩味的要素之一,無關是男或女,前前後
後、裡裡外外要克服盡是困難,遑論是資質過人的女孩,都得用盡所有力氣,在層層無情
剝削的世界裡掙脫出來。

「為什麼要追求快樂?快樂到底有什麼好處?」苦尋不到快樂的凱莉,曾這麼質問著,「
終其一生,有些人不快樂,卻還是很優秀,像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梵谷(Vincent Van Gogh),為何我還要這麼執著於尋找快樂
?它不過就是人們為了逃離現實,縱容自己沉溺的一種行為罷了。」或許,快樂並非是什
麼偉大的事,在《哈》片定調為迫切找尋快樂之餘,凱莉彆扭反問,不致使角色性格扁平
單薄,亦重申快樂本質,尤以所謂的「快樂清單」最是映襯,細則明確事項,大則相屬同
類,不過是活在當下、全心投入,自身正經歷的一切,當與外在人事物情感連結,快樂與
幸福,將翩翩到來。誠然,經驗人生自非順遂,人來人往總有意想不到的驚奇,一座能容
納所有怪咖與天才的城市,既造就《哈》片萬般人情,亦再證相仿勵志電影中,那永不乏
味的知遇默契,同掛異類不足為奇,共鳴之際才是唯一。

《哈》片最自負的怪咖,不諱言英國出身的貝兒波麗(Bel Powley)詮釋到位,特色路數
其來有自,打從日舞影展廣受好評的《女孩愛愛日記》(The Diary of a Teenage Girl
),便將懷春少女的孤絕與情慾,在鏡頭前毫無扭捏一股腦兒宣洩出來,幾近現實生活中
,偷嚐禁果的男男女女;而今,再度為《哈》片角色注入古怪與聰穎,彼時愛戀交纏,此
刻抑鬱尋樂,煩惱的少女心差事,迷走青春,永不嫌膩。連珠炮般的精鍊對白,如「超越
性即是專注」、「霍布斯是暗黑版的盧梭」等,是天才們的專屬話語,但無窮盡的掙扎與
困惑,卻非天才獨攬,與庸碌之人並無二致,即便頂著貴氣人稱羨,大起大落眾生皆有,
系出名門的哈佛女孩,映照平凡你我,是脫穎,也是劃一,只因冥冥之中,人生體悟總得
概括承受,很特別,卻也特別受苦,然如《哈》片最後回甘,愉悅,也終於趕了上來。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佈局劇情疑問(內含雷)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7-09-10T22:53
前幾天看了佈局,有個問題我一直很疑惑,爬文了一下也沒看到人討論 好奇是不是我自己蠢漏看了… 【以下有雷】 … … … 男主角在殺害小三後為甚麼要把錢灑在屍體上? 如果沒被假律師戳破,車禍的事情不會被挖出來,男主角我覺得可能想脫罪的方法只有延 伸成強盜殺人【還必須先想辦法能解釋密室這個 ...

台灣何時可以好好拍一部 228事件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7-09-10T22:42
光州事件的禍首 韓國已經定調都是全斗煥的錯 所以光州事件相對於228事件 單純許多 228事件的原因 就是外省人與本省人的衝突 不只綠營的政治人物 就連洪秀柱這樣的人都可以說自己也是228事件的受難者 表示說228事件根本是一筆糊塗帳,沒有真相 所以要拍成電影勢必會造成極大的爭議 台灣要拍類似的電影, ...

牠 舊版和新版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7-09-10T22:36
我昨天剛看完新版 (很想等他出續集)....不過今天稍微去看一下舊版 It 發現一開始沒 多久劇情就演到小孩長大要回去對抗小丑 如果把舊版牠全看完 再看新版牠 會不會就比較沒驚奇感了!!??還是要等新版牠的續 集全看完再回去看舊版的!? - ...

台灣何時可以好好拍一部 228事件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7-09-10T22:15
228事件蔓延全台 有外省攻擊本省 也有本省攻擊外省 還有警總買兇攻擊外省 一直聚焦在族群衝突也有點疲乏 台北的起頭大家也都很熟了 其實可以拍雄中自衛隊的故事 不分省籍一起保護 主角們還都是學生呢XD 個人傳記可以是陳澄波或謝雪紅 不過選導演演員或編劇編寫感覺都很困難啊 - ...

台灣何時可以好好拍一部 228事件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7-09-10T22:10
想到小野的第100本書“一直撒野” 裡記錄他跟吳念真當年難兄難弟兩人在中影奮鬥的那幾年。 敵人就在本能寺,他們最疲於應付的不是脾氣暴躁的名導,而是中影的審核制度。 他們跟導演們不知道多少的眼淚心血都卡在腐敗老化設了重重關卡,不輕易放行的中影高 層官僚手上。 最後因此還學會了打遊擊作戰法: 努力掰一些官冕堂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