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羅羅》:間隔四十年的人論差異 - 日本

By William
at 2007-10-11T22:03
at 2007-10-11T22:03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網誌版:http://blog.pixnet.net/jazzmumu/post/9724740
年輕的漫畫迷看到「Dororo」多半會直接聯想到Keroro軍曹中的Dororo(ドロロ)兵長,但
在老一輩的漫畫迷中,這個名字則代表的手塚治虫在1967年連載的經典漫畫《多羅羅》(
どろろ)。《多羅羅》是關於一個從小就失去五官與身體的少年百鬼丸,為了尋回自己的
身體而不斷與妖怪戰鬥的故事;相隔40年後,這部經典作品被搬到大銀幕上,想當然爾,
電影版在詮釋原作上必定有許多的差異,但是最重要的差異,在於對「人」的理解上產生
不同。
關於《多羅羅》
《多羅羅》的故事一開始有點類似於浮士德:為了要在戰亂中獲得權力,醍醐景光與48個
魔神們定下契約,願將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子身上的器官與身體獻給魔神。不久孩子生下來
後果然沒有五官與身體,醍醐景光原本想將這個全身都是缺陷的孩子殺掉,卻被妻子早一
步將孩子送走。被送走的孩子很幸運地被一個醫生搭救,在醫生細心的照顧下長大成人,
並且用了超科技的技術幫他全身裝上義肢。百鬼丸在得知自己的身體被48個魔神奪走,需
要打敗牠們才能取回自己身體,自此他以特異的能力與手上的寶劍,開始了旅程。
60年代水木氏妖的妖怪開始風潮時,不服輸的手塚治虫也想要嘗試畫畫看這樣的主題,他
以古代與中古時代的背景,畫出有關因果報應的故事,不過故事發展到最後卻讓他意想不
到。因為越畫下去越將戰國時期的殘酷畫出來,在當時的保守社會風氣下並不允許少年漫
畫出現這樣的主題,所以最後只能草草了結這部曠世奇作。
百鬼丸
在60年代的日本,在經濟急速成長下,開始重視道德的聲音出現,並且開始出現了許多的
成人漫畫。多羅羅也帶有這個時代的特質,手塚將時代設定在一個混亂的時代,人們為了
生存選擇不擇手段,反而印象中殘酷的妖怪們卻比人類更具有人性,和中國的《聊齋誌異
》有點像。因而個人認為手塚在漫畫版中表達的是:「人在慾望與邪惡環境下仍能選擇善
念」。百鬼丸這個角色表示著在一個重新建構的社會中,人們能在過去的錯誤中重新拾起
已經淪喪的道德與個人價值。因此這些四散的魔神,並不是全然邪惡的,有些帶有著人性
,而藉著這些魔神,百鬼丸獲得的並不只是失去的肢體,也學習如何做為一個人。當故事
結尾百鬼丸自己踏上旅程,也表示這趟成為人的過程是未完成且未知的,未來的發展沒有
人能確定。
2007年的百鬼丸,所遇到的妖怪幾乎都是邪惡的化身,但是真正惡的源頭是主角的父親醍
醐景光。電影版中相當強調在父親為敵和選擇解放人民之間的掙扎。相對於1967的百鬼丸
,電影版的百鬼丸找尋的不只是分散的自己,也在尋找一個自我的認同,這也正是後現代
強調的:「人是在不斷的認同當中建構自我。」電影的結尾選擇不讓百鬼丸繼續孤單的旅
程,因為他的旅程其實真正的是在尋找自我的認同,當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時,他的旅途
其實已經找到意義了。
怪盜多羅羅
同樣地,四十年前的小偷多羅羅代表著是在戰亂中尋找希望的孩子,代表著一般弱小的人
在惡劣環境中即使被受歧視,但是卻一直保有著內心的善良,手塚強調多羅羅的樂觀天性
。相反地電影版的多羅羅卻是一個不斷強調自己名字的美麗盜賊,她對自己姓名的執著也
同樣代表著對認同的需求,包括社會與自我對於「我是誰」的看法,從進而探討到身為女
性的認同需求,當他父親說「當有能夠保護自己的男人出現,才能流淚」時,象徵著現代
女性在現代社會中必須不斷地武裝自己,直到遇到另一半才能把真正的自我顯露出來,這
樣的看法並雖然不符合女性主義的觀點(因為造成這樣的原因正是女性主義),但是卻看得
出導演強調著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在親密關係中尋找認同,這樣的親密關係並不是指肉體關
係,而是指一種更深的依賴關係。
有關電影
手塚的分鏡、故事節奏與氣氛掌握不論在當時還是現在依然是經典,不過正如手塚自己說
到的這部作品的結尾是草率結束,讓人覺得意猶未盡。電影版則是以緊湊的節奏把主題顯
現出來,少了很多細寫妖怪的情節,但是重點是放在幾個主角的關係與內心感觸。沒有細
寫妖怪其實也算是正確的,電影版的妖怪如果是動畫讓人覺得以日本3D動畫界來說,其實
表現的並不好,而非動畫的妖怪則讓人覺得像是看特攝片的怪人一樣,一整個無力。演員
表現妻夫木聰實在太帥了,完全沒有把辦法把百鬼丸的義肢行動表現出來,因此找回身體
前後的差異不大;柴崎幸雖然演出了個和手塚筆下的多羅羅完全不一樣類型的美豔女盜賊
,但是她仍是努力地表現出多羅羅:好笑、彆扭、誇大又會撒嬌吃醋的特色,丑角與美少
女同時並存,算是這部電影中最值得一看的部分。另外其他配角表現也很出色,瑛太也再
度飾演亦正亦邪的角色。整體來看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劇情和動作情節都掌握的很
好,不過如果要特別去看動畫特效的人可能不用期待太高,好好看劇情就好了.....
--
jazzmumu的練團室 http://blog.pixnet.net/jazzmumu
--
年輕的漫畫迷看到「Dororo」多半會直接聯想到Keroro軍曹中的Dororo(ドロロ)兵長,但
在老一輩的漫畫迷中,這個名字則代表的手塚治虫在1967年連載的經典漫畫《多羅羅》(
どろろ)。《多羅羅》是關於一個從小就失去五官與身體的少年百鬼丸,為了尋回自己的
身體而不斷與妖怪戰鬥的故事;相隔40年後,這部經典作品被搬到大銀幕上,想當然爾,
電影版在詮釋原作上必定有許多的差異,但是最重要的差異,在於對「人」的理解上產生
不同。
關於《多羅羅》
《多羅羅》的故事一開始有點類似於浮士德:為了要在戰亂中獲得權力,醍醐景光與48個
魔神們定下契約,願將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子身上的器官與身體獻給魔神。不久孩子生下來
後果然沒有五官與身體,醍醐景光原本想將這個全身都是缺陷的孩子殺掉,卻被妻子早一
步將孩子送走。被送走的孩子很幸運地被一個醫生搭救,在醫生細心的照顧下長大成人,
並且用了超科技的技術幫他全身裝上義肢。百鬼丸在得知自己的身體被48個魔神奪走,需
要打敗牠們才能取回自己身體,自此他以特異的能力與手上的寶劍,開始了旅程。
60年代水木氏妖的妖怪開始風潮時,不服輸的手塚治虫也想要嘗試畫畫看這樣的主題,他
以古代與中古時代的背景,畫出有關因果報應的故事,不過故事發展到最後卻讓他意想不
到。因為越畫下去越將戰國時期的殘酷畫出來,在當時的保守社會風氣下並不允許少年漫
畫出現這樣的主題,所以最後只能草草了結這部曠世奇作。
百鬼丸
在60年代的日本,在經濟急速成長下,開始重視道德的聲音出現,並且開始出現了許多的
成人漫畫。多羅羅也帶有這個時代的特質,手塚將時代設定在一個混亂的時代,人們為了
生存選擇不擇手段,反而印象中殘酷的妖怪們卻比人類更具有人性,和中國的《聊齋誌異
》有點像。因而個人認為手塚在漫畫版中表達的是:「人在慾望與邪惡環境下仍能選擇善
念」。百鬼丸這個角色表示著在一個重新建構的社會中,人們能在過去的錯誤中重新拾起
已經淪喪的道德與個人價值。因此這些四散的魔神,並不是全然邪惡的,有些帶有著人性
,而藉著這些魔神,百鬼丸獲得的並不只是失去的肢體,也學習如何做為一個人。當故事
結尾百鬼丸自己踏上旅程,也表示這趟成為人的過程是未完成且未知的,未來的發展沒有
人能確定。
2007年的百鬼丸,所遇到的妖怪幾乎都是邪惡的化身,但是真正惡的源頭是主角的父親醍
醐景光。電影版中相當強調在父親為敵和選擇解放人民之間的掙扎。相對於1967的百鬼丸
,電影版的百鬼丸找尋的不只是分散的自己,也在尋找一個自我的認同,這也正是後現代
強調的:「人是在不斷的認同當中建構自我。」電影的結尾選擇不讓百鬼丸繼續孤單的旅
程,因為他的旅程其實真正的是在尋找自我的認同,當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時,他的旅途
其實已經找到意義了。
怪盜多羅羅
同樣地,四十年前的小偷多羅羅代表著是在戰亂中尋找希望的孩子,代表著一般弱小的人
在惡劣環境中即使被受歧視,但是卻一直保有著內心的善良,手塚強調多羅羅的樂觀天性
。相反地電影版的多羅羅卻是一個不斷強調自己名字的美麗盜賊,她對自己姓名的執著也
同樣代表著對認同的需求,包括社會與自我對於「我是誰」的看法,從進而探討到身為女
性的認同需求,當他父親說「當有能夠保護自己的男人出現,才能流淚」時,象徵著現代
女性在現代社會中必須不斷地武裝自己,直到遇到另一半才能把真正的自我顯露出來,這
樣的看法並雖然不符合女性主義的觀點(因為造成這樣的原因正是女性主義),但是卻看得
出導演強調著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在親密關係中尋找認同,這樣的親密關係並不是指肉體關
係,而是指一種更深的依賴關係。
有關電影
手塚的分鏡、故事節奏與氣氛掌握不論在當時還是現在依然是經典,不過正如手塚自己說
到的這部作品的結尾是草率結束,讓人覺得意猶未盡。電影版則是以緊湊的節奏把主題顯
現出來,少了很多細寫妖怪的情節,但是重點是放在幾個主角的關係與內心感觸。沒有細
寫妖怪其實也算是正確的,電影版的妖怪如果是動畫讓人覺得以日本3D動畫界來說,其實
表現的並不好,而非動畫的妖怪則讓人覺得像是看特攝片的怪人一樣,一整個無力。演員
表現妻夫木聰實在太帥了,完全沒有把辦法把百鬼丸的義肢行動表現出來,因此找回身體
前後的差異不大;柴崎幸雖然演出了個和手塚筆下的多羅羅完全不一樣類型的美豔女盜賊
,但是她仍是努力地表現出多羅羅:好笑、彆扭、誇大又會撒嬌吃醋的特色,丑角與美少
女同時並存,算是這部電影中最值得一看的部分。另外其他配角表現也很出色,瑛太也再
度飾演亦正亦邪的角色。整體來看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劇情和動作情節都掌握的很
好,不過如果要特別去看動畫特效的人可能不用期待太高,好好看劇情就好了.....
--
jazzmumu的練團室 http://blog.pixnet.net/jazzmumu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George
at 2007-10-14T22:55
at 2007-10-14T22:55
Related Posts
日本電影票房 10/06 ~ 10/07

By Gilbert
at 2007-10-11T20:56
at 2007-10-11T20:56
台北週末票房 10/05 - 10/07

By Regina
at 2007-10-11T20:31
at 2007-10-11T20:31
本週新片「夢十夜」

By Robert
at 2007-10-11T20:19
at 2007-10-11T20:19
2007金馬影展預告搶先看!!!

By Anthony
at 2007-10-11T11:48
at 2007-10-11T11:48
窪塚23日隻身來台 賣《松鼠》

By Necoo
at 2007-10-11T11:22
at 2007-10-11T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