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火焚身》情慾孕婦好想要 - 電影

By Kama
at 2017-04-13T01:15
at 2017-04-13T01:15
Table of Contents
不再聖潔的孕婦
情慾自主好想要
---------------------------------------------
有劇照的圖文網誌版: https://goo.gl/gjdkts
---------------------------------------------
※【前言】
透過醜不拉機的嬰兒人偶講出睿智話語。《孕火焚身》闡述出孕婦苦不堪言的心聲:老娘
好想做愛、尿布別再來、老娘好不想照顧嬰兒、為何男人總是把所有工作留給女人。
劇情上導演安排兩位孕婦在臨盆前互吐苦水。除了吐苦水她們更互相愛撫、互相指交、互
相電愛。
誰說被男人搞大肚子就只能倚靠男人了?
《孕火焚身》打破這樣的父權框架,告訴你:
女人也是可以獨力自主的!女人也是可以自己爽的!
不過,假若這樣情節真人演出,導演大概會被衛道人士通緝追上。
因此她透過粘土動畫打造出這另類視角的酷異家庭。
現在就來詳細端詳這部泰迪熊獎最佳短片吧
※【劇情分析】
我認為《孕火焚身》正阿諛嘲諷社會所建構的性價值觀,講出孕婦運的情慾,讓孕婦做出
「我們價值觀」認為不能做的行為。
以下依序從影片討論。
一開場嬰兒艾迪就說:
「比比你看,預產期只剩四天,超級孕婦的生活是怎麼樣呢?不能綁鞋帶,因為搆不到,
而且根本不想再生一個。男朋友無聊得要命,一心只想找點樂子,就在此時又懷孕了,噁
。」
這隻字片語說出孕婦的無聊。
因為孕婦多數被認為需在家中乖乖養胎,無法自由行走。(尤其臨盆前)阿,對了,這部
動畫片裡,嬰兒是會講話的。
電影接著讓睡夢中的孕婦與寵物貓互舔舌,這象徵著孕婦渴望情慾,但她的男伴又不肯跟
她「做」。搞得她連舔舌都舔到好想要!
第二天,兩位孕婦相互抱怨。「我不要噁心的部分,尿布,噁。缺乏睡眠。不能喝酒、不
斷餵母乳。最糟的是一樣噁心的貓沙。日復一日。我想要逃避!」「我也是。」這句抱怨
說明了母職生育的傳統概念:懷孕、生產、撫養。這三個連續的責任。
而這連續責任可否中斷呢?多數社會「倫理」不這麼想,認為女人為了孩子健康要親餵,
必須親自帶小孩呢?這社會總會「為了小孩好」作為這種爭辯得最終解答。
然而,為了小孩,就可以犧牲掉母親嗎?難道其他人就不可以介入?
在房間玩耍的嬰兒艾迪說出:「「私底下媽媽們但願能自己製造小孩,沒有爸爸就能到處
遊玩。柏林、紐約、牙買加。有爸爸就不行,因為他就不想去」這說明女人婚後受到家庭
綑綁,無法自由行動。
第三天,孕婦再次見面。黃髮女幫黑髮女搓揉下體。
這是我認為《孕火焚身》最大膽的舉動。它讓孕婦擁有情慾並且實踐。同時對象是一名女
性,也就是女人要爽可以自己來,完全不需要倚靠男人。這是反生殖主義的,兩人的性不
是「婚內」,不是為了「懷孕」,而僅僅是為了「爽」。
電影如此踰越道德倫理,完全不顧兩女皆有男友在關係存續中,讓她們做愛。這彷彿訴說
著,為何人不能想做就做。為了「家」、「伴侶」」、「孩子」,情慾遭受多少限制。
第四天,黃髮孕婦跟Baby說著床邊故事。她透過吸血鬼故事包裝自己曾經在關係中還找外
人一夜情。
嬰兒聽完更童言童語下了註解「其實媽媽們也想到處上床。」
接著電影讓孕婦吸粉自嗨,打電話給另外一位孕婦電愛。
這些一切都在打破社會刻板想像。為何孕婦只能健康?為何孕婦不能爽?為何媽媽不能「
到處上床」,因為她是媽媽?媽媽必須照顧小孩所以要把情慾擺一邊?還是因為有爸爸在
,媽媽想要只能找爸爸?在社會中,一個人、一個孕婦的情慾究竟受了多少道德觀限制,
以至於我們不能想做就做?二十二年前,何春蕤老師寫了《豪爽女人》,二十二年後,女
人真的能「豪爽」,大聲說出自己要「爽」了嗎?
我認為沒有,頂多會利用「情愛」包裝,或是一些女性主義詞彙「女人要自主」之類的才
能夠去談論情慾。最多,我們只能在匿名的網站上:BBS、Dcard,看到有人願意吐露。那
孕婦呢?
孕婦受限於「一人兩命」的身分,使她更被家庭、社會倫理限制。
胎兒、孩子在生殖主義下被視為未來社會的棟樑、國家未來的生產力、生命的延續等等。
(這也是同志被反對的一種原因,同志被認為是反生殖的)
為了這人們「以為的未來」,孩子被託付了「無限上綱的希望」。我認為這連帶影響了孕
婦。使得孕婦無論走到哪,都受限於「孩子的媽」的身分,被重責大任壓在肩頭,不能無
所欲為。
這樣的限制合理嘛?所有的一切僅能由懷孕者、生產者承擔嗎?為何不能由其他工作者介
入?為何丈夫幫忙帶小孩會被認為「很棒」而不是「應該」。為何一旦孩子出生,母親行
動就必須遷就孩子。不是還有丈夫、還有保母嗎?為何社會給了一副「你是媽媽就必須為
了孩子」、「愛孩子你就必須犧牲」的枷鎖?
「未來」、「希望」、「愛」,真的如此偉大可以如此無限上綱?
那不婚的、不生殖的,又是否要尊重這種理念呢?
好像大家都不管,只管大家都這樣說、這樣做。
※【導演理念】
以下為導演訪談的重點整理:
導演認為,孕婦成「孕婦」以後,她便不再是一個「人」。
公眾與社會用了不一樣標準去看待她,甚至更給予一套孕婦要遵守的規則。而她企圖去打
破這樣的規則、解放孕婦身體。因此她讓故事主角是「孕婦」,但同時給予她們很多負能
量,讓她們說出孕婦真正的心聲。讓她們可以逃脫「母職」、讓她們掙脫社會期待「不去
當一個好媽媽」。同時,也讓這個社會眼光讓「不性感」(因懷孕而)的肥胖身體有了情
慾,讓這樣的身體可以去做愛。
※【結語】
能夠如此顛覆的孕婦的框架。大談孕婦情慾、讓孕婦和孕婦相愛、讓孕婦能夠把帶小孩工
作留給男人。我想這就是《孕火焚身》的精采之處,不也難怪它能奪得泰迪熊最佳短片獎
了。
(本片曾於2016酷兒影展放映)
--
歡迎加入粉絲團 一起當愛看電影的鍵人~
https://www.facebook.com/DasKinoBo
movie板:z-6-6
--
情慾自主好想要
---------------------------------------------
有劇照的圖文網誌版: https://goo.gl/gjdkts
---------------------------------------------
※【前言】
透過醜不拉機的嬰兒人偶講出睿智話語。《孕火焚身》闡述出孕婦苦不堪言的心聲:老娘
好想做愛、尿布別再來、老娘好不想照顧嬰兒、為何男人總是把所有工作留給女人。
劇情上導演安排兩位孕婦在臨盆前互吐苦水。除了吐苦水她們更互相愛撫、互相指交、互
相電愛。
誰說被男人搞大肚子就只能倚靠男人了?
《孕火焚身》打破這樣的父權框架,告訴你:
女人也是可以獨力自主的!女人也是可以自己爽的!
不過,假若這樣情節真人演出,導演大概會被衛道人士通緝追上。
因此她透過粘土動畫打造出這另類視角的酷異家庭。
現在就來詳細端詳這部泰迪熊獎最佳短片吧
※【劇情分析】
我認為《孕火焚身》正阿諛嘲諷社會所建構的性價值觀,講出孕婦運的情慾,讓孕婦做出
「我們價值觀」認為不能做的行為。
以下依序從影片討論。
一開場嬰兒艾迪就說:
「比比你看,預產期只剩四天,超級孕婦的生活是怎麼樣呢?不能綁鞋帶,因為搆不到,
而且根本不想再生一個。男朋友無聊得要命,一心只想找點樂子,就在此時又懷孕了,噁
。」
這隻字片語說出孕婦的無聊。
因為孕婦多數被認為需在家中乖乖養胎,無法自由行走。(尤其臨盆前)阿,對了,這部
動畫片裡,嬰兒是會講話的。
電影接著讓睡夢中的孕婦與寵物貓互舔舌,這象徵著孕婦渴望情慾,但她的男伴又不肯跟
她「做」。搞得她連舔舌都舔到好想要!
第二天,兩位孕婦相互抱怨。「我不要噁心的部分,尿布,噁。缺乏睡眠。不能喝酒、不
斷餵母乳。最糟的是一樣噁心的貓沙。日復一日。我想要逃避!」「我也是。」這句抱怨
說明了母職生育的傳統概念:懷孕、生產、撫養。這三個連續的責任。
而這連續責任可否中斷呢?多數社會「倫理」不這麼想,認為女人為了孩子健康要親餵,
必須親自帶小孩呢?這社會總會「為了小孩好」作為這種爭辯得最終解答。
然而,為了小孩,就可以犧牲掉母親嗎?難道其他人就不可以介入?
在房間玩耍的嬰兒艾迪說出:「「私底下媽媽們但願能自己製造小孩,沒有爸爸就能到處
遊玩。柏林、紐約、牙買加。有爸爸就不行,因為他就不想去」這說明女人婚後受到家庭
綑綁,無法自由行動。
第三天,孕婦再次見面。黃髮女幫黑髮女搓揉下體。
這是我認為《孕火焚身》最大膽的舉動。它讓孕婦擁有情慾並且實踐。同時對象是一名女
性,也就是女人要爽可以自己來,完全不需要倚靠男人。這是反生殖主義的,兩人的性不
是「婚內」,不是為了「懷孕」,而僅僅是為了「爽」。
電影如此踰越道德倫理,完全不顧兩女皆有男友在關係存續中,讓她們做愛。這彷彿訴說
著,為何人不能想做就做。為了「家」、「伴侶」」、「孩子」,情慾遭受多少限制。
第四天,黃髮孕婦跟Baby說著床邊故事。她透過吸血鬼故事包裝自己曾經在關係中還找外
人一夜情。
嬰兒聽完更童言童語下了註解「其實媽媽們也想到處上床。」
接著電影讓孕婦吸粉自嗨,打電話給另外一位孕婦電愛。
這些一切都在打破社會刻板想像。為何孕婦只能健康?為何孕婦不能爽?為何媽媽不能「
到處上床」,因為她是媽媽?媽媽必須照顧小孩所以要把情慾擺一邊?還是因為有爸爸在
,媽媽想要只能找爸爸?在社會中,一個人、一個孕婦的情慾究竟受了多少道德觀限制,
以至於我們不能想做就做?二十二年前,何春蕤老師寫了《豪爽女人》,二十二年後,女
人真的能「豪爽」,大聲說出自己要「爽」了嗎?
我認為沒有,頂多會利用「情愛」包裝,或是一些女性主義詞彙「女人要自主」之類的才
能夠去談論情慾。最多,我們只能在匿名的網站上:BBS、Dcard,看到有人願意吐露。那
孕婦呢?
孕婦受限於「一人兩命」的身分,使她更被家庭、社會倫理限制。
胎兒、孩子在生殖主義下被視為未來社會的棟樑、國家未來的生產力、生命的延續等等。
(這也是同志被反對的一種原因,同志被認為是反生殖的)
為了這人們「以為的未來」,孩子被託付了「無限上綱的希望」。我認為這連帶影響了孕
婦。使得孕婦無論走到哪,都受限於「孩子的媽」的身分,被重責大任壓在肩頭,不能無
所欲為。
這樣的限制合理嘛?所有的一切僅能由懷孕者、生產者承擔嗎?為何不能由其他工作者介
入?為何丈夫幫忙帶小孩會被認為「很棒」而不是「應該」。為何一旦孩子出生,母親行
動就必須遷就孩子。不是還有丈夫、還有保母嗎?為何社會給了一副「你是媽媽就必須為
了孩子」、「愛孩子你就必須犧牲」的枷鎖?
「未來」、「希望」、「愛」,真的如此偉大可以如此無限上綱?
那不婚的、不生殖的,又是否要尊重這種理念呢?
好像大家都不管,只管大家都這樣說、這樣做。
※【導演理念】
以下為導演訪談的重點整理:
導演認為,孕婦成「孕婦」以後,她便不再是一個「人」。
公眾與社會用了不一樣標準去看待她,甚至更給予一套孕婦要遵守的規則。而她企圖去打
破這樣的規則、解放孕婦身體。因此她讓故事主角是「孕婦」,但同時給予她們很多負能
量,讓她們說出孕婦真正的心聲。讓她們可以逃脫「母職」、讓她們掙脫社會期待「不去
當一個好媽媽」。同時,也讓這個社會眼光讓「不性感」(因懷孕而)的肥胖身體有了情
慾,讓這樣的身體可以去做愛。
※【結語】
能夠如此顛覆的孕婦的框架。大談孕婦情慾、讓孕婦和孕婦相愛、讓孕婦能夠把帶小孩工
作留給男人。我想這就是《孕火焚身》的精采之處,不也難怪它能奪得泰迪熊最佳短片獎
了。
(本片曾於2016酷兒影展放映)
--
歡迎加入粉絲團 一起當愛看電影的鍵人~
https://www.facebook.com/DasKinoBo
movie板:z-6-6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Gary
at 2017-04-17T18:00
at 2017-04-17T18:00

By Rachel
at 2017-04-20T13:00
at 2017-04-20T13:00

By Ethan
at 2017-04-22T17:06
at 2017-04-22T17:06
Related Posts
玩命關頭8普通soso

By Kristin
at 2017-04-13T00:51
at 2017-04-13T00:51
特雷《目擊者》開車請小心

By Vanessa
at 2017-04-13T00:43
at 2017-04-13T00:43
Jude Law將出演年輕版鄧不利多

By Valerie
at 2017-04-13T00:40
at 2017-04-13T00:40
玩8 最後一個質疑的點?

By Megan
at 2017-04-13T00:38
at 2017-04-13T00:38
玩8有些地方不懂 大雷

By Xanthe
at 2017-04-13T00:31
at 2017-04-13T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