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殺人紀事》:到底誰殺了人? - 紀錄片

By Oscar
at 2004-01-31T14:20
at 2004-01-31T14:20
Table of Contents
「冤旺阿!」陣陣淒厲的嘶喊聲,穿刺了每個人的心。
人權團體為了蘇建和等三人的自由極力的到處請願奔走,
因為此案的疑點重重,其歷任的法務部長馬英九、廖正豪、城仲模、
葉金鳳、陳定南皆無法妄下結論,這三人於是被囚禁了十年。
曾經是鎮暴警察的盧正,卻因為靈媒的介入辦案,成為詹春子命案的頭號嫌疑犯,
在僅僅36小時的拘留審問下,盧正的說辭從否認轉變為承認,
重看疑點重重的的犯案推演錄影帶與一份矛盾百出的自白書,
更牽扯了員警辦案過程的利誘與暴力刑求,盧正就這麼被速審速決,
成為司法辦案程序瑕疵中的白老鼠。
長期一直是眾人注目焦點的蘇建和案,當法官當庭宣判蘇建和三人當庭無罪開釋,
媒體記者幾乎擠暴了整個現場,無一不爭相報導,對蘇建和三人來說,
幸運的是經過了長達十年的訴訟,終於喚回寶貴的自由;
在蘇案開庭的審理期間,總有一對姊妹身披白布條,白衣的胸前大拉拉的寫著司法殺人,
靜靜的坐在法院門口,表達著內心的不滿與悲痛,他們即是盧正的姊姊,盧菁與盧萍。
「兩個人架著他,在他左胸口正面近距離朝他開了三槍,一顆子彈還卡在胸口上,
刑場的人員偷偷告訴我們說,他的眼睛始終是睜開的,他死不甘心、他死不瞑目……。」
盧萍哭泣激動的說。從哭喊與憤怒的面容,那種喪親的錐心之痛明顯表露,
為了避免類似盧正的司法瑕疵慘案再次發生,他們走訪司法部陳情,
也因為攝影機,我們看到了官僚的敷衍說辭、推託心態,實在叫人又恨又氣,
不免開始懷疑人民的保障在哪。
在《島國殺人紀事─蘇建和案》當中,
常常利用訪談與搬演的方式表現出蘇案的始末與司法漏洞,
但蔡崇隆導演明顯有著預設立場,似乎引導著觀眾只能去接受,缺少了正反的辯正過程,
失去了讓觀眾自由意識去判斷事件的對錯。在《島國殺人紀事2─盧正案》中,
維持一貫的敘事手法,也多了正反兩方的言論說辭,中肯、記實,
但頗讓人爭議不休的是偷拍的手法,若非經由偷拍,
我們也無法真實看到事件處理者的態度與說辭,
究竟呈現事件真貌為上,即使違背道德也無彷,還是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取代,
是頗受爭議的。不過蔡崇隆企圖藉由紀錄這些頗受爭議的真實事件,
對台灣司法提出最深沉的控訴,
甚至司法部也將此系列紀錄片成為對司法新進人員的必看教材,
紀錄片所能引發社會的影響,卻是無庸置疑的。
從蘇建和案到盧正案,突顯了台灣司法面的嚴重問題,
蒐集證據到認罪供詞的處理過程中疑點重重,
「人」生命的價值在司法的偵辦過程中更顯得一文不值,
不僅僅是司法人員,我們是否也該對社會、對自身事務多一點責任與關心!
蘇建和等三人經過十年的長期拘禁與盧正死於槍下的亡魂,
假使他們是真正無罪的,面對那些所逝去的時間與生命,
又應該有怎麼樣被審視的角度呢?所有遺憾事件的背後,似乎註定的只能是心痛與無解。
--
電影‧人生‧夢!
http://mypaper4.ttimes.com.tw/user/fans/
--
人權團體為了蘇建和等三人的自由極力的到處請願奔走,
因為此案的疑點重重,其歷任的法務部長馬英九、廖正豪、城仲模、
葉金鳳、陳定南皆無法妄下結論,這三人於是被囚禁了十年。
曾經是鎮暴警察的盧正,卻因為靈媒的介入辦案,成為詹春子命案的頭號嫌疑犯,
在僅僅36小時的拘留審問下,盧正的說辭從否認轉變為承認,
重看疑點重重的的犯案推演錄影帶與一份矛盾百出的自白書,
更牽扯了員警辦案過程的利誘與暴力刑求,盧正就這麼被速審速決,
成為司法辦案程序瑕疵中的白老鼠。
長期一直是眾人注目焦點的蘇建和案,當法官當庭宣判蘇建和三人當庭無罪開釋,
媒體記者幾乎擠暴了整個現場,無一不爭相報導,對蘇建和三人來說,
幸運的是經過了長達十年的訴訟,終於喚回寶貴的自由;
在蘇案開庭的審理期間,總有一對姊妹身披白布條,白衣的胸前大拉拉的寫著司法殺人,
靜靜的坐在法院門口,表達著內心的不滿與悲痛,他們即是盧正的姊姊,盧菁與盧萍。
「兩個人架著他,在他左胸口正面近距離朝他開了三槍,一顆子彈還卡在胸口上,
刑場的人員偷偷告訴我們說,他的眼睛始終是睜開的,他死不甘心、他死不瞑目……。」
盧萍哭泣激動的說。從哭喊與憤怒的面容,那種喪親的錐心之痛明顯表露,
為了避免類似盧正的司法瑕疵慘案再次發生,他們走訪司法部陳情,
也因為攝影機,我們看到了官僚的敷衍說辭、推託心態,實在叫人又恨又氣,
不免開始懷疑人民的保障在哪。
在《島國殺人紀事─蘇建和案》當中,
常常利用訪談與搬演的方式表現出蘇案的始末與司法漏洞,
但蔡崇隆導演明顯有著預設立場,似乎引導著觀眾只能去接受,缺少了正反的辯正過程,
失去了讓觀眾自由意識去判斷事件的對錯。在《島國殺人紀事2─盧正案》中,
維持一貫的敘事手法,也多了正反兩方的言論說辭,中肯、記實,
但頗讓人爭議不休的是偷拍的手法,若非經由偷拍,
我們也無法真實看到事件處理者的態度與說辭,
究竟呈現事件真貌為上,即使違背道德也無彷,還是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取代,
是頗受爭議的。不過蔡崇隆企圖藉由紀錄這些頗受爭議的真實事件,
對台灣司法提出最深沉的控訴,
甚至司法部也將此系列紀錄片成為對司法新進人員的必看教材,
紀錄片所能引發社會的影響,卻是無庸置疑的。
從蘇建和案到盧正案,突顯了台灣司法面的嚴重問題,
蒐集證據到認罪供詞的處理過程中疑點重重,
「人」生命的價值在司法的偵辦過程中更顯得一文不值,
不僅僅是司法人員,我們是否也該對社會、對自身事務多一點責任與關心!
蘇建和等三人經過十年的長期拘禁與盧正死於槍下的亡魂,
假使他們是真正無罪的,面對那些所逝去的時間與生命,
又應該有怎麼樣被審視的角度呢?所有遺憾事件的背後,似乎註定的只能是心痛與無解。
--
電影‧人生‧夢!
http://mypaper4.ttimes.com.tw/user/fans/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Re: 太好了

By Robert
at 2004-01-31T02:07
at 2004-01-31T02:07
《幸福備忘錄》故事大綱:

By Damian
at 2004-01-30T23:09
at 2004-01-30T23:09
我來了

By Hamiltion
at 2004-01-30T22:32
at 2004-01-30T22:32
《幸福備忘錄》:打開所有的窗

By Madame
at 2004-01-30T17:25
at 2004-01-30T17:25
太好了

By Faithe
at 2004-01-30T16:00
at 2004-01-30T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