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代》的成長記憶寫真書 - 電影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4-11-24T05:43

Table of Contents


6歲的Mason、7歲的Mason、8歲的Mason、9歲的Mason…
一直到18歲成為大學新鮮人的Mason,看著他的模樣一點
一點地改變,整整接近3小時的過程裡,我一再問自己:
「這是什麼?」因為這不像是我們所熟悉的電影所該有
的型態,當然也完全沒有紀錄片的要素,我甚至懷疑這
根本不能算是創作…

就算沒有看簡介,只要看完這部片應該可以體會到,導
演Richard Linklater一定是邊拍邊寫劇本、邊拍邊為這
部作品上色的。劇情橫跨12年,電影也拍了12年,這段
時間裡,導演另外完成了他「Before三部曲」中的後兩
部《Before Sunset》和《Before Midnight》,飾演
Mason的Ellar Coltrane從8歲不到就開始演這部片,等
到殺青,他也已經是個快20歲的成年人了。

影像創作要表達的通常都有個所謂的中心思想,但《年
少時代》卻是在建立一個「虛擬的實際狀態」下,我很
難說出這裡頭在表達些什麼,但似乎感覺得到在記錄些
什麼,好像是我們所有人之間曾經擁有的那個年代中所
有一切的「交集」、或「最大公約數」。

妙的是導演並沒有運用太過複雜的手法,至少在Mason每
增長一歲時,都會給他一個完全不同的造型(或者說是髮
型...XD),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還看到兩種不同時
期的GAME BOY掌上型遊戲機、卡通《七龍珠》、《哈利
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電影首映會、遊戲機Wii,還有
《星際大戰》、布希、歐巴馬,以及太空人球場裡的「
火箭人」克萊門斯(Roger Clemens),這些各自分離的時
空印記,就像是一道道不同的標籤,在Mason、在導演、
甚至在你我的成長過程中,各自下了不同的註解。

在片中飾演Mason姐姐的是導演自己的女兒,伊森霍克
(Ethan Hawke)和派翠西亞艾奎特(Patricia Arquette)
分別演出Mason庇離的父、母親,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地流
逝,可以看到他們與Mason一樣產生變化,只是各自的轉
變卻又不太一樣,像是我們最熟悉的伊森霍克,12年來
外貌變化不算大,片中的他最初本來像是個享受人生的
浪子,但後來的人生反而過得最平淡紮實,一如外在的
變化。

相對之下,母親的老化卻是比較明顯的,她的人生當然
也就波瀾萬丈,像是重回大學修課、後來反而在大學授
課,還有幾次再婚都嫁給酒鬼、雖然認真生活但感情反
而沒有前夫那般順遂,到最後可以看到頗為憔悴的她,
在兒子離家前甚至崩潰大哭。

姐姐的變化就比較一般般了,很小的時候,她是個會欺
負弟弟的小屁孩,後來成了愛護弟弟的靦腆少女,反正
就是女大十八變。

Mason與他的親人們就在這樣的時間軸裡,踏上了不歸路
,還記得前陣子剛上映的Christopher Nolan的大作《星
際效應》(Interstellar)嗎?在某些一瞬間,兩部電影
竟感覺頗為相似,一樣地訴說著時間是不回頭的、儘管
前進的速率在某些物理或心理上的時空可能會不同,也
一樣說著親子關係、也有成長議題。

只是《年少時代》是觸摸得到的,裡頭大概也沒有所謂
的假設性吧,隨著時間流動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平凡、
自然,讓你感受到的卻是誠懇與真摯。

還有個差點忘了提到的特殊經驗。在新的電影中見到12
年前的伊森霍克,實在是一件非常新鮮的事,其實他的
樣子不算改變很大,但還是明顯的不太一樣,這不免會
讓人聯想到更久遠的《Before Sunrise》裡的他,然後
又要連結到這部新作裡的兒子Mason,總覺得他們的影子
都一直在重疊著…


http://garynehsieh.blogspot.tw/2014/11/blog-post_24.html




題外話.....


電影中的一個情節,伊森霍克飾演的父親帶著Mason到太
空人主場觀看「火箭人」克萊門斯(Roger Clemens)先發
投球的比賽。

在這部類似縮時攝影的成長電影中,這是一個相當讓人
印象深刻的畫面,但也可以看出這並非真正請到大聯盟
球星來客串,而是將舊的比賽剪接而來。

關於這場比賽,電影中給了幾個條件:

1太空人最後獲勝
2對手是釀酒人
3老克在明星賽過後era還是一點多
4比賽後段靠著Jason Lane的三分全壘打獲勝

先看條件3,年代一定是2005年。但老克先發、對手是釀
酒人且Lane開轟同時發生的比賽只有2005.8.18這一場,
但這一戰釀酒人贏球且Lane貓的只是陽春彈,所以電影
中的這一戰是虛構的。

導演Richard Linklater後來也自己承認啦。

於是網路上就有人找出電影中那場比賽的來源,大致上
剪接自3場實戰:

2006.4.17,Lance Berkman與Morgan Ensberg連續敲出
帶打點的安打。
2005.8.18,Roger Clemens先發投球。
2005.8.19,Jason Lane在8局敲2分全壘打。

很有趣。


http://garynehsieh.blogspot.tw/2014/11/blog-post_33.html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4-11-27T02:52
推年少時代 後勁太強

閒聊一下台灣電影環境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4-11-24T04:16
就當作是閒聊,就小小抱怨一下台灣電影手工業XDD 如果有說錯的也請多多指教不要噓爆我QwQ 昨天看到金馬獎的得獎名單後 我在前同事們的Line群組中就開起了玩笑 大概這陣子又會有一堆社論開始要檢討台灣電影了 但是心中總覺得,台灣電影可能錯過了最好的時機了吧.... 搞的這兩天心裡悶悶的,就想說看個文閒聊一 ...

政治角力+戲中戲的飢餓遊戲3-1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4-11-24T03:27
--------防雷------ ------- 今天看完飢餓遊戲3-1最大的感想就是拖拖拖 整部戲怎麼可以拖到一個讓人無奈地囧境 前面開頭半-一小時就是緩慢的鋪陳 加上後面根本就毫無爆點的結尾 讓我給這部片一個負雷 比起哈比人1也是緩慢的不行的節奏 至 ...

金馬獎是全亞洲最公正的電影獎嗎?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4-11-24T02:00
一堆政治魔人不意外啊 最近幾年越來越嚴重 簡直被害妄想症 什麼東西都是政府的陰謀 國民黨舔共的結果 偏偏這群人的水準又特差 世間情 大稻程 大尾盧曼都是拍給這些人看的 如果今天開放日本片進來一起競爭被日本片橫掃的話 我看這些舔日皇民又會有另外一套說辭了 什麼人家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台灣還需要加油之 ...

台灣電影找回觀眾 卻抓不住金馬評審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4-11-24T01:43
新聞網址: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S2/9084050.shtml 【聯合報╱金馬獎採訪團/台北報導】 2014.11.23 03:26 am 台灣電影一年來的表現永遠是金馬之夜的話題焦點,本屆雖從入圍名單公布起,台灣影片 聲勢不如大陸電 ...

請批評金馬的人多看台灣電影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4-11-24T01:38
覺得台灣目前不是大家不愛看國片,這幾年國片票房每年幾乎都有可以 破億的作品,這個在蔡明亮跟李安的年代根本是幻想,現在現況是台灣人很 多都有看國片習慣,但是所有的台灣導演或者製片人都是只想拍有機會賺錢 的片子,然後總是認為台灣電影就只是輸在成本而已,只要提高成本就可以拍 是好片,但是成本跟好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