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聞其詳》什麼片最恐怖? /聞天祥 - 恐怖

By Lily
at 2010-03-21T18:58
at 2010-03-21T18:58
Table of Contents
2010-03-21/聯合晚報 【聞天祥】
首次舉辦的「金馬奇幻影展」,想當然爾,會有恐怖片,其中包含被選為影史最佳恐怖前
三名的義大利片「坐立不安」(Suspiria,1977)。然而它的經典,真的是用尖刀挑開門
鎖挑個老半天,或是只見一隻手來回刺殺受害者的老式畫面嗎?恐怕現代觀眾都要笑岔了
氣吧!其實,除了把芭蕾學校變成巫婆聚會所的點子外,它最「驚人」的是導演達里奧阿
基多從第一個鏡頭到影片結束,對光影、美術、構圖的華麗堅持,鏡頭裡的每個空間呈現
、顏色運用更品味超群,到頭來就連假假的血都像一種調色。從這個角度出發,你會發覺
它幾乎是影史最美的恐怖片,因而更顯變態。
這種定義恐怖經典的困難與迷思,也可能發生在喬治羅密歐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上。儘管當年影評不少撻伐本片內容太過直接殘忍,但是30
年後,它卻因為「文化、歷史或美學上的重要意義」而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列為典
藏影片。今天來看,除了見證「活屍電影」熱潮的發跡,更有趣的應該是它被拿來跟當時
的越戰、種族等議題相互延伸比較的弦外之音。
真的要比嚇人,就現在標準來看,韓國片 「魂:著魔少女」(Possessed,2009)應該是
最標準的佳片。它的劇本經營出色,不到最後謎底難以猜透,也把亞洲恐怖片最擅長的「
以懸疑推理始,朝情感救贖終」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而最出人意料的則屬「蝕」(The Eclipse,2009)這部才在今年愛爾蘭電影獎囊括最佳影
片、劇本的奇片,因為它大部分時候是一部描述喪妻之痛與重新開始的男性療癒電影,但
少數幾場突如其來的驚駭畫面,讓以為已經「百毒不侵」的我,真得嚇到「頭皮發麻」。
絕對「兒童不宜」的「死小孩」(The Children,2008)是讓人忍不住恐懼生育的「天魔
」加重版;而我更欣賞「活屍美人」(Dead Girl,2008)對青少年失控慾望的刻畫,如同
寓言般地揮灑出足夠的道德複雜性。
讓人誤以為跟奇士勞斯基有關的「紅.白.藍」(Red, White & Blue,2010)從激情、溫
情,到最後急轉直下成為變調的血腥復仇,逆轉得讓我傻眼,卻又藉此提出了:什麼痛苦
要令人放縱身體,什麼愛情卻教人大開殺戒?
相較之下,直接打著「殭屍牌」的片子反而不見得一色驚嚇。像是挪威片「下雪總比流血
好」(Dead Snow,2009)爆笑程度和它的恐怖程度簡直不分上下;英國導演跑到吸血殭屍
故鄉拍的「喪屍命狂」(Strigoi,2008)則有如柯恩兄弟拍恐怖片,有種讓人啞然失笑的
慢調黑色幽默;我個人很喜歡的「殭屍有情天」(The Neighbor Zombie,2009)把殭屍詮
釋成一種病變感染,對於活死人與身邊所愛之人都身不由己的譬喻,相當精彩又感性十足
。
還記得「驚聲尖叫」(Scream)系列的兇手總會打電話給被害人問;「說出你看過最恐部
的片子?」曾有個角色回答說:「美國舞孃!」電影怎麼恐怖都好,但應該沒人希望看到
或拍到的是被這樣被嘲弄為「難看到恐怖」的片子吧!
--
首次舉辦的「金馬奇幻影展」,想當然爾,會有恐怖片,其中包含被選為影史最佳恐怖前
三名的義大利片「坐立不安」(Suspiria,1977)。然而它的經典,真的是用尖刀挑開門
鎖挑個老半天,或是只見一隻手來回刺殺受害者的老式畫面嗎?恐怕現代觀眾都要笑岔了
氣吧!其實,除了把芭蕾學校變成巫婆聚會所的點子外,它最「驚人」的是導演達里奧阿
基多從第一個鏡頭到影片結束,對光影、美術、構圖的華麗堅持,鏡頭裡的每個空間呈現
、顏色運用更品味超群,到頭來就連假假的血都像一種調色。從這個角度出發,你會發覺
它幾乎是影史最美的恐怖片,因而更顯變態。
這種定義恐怖經典的困難與迷思,也可能發生在喬治羅密歐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上。儘管當年影評不少撻伐本片內容太過直接殘忍,但是30
年後,它卻因為「文化、歷史或美學上的重要意義」而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列為典
藏影片。今天來看,除了見證「活屍電影」熱潮的發跡,更有趣的應該是它被拿來跟當時
的越戰、種族等議題相互延伸比較的弦外之音。
真的要比嚇人,就現在標準來看,韓國片 「魂:著魔少女」(Possessed,2009)應該是
最標準的佳片。它的劇本經營出色,不到最後謎底難以猜透,也把亞洲恐怖片最擅長的「
以懸疑推理始,朝情感救贖終」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而最出人意料的則屬「蝕」(The Eclipse,2009)這部才在今年愛爾蘭電影獎囊括最佳影
片、劇本的奇片,因為它大部分時候是一部描述喪妻之痛與重新開始的男性療癒電影,但
少數幾場突如其來的驚駭畫面,讓以為已經「百毒不侵」的我,真得嚇到「頭皮發麻」。
絕對「兒童不宜」的「死小孩」(The Children,2008)是讓人忍不住恐懼生育的「天魔
」加重版;而我更欣賞「活屍美人」(Dead Girl,2008)對青少年失控慾望的刻畫,如同
寓言般地揮灑出足夠的道德複雜性。
讓人誤以為跟奇士勞斯基有關的「紅.白.藍」(Red, White & Blue,2010)從激情、溫
情,到最後急轉直下成為變調的血腥復仇,逆轉得讓我傻眼,卻又藉此提出了:什麼痛苦
要令人放縱身體,什麼愛情卻教人大開殺戒?
相較之下,直接打著「殭屍牌」的片子反而不見得一色驚嚇。像是挪威片「下雪總比流血
好」(Dead Snow,2009)爆笑程度和它的恐怖程度簡直不分上下;英國導演跑到吸血殭屍
故鄉拍的「喪屍命狂」(Strigoi,2008)則有如柯恩兄弟拍恐怖片,有種讓人啞然失笑的
慢調黑色幽默;我個人很喜歡的「殭屍有情天」(The Neighbor Zombie,2009)把殭屍詮
釋成一種病變感染,對於活死人與身邊所愛之人都身不由己的譬喻,相當精彩又感性十足
。
還記得「驚聲尖叫」(Scream)系列的兇手總會打電話給被害人問;「說出你看過最恐部
的片子?」曾有個角色回答說:「美國舞孃!」電影怎麼恐怖都好,但應該沒人希望看到
或拍到的是被這樣被嘲弄為「難看到恐怖」的片子吧!
--
Tags:
恐怖
All Comments

By Suhail Hany
at 2010-03-25T06:51
at 2010-03-25T06:51

By Mary
at 2010-03-29T14:13
at 2010-03-29T14:13

By Genevieve
at 2010-04-02T17:19
at 2010-04-02T17:19

By Dorothy
at 2010-04-05T23:54
at 2010-04-05T23:54

By Joe
at 2010-04-08T04:19
at 2010-04-08T04:19

By Quintina
at 2010-04-12T15:23
at 2010-04-12T15:23

By Sandy
at 2010-04-13T16:23
at 2010-04-13T16:23

By Edith
at 2010-04-14T03:35
at 2010-04-14T03:35

By Heather
at 2010-04-18T09:06
at 2010-04-18T09:06

By Emma
at 2010-04-21T16:58
at 2010-04-21T16:58

By Connor
at 2010-04-24T05:39
at 2010-04-24T05:39

By Agnes
at 2010-04-28T20:58
at 2010-04-28T20:58
Related Posts
戰慄迷宮

By Poppy
at 2010-03-20T20:55
at 2010-03-20T20:55
HBO 3/21 21:00 生靈勿進 (The Unborn)

By Delia
at 2010-03-20T00:51
at 2010-03-20T00:51
鬼作秀1的道具

By Isabella
at 2010-03-19T22:26
at 2010-03-19T22:26
想問問鬼片的音樂

By Una
at 2010-03-19T17:48
at 2010-03-19T17:48
記得好久以前看過一部...

By Ina
at 2010-03-18T21:25
at 2010-03-18T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