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怪物》孩子們都在狂奔 - 電影
By Anthony
at 2016-06-15T22:24
at 2016-06-15T22:24
Table of Contents
-------------------------------------------------------
文章同時刊載於_BurG Lady's Sex Toy_伯格娘的情趣開箱
http://burglady.blogspot.com/2016/06/blog-post_14.html
(請不要問為什麼是情趣開箱)
-------------------------------------------------------
無論如何,我總是會想像,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片麥田裡玩遊戲。
成千上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
我呢,就站在那混帳懸崖邊。
我的職務是在那裡守備,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跑來,我就把他捉住
——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裡跑,
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
我從早到晚就在做這件事。
我只想當個麥田捕手。
_傑洛姆·大衛·沙林傑/麥田捕手/1951
-----------------------------------------------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小到我還沒有能力自己走路去學校的那個年紀。
在幼稚園裡面,我大概是中班,她是幼幼班,
幼幼班是一個只要年紀比小班還要在小的年紀,
就通通丟到那個班裡面的一個各種小鬼集合體。
但雖然有分班,基本上上課還是混在一起的,
分班大概只是一個當老師需要帶隊把小鬼集合起來成一路縱隊移動時,
比較方便的一種作法。
我大概已經忘了她長甚麼樣;而我不記得她是否記得我的模樣。
那是一間國小附設的幼稚園,小學叫做北埔國小,幼稚園大概就叫做北埔幼稚園。
我們很好,但那是很秘密的事情。
大孩子不會想要跟小孩子湊在一塊,
因為那樣很不酷,何況還是跟一個女孩子。
上課的內容我多半不記得,
但我們不會坐在同一桌,我甚至沒有跟她待在同一個班學習的記憶,
她像是一個只存在在遊戲室的玩伴,但我很確定她存在。
通常幼稚園比較早下課,下課後我要等當時在小學就讀的哥下課,
再一起走路回家。
在哥下課之前我們會待在遊戲室,玩塑膠球或是積木之類的玩意兒。
那天中午我們一群小鬼在課室吃飯,主餐是香腸;甜點是綠豆湯。
那天不知道怎麼了,吃飯吃到一半我勃起了,
年紀還小的我根本不曉得那代表甚麼,
只知道這是一件不能讓女孩子看到的事情。
但我同桌的同學們大概感覺出甚麼異狀,
中間不知發生了甚麼事,
最後我們一群人三五個臭男生,把頭探在桌子底下,
看著我勃起的雞雞,一邊看一邊笑,笑得很厲害,完全停不下來。
大概一群臭男生低著頭看桌底、不時抬起頭來用腹肌痛的等級狂笑,
那樣的畫面實在太詭異了,老師終於走過來查看怎麼回事。
電光石火之中我收起了我的雞雞,
桌底下甚麼也沒有,然後我們繼續吃飯。老師帶著一頭問號離開。
同一天下午,我和她躲開了康樂活動之類的課程藏身在遊戲室。
我們不吵,很靜,偶爾會聊天但通常不太說話,
我們也不喜歡會發出噪音的樂器類玩具,
只是沉默的堆積木,把玩球,很靜。
這種狀況對我們兩人來說其實見怪不怪,
大概老師們跟幾個女同學都知道我們的狀況,
因此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然我也想不出來為什麼我們可以老是翹課躲在僅僅距離教室一面牆的地方。
然後幾個男孩子進來,
我們不以為意,也一起玩,秀一下家裡的玩具之類的。
大概是對於性的好奇:我們都很好奇。
幾個男生推我壓在她身上,我不覺得討厭,她也不覺得害怕,
在我不知道是否美化了的記憶中,
我甚至記得我問她可以嗎而她點頭。
我用沒有勃起的下體在其他同學的推擠中壓在她身上擺動了幾下,
而她疑惑而沉默地看著我。
對幾個七、八歲不到的小孩而言,
這件事大概一點樂趣都沒有,太無聊了。
於是我們似乎懵懂的了解了性原來是一件這麼無聊的事情,結束了這場鬧劇。
男同學們回到課室,我們繼續待在那兒,沉默著聊著玩著,然後我們睡著。
在那個我下課了而哥還沒下課的空檔,我起床。
那天下午的天氣很涼爽,
陰陰的有點濕氣,很好睡。
我走出遊戲室到課室,
老師在整理小鬼離開之後的雜亂教室,問我是不是睡飽了,
我大概說是,還和老師聊了幾句。
接著回去看她,她已經醒了,坐在那兒,
軟軟的身上是米白色棉質童裝的模樣,
她沒有那種沖天炮頭或是辮子之類的愚蠢孩童髮型,
就一柔軟的清湯掛麵頭,短短的頭髮和大眼睛,沒有嬰兒肥。
我爬過去向她問要不要親親,她說好,我們就親親了,
那天我們的嘴唇很軟,
親嘴後的感覺溼答答的,
有點牛奶似的味道,和甜的口水。
我們抱在一塊,
當時的我喜歡那樣的感覺,
但就是喜歡,不是戀愛了、也不是幸福,
只是和她抱在一塊的感覺很喜歡。
然後哥下課,來接我,我和她說再見;她和我說再見。
走出遊戲室穿過課堂,向老師告別後回家。
自那之後我再也沒有她的記憶了。
即使我念了幼稚園直升的小學,而她我想應該也是,
我也沒有再見到她的記憶。或許對小學生來說學長學妹這樣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
大概人幼年時期經歷的事情,
就會以沒辦法控制的強度狠狠烙印在一個人心中。
或許是因為那是人最早的記憶,除了它之外也沒別的值得記得的事情,
因此就記著,無聊時就回想,然後又不想他,
無聊時又從記憶庫裡面翻出來回想,變成一種記憶的練習。
經過十年二十年,
那些不足掛齒的吉光片羽就這樣從表層記憶成為長期記憶,
滴水穿石似的滲入一個人的核心成為他成長的養分和本質。
Oscar在幼年時期撞見的攻擊案,在他心中留下了強烈的恐懼,那是他害怕的根源,
害怕或許不是攻擊本身,而是自我認同對於這個世界的強烈恐懼。
Oscar在攻擊案後向父親詢問原因,卻得到了一個沒有解答的解答,
最終Oscar並沒有去挑戰這個答案,而是剪去了頭髮。
電影中藉由木工與攀爬這樣男性運動的形式,
象徵了Oscar拋棄了那個反手看指甲的纖柔自我,轉向順性別特徵的擁抱。
片中許許多多的象徵,皆以一種若有似無、隔靴搔癢似的力道表現,
在90分鐘片長之中,
人物塑造略嫌平板、類型化、甚至缺乏邏輯性:
比如獨自帶大孩子、甚至會陪小孩念床邊故事、在森林打鬧、造樹屋的Peter,
這些行為簡直是理想優秀老爸的樣板模樣,
卻轉折成為一個中年失意的Loser Dad,並且帶有強烈的恐同傾向;
帶著少女曖昧情愫與Oscar索吻的Gemma,
卻又在幾天後向Oscar詢問他與Wilder之間的同志情事;
Oscar之於化妝這件事本身的女性特質與隱藏屬性;
以及Oscar母Brin作為家庭叛逃者的堅毅女性形象。...
但這樣輕柔的力度,讓我對於愛人怪物這部片有著非常私人的喜愛。
或許在我的心目中,
人就是這樣帶著無法用邏輯理解的缺陷:
有著中心思想卻有時常背離而馳。
過度深化的角色或許更能深入人心,
但我卻無法忽視人始終是帶著多面向的矛盾而生存著。
彷彿魂斷威尼斯中俊美少年的Wilder,
帶著迷幻與勾人的笑容和體魄,他吸毒、狂歡、撩人,
卻對於自己未來的行程說了謊,
宣示了如此美好無瑕的存在,也有著俗氣的家庭煩惱,
而俊俏、八面玲瓏的少年,其實也只是一名沒有獨自行為能力的青少年。
青澀的Gemma在台階上與Oscar輕輕一吻,卻慌張尷尬地結束的一切,
其後再也沒看他向Oscar表露愛慕,甚至對Oscar扮演著閨密姊妹的角色。
身為戲劇表演者的她,
在攝影時的肢體展現出來的絕非落落大方的專業模特,
她對自我的認知尚欠自信,但卻拒絕了Oscar的PhotoShop,
或許代表她對自我外貌的誠懇接納。
Gamma可愛在於她對於自我尚欠充足的認識,卻有著「我即是我」的無畏價值觀。
易怒的Peter在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他的恐同情節,
但是Peter卻未對幼年纖弱氣質的Oscar表現不悅或矯正的心態。
成年後的Oscar因為幼年父母離異的陰影,在片中避過兩家聚餐的時光;
在發現自己的軟弱之前對母親抑是態度冷淡,
這樣青年叛逆的行為也未曾招致父親的打罵,
反而是在離婚過程中對妻子口出惡言與嘲諷的Peter,
盡力扮演好維繫兩家情感的角色。
是,Peter是一個發狂的男人,
但他也是一個孤獨的男人:不被孩子看好;
卻仍然希望能幫助兒子、照顧他、鼓勵他、滿足他的需求。
丟失了妻子卻忍下心中的孤寂善待離異的妻子與她的新丈夫與孩子。
並且完好如初的留著所有妻子的遺留物,
包括離異當時一怒之下裝箱丟棄的「Brin's shit」。
Peter嘴上不說,卻可能是片中表現的最敏感纖細的弱者。
peter的恐同,對照Wilder對於是否為同志的指控的矢口否認,
或許皆源自於社會對同志族群的攻擊性,最深層的恐懼,所對照出不同的防衛機制。
而Oscar本身也並非沒有這樣的防衛機制,
在正確的「知道」性別意識、與對性別意識與差異的「實踐」過程之中,
Oscar並沒有做得特別好,
卻拿Peter來當作語言暴力的發洩工具,或許Oscar才是整部片中最為矛盾與病態的人。
片末Oscar帶著Buffy到海邊將Buffy的屍體流放,
身體已死但靈魂不滅的Buffy對Oscar說出「自己」早已是陸續更替的第四支倉鼠,
Oscar卻漏聽了這項事實。
這個橋段顯得耐人尋味,
既然Buffy僅僅是Oscar心中的另一個聲音,
那麼親眼目睹祂死亡的Oscar,
是否在抽出困擾他的鐵條之後,從此不必要再需要那個聲音?
既然如此,那麼在當下就已四肢冰冷的Buff於那時就該停止出聲,
他的聲音卻持續到了片末?
而Buffy的低語是Oscar心中所想,
Oscar又怎會漏聽自己心中所思?
或許即使逃離了瘋狂父母的小鎮,
以駐村藝術家身分獨居的Oscar心中才更是癲狂或脆弱,
需要一個心中的Bing-Bang。
而假意向心中Bing-Bang告別的他,
卻對於Buffy不存在這項事實難以跨越;而選擇以漏聽向自己交差。
如此之下,Oscar終將可以繼續尋找另一個Bing-Bang投向淺意識的溫柔鄉。
性向認同的議題,自然是貫串愛人怪物一片的主要議題,
但無論是導演過度貪心的想要容納太多議題所致、
又或是他本來就有想要表現這樣些微搔弄的輕撥手感,
我都認為這對最後作品的呈現是好的。
這樣的呈現顯得愛人怪物並未抓著同志議題往死裡打,
反而水平審視了每個角色所面對的壓迫與失敗,
片名選用櫃子一詞暗指劇中角色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遇上而不願正面對峙的櫃中野獸,
少年們青澀、生硬又不熟悉自己,
對於幼年時期的自己其強烈的震撼形塑了我們對於恐懼最根本的樣貌,
一點一滴的滲入一個人最深最深的未知意識之中。
而或許少年們皆終將在親友們的猜疑與愛之中,
逐漸建構更成熟的我。如此面對成長的過程使得本片更加餘韻雋永。
-----------------------------------
※片名Closet Monster 一詞可直翻為「櫃中野獸」,
可解讀為小孩睡夢中會從床底或是衣櫃中衝出的想像中的怪物。
電影「怪獸電力公司」、「怪怪屋」、「羊男的迷宮」或是
童話故事「納尼亞傳奇」皆有Closet Monster故事的影子。
-----------------------------------------------
愛人怪物/Closet Monster/2016
史蒂芬鄧恩/STEPHEN DUNN
-----------------------------------------------
延伸閱讀:
腦筋急轉彎/ 彼特·達克特,羅尼·德爾·卡門
迷走青春/The Tracey Fragments
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 (小說、電影)
麥田捕手/Jerome David Salinger
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同志夜店攻擊案/2016社會事件
--
------------------------------------------------------
BurG Lady's Sex Toy 伯格娘的情趣開箱
http://burglady.blogspot.tw/
每一項玩具都是屬於自己的私密時光;
求妳,放心、大膽的探索自己的情慾。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不放手,直到夢想到手-《當幸福來敲門》
By Sierra Rose
at 2016-06-15T21:47
at 2016-06-15T21:47
厲陰宅
By Liam
at 2016-06-15T21:47
at 2016-06-15T21:47
溫子仁恐怖片的成功因素?
By Ingrid
at 2016-06-15T21:26
at 2016-06-15T21:26
羅蘭表示:ID4會有第三集
By Mia
at 2016-06-15T21:15
at 2016-06-15T21:15
《寒戰2》港鐵放炸彈 影帝限時3hr好緊繃
By Megan
at 2016-06-15T21:09
at 2016-06-15T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