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反映加害者家屬多元 - 紀錄片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20-08-15T17:34

Table of Contents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關注議題 反映加害者家屬多元觀點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731insight001/ 文|祁玲

你對死刑的看法是支持、反對或不知所措?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從加害者家屬的
視角切入,反映台灣社會對此議題的態度,入圍本屆台北電影獎和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由於題材敏感,導演李家驊在田調、拍攝期間屢遭挫折,籌資亦四處碰壁。雖有公部門補
助和相關單位小額贊助,最後他仍自掏腰包才完成。幸運的是,昔日盟友、佳映娛樂總經
理劉嘉明力挺,影片即將上映,兩人皆期盼此議題能獲得更多關注。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有3個案例,分別是仍在服刑的A、已於去年初在台北看守所自縊的
陳昱安,以及在台北捷運車廂隨機殺人、於4年前遭槍決的鄭捷。之所以選擇他們,是因
為3人的父母對死刑的態度各不相同。

李家驊說:「個案A的爸媽拚命想營救他;弒父的陳昱安,家人是受害者也是加害人家屬
,所以他媽媽希望這件事情盡快結束;鄭捷的父母則不知所措。這些家屬的心態反映了台
灣社會對死刑的3種態度,因此想透過影片傳達給觀眾。」

12年前,李家驊參與紀錄片《島國殺人紀事3》拍攝,影片涉及爭議的蘇建和案,原本支
持死刑的李家驊信念開始動搖。當時導演蔡崇隆給他的書單中,有一本作家張娟芬撰寫的
《殺戮的艱難》,成為他拍攝《我》片的動機。

「這本書讓我確認對死刑的看法:它其實不是可靠的制度。」李家驊認為,《殺戮的艱難
》是台灣人都應該要看的重要教材,礙於島民閱讀風氣不盛,於是想拍攝這本書的影像版
,實際執行後才發現困難重重。除了影像與文字是全然不同的載體,敏感的題材更讓他從
田調到拍攝都吃足苦頭。


受訪會引發家庭不和,或在公部門上班有所顧忌,常讓李家驊拍不下去。

李家驊表示,最大的困難有二。首先,絕大多數接觸過死刑犯的人,都不願公開談論。他
前後接觸4、50個人,即使非常樂意在私底下表達想法,但絕對不能在鏡頭前受訪,「有
一半以上的人拒絕我。」

理由很多:有些人只要一受訪就會引發家庭不和; 有人因在公部門上班而有所忌,凡此
種種常讓李家驊慨嘆拍不下去。

所以片中很多段落都由律師講述,因為他們同時會接觸家屬和當事人,加上表述能力相對
較好,了解案情的來龍去脈,「我不是故意挑律師,而是在揀選素材過程裡,你只能找對
敘事最有利的。」


取得相關單位拍攝許可也是一大困難,公部門諸多限制讓他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李家驊
說:「為了拍刑場畫面,法務部幫不少忙,但過程中仍有重重阻礙。至於進看守所拍攝也
溝通很久,大概半年多、一年吧,結果要進去拍之前主管換人,等於一切要從頭來過。」
最後透過管道達到目的,但對他的身心都是一大考驗。

由於工作太辛苦,李家驊沒有固定的工作班底,成員流動率頗高,不僅製片、執行製片常
換人,攝影師也都由朋友或前輩輪班,整個團隊連同剪接師,前後有十來個人參與。因預
算有限,大家都只領出班費。


《我》片拍攝成本約新台幣250萬元,其中100萬元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還有一個
不願曝光、倡議廢死的單位捐助20萬元。除此之外,李家驊再也找不到資金,最後只好自
掏腰包。

他坦言:「試過很多管道,原本大家都說要給錢,可是因各種原因作罷。我也去國外提案
,可惜都沒成。有些礙於國家政策,有的電視台說觀眾不喜歡,或因政策限制不能播,這
是為什麼我一直覺得很挫折。」

李家驊考慮過以群眾募資的方式籌錢,但跟幾個非政府組織討論後,認為群募都訴求同溫
層的人,偏偏關心這個題材的人不會有錢,所以就放棄了。

《我》片發行商、佳映娛樂總經理劉嘉明對上述過程全然不知。李家驊解釋,儘管也想尋
求劉嘉明協助,但雙方幾年前合作紀錄片《夢想續航》,「一直超支,浪費劉嘉明太多錢
,所以才打消念頭,怕他又賠錢。」

後來,李家驊額外獲得國藝會50萬元的發行補助,有了減輕負擔的定心丸,他才敢開口請
求劉嘉明支援發行工作。所幸戲院業者反映熱烈,已經排定近期於全台14家戲院上映。


劉嘉明坦言,死刑議題很冷僻,不可能像紀錄片《看見台灣》掀起熱潮。

經劉嘉明評估,發行費用約需新台幣100萬元。由於國藝會已補助一半,佳映娛樂打算再
投入50萬元。若《我》片票房收入可達100萬元,就不會賠了。

劉嘉明坦言,死刑議題很冷僻,不可能像紀錄片《看見台灣》那樣全台掀起熱潮。身為發
行商,他的目標是讓更多人看見《我》片,「不是我們不想賺錢,而是這種情況下,只要
發行端量入為出,相對而言比較沒問題。」

根據劉嘉明的經驗,議題性電影只要找對觀眾和通路,收入就能細水長流。他舉例:「一
般人不會注意到教育公播市場,可是對發行商而言,這是最穩定的一塊。除非國家解散,
不然每年教育部還是會編列預算,讓各級學校購買優質的教材。」

以《夢想續航》為例,差不多五年可以回本,因為它在某塊市場具備長期的價值和收入,
發行商必須要能精準掌握。否則,像《我》片或《夢想續航》這類型的影片,若單單從傳
統發行的角度來看,都不具備可回本的條件。

能否回本,決定導演拍攝下一部作品的續航力。因此劉嘉明語重心長說:「我希望每位導
演都要對預算有責任感,這非常非常重要,否則這麼多人花心力拍了一部片,卻只有one
shot(一次機會),那就可惜了。


https://youtu.be/yM6xqZam7V4




--
※ 編輯: filmwalker (60.245.65.134 臺灣), 08/15/2020 17:37:03


All Comments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串連放映新竹場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20-07-31T15:22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全台書店串連計畫 ▋時間 ▋ 2020/07/31(五)19:00入場 / 19:30開始放映 ▋地點 ▋ 江山藝改所(新竹市東區興達街1號) ▋映後座談講師 ▋ 邱顯智(人權律師) ▋入場方式 ▋ 免費報名入場:https://forms.gle/aRZfB3fbwSaxLRB7 ...

「蹲點‧台灣」紀錄片獎 徵件至9/1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0-07-16T13:58
「蹲點‧台灣 紀錄片獎」,徵求充滿台灣人情味的人物故事! 徵件至9/1 為止,獎項詳情: https://youth.chtf.org.tw/mod-clicktaiwan-awards 「蹲點‧台灣」活動與中華電信「2020 MOD微電影暨金片子創作大賽」 共同合作推出「蹲點‧台灣 紀錄片獎」, 邀請全民 ...

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入圍解析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20-06-28T13:57
呈現,而非粗暴地給出答案: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入圍解析 https://www.fountain.org.tw/r/post/taipei-film-festival-best-documentary 文/張硯拓 1998年,隨著台北電影節開辦,從前身「中時晚報電影獎」演變而來的台北電影獎增設了 「百萬首獎 ...

《The Last Dance》成為時下最受歡迎紀錄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0-05-05T13:19
Michael Jordan 之《The Last Dance》成為時下最受歡迎紀錄片 https://tinyurl.com/y9kofyl6 由 ESPN 與 Netflix 攜手策劃而來的最新紀錄片《The Last Dance》正式在 4 月 19 日 上映,港台地區皆有有線電視台作轉播,相信已有不 ...

現存台灣最早紀錄片 拍攝台中張家出遊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20-04-26T12:41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75989 台灣早期的紀錄片是什麼內容?文獻收藏家李坤城最近分享了一部紀錄片,拍攝的是1930 年的台中生活,以9.5釐米的影片拍攝,內容是當時台中的張姓醫師家族出遊的家庭紀錄 。可以看到當時包括台中公園、霧峰林家等地標,以及生活型態。文史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