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記者》擲地有聲的不只是報導,更是 - 電影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20-06-30T03:36

Table of Contents


雷文防雷資訊頁

圖文好讀版:https://link.medium.com/7cys22yII7

~*-*~*-*~*-*~*-*~*-*~*-*~*-*~*-*~*-*~*-*~*-*~*-*~

《普立茲記者》電影中主要敘述,曾經採訪希特勒的英國記者-Jones,對蘇聯超乎預期的經濟成長感到好奇,決心前往莫斯科訪問史達林,卻在過程中發現了被掩蓋的悲劇……看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了解故事的時代脈絡相當重要,以下整理了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

#一戰後亟欲改革的蘇聯

失敗的政策:農業集體化
一戰後,全球經濟蕭條,多數歐洲國家經濟困頓,蘇聯的穀物存量也漸漸露底。逼走黨內右傾集團的史達林,獲得極大權力,將國家的糧食危機歸咎在富農階級,並發展「農業集體化」。不斷打壓富農,並將私人農場整併成大型農莊,期盼藉由機械化提升產量。不料,農民害怕財產充公拒絕合作,甚至焚燒農作物與屠宰牲畜;富農遭流放後,生產技術、經驗也跟著被流放,留下的農民不如富農熟嫻耕作;害怕自己被劃為富農的農民們,不敢辛勤耕作,降低產量。上述原因使得全國農作產量非但沒有提高,甚至下降1/3。

比政策更失敗的政府
政策失敗並不少見,但不願承認失敗的蘇聯卻打算採取更激進的作法,收歸農具、機械為公有,並徵收所有的農產品,禁制私下買賣,所有的糧食被運送到莫斯科,給官員與富人充飢。事發至此,原本的「歐洲糧倉」烏克蘭在1932-33年發生嚴重的大饑荒,據統計死亡人數高達數百萬人,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劇,迫使官方下令禁止食用自己的孩子,這種荒謬且不尋常的法律更凸顯該政策的失敗。除了最為慘重的烏克蘭外,其他地區,如:北高加索、伏爾加地區、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等地也發生嚴重的饑荒。

自欺也欺人的解決方式
極權統治的蘇聯對內採取高壓管理,嚴禁民眾討論與提起此話題,遠在莫斯科的官員眼不見為淨,欺騙自己國泰民安。控制且封鎖消息的蘇聯,進出國界都需要嚴格的審查,在國內的外國人也受到監視,因此國際上難以取得第一手未加粉飾的消息,政府再透過嚴格的言論審查與賄賂,軟硬兼施的讓外國記者正面地報導國內的消息,如榮獲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莫斯科分部主任宣稱「Russians Hungry, But Not
Starving.」,甘願為莫斯科當局粉飾太平,這也是本劇最大的嘲諷。此外面對國際重要人士參訪,則是建立「樣板式的集體農莊」,上演革命成功後人民安居樂業的、農業生產力提升、高度機械化的假戲。

國際政治的犧牲品
面對納粹德國的野心與再次崛起的強大軍備,歐洲各國紛紛擔憂著二戰的到來,因此對蘇聯的作為噤聲。以德國為假想敵,作為鎮守東面戰線的蘇聯,是英美為首的國際聯盟不可或缺的盟友與戰力,即便民生凋蔽的蘇聯將國內的生產力轉往軍備與實行高壓政治,甚至各國就算耳聞飢荒消息或發現端倪,也不願揭陋蘇聯與其撕破臉,在政治上的考量下,烏克蘭的糧食成了換取利益的犧牲品。

#報導的正面影響

在肅殺國際氛圍中,雖然這篇報導沒有辦法拯救數百萬人的生命,但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被Jones的文字和報導啟發了。

延續揭陋真相的精神
有人說這篇報導啟發了英國作者歐威爾創作《動物農莊》,一部警世的小說。書中隱喻史達林十月革命後的蘇聯政治,政府建立資訊傳播不透明的社會氛圍,並洗腦民眾盲目地相信官方的資訊,相近的時空背景與小說暗喻的故事都和報導接近,與Jones同為英國人的作者,都是推斷小說受到報導影響的線索之一,因此電影中也巧妙的運用小說中的經典名句串場,加強電影傳達的訊息。

長尾效應創造聲量
雖然在當代無法成為最吸引眼球的報導,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這篇報導,民眾們開始討論、學者們深入研究,看過電影的我們或閱讀此篇文章的你也成為了這股聲量之一。2002年烏克蘭政府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六定為「饑荒紀念日」,波蘭與美國參議院也都公開聲援這個歷史事件,譴責蘇聯政府的不當政策,同時緬懷受難者。

只要我們能夠持續討論、不忘記,滾動的歷史將會把正義還給當初的罹難者!

不斷上演的歷史
雖然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但歷史卻會不斷上演。近百年前集權統治的蘇聯政府,針對烏克蘭民族復興運動,為了維持國家政權,報復性地創造大饑荒劑型種族清洗,對內持續控制言論、對外則創造國泰民安的形象給國際社會看;近百年後,中共以反恐之名設有新疆再教育營,為了維穩,控制維吾爾人言論、宗教自由,而當面對忽視人權的指控與爭議,邀請外媒參觀「樣板」營區,展示符合人權的作法。相似的歷史再度上演,如今面對中國的地緣政治勢力,許多國家也對此議題噤聲,但只要我們不斷的討論這樣不公不義的事件,累積足夠的聲量,仍會讓受害者有看到希望的那
天。

~*-*~*-*~*-*~*-*~*-*~*-*~*-*~*-*~*-*~*-*~*-*~*-*~

我非常喜歡看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或是電影中表現出當代大事件的影響,像阿甘正傳這類型的電影正是我的最愛。《雪地裡的真相》又或譯為充滿諷刺的片名《普立茲記者》,重現1930年代的歷史,一段嚴肅又可能在現代重演的悲劇 — 烏克蘭大饑荒,那時記者赴死揭陋了被掩蓋的真相,而我們何其有幸,能夠以電影的形式閱讀這則事件!如果你也喜歡看歷史電影,非常推薦這部!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ad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20-06-30T14:48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20-07-04T03:47
寫的真好,優文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20-07-04T07:34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20-07-07T00:25

美隊強制五五開的說法是哪來的?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0-06-30T02:28
如題,每次討論到有關美隊相關的事情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人留言說美隊對手的強度總是會依劇情被調降 強制五五開 不過再仔細思考過後,想不通這樣說法的根據到底是什麼? 以下就來盤點MCU所有美隊的對手吧! 首先是美一 在這集主要的敵人是紅骷髏 一個和美隊一樣的打藥仔 我想五五開應該滿合理的 次要敵人則是一堆 ...

王家衛的電影是不是很可怕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20-06-30T01:16
小弟很資淺 之前覺得王家衛的電影應該很難懂 後來發現不需要去懂它 只管沈浸其中就好 而我目前只看了兩部 《重慶森林》跟《東邪西毒》 我發現劇情說要多棒 倒也還好 最可怕的是觀影後 電影中的氛圍與感覺會一直揮散不去 所以王家衛的電影是不是很可怕 然後 張國榮演的歐陽鋒太完美了吧... ...

72小時前哨救援—寫實的戰爭片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0-06-30T00:33
根據CNN戰地記者報導加上生還軍人的回憶和飾演,這部72小時前哨救援非常寫實。 電影故事背景在2009阿富汗戰爭中最偏僻、地形被山脈環繞易攻難守的前哨基地 https://i.imgur.com/hdXb6kX.jpg ~*-*~*-*~*-*~*-*~*-*~*-*~*-*~*-*~*-*~*-*~*- ...

金獎編劇開拍《武漢計畫》 中國網友崩潰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20-06-30T00:07
好萊塢找金獎編劇開拍「新冠肺炎」主題電影,標題劇情再次惹毛網友! https://i.imgur.com/wuuBVSh.jpg 說到2020年全世界最重要的大事,那一定就是新型肺炎的大規模傳染了。雖然目前全球 疫情已逐漸趨緩,但從2019年年底在全球爆發至今,已經造成超過50萬人喪生,上千 萬人確診,經 ...

《死因無可疑》嚇破膽 香港上映開紅盤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0-06-29T23:56
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212547 《死因無可疑》嚇破膽 香港上映開紅盤 2020/06/29 23:08 〔記者吳琬婷/台北報導〕恐怖闇黑電影《死因無可疑》由香港導演袁劍偉執導,金獎帝 后黃秋生與林嘉欣聯手,演出比鬼片更可怕的作品,電影改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