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書評 - 台灣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2-11-18T13:58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1Gg7ZwVp ]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評論] 《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書評
時間: Sun Nov 18 13:58:14 2012

放映週報381期「電影特寫」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period=381


《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書評
文/梁碧茹

1960年代陳耀圻的《劉必稼》引進真實紀錄的概念,影響了1970年代的電視紀錄片
的製作形式。那是一個瓊瑤愛情電影的年代,然而,根據吳念真的回憶,當時由黃
春明等人製作的《芬芳寶島》電視紀錄片中,某集講述瑞山煤礦的故事,因為將平
均所得說多了,結果造成一千多位礦工柔性罷工。(註1)無論是因為電視紀錄片的
社會描寫脫離現實,還是礦工藉此抗議資方剝削,吳念真都感受到影像對社會的影
響力,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紀錄片這個影像類型所肩負的道德與社會期待。

觀賞紀錄片時,觀眾透過紀錄片工作者的攝影機(眼)看盡人生百態與社會景況,
透過他們的美學實驗,體驗到各種面對「真實」的態度。那麼,關於台灣紀錄片工
作者自己的人生呢?

2009年,在蔡崇隆導演的帶領下,一群學生與記錄片工作者一同完成了《愛恨情愁
紀錄片:台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這本紀錄片工會的出版書籍處女作,以
七彩霓虹燈般的鮮豔書封設計,宣告了某種市井草根、多元聲道的態度。書中每篇
訪談開展前,都有一篇採訪者對受訪者以及採訪作業的感想,或是對紀錄片與相關
議題的再思考。由於採訪者各異,文中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採訪風格,而不同受訪者
的回應「氣口」,也透露了導演們的殊異性格。

2012年,林木材以其對紀錄片長期的關注與投入所累積的情感能量,書寫出這本文
體獨特的《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作為紀錄片工會出版的第二本書。作者
選出五組(共六位)導演,透過訪談紀錄的整理,佐以作者對導演與紀錄片產業的
理解,再加上對影片的觀察與反思,寫出這一本溫柔抒情,甚至帶著稍許向紀錄片
工作者致敬意味的作品。書中受訪的導演們生於1970年代左右,成長時所歷經的80
、90年代,是台灣紀錄片蓬勃發展的時期,也是台灣政治、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
年代,本書以紀錄片工作者成長的歷史背景作為時間框架,捕捉了他們與紀錄片相
遇的時刻,以及其作品和台灣社會撞擊出的火花

然而,作者抒情敘述與紀錄交錯的書寫策略,令人在被感動的同時,也對作者與書
寫對象(角色)們之間的關係,產生了一些思考或疑問。作者的寫作客觀與感性交
錯纏綿,在企圖拉出描述與論述距離的同時,字裡行間又盈滿著作者對被敘述者的
相知相惜。書中後記提到了「攝影機鋼筆論」,說明攝影機如同筆一般,導演是作
者,應有自己的風格和觀點。儘管本書寫作風格確實有其動人之處,筆者的疑問在
於:此種風格化的書寫策略下,紀錄片工作者的生命與樣態是否被忠實的呈現?作
者與被書寫者間的關係設定為何?又以何種態度面對眼前的素材?而此法的再現紀
錄片工作者,與以訪談形式為主的文字紀錄,是否能更有力、有效率地呈現紀錄片
景框之外導演的思考與狀態?讀者閱讀時所引發的想像,有多接近那些被描寫的人
、事、時、地、物?而作者對讀者的回應是否抱以某種期待?

如此(再)創作式的紀錄/書寫(甚至帶有些傳記的味道),因為涉及紀錄片工作者
的生命歷程,難免會遭遇上述的問題,而此般再現議題,正也是紀錄片創作本身的
難題。這些問題沒有正解,也無關是非對錯,而是創作者與讀者之間必然的溝通過
程。經由本書所引發的思考,或許可以重新思考過去紀錄片相關文獻的形式,以及
另闢不同論述空間的可能性。

然而,這些提問並未妨礙筆者閱讀過程中的感動。作者對紀錄片的了解、投入、與
熱愛在書中表露無遺。其點評細膩,對於紀錄片的閱讀與理解亦相當精準與深刻。
聞天祥在推薦序中的結語,似乎貼切的捕捉到作者文字間所透露的寫作歷程:「觀
看,感受,同情,啟動。是創作者按下機器開關的步驟,還是觀賞者被作品影響的
階段呢?用文字去紀錄紀錄片工作者,應該也是這樣的吧!」

閱讀《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應該也是這樣的吧。


【註1】胡智銘,《熱情逼人的歐吉桑 吳念真》專訪,中時電子報,2006年二月21日
。電子報連結: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221/02.htm


《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
策劃: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作者:林木材
出版:遠流出版公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60876

透過紀錄片的景框,所謂「真實」 是什麼面貌?放棄往往比不放棄更難?

拍出經典作品《無米樂》的莊益增與顏蘭權、戲謔柯賜海荒謬世界的黃信堯、培訓
出無數學員的陳亮丰、綻放著自由姿態的曾文珍、睜眼戳出禽流感真相的李惠仁,
本書以六位中生代台灣紀錄片工作者為對象,透過他們追尋紀錄片的不同取徑與思
考,一窺台灣紀錄片的多元樣貌。

作者參考大量訪談與歷史資料,文體融合傳記、訪談與評論,內容不僅附錄紀錄片
相關大事及導演作品年表,更淺顯地描述出紀錄片的美好與掙扎、意義與哀愁。是
寫作品,寫紀錄片;也是寫人生,寫歷史。本書不只是寫給影迷或紀錄片專業人士
,更是獻給熱愛生命、熱愛文化的讀者。





--
電影‧人生‧夢
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

歡迎收看「紀工報」!
http://docworker.blogspot.com/


--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李天爵首部執導《命運狗不理》金馬搶先映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2-11-17T14:37
http://ppt.cc/lzrL 【大紀元2012年11月17日訊】黑色喜劇《命運狗不理》是由獲得金馬獎最佳美術獎的李天 爵首部的執導新作,最近正式入選金馬影展的「華語電影世界」,並於11月15日金馬影展 舉行首映。導演領軍,幾乎所有演員到齊,現場星光熠熠。 出席演員包括首次擔綱演出女主角的林若亞,以 ...

2012金馬影展─她永遠陪在你身邊《親愛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2-11-16T16:58
※ [本文轉錄自 Golden-Award 看板 #1GfW0L0r ] 作者: leaf77 (77) 看板: Golden-Award 標題: [金馬] 2012金馬影展─她永遠陪在你身邊《親愛 時間: Fri Nov 16 16:57:54 2012 2012金馬影展─她永遠陪在你身邊《親愛的奶奶》 ...

「小時代」電影版 定裝照搶曝光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2-11-16T13:35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7502304.shtml 【聯合報╱記者王雅蘭/台北報導】2012.11.16 柴智屏監製電影「小時代」明天在上海開拍,大陸當紅小旦楊冪和郭采潔定裝照豔光四射 ,兩人似被打造成雙生花,加上製片方宣布電影故事不見得和小說相同,更添 ...

光輝國片 力挺告白網路活動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2-11-15T15:55
※ [本文轉錄自 NewActivity 看板 #1GcYwioa ] 作者: bet1113 (我思故我在) 看板: NewActivity 標題: [活動] 光輝國片 力挺告白網路活動 時間: Wed Nov 7 17:49:30 2012 2012下半年您看過幾部國片了呢? 有什麼話想對電影、 ...

11/18電影論壇-電影圓夢你也可以!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2-11-12T11:34
※ [本文轉錄自 NewActivity 看板 #1Ge6u2k2 ] 作者: bet1113 (我思故我在) 看板: NewActivity 標題: [活動] 11/18電影論壇-電影圓夢你也可以! 時間: Mon Nov 12 11:33:19 2012 喜愛熱愛電影的朋友注意囉!! 文化部將在信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