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奏鳴曲》─無所不在的壓力〈有雷〉 - 日本

By Isla
at 2011-04-06T22:30
at 2011-04-06T22:30
Table of Contents
影片名稱:東京奏鳴曲
看完這部電影 有很多感觸也有很多疑問
我覺得這部電影以家庭四個成員為分線,表達各個不同的壓力與面對人生的態度。
故事從香川照之演的上班族龍平被裁員開始,因為尊嚴、壓力,不敢對家人坦白,只好每
天穿上西裝,假裝沒事一樣上下班,事實上卻是去公園領發放食物,到職介所排隊等一份
正職。
不只面對失業的恐懼,回到家裡的龍平還得解決大兒子阿貴〈小柳友飾演〉的叛逆問題,
還有小兒子健二〈井之脇海飾演〉突如起來想學鋼琴的提議,這些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卻
只是讓龍平壓力更大,選擇否決與逃避。
先從爸爸講起。龍平首先面對的就是社會壓力,他就像每個普通的上班族,為了家庭奮鬥
,卻毫無所為,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可以過著平凡、無意義的每一天,但卻極其甘願。直
到他被裁員,他才發現自己的渺小、沒有專長,他開始恐懼,恐懼面對自己的無力,恐懼
自己的生存價值,當與他一樣被裁員的老友自殺後,他像是被驚醒一樣,他放下身段,就
算是當清潔工也願意。
這個角色,不只描述了日本被裁員的上班族問題,他同時也代表被社會化的上班族對生活
的無力感,與隨時都能被取代的絕望。
裡面有一段有趣的對話,當他第一天去百貨公司當清潔工時,工頭教他不同清潔器材的用
途,龍平問他為何不用萬能清潔器清潔每個地方就好,工頭就只是輕輕帶過的說,專業人
員不這麼做,萬能清潔器只是備用。我覺得這段話很有深度,可我也說不上來它的正確意
義。
而爸爸所面對的不只是社會壓力,他還有來自家庭的。或是反過來說,他其實是家庭壓力
的來源。在面對社會的無力後,他試著在家庭重掌他的權力,他試著控制、保護這家庭,
卻也同時傷害了其他家人。
再來是媽媽〈小泉今日子飾演〉,從最開始的一幕,關上被雨臨濕的窗戶,又打開,大概
就顯示了媽媽疲倦於單調生活的狀態吧。媽媽的壓力比較來自於自己內心,當然做為家庭
的緩衝、協調人物多少也有點喘不過氣;一開始媽媽的衝突不明顯,總是以暗示來顯現,
感覺媽媽非常厭煩了單調的主婦生活,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又該做些什麼,事實上,媽
媽的壓力大概是最大的。為了讓自己有所不同,而去考駕照,他就像是沉溺於無聊生活中
希望能有人拯救般,最後當家裡衝突發生,她還是沒有勇氣離開家庭去追尋。直到被搶匪
〈役所廣司飾演〉脅持,她才發現到也才敢當不一樣的自己;雖然最後誰也沒拯救誰,搶
匪開車投海自殺,而她還是回家繼續做平凡的家庭主婦。
我很喜歡媽媽這一段,小泉今日子的演技非常出色,可以清楚感受她的掙扎和感觸。役所
廣司也演的很棒!在家脅持小泉的時候,非常好笑
第三是大兒子阿貴
阿貴的戲分比較少,但卻很重要。除了大學生面對找工作的徬徨,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的
迷惘,到最後選擇加入美軍,擴大至美國與日本的政治關係的描述,壓力好像隨處而來,
連帶著還有責任。儘管非常不安,但阿貴的舉動多少也影響到了家人,母親在阿貴身上看
到追尋著什麼的勇氣,父親也感受到自己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強大可以守護這個家。
裡面還有一段是阿貴和友人的對話,友人說真希望有個大地震把所有東西都震垮,然後他
就可以當上總理進行一連串的改革。看到這裡還有點無言,真是太烏鴉嘴了這孩子。不過
也感受到他們想改變世界,卻又不知從何而起的無力。
最後小兒子健二
健二比較明顯的是大人給予孩子的壓力,大人不願意與孩子溝通,並且強加、灌輸他們思
想,卻不願意了解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些腐舊的思想和態度,大概就是讓這個社會
變的這麼糟糕、絕望的原因吧。
有一天孩子不再反抗,那就是成長。最後健二也因爸爸的反對而沒去學鋼琴,大人對於孩
子們的影響是那麼的強烈,能左右每個孩子的一生。
最後結局有點微妙,在清潔廁所時撿到一袋現金的爸爸,緊張的藏起來,卻在百貨公司裡
遇到媽媽,這一幕有點像是爸爸自己否認自己一樣,他不想面對自己是個清潔工甚至還是
充滿貪念的清潔工,於是他拼命的奔跑,跑到一半卻被車撞到。〈我還以為他被撞死了〉
而媽媽在遇到那麼失魂落魄的爸爸,感覺有點生氣或是覺得可悲,於是那也讓她下定決心
跟著搶匪,像變個人似的,不顧一切的開車到海邊。
而健二在看到自己的好友因為翹課被家人抓回去後,坐公車到了某個地方,卻因為逃票被
抓,在那裡他第一次被當大人般對待,將犯行列入檔案,與其他大人關在看守所裡面。隔
天一早,被保釋的健二走回家裡,卻發現家裡一團亂,沒有人在家;而媽媽在海邊的木屋
醒來,發現搶匪投海自殺,才疲倦的收起的慌亂回家。被撞昏的爸爸,睡在路邊一整夜,
茫然的醒來後,將那包現金投入遺失箱,滿身是傷的回去。
三人在那天早上默默的吃著飯,沒有人提起昨天發生了什麼,就像平常的日子一樣。但經
過這些意外,或許也開始體認到家庭的牽絆和力量,有些事情也正在改變了。
最後一幕,健二在考場彈完琴,父母親走向前迎接他,三人一同走出場外,在場的人安靜
的看著他們離開,感覺這一幕非常巧妙,不知道在暗示著什麼。
或許代表著他們和解了,彼此扶持的生活,不會再有謊言或虛假,亦或還有其它涵意,希
望有版友可以解答。
這部電影的導演黑澤清,查了一下是日本有名的禁悚電影導演,事實上這部戲也帶著一些
沉悶的黑色幽默;而原作由澳洲人麥斯‧曼尼斯(Max Mannix)所寫,主要著重父親與小
兒子之間的衝突,後由導演和田中幸子(Sachiko Tanaka)進行改編,將母親與大兒子形
象加強,加入更多情結。從平凡的一家四口關係,反映到整個社會現況,真的是一部值得
探討的電影。
--
看完這部電影 有很多感觸也有很多疑問
我覺得這部電影以家庭四個成員為分線,表達各個不同的壓力與面對人生的態度。
故事從香川照之演的上班族龍平被裁員開始,因為尊嚴、壓力,不敢對家人坦白,只好每
天穿上西裝,假裝沒事一樣上下班,事實上卻是去公園領發放食物,到職介所排隊等一份
正職。
不只面對失業的恐懼,回到家裡的龍平還得解決大兒子阿貴〈小柳友飾演〉的叛逆問題,
還有小兒子健二〈井之脇海飾演〉突如起來想學鋼琴的提議,這些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卻
只是讓龍平壓力更大,選擇否決與逃避。
先從爸爸講起。龍平首先面對的就是社會壓力,他就像每個普通的上班族,為了家庭奮鬥
,卻毫無所為,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可以過著平凡、無意義的每一天,但卻極其甘願。直
到他被裁員,他才發現自己的渺小、沒有專長,他開始恐懼,恐懼面對自己的無力,恐懼
自己的生存價值,當與他一樣被裁員的老友自殺後,他像是被驚醒一樣,他放下身段,就
算是當清潔工也願意。
這個角色,不只描述了日本被裁員的上班族問題,他同時也代表被社會化的上班族對生活
的無力感,與隨時都能被取代的絕望。
裡面有一段有趣的對話,當他第一天去百貨公司當清潔工時,工頭教他不同清潔器材的用
途,龍平問他為何不用萬能清潔器清潔每個地方就好,工頭就只是輕輕帶過的說,專業人
員不這麼做,萬能清潔器只是備用。我覺得這段話很有深度,可我也說不上來它的正確意
義。
而爸爸所面對的不只是社會壓力,他還有來自家庭的。或是反過來說,他其實是家庭壓力
的來源。在面對社會的無力後,他試著在家庭重掌他的權力,他試著控制、保護這家庭,
卻也同時傷害了其他家人。
再來是媽媽〈小泉今日子飾演〉,從最開始的一幕,關上被雨臨濕的窗戶,又打開,大概
就顯示了媽媽疲倦於單調生活的狀態吧。媽媽的壓力比較來自於自己內心,當然做為家庭
的緩衝、協調人物多少也有點喘不過氣;一開始媽媽的衝突不明顯,總是以暗示來顯現,
感覺媽媽非常厭煩了單調的主婦生活,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又該做些什麼,事實上,媽
媽的壓力大概是最大的。為了讓自己有所不同,而去考駕照,他就像是沉溺於無聊生活中
希望能有人拯救般,最後當家裡衝突發生,她還是沒有勇氣離開家庭去追尋。直到被搶匪
〈役所廣司飾演〉脅持,她才發現到也才敢當不一樣的自己;雖然最後誰也沒拯救誰,搶
匪開車投海自殺,而她還是回家繼續做平凡的家庭主婦。
我很喜歡媽媽這一段,小泉今日子的演技非常出色,可以清楚感受她的掙扎和感觸。役所
廣司也演的很棒!在家脅持小泉的時候,非常好笑
第三是大兒子阿貴
阿貴的戲分比較少,但卻很重要。除了大學生面對找工作的徬徨,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的
迷惘,到最後選擇加入美軍,擴大至美國與日本的政治關係的描述,壓力好像隨處而來,
連帶著還有責任。儘管非常不安,但阿貴的舉動多少也影響到了家人,母親在阿貴身上看
到追尋著什麼的勇氣,父親也感受到自己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強大可以守護這個家。
裡面還有一段是阿貴和友人的對話,友人說真希望有個大地震把所有東西都震垮,然後他
就可以當上總理進行一連串的改革。看到這裡還有點無言,真是太烏鴉嘴了這孩子。不過
也感受到他們想改變世界,卻又不知從何而起的無力。
最後小兒子健二
健二比較明顯的是大人給予孩子的壓力,大人不願意與孩子溝通,並且強加、灌輸他們思
想,卻不願意了解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些腐舊的思想和態度,大概就是讓這個社會
變的這麼糟糕、絕望的原因吧。
有一天孩子不再反抗,那就是成長。最後健二也因爸爸的反對而沒去學鋼琴,大人對於孩
子們的影響是那麼的強烈,能左右每個孩子的一生。
最後結局有點微妙,在清潔廁所時撿到一袋現金的爸爸,緊張的藏起來,卻在百貨公司裡
遇到媽媽,這一幕有點像是爸爸自己否認自己一樣,他不想面對自己是個清潔工甚至還是
充滿貪念的清潔工,於是他拼命的奔跑,跑到一半卻被車撞到。〈我還以為他被撞死了〉
而媽媽在遇到那麼失魂落魄的爸爸,感覺有點生氣或是覺得可悲,於是那也讓她下定決心
跟著搶匪,像變個人似的,不顧一切的開車到海邊。
而健二在看到自己的好友因為翹課被家人抓回去後,坐公車到了某個地方,卻因為逃票被
抓,在那裡他第一次被當大人般對待,將犯行列入檔案,與其他大人關在看守所裡面。隔
天一早,被保釋的健二走回家裡,卻發現家裡一團亂,沒有人在家;而媽媽在海邊的木屋
醒來,發現搶匪投海自殺,才疲倦的收起的慌亂回家。被撞昏的爸爸,睡在路邊一整夜,
茫然的醒來後,將那包現金投入遺失箱,滿身是傷的回去。
三人在那天早上默默的吃著飯,沒有人提起昨天發生了什麼,就像平常的日子一樣。但經
過這些意外,或許也開始體認到家庭的牽絆和力量,有些事情也正在改變了。
最後一幕,健二在考場彈完琴,父母親走向前迎接他,三人一同走出場外,在場的人安靜
的看著他們離開,感覺這一幕非常巧妙,不知道在暗示著什麼。
或許代表著他們和解了,彼此扶持的生活,不會再有謊言或虛假,亦或還有其它涵意,希
望有版友可以解答。
這部電影的導演黑澤清,查了一下是日本有名的禁悚電影導演,事實上這部戲也帶著一些
沉悶的黑色幽默;而原作由澳洲人麥斯‧曼尼斯(Max Mannix)所寫,主要著重父親與小
兒子之間的衝突,後由導演和田中幸子(Sachiko Tanaka)進行改編,將母親與大兒子形
象加強,加入更多情結。從平凡的一家四口關係,反映到整個社會現況,真的是一部值得
探討的電影。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Emma
at 2011-04-09T01:07
at 2011-04-09T01:07
Related Posts
酒井揮不去毒影 《剎那》揭真相

By Oliver
at 2011-04-06T07:30
at 2011-04-06T07:30
北川景子 奉命搭上向井理

By Jake
at 2011-04-06T07:28
at 2011-04-06T07:28
春之櫻的一開頭...

By Rosalind
at 2011-04-06T01:05
at 2011-04-06T01:05
推理

By Michael
at 2011-04-04T22:35
at 2011-04-04T22:35
THE LAST MESSAGE 海猿

By Agnes
at 2011-04-04T00:51
at 2011-04-04T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