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少女》第9-10集 - 臺劇

By Erin
at 2010-11-11T09:13
at 2010-11-11T09:13
Table of Contents
我想表示一些和前面幾位網友不同的看法。
巧菊二人雙雙赴死是一個曲折的過程,
兩人一開始都沒有強烈想死的念頭,
是很多意料之外又不可抗力的因素,將二人推向死亡。
我按照時間進程整理一下,並試圖理解小菊和巧巧在每一關當下的心態。
0.
故事前期想要把巧巧和小菊塑造成怎樣的人物?
小菊已經演了好幾集,她是個溫順多情、楚楚可憐的柔性角色。
巧巧則是對事情有自己堅持,不屈服於家長而要貫徹己見的人。
她試圖改變老師對小刀施加的負面壓力,而贏得了小刀這個朋友。
(那個"常態編班"的題材,暗示了巧巧的理想主義和浪漫性格。)
在巧菊戀中,看起來巧巧主動小菊被動,但如下文所要討論的,
小菊在系列事件中的決定性也不容忽視。
1.
巧巧邀小菊一同離家去南投的時候,並不是要去死的。
因為巧巧提出的挪用班費,是計畫由小菊的化奧獎金來還。
就像特別費機要費一樣,這個偷天換日的小聰明,
固然道德上有瑕疵,但他們「計畫中」是可以圓滿解決的。
2.
巧巧po在網上的道別宣言,到底有多強的死意,一開始還不易判斷。
也許是有一點點死意;也許只是「字面上」跟爸媽告別,而不是尋死。
po部落格的行為,多少有公開宣示心意的意味。
但是,很多人在部落格上寫心裡話,只是寫給自己看的。
包括筆者在內很多個人部落格的點閱率都很低,通常不需預期有很多人會去看。
但總歸而言,在部落格上po心情和照片,是司空見慣的行為。
巧巧當然不是為了找李優麻煩而po文的。把李優的倒楣怪在巧巧身上,
就好像,有人穿著清涼而被性侵,就認為是穿著清涼的人自己的錯。
兩人在公車上夢見死神,就像往常所有個案,
是發生在當事人遇到人生矛盾,好像要過不去的時候;
但是情勢和死意都還沒有很明顯和強烈,只是萌芽階段而已。
(就如後面要談的,在整個公路遊玩中,她們這方面的態度都很隱晦而反覆。)
其次,雖然巧巧沒有和小菊確認,夢中的小菊是很明確要和巧巧同進退的。
有人說小菊被巧巧牽著鼻子走,其實關鍵時候小菊的意見還是有決定性的力道。
3.
火燒木雕之後,巧巧寄出了明信片要還錢。
這件事至少表明,此時二人沒有要自殺。
就算曾經想自殺,打工還錢的計畫還反倒會有遏止的作用。
並且,還錢的念頭就已表明,二人是要負責任的,
他們是基於害怕而逃離現場,但是沒有逃避後續的民事責任。
4.
第一個負面推力出現在小菊和家裡打電話的時候。
先往前回顧一下。
雖然阿國是個很疼愛和保護妹妹的好哥哥,但他的管教態度是威權、家長式的。
而他在關於性取向的態度上也是偏保守,不能認同小菊雙/同性戀。
從之前李優的單元裡可以看出來,兄妹關係好的時候很好,
有事的時候阿國就變成小爸爸,用威權的方式去阻止小菊做自己想做的事。
長此以往,小菊會心生離意,也不是沒有道理。
甚至,小菊也一度覺得李優跟阿國一樣,
都擅自決定跟自己有關的事,從來不問自己的意見。
出於不想被管的心情(尤其好學生更不喜歡被管),小菊就離家了。
後來,在巧巧寄明信片的時候,小菊打電話回家(為什麼打公共電話?)。
她說「過兩天就回家」。可見至此小菊是沒有要去死的,是要回家的。
可是哥哥的威權態度和媽媽的負面批評,讓她改變主意,
走向一個無法預測後果的路線:她不回家了。
同時,巧巧一度問她要不要回去算了,可見巧巧沒有單方面控制小菊。
是小菊在此時為了不想和巧巧分開,而堅決以掛電話和不回家的行動,
和家裡做了反抗和切割。再次看到,小菊在兩人路線上的決定性作用。
5.
李優被爆私生女的新聞,上了電視媒體。小菊這才責怪巧巧的部落格。
但是,她也跟巧巧一起上網去查看了。她沒有責怪巧巧的原文,
而是對下面的回文很感冒,還說她化奧被這樣講,乾脆不去比總行了吧。
可見到此之前,小菊還是打算要回去比化奧的
(還得拿特別費…啊不,拿獎金來補班費啊)。
走出網咖的時候,兩人開始疑神疑鬼,因為班費和火燒事件被人揪出來,
說不定要負刑事責任,搞不好不能靠小聰明和打工來順利解決了。
注意,這是一個轉折:本來兩人可以自力解決而不被發現的事情,
被意外發現而成為外界指責的把柄;而且兩人是理虧,沒有說辭可以化解。
這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來說有多難堪!
本來逃家是要證明自己,結果反而惹一身麻煩而自取其辱,這是多令人難堪!
兩人身上的壓力一觸即發,從而心虛逃避警察,出現厭世的灰色念頭。
6.
最後,去海邊的路上,想在路邊攤買東西吃。
決心要死的人,還有閒情逸致吃東西嗎? 應該會吃不下吧(我自己有經驗)。
那她們本來是打算去海邊做什麼? 只是按照原計畫去散心嗎?
結果小菊看到李優自殺的新聞,崩潰了。這一切就完了。
網路和媒體排山倒海的公眾壓力,隨時要被路人認出、被看笑話、被審判的壓力;
再加上李優自殺所引起的超重量的罪咎感,這一切的一切,變成無法化解的重荷。
本來兩人開開心心遊山玩水,大搞賞心悅目的GL情誼(誤);
現在變成滿身罪惡、進退維谷、躲躲藏藏的亡命之徒。
所有"本以為"可以控制和解決的事情,通通都變得無法控制而反撲過來!!
這時候如果回去,是還有什麼臉面對江東父老? 不如歸去吧。
小菊基於愧對李優而想尋死,並叫巧巧自己先回去。
(其實李優沒死,小菊只看新聞前半,誤會她死了。又重演黃禾之誤冤。)
可見,在此之前,兩人仍然還沒有「一同尋死」的「共識」。
是小菊先開啟了尋死的宣稱並丟出石頭。
巧巧當然不能丟下小菊一個人,她也要同進退啊。
直到這最後階段,兩人才彼此確定了要「一同尋死」並實際執行。
7.
總結這一系列過程,可看出,兩人本來大概只有「一點點」想死,
但基本的規劃還是要回家去過正常的生活,去還錢還債。
然而各種陰錯陽差令人難堪的事情,排山倒海而來,
造成的失敗感、失控感、無助感、被監視感、罪咎感…實在超過二人能承受。
這是一種「逃避」。但我覺得是自然反應,是可以理解的逃避。
當然,主流的價值觀都說要勇敢面對世界。
但是當世界已經陷入瘋狂、失控、不講理、人海淹死人的時候,
是要怎麼面對? 巧菊在走入物理的海中之前,心靈已經被社會的海給壓垮了。
其次,所謂尋死,也要有死的勇氣。尤其投海不像上吊或燒炭,很恐怖!
(題外話,那一段兩人走進海中是怎麼拍的啊! 很危險吧?
萬一演員被浪拍倒捲進去,是有可能出事、溺水的唄?)
筆者本人也一直很想逃避這個世界,但是因為怯懦,沒有死成。
我現在還賴活在這裡,不是「有勇氣」面對什麼,而是沒種去死。
在這一點上,我比巧菊還不如。
當然,就如眾多網友指出,巧菊本身有很多缺陷,不值得同情。
弱者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而自殺,確實,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就這點而言,巧菊之死其實已然是順應了社會(戲裡戲外)
對她們「活該」「死得好」的判斷了。
--
--
巧菊二人雙雙赴死是一個曲折的過程,
兩人一開始都沒有強烈想死的念頭,
是很多意料之外又不可抗力的因素,將二人推向死亡。
我按照時間進程整理一下,並試圖理解小菊和巧巧在每一關當下的心態。
0.
故事前期想要把巧巧和小菊塑造成怎樣的人物?
小菊已經演了好幾集,她是個溫順多情、楚楚可憐的柔性角色。
巧巧則是對事情有自己堅持,不屈服於家長而要貫徹己見的人。
她試圖改變老師對小刀施加的負面壓力,而贏得了小刀這個朋友。
(那個"常態編班"的題材,暗示了巧巧的理想主義和浪漫性格。)
在巧菊戀中,看起來巧巧主動小菊被動,但如下文所要討論的,
小菊在系列事件中的決定性也不容忽視。
1.
巧巧邀小菊一同離家去南投的時候,並不是要去死的。
因為巧巧提出的挪用班費,是計畫由小菊的化奧獎金來還。
就像特別費機要費一樣,這個偷天換日的小聰明,
固然道德上有瑕疵,但他們「計畫中」是可以圓滿解決的。
2.
巧巧po在網上的道別宣言,到底有多強的死意,一開始還不易判斷。
也許是有一點點死意;也許只是「字面上」跟爸媽告別,而不是尋死。
po部落格的行為,多少有公開宣示心意的意味。
但是,很多人在部落格上寫心裡話,只是寫給自己看的。
包括筆者在內很多個人部落格的點閱率都很低,通常不需預期有很多人會去看。
但總歸而言,在部落格上po心情和照片,是司空見慣的行為。
巧巧當然不是為了找李優麻煩而po文的。把李優的倒楣怪在巧巧身上,
就好像,有人穿著清涼而被性侵,就認為是穿著清涼的人自己的錯。
兩人在公車上夢見死神,就像往常所有個案,
是發生在當事人遇到人生矛盾,好像要過不去的時候;
但是情勢和死意都還沒有很明顯和強烈,只是萌芽階段而已。
(就如後面要談的,在整個公路遊玩中,她們這方面的態度都很隱晦而反覆。)
其次,雖然巧巧沒有和小菊確認,夢中的小菊是很明確要和巧巧同進退的。
有人說小菊被巧巧牽著鼻子走,其實關鍵時候小菊的意見還是有決定性的力道。
3.
火燒木雕之後,巧巧寄出了明信片要還錢。
這件事至少表明,此時二人沒有要自殺。
就算曾經想自殺,打工還錢的計畫還反倒會有遏止的作用。
並且,還錢的念頭就已表明,二人是要負責任的,
他們是基於害怕而逃離現場,但是沒有逃避後續的民事責任。
4.
第一個負面推力出現在小菊和家裡打電話的時候。
先往前回顧一下。
雖然阿國是個很疼愛和保護妹妹的好哥哥,但他的管教態度是威權、家長式的。
而他在關於性取向的態度上也是偏保守,不能認同小菊雙/同性戀。
從之前李優的單元裡可以看出來,兄妹關係好的時候很好,
有事的時候阿國就變成小爸爸,用威權的方式去阻止小菊做自己想做的事。
長此以往,小菊會心生離意,也不是沒有道理。
甚至,小菊也一度覺得李優跟阿國一樣,
都擅自決定跟自己有關的事,從來不問自己的意見。
出於不想被管的心情(尤其好學生更不喜歡被管),小菊就離家了。
後來,在巧巧寄明信片的時候,小菊打電話回家(為什麼打公共電話?)。
她說「過兩天就回家」。可見至此小菊是沒有要去死的,是要回家的。
可是哥哥的威權態度和媽媽的負面批評,讓她改變主意,
走向一個無法預測後果的路線:她不回家了。
同時,巧巧一度問她要不要回去算了,可見巧巧沒有單方面控制小菊。
是小菊在此時為了不想和巧巧分開,而堅決以掛電話和不回家的行動,
和家裡做了反抗和切割。再次看到,小菊在兩人路線上的決定性作用。
5.
李優被爆私生女的新聞,上了電視媒體。小菊這才責怪巧巧的部落格。
但是,她也跟巧巧一起上網去查看了。她沒有責怪巧巧的原文,
而是對下面的回文很感冒,還說她化奧被這樣講,乾脆不去比總行了吧。
可見到此之前,小菊還是打算要回去比化奧的
(還得拿特別費…啊不,拿獎金來補班費啊)。
走出網咖的時候,兩人開始疑神疑鬼,因為班費和火燒事件被人揪出來,
說不定要負刑事責任,搞不好不能靠小聰明和打工來順利解決了。
注意,這是一個轉折:本來兩人可以自力解決而不被發現的事情,
被意外發現而成為外界指責的把柄;而且兩人是理虧,沒有說辭可以化解。
這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來說有多難堪!
本來逃家是要證明自己,結果反而惹一身麻煩而自取其辱,這是多令人難堪!
兩人身上的壓力一觸即發,從而心虛逃避警察,出現厭世的灰色念頭。
6.
最後,去海邊的路上,想在路邊攤買東西吃。
決心要死的人,還有閒情逸致吃東西嗎? 應該會吃不下吧(我自己有經驗)。
那她們本來是打算去海邊做什麼? 只是按照原計畫去散心嗎?
結果小菊看到李優自殺的新聞,崩潰了。這一切就完了。
網路和媒體排山倒海的公眾壓力,隨時要被路人認出、被看笑話、被審判的壓力;
再加上李優自殺所引起的超重量的罪咎感,這一切的一切,變成無法化解的重荷。
本來兩人開開心心遊山玩水,大搞賞心悅目的GL情誼(誤);
現在變成滿身罪惡、進退維谷、躲躲藏藏的亡命之徒。
所有"本以為"可以控制和解決的事情,通通都變得無法控制而反撲過來!!
這時候如果回去,是還有什麼臉面對江東父老? 不如歸去吧。
小菊基於愧對李優而想尋死,並叫巧巧自己先回去。
(其實李優沒死,小菊只看新聞前半,誤會她死了。又重演黃禾之誤冤。)
可見,在此之前,兩人仍然還沒有「一同尋死」的「共識」。
是小菊先開啟了尋死的宣稱並丟出石頭。
巧巧當然不能丟下小菊一個人,她也要同進退啊。
直到這最後階段,兩人才彼此確定了要「一同尋死」並實際執行。
7.
總結這一系列過程,可看出,兩人本來大概只有「一點點」想死,
但基本的規劃還是要回家去過正常的生活,去還錢還債。
然而各種陰錯陽差令人難堪的事情,排山倒海而來,
造成的失敗感、失控感、無助感、被監視感、罪咎感…實在超過二人能承受。
這是一種「逃避」。但我覺得是自然反應,是可以理解的逃避。
當然,主流的價值觀都說要勇敢面對世界。
但是當世界已經陷入瘋狂、失控、不講理、人海淹死人的時候,
是要怎麼面對? 巧菊在走入物理的海中之前,心靈已經被社會的海給壓垮了。
其次,所謂尋死,也要有死的勇氣。尤其投海不像上吊或燒炭,很恐怖!
(題外話,那一段兩人走進海中是怎麼拍的啊! 很危險吧?
萬一演員被浪拍倒捲進去,是有可能出事、溺水的唄?)
筆者本人也一直很想逃避這個世界,但是因為怯懦,沒有死成。
我現在還賴活在這裡,不是「有勇氣」面對什麼,而是沒種去死。
在這一點上,我比巧菊還不如。
當然,就如眾多網友指出,巧菊本身有很多缺陷,不值得同情。
弱者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而自殺,確實,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就這點而言,巧菊之死其實已然是順應了社會(戲裡戲外)
對她們「活該」「死得好」的判斷了。
--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Elvira
at 2010-11-13T09:33
at 2010-11-13T09:33

By Hedwig
at 2010-11-17T22:01
at 2010-11-17T22:01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11-19T03:28
at 2010-11-19T03:28

By Donna
at 2010-11-22T12:04
at 2010-11-22T12:04

By James
at 2010-11-26T22:28
at 2010-11-26T22:28

By Joe
at 2010-11-27T02:29
at 2010-11-27T02:29

By Wallis
at 2010-12-01T07:55
at 2010-12-01T07:55

By Jack
at 2010-12-05T09:23
at 2010-12-05T09:23

By Steve
at 2010-12-09T21:25
at 2010-12-09T21:25

By Hamiltion
at 2010-12-12T14:57
at 2010-12-12T14:57

By Dinah
at 2010-12-14T11:18
at 2010-12-14T11:18

By Emma
at 2010-12-19T10:04
at 2010-12-19T10:04

By Frederica
at 2010-12-20T06:40
at 2010-12-20T06:40

By Ula
at 2010-12-22T12:05
at 2010-12-22T12:05

By Kristin
at 2010-12-24T07:43
at 2010-12-24T07:43

By Xanthe
at 2010-12-25T10:06
at 2010-12-25T10:06

By Suhail Hany
at 2010-12-30T02:19
at 2010-12-30T02:19

By Charlie
at 2011-01-03T05:15
at 2011-01-03T05:15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1-06T07:48
at 2011-01-06T07:48

By Olive
at 2011-01-10T19:42
at 2011-01-10T19:42

By Caroline
at 2011-01-14T03:51
at 2011-01-14T03:51
Related Posts
《死神少女》第9-10集&《漂浪青春》

By Quintina
at 2010-11-10T19:07
at 2010-11-10T19:07
卷十六: 綻放

By Kyle
at 2010-11-10T08:58
at 2010-11-10T08:58
光陰的故事人物關係圖

By Caroline
at 2010-11-08T16:20
at 2010-11-08T16:20
本週偶像劇收視率

By Tom
at 2010-11-08T15:50
at 2010-11-08T15:50
《家和萬事興》人物介紹

By Erin
at 2010-11-08T08:47
at 2010-11-08T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