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媽媽》把作者「真人化」 (算有雷) - 日本

By Tracy
at 2011-06-20T22:39
at 2011-06-20T22:39
Table of Contents
(雖然電影是半自傳,但還是先防雷一頁)
圖文版網址:http://blog.udn.com/jessfongpk/5342669
西原里惠子是日本近年常被「影像化」的漫畫家,但剛巧她的作品頗有「自傳」
的意味,順利成章拍成寫實版後,總讓人覺得演員們不只是扮演其筆下之漫畫人
物,而是她自己。如2009年電影《女孩物語》的深津繪里、2010年日劇《崖邊的
繪里》的山田優,她們所演的女主角均被視為西原老師本人的寫照。最新的一位
西原老師的「扮演者」,就是電影《每日媽媽》的小泉今日子。
雖然同名漫畫(註:「每日」是指連載漫畫的「每日新聞」)一樣以本人及家人
的名字為故事角色,可是相對於抽離地描述家庭瑣碎事的原作,真人版電影似乎
集中女主角的真實經歷:故事以西原里惠子離婚後帶著兩個小孩過活,卻又跟前
夫拖拉糾纏為主軸。丈夫鴨田穰(永瀨正敏)曾是戰地記者,因目睹戰亂而以酗
酒度日,導致夫妻失和離異,丈夫一直「失敗地」戒酒,子女仍然念著這個爸爸
,女主角經常於「心死」與「給機會」之間游走,加上被急召照顧外孫又看「前
女婿」不順眼的老媽,身邊的其他媽媽們,構成一部講述「家族之絆」的電影。
拍攝手法仍然很日劇,或者這是近年日本電影的特色?鏡頭調度並非不見心思,
配樂亦跟劇情很搭,卻總有「為什麼我要在大銀幕觀看?」的感想。饒是如此,
全片節奏明快,丈夫一直戒酒失敗的確令人氣,但他教兒子打架、跟女兒親親抱
抱的互動又非常可愛;夫妻之間不時回閃當日初相識的情況,與其說是愛情,不
如是各自為對方SOULMATE,所以「離婚」是宣示對丈夫以病為名,卻一直逃避
責任之不滿;重新接納他回家,不只因為他身罹絕症,而是欣慰他終於守諾戒酒
成功。夫妻之道,應在於「信守承諾」。
小泉跟永瀨無論是相知相憎或相顧相憐,皆令觀眾特別肉緊,究竟是演技,還是
真實的火花?(現實中兩人是前夫妻…)小泉的演技及風韻,早在日劇《曼哈頓
愛情故事》及《花痴刑事》中見識過,今次她平實地演繹有點迷糊又有個性的漫
畫家,同樣韻味十足;永瀨正敏在前半部電影遊戲人間又格外瘋癲,呈現的卻是
戰地記者目睹死亡太多之心魔,後半部終於戒酒成功又患上絕症,低調冷靜的演
繹叫人眼前一亮,一幕幕沉實地為家人拍照,讓觀眾既窩心亦神傷。小童星矢部
光祐(演哥哥文治)及小西舞優(演妹妹富美)恰如其份地耍可愛,亦為這段夫
妻關係添上更多溫暖。
漫畫家之所以成為「漫畫家」,除了畫功,亦不只擁有過人又細膩的觀察力,洞
悉人情世故的敏感,本身往往比普通人多一點「什麼」。「什麼」可能是「經歷
」、或可以是「個性」。《每日媽媽》未必可真正完全代表西原老師,觀眾卻能
透過電影,認識鴨田一家逗趣以外的個性,以後再看漫畫,會有更多「樂趣」及
「體會」。
--
圖文版網址:http://blog.udn.com/jessfongpk/5342669
西原里惠子是日本近年常被「影像化」的漫畫家,但剛巧她的作品頗有「自傳」
的意味,順利成章拍成寫實版後,總讓人覺得演員們不只是扮演其筆下之漫畫人
物,而是她自己。如2009年電影《女孩物語》的深津繪里、2010年日劇《崖邊的
繪里》的山田優,她們所演的女主角均被視為西原老師本人的寫照。最新的一位
西原老師的「扮演者」,就是電影《每日媽媽》的小泉今日子。
雖然同名漫畫(註:「每日」是指連載漫畫的「每日新聞」)一樣以本人及家人
的名字為故事角色,可是相對於抽離地描述家庭瑣碎事的原作,真人版電影似乎
集中女主角的真實經歷:故事以西原里惠子離婚後帶著兩個小孩過活,卻又跟前
夫拖拉糾纏為主軸。丈夫鴨田穰(永瀨正敏)曾是戰地記者,因目睹戰亂而以酗
酒度日,導致夫妻失和離異,丈夫一直「失敗地」戒酒,子女仍然念著這個爸爸
,女主角經常於「心死」與「給機會」之間游走,加上被急召照顧外孫又看「前
女婿」不順眼的老媽,身邊的其他媽媽們,構成一部講述「家族之絆」的電影。
拍攝手法仍然很日劇,或者這是近年日本電影的特色?鏡頭調度並非不見心思,
配樂亦跟劇情很搭,卻總有「為什麼我要在大銀幕觀看?」的感想。饒是如此,
全片節奏明快,丈夫一直戒酒失敗的確令人氣,但他教兒子打架、跟女兒親親抱
抱的互動又非常可愛;夫妻之間不時回閃當日初相識的情況,與其說是愛情,不
如是各自為對方SOULMATE,所以「離婚」是宣示對丈夫以病為名,卻一直逃避
責任之不滿;重新接納他回家,不只因為他身罹絕症,而是欣慰他終於守諾戒酒
成功。夫妻之道,應在於「信守承諾」。
小泉跟永瀨無論是相知相憎或相顧相憐,皆令觀眾特別肉緊,究竟是演技,還是
真實的火花?(現實中兩人是前夫妻…)小泉的演技及風韻,早在日劇《曼哈頓
愛情故事》及《花痴刑事》中見識過,今次她平實地演繹有點迷糊又有個性的漫
畫家,同樣韻味十足;永瀨正敏在前半部電影遊戲人間又格外瘋癲,呈現的卻是
戰地記者目睹死亡太多之心魔,後半部終於戒酒成功又患上絕症,低調冷靜的演
繹叫人眼前一亮,一幕幕沉實地為家人拍照,讓觀眾既窩心亦神傷。小童星矢部
光祐(演哥哥文治)及小西舞優(演妹妹富美)恰如其份地耍可愛,亦為這段夫
妻關係添上更多溫暖。
漫畫家之所以成為「漫畫家」,除了畫功,亦不只擁有過人又細膩的觀察力,洞
悉人情世故的敏感,本身往往比普通人多一點「什麼」。「什麼」可能是「經歷
」、或可以是「個性」。《每日媽媽》未必可真正完全代表西原老師,觀眾卻能
透過電影,認識鴨田一家逗趣以外的個性,以後再看漫畫,會有更多「樂趣」及
「體會」。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Eartha
at 2011-06-24T23:58
at 2011-06-24T23:58

By Queena
at 2011-06-28T10:18
at 2011-06-28T10:18

By Delia
at 2011-07-03T07:25
at 2011-07-03T07:25
Related Posts
6/21(二)愛戀3茶花

By Freda
at 2011-06-20T21:51
at 2011-06-20T21:51
吹石一惠 吉高由里子 光石研《紀子,出租中》

By Kristin
at 2011-06-20T21:29
at 2011-06-20T21:29
Re: 2010年 日本電影票房 Top10

By Franklin
at 2011-06-19T18:09
at 2011-06-19T18:09
日劇電影的收視率和票房收入

By Andrew
at 2011-06-19T18:02
at 2011-06-19T18:02
關於豐臣公主

By Cara
at 2011-06-18T14:19
at 2011-06-18T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