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江湧--咱的日子》 - 舞台劇

By Isla
at 2019-04-12T19:34
at 2019-04-12T19:34
Table of Contents
2019/04/10 19:30
《海江湧--咱的日子》
台南人劇團x阿伯樂戲工場
台南台江文化中心 台江劇場
一齣連結土地情感與人群記憶的好戲!
故事從二戰時代居住在台江地區的小人物生活開展,
以群像敘述的方式,帶出那個時代依附環境而生的各行各業,
鑿刻居民努力生活的樣貌,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動人且深刻。
裁縫女工用手藝編織對大城市的嚮往
青年工人不畏辛苦穿梭在酷熱毒霧中
手推船伕一推一拉載著乘客往來海江
碩大的紅蔥頭來自貧脊鹽鹼地
肥嫩的虱目魚餵飽了大小肚皮
雪白的鹽田最怕雨天的來襲
綴滿牡蠣的蚵棚靠大家搭手相攜
夜晚的甘蔗田,清風徐來,是情人們最好的休憩
台江生活的樣貌,藉著一幕幕的戲,在觀眾心中逐漸立體。
啊,原來當時這裡的人是這樣生活的啊!
眾多角色用口白、肢體、互動,表現人與人彼此的連繫,
即使並非所有角色都互相認識,各條故事線也未必交錯,
所有人物最終的連結,都是這塊土地,
依附土地而生、建立情感。
享有土地賦予的一切、承擔伴隨而生的困難、
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協力度過生命的難關。
劇團以質樸溫情的風格,真誠直接的口吻,
表現台江小人物在這塊土地上的打拚精神,
非常打動我的心。
雖然沒有華麗的布景、細緻的音效,
但就是這樣簡樸的敘事方式,才更傳達了踏實堅忍的情感。
我喜歡牛角對環遍世界的夢想實踐,
也喜歡春霞用靦腆幸福的心情訴說自己和另一半的愛情;
喜歡素枝對大夥兒溫暖直接的關懷在乎,
也喜歡小君和奶奶緊密的情感。
這樣的人情味和踏實努力的精神,
就如同海江從未停歇地湧向台江一般,
隨著風,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
有幸參與《海江湧--咱的日子》的「世界首演」XD,
這次的觀戲經驗真的很特別。
劇團的創意,把台江劇場的各個角落做最大利用的發揮,
「移動席」的觀眾如我,在戲的前半場,必須要實際移動到故事場景的位置,
看著演員就在我們「面前」演出,真是有趣至極。
若是站在布景側邊,還有機會體驗演員從你身邊上場下場,令人難忘。
非常令人敬佩的是,即使觀眾們如此近距離看戲,演員們還是保持極佳的入戲狀態,
眼神、動作、走位、口條等等都非常到位。
我最喜歡牛角在「船艙」場景和大家分享自己如何擔起手推船的重任,
以及即將卸任去實踐夢想的感慨和喜悅。
飾演牛角演員的口條好,尤其是說話的語氣和停頓的節奏,
讓人深刻感受到牛角的心情,和他同喜同悲,心鼓得滿滿的。
後半段回到主舞台側邊的座位看戲,視野不錯,
幾位女角的口條情緒都很到位,功力十足。
素人演員們多少有些緊張,所以部分台詞不夠清楚,
但是我覺得從沒舞台經驗的他們居然能有這樣程度的演出,
真的非常值得掌聲。
說到台詞,這齣戲大約有90%都是台語發音,全程沒有字幕,
所以台語聽力好壞可能會影響觀戲感受。
唯一有點小意見的,是有些台詞像是直接從國語翻成台語,
聽起來有些生硬,容易一時無法理解,之後演出時若能調整一下會更好。
《海江湧--咱的日子》是台江文化中心的開幕大戲,
看完了戲,再回來品味戲名,會覺得這名字與戲配得真好!貼切、引人共鳴。
同時也重溫了古早那小小卻珍貴的踏實幸福感。
「移動席」的創意,更是讓我體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看戲方式,
推薦大家到劇場,實際感受一下囉!
--
恰恰銘
恰似狂風 四座技驚
恰似猛象 棒出不寧 美人來看球 紀錄續
右推左拉 強力出擊 技術日日精進 錄影保留回憶
外野高飛球 打投手求情 不願激投手 綿綿默繞壘
野手換人做 手套吸球機 斷腸投手云 : 長打真行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By Erin
at 2019-04-16T19:49
at 2019-04-16T19:49
Related Posts
請問鐘樓怪人座位安排

By Quintina
at 2019-04-12T00:15
at 2019-04-12T00:15
即興食堂:點一道屬於自己的即興佳餚

By Queena
at 2019-04-11T22:45
at 2019-04-11T22:45
沙丁龐客劇團-「再一次・美麗人生」

By Callum
at 2019-04-11T21:24
at 2019-04-11T21:24
海江湧:咱的日子

By Frederica
at 2019-04-11T11:15
at 2019-04-11T11:15
重述:街角的兇殺案-普通到太普通

By Gilbert
at 2019-04-11T11:10
at 2019-04-11T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