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街日記》 - 關於「缺席」 - 電影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8-07-18T15:12

Table of Contents

◎《海街日記》(海街diary / Our Little Sister) - 關於「缺席」

圖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2410411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父母,但往往要試過才能確認自己屬於哪一種,在這
追尋真我的過程中,常有孩子被遺留下來。

《海街日記》裏頭的三姊妹,從小一起住在鎌倉的老屋,互相扶持。當年
她們的父親風流成性、外遇後離開了家,母親也另覓依歸,留下三個孩子
與外婆住,但外婆早逝,因此三姊妹的大姊幸(綾瀨遙)擔起母親角色,
照顧妹妹佳乃(長澤雅美)與千佳(夏帆)。一天她們收到父親死訊,參
加葬禮時發現另一位同父異母的未成年妹妹鈴(廣瀨鈴),與繼母同住似
乎很不好過,於是邀她來鎌倉一起生活。

在《海街日記》裡,孩子沒法當孩子,長成大人也難獨立成家。造成這一
切的原因,來自片中已逝或離開的角色,其中的逝者沒有回顧畫面,但影
響散不去,存在感很大,各種「缺席」的人物都成了要角。

三姊妹形同遭父母遺棄,被迫提早獨立,在感情路上也沒能找到可信任的
人。被迫當媽的大姊,年紀頗輕就已被她任職的醫院選為負責臨終病房的
好人選,暗示著她個性上的早熟與堅毅。是這樣的工作經驗、敏感度與對
他人的關懷,讓她遇見鈴的時候,可以細心推敲出父親生病晚期都是由才
13歲的鈴照顧,也注意到鈴與繼母之間的尷尬與無感情,更明白失去童年
的女孩得吃多少苦頭。

但從鈴的角度看,三姊妹雖是她逃離繼母的幸運出口,可是這令她無法逃
避掉上一代遺留的傷害:當年鈴的媽媽搶走她們的爸爸。鈴知道自己的出
生毀了這三個女孩的家庭,光是自己的「存在」本身,就足以讓三姊妹被
拋棄的舊傷隱隱作痛,而且年輕的她還無法自立,不論在哪都是他人的累
贅。跟三姊妹在一起,鈴必須不斷面對自己是如此多餘的人,活在這世上
不是害人就是給人添麻煩。

因此鈴與三姊妹的相遇相依,強迫她們完成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放下。
三姊妹必須放下過去的傷,否則鈴永遠會提醒她們那段傷心過往;鈴也必
須停止自我貶抑,要正視自己有其他價值,從新的角度看待與他人的關係


家庭的共同習慣與傳統,則讓彼此的連結更強韌。例如準備食物的過程,
就令她們更了解彼此,或回憶起父母與過往。大姊幸後來找到外婆當年用
梅子釀的酒,送給母親,這酒的存在,就是個永恆的提醒與證明,之後也
許人事全非,甚至家人之間情斷,但這瓶酒留存了當年女兒年幼時,母親
滿滿的慈愛與關懷,那個美麗的時空,曾經發生過。而從三姊妹變成四姊
妹的這一家,也正在靠著食物、愛店、傳統習慣等等,鞏固感情、創造回
憶,治療過去因為某些人的「缺席」,造成的傷痛。

《海街日記》的基礎設定,有很多可以灑狗血的潛力,例如外遇、介入他
人婚姻、拋家棄子、同父異母手足間的鬥爭與不合等等,但導演是枝裕和
遵循他一貫的手法,將故事處理地淡然細膩,片中所有角色若有最大的「
惡行」,頂多就是自私。

雖然本片故事結構或許受原著漫畫影響,比較像連續劇,但看來無波瀾的
電影裡,深藏著許多感情。以姐妹邀鈴搬來一起住的段落為例,當時姐妹
們上火車,鈴在月台,大姐邀她同住,鈴沒馬上回答,體貼的大姐趕緊化
解尷尬,加一句說她沒要對方馬上答覆,此時鈴趕忙說「我要去」,車門
嘎然關上,鈴追著車追了好長一段路,依依不捨揮手道別。短短一幕戲,
點出大姊的善解人意,也透露出鈴其實真心渴望逃出她目前的家庭、卻猶
豫擔心自己給人添麻煩。

廣瀨鈴詮釋年輕早熟的鈴,非常有層次,一開始她的表情總是內斂、保留
,讓人猜不出是有禮、是害羞、還是心機重、甚至有不太良善的盤算,但
當她第一次敞開心胸大笑,那笑容中的坦然真誠與放鬆,讓觀眾了解到鈴
之前是多麼辛苦地架起超強的武裝,直到三姊妹將童年再度交至她手上。

《海街日記》使用許多低調手法,觀察與體會角色的心境,例如姊妹們觀
賞放煙火時,鏡頭主要拍攝的是水中倒影、以及觀賞者的臉;或是騎車穿
過櫻花道的畫面,高招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愉悅感受,反映出鈴的改
變與放鬆;電影頭尾都有葬禮,在哀傷氣息中令人更珍惜人生與頌讚愛;
最後收尾畫面,更凸顯了人事物不斷變化,只有四姐妹的堅定扶持與感情
是不變的。雖然眼前還有更多考驗,但希望就藏在此刻的笑顏裡。

myVideo馬上看:https://goo.gl/2feMVc

--

我的部落格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izzyFilmChat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8-07-23T02:39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8-07-25T10:08
四位女生也都很棒 推哈哈哈哈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8-07-27T17:48
推!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8-08-01T03:33
推!!很有層次的分析!!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8-08-01T17:36
標題讚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8-08-03T08:30
這篇得到我的髓呀 謝謝原po

台北[2018/7/13~7/15]摩天大樓冠軍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8-07-18T14:49
本週 上週 片名 本週票房 累計票房 跌幅 週數 爛番茄 --------------------------------------------------------------------------- 1 NEW 摩天大樓 ...

紳士現形記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8-07-18T13:57
剛在 624 龍華經典台 看到 http://mod.cht.com.tw/tv/channel.php?id=624 英文片名是 The Birds,the bees and the Italians 是一部 1966 年的 義大利黑白老片 義大利人 和鳥、和蜜蜂 有什麼關聯呢? 是什麼原因 ...

蟻人與黃蜂女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8-07-18T13:43
非專業漫威迷,漫威電影也沒有每一部都看。 純粹是以普通觀眾的角度發心得,會非常淺白,若有錯誤請再指教。 以下提及劇情~ ----------- 覺得不難看, 但離好看還有一段距離。 整部電影跟Scott本身的關係不大, 而是著重於救出初代黃蜂女, 也就是Hope母親-Ja ...

《決戰賽末點》 網球界的冰與火之歌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8-07-18T13:10
部落格版,有附圖,歡迎支持→https://bit.ly/2uv2RHg   《決戰賽末點》,講述兩位網壇名將的傳奇故事,比約恩博格(思維瑞爾古德納頌 飾)與約翰馬克安諾(西亞李畢福 飾)的宿命對決,時間點是1980年溫布頓網球公開賽 的決賽。前者來自瑞典,已經蟬聯4次溫布頓網球男單冠軍,個性沈著冷靜;後 ...

遭LGBT人士砲轟 史嘉蕾喬韓森辭演跨性別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8-07-18T12:58
※ 引述《a9zeros (a九個零)》之銘言: : 不是說異性戀不能演跨性別人士 : 而是跨性別人士不同意異性戀演他們 : 今天跨性別人士若同意史嘉蕾演跨性別 : 我們才能讓史嘉蕾演跨性別 : 這是一個基本尊重的問題 不懂的請重讀國小 這是什麼可笑邏輯 我嚴重懷疑你在反串 要演某種特別族群角色就要該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