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藉口》 - 電影

By Eartha
at 2016-12-03T08:51
at 2016-12-03T08:51
Table of Contents
《漫長的藉口》- 是逃避?還是接受?抑或是答案......
習慣於看日式日常劇情的觀眾,我想對於是枝裕和一定不陌生,然而,與他合作多年的西
川美和,這次導演的這一部《漫長的藉口》,在今年的高雄電影節中,讓我開了首例在影
展期間二刷,即便電影中有著不少是枝裕和的影子存在,但依舊能夠讓我在兩次的觀影經
驗中,讓我二度流下男兒淚,究竟《漫長的藉口》有著怎樣的深刻與動人之處呢?容我一
一道來......
--------以下有雷,小心踩踏,但希望看過的人,可以再次品嘗------------
劇情的呈現方式,是以兩個家庭從平行線,變成有交集的共體概念去闡述,從本木雅弘飾
演的人氣作家衣笠幸夫,在頻繁的外遇生活中,接收到老婆出遊與友人意外身亡的消息,
作為整個平凡生活的裂點,在一次的巧合下遇見了妻子友人的丈夫(竹原手槍飾),展開了
一場兩個家庭相互扶持與成長的旅程。故事的劇情其實相當平順,並沒有賣弄多餘的技巧
,很純粹地用生活的日常狀態,去推演整個故事的進行,讓本木雅弘與竹原手槍飾演的這
兩位男主角,踏入這場喪妻後的成長之旅。
角色的刻劃,在整部電影中是相當細緻的,並且環環相扣,序場一開始,妻子為本木雅弘
剪著頭髮,兩人之間的對話,也是陷入了一種尷尬與冰點,並且在後續衣笠幸夫的生活中
,不時地影響著所有的判斷與言行;而竹原手槍的出場,更是一種讓人尷尬卻又真切的宣
洩,在後續兩個家庭的結合之後,更試著讓自己走出哀痛,勇於看待現在,而不是活在過
去,這種轉變對於兩位主角,以及這整個家庭與周遭的人而言,是一個共同需要面對的課
題;而相當有趣的是,竹原手槍在電影中,是相當容易用哭來宣洩對於喪妻與現狀的難堪
,反到是本木雅弘,只要在喪禮中新聞捕捉到流淚的畫面,反到沒有過多的宣洩,我想這
不只是單純的壓抑,更是一種對於自我的迷惘狀態,然而這一切的迷惘,卻能夠在竹原手
槍的家庭中,找到那「人生是非己」的感悟,實為本片的深省之處。
在雄影期間,兩次與西川導演的訪談中,得知這部電影是先有了小說的文本,才有了建構
成電影的概念,並且在籌備與編寫的過程,是枝裕和的介入,則沒有像以往這麼多,大多
是大方向上的提點與演員指導的傳承,畢竟,這部片中兩位小孩子的份量是相當重的,而
且不只是點綴的效果,更是整部電影可以反轉的關鍵,我想這個部分,觀眾可以細細去品
嘗,但整部片不免還是有許多日常生活的劇情,感覺得出是枝裕和的影子存在,但塑造出
的人物情感與深度,卻是更為深刻與鮮明,絕對不遜色於今年的《比海還深》;另外,這
部電影的攝影師,也是跟過往與是枝裕和長期合作的山崎裕執掌,並且用超16厘米的膠卷
進行拍攝,畫面的感覺,在我第一次坐在第一排觀看時,就有明顯感受出明顯的顆粒與油
畫感,但在第二次坐在後排觀賞時,更能感受出整部電影的氛圍,也確實跟一般的數位電
影有光影與色調上的不同。
另外,想分享在雄影映後坐談中,與西川導演的互動,拿到麥克風的那一刻,我不禁哽咽
了,原因除了是彌補了第一場沒有問到問題的缺憾之外,更重要的是,這兩次的觀影,是
以不同的角色觀點去看待這個故事,並且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與哭點。第一次,很直覺地
用兩位男主角以及兩個小孩子來感受這個故事,但第二次,我是以這兩位離開的妻子,像
是在另一個世界,看著他們後來的發展一樣,有時談論到自己,有時看到丈夫或孩子的日
常,沒有好好打裡或是陷入泥淖中,那種本能母愛的淚水,是比第一場更為強烈的流露出
來,也因此在拿到麥克風的那一刻,就用哽咽的語氣與導演分享了這樣不同的體驗。
而西川導演也相當驚訝我竟然會以這樣的角度去體會這部電影,畢竟,這部電影在許多國
家宣傳時,沒有過這樣的反饋與意見,因此,我想對她而言,也是相當新鮮的且措手不及
的,整整回答了接近10分鐘的回饋,實在令我覺德相當溫暖與感動;再加上這整部電影的
合心母題,都圍繞著「珍惜」與「遺憾」,直到最終兩個家庭都接納與釋懷時,才認知到
這是條無法回頭的道路,最後,我想很多時候,你好不容易參與進了這段旅程中,但往往
最重要或最珍視的人,卻早已經不在身邊了,我想這樣的遺憾與珍惜的嚮往,正是這部電
影帶給我最大的啟示吧!
最後,今天打算三刷!
文章來源:https://goo.gl/k8E89A
--
習慣於看日式日常劇情的觀眾,我想對於是枝裕和一定不陌生,然而,與他合作多年的西
川美和,這次導演的這一部《漫長的藉口》,在今年的高雄電影節中,讓我開了首例在影
展期間二刷,即便電影中有著不少是枝裕和的影子存在,但依舊能夠讓我在兩次的觀影經
驗中,讓我二度流下男兒淚,究竟《漫長的藉口》有著怎樣的深刻與動人之處呢?容我一
一道來......
--------以下有雷,小心踩踏,但希望看過的人,可以再次品嘗------------
劇情的呈現方式,是以兩個家庭從平行線,變成有交集的共體概念去闡述,從本木雅弘飾
演的人氣作家衣笠幸夫,在頻繁的外遇生活中,接收到老婆出遊與友人意外身亡的消息,
作為整個平凡生活的裂點,在一次的巧合下遇見了妻子友人的丈夫(竹原手槍飾),展開了
一場兩個家庭相互扶持與成長的旅程。故事的劇情其實相當平順,並沒有賣弄多餘的技巧
,很純粹地用生活的日常狀態,去推演整個故事的進行,讓本木雅弘與竹原手槍飾演的這
兩位男主角,踏入這場喪妻後的成長之旅。
角色的刻劃,在整部電影中是相當細緻的,並且環環相扣,序場一開始,妻子為本木雅弘
剪著頭髮,兩人之間的對話,也是陷入了一種尷尬與冰點,並且在後續衣笠幸夫的生活中
,不時地影響著所有的判斷與言行;而竹原手槍的出場,更是一種讓人尷尬卻又真切的宣
洩,在後續兩個家庭的結合之後,更試著讓自己走出哀痛,勇於看待現在,而不是活在過
去,這種轉變對於兩位主角,以及這整個家庭與周遭的人而言,是一個共同需要面對的課
題;而相當有趣的是,竹原手槍在電影中,是相當容易用哭來宣洩對於喪妻與現狀的難堪
,反到是本木雅弘,只要在喪禮中新聞捕捉到流淚的畫面,反到沒有過多的宣洩,我想這
不只是單純的壓抑,更是一種對於自我的迷惘狀態,然而這一切的迷惘,卻能夠在竹原手
槍的家庭中,找到那「人生是非己」的感悟,實為本片的深省之處。
在雄影期間,兩次與西川導演的訪談中,得知這部電影是先有了小說的文本,才有了建構
成電影的概念,並且在籌備與編寫的過程,是枝裕和的介入,則沒有像以往這麼多,大多
是大方向上的提點與演員指導的傳承,畢竟,這部片中兩位小孩子的份量是相當重的,而
且不只是點綴的效果,更是整部電影可以反轉的關鍵,我想這個部分,觀眾可以細細去品
嘗,但整部片不免還是有許多日常生活的劇情,感覺得出是枝裕和的影子存在,但塑造出
的人物情感與深度,卻是更為深刻與鮮明,絕對不遜色於今年的《比海還深》;另外,這
部電影的攝影師,也是跟過往與是枝裕和長期合作的山崎裕執掌,並且用超16厘米的膠卷
進行拍攝,畫面的感覺,在我第一次坐在第一排觀看時,就有明顯感受出明顯的顆粒與油
畫感,但在第二次坐在後排觀賞時,更能感受出整部電影的氛圍,也確實跟一般的數位電
影有光影與色調上的不同。
另外,想分享在雄影映後坐談中,與西川導演的互動,拿到麥克風的那一刻,我不禁哽咽
了,原因除了是彌補了第一場沒有問到問題的缺憾之外,更重要的是,這兩次的觀影,是
以不同的角色觀點去看待這個故事,並且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與哭點。第一次,很直覺地
用兩位男主角以及兩個小孩子來感受這個故事,但第二次,我是以這兩位離開的妻子,像
是在另一個世界,看著他們後來的發展一樣,有時談論到自己,有時看到丈夫或孩子的日
常,沒有好好打裡或是陷入泥淖中,那種本能母愛的淚水,是比第一場更為強烈的流露出
來,也因此在拿到麥克風的那一刻,就用哽咽的語氣與導演分享了這樣不同的體驗。
而西川導演也相當驚訝我竟然會以這樣的角度去體會這部電影,畢竟,這部電影在許多國
家宣傳時,沒有過這樣的反饋與意見,因此,我想對她而言,也是相當新鮮的且措手不及
的,整整回答了接近10分鐘的回饋,實在令我覺德相當溫暖與感動;再加上這整部電影的
合心母題,都圍繞著「珍惜」與「遺憾」,直到最終兩個家庭都接納與釋懷時,才認知到
這是條無法回頭的道路,最後,我想很多時候,你好不容易參與進了這段旅程中,但往往
最重要或最珍視的人,卻早已經不在身邊了,我想這樣的遺憾與珍惜的嚮往,正是這部電
影帶給我最大的啟示吧!
最後,今天打算三刷!
文章來源:https://goo.gl/k8E89A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16-12-07T00:52
at 2016-12-07T00:52

By Damian
at 2016-12-07T15:40
at 2016-12-07T15:40
Related Posts
第一次看決戰異世界系列

By Margaret
at 2016-12-03T08:37
at 2016-12-03T08:37
想問一部港片很老了是鬼片

By Genevieve
at 2016-12-03T08:11
at 2016-12-03T08:11
AVGN恐怖電影介紹系列:貓人(1942)

By Susan
at 2016-12-03T07:37
at 2016-12-03T07:37
決戰異世界5 夜行動物

By Damian
at 2016-12-03T07:22
at 2016-12-03T07:22
唐三藏亂入各個電影場景中

By Christine
at 2016-12-03T05:30
at 2016-12-03T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