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3》熱映 回顧經典誕生之路 - 動畫電影

By Agatha
at 2010-07-11T15:07
at 2010-07-11T15:07
Table of Contents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目前正在國內熱映,爆笑的情節與感人的故事
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轉眼間 ,距離開創本系列的《玩具總動員1》上映已
經是十五年時間,不過那部經典的誕生其實還要追溯到更早的年份。現在就讓我們在
享受完《玩具總動員3》帶來的歡笑與淚水後,一同回顧《玩具總動員1》是如何誕生
,如何改變皮克斯的吧。
1.1972年:艾德.卡特穆爾
美國猶他大學電腦圖像專業的學生艾德.卡特穆爾(Ed Catmull)在1972年解決
了電腦繪圖領域的三個關鍵問題,讓電腦理解了什麼是“深度”。自此之後,電腦便
可以通過一個叫做“紋理繪制”( texture mapping)的程序捕捉三個維度所構成的
一個立體形狀,在電腦上構建一個不規則形狀。換句話來說,他成功“勸服”電腦識
別出了方形和三角形以外的形狀。卡特穆爾當時正在設想能製作出開創性的、畫面精
美的電影。1976年,他在電影《未來世界》(Future world)運用的特效技術讓他成
為有史以來將電腦繪圖運用在電影裡的第一人。
2.1977年:卡特穆爾的特效小組
《星際大戰》的推出,讓皮克斯和《玩具總動員》的故事真正開始了。喬治.盧
卡斯(George Lucas)這部電影的大獲成功,讓他擁有了引進特效小組到工業光魔公
司(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並且組建負責開發數字特效技術小組的權利。
盧卡斯將卡特穆爾和他來自紐約科技圖像實驗室的工作小組介紹了進來,讓他們負責
電腦繪圖項目。與此同時,加州藝術學院動畫專業的一名學生約翰.拉瑟特(John
Lasseter)看了《星球大戰》以後,認為:“動畫完全可以像這樣娛樂大眾。”很慶
幸,他這不僅僅只是一閃而過的念頭。
3.1982~1983年
當卡特穆爾在工業光魔公司裡勤勤懇懇地工作著時,拉瑟特獲得了迪士尼動畫工
作室的一份工作。唯一的問題是在八十年代初期,迪士尼公司已經沒有原來的創新和
進取精神了。當拉瑟特因為運用迪士尼公司落後的動畫技術而精疲力盡,於是想說服
動畫部門進一批新電腦,卻被主管斷然拒絕,之後便被辭退了。早已認識拉瑟特的卡
特穆爾邀請他加入盧卡斯電影公司。這兩位動畫技術狂熱者成為了非常成功的搭檔。
拉瑟特總能提供充滿創意的點子以及角色定位,賦予卡特穆爾的技術真正的生命。
4.1984年:《安德魯和威利冒險記》
卡特穆爾與拉瑟特在1984年共同推出了他們合作的兩分鐘3D動畫短片《安德魯和
威利冒險記》(The Adventures of Andre and Wally B。)。這部電影開創了3D動
畫的先河,成為了日後迪士尼動畫的風向標。
5.1986年:史提夫.賈伯斯
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史提夫.賈伯斯(Steve Jobs)注資一千萬美元,一半投
給了盧卡斯影業,另一半建立了皮克斯公司。起初,皮克斯公司通過出售電腦給醫藥
產業維持生計,後來開始開發自己的電腦動畫製作系統,出售給了由羅伊.迪士尼(
Roy Disney)和傑弗瑞.卡曾伯格(Jeffrey Katzenberg)管理的迪士尼動畫部門。
這套名為CAPS的系統專門用於動畫製作,可以讓物體加速並且增加細節,這一技術隨
後運用在了《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僅一小部分)、《救難小英雄》
(The Rescuers Down Under)(全片) 以及《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共舞片段)上。
6.1986~1990年
皮克斯在這一時段仍然沒有獲得很大的收益,史提夫.賈伯斯則仍然對這家公司
進行細水長流式的投資,資金由原來的五百萬增至五千五百萬。雖然收益不明顯,但
是皮克斯的技術得到了業界的肯定 ,並且製作出了《紅色的夢》(Red's Dream)、
《小錫兵》(Tin Toy)以及《小雪人大行動》(Knick Knack)三步動畫短片。公司
開始製作電視廣告,這一工作讓他們開始盈利了。此時,拉瑟特仍是公司唯一的動畫
師,但是他已經開始組建自己的團隊,並開始籌劃拍攝動畫電影《飛天巨桃歷險記》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7.1990年:提姆.波頓與《聖誕夜驚魂》角色
皮克斯公司將他們製作的動畫短片寄給了迪士尼以及他們能想到的所有公司。這
些短片讓迪士尼盛情邀請拉瑟特回來,可是拉瑟特並沒有就此離開皮克斯,而是努力
說服迪士尼投資整體買下皮克斯。雖然迪士尼的管理層一直堅持不在公司之外,製作
動畫電影,但是在迪士尼決定投資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定格動畫電影《聖誕
夜驚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之後,這一堅持便打開了缺口。兩家
公司終於坐下來開始談動畫電影的計劃,可是電影的主題一直難以確定。後來,喬.
蘭福特(Joe Ranft) ,拉瑟特在迪士尼工作時的一名搭檔,對《小錫兵》這一短片
印象深刻,他認為玩具會有很多故事可以講述,於是完美的點子誕生了,1991年,皮
克斯和迪士尼簽下了製作三部動畫電影的合同,皮克斯負責製作電影,投資和發行由
迪士尼負責。
8.1991~1992年
《玩具總動員》的計劃從1991年開始實施,這個系列故事將與《小錫兵》的情節
相銜接,講述一個被拋棄的鼓手玩具在腹語玩偶的幫助下,希望能重新找到主人的家
的故事。之後,拉瑟特與其製作小組都認為這個故事需要一個更具表現力的中心角色
,於是小錫兵變身成了類似於太空版特種部隊士兵的樣子,巴斯光年 (Buzz Aldrin
)就這樣誕生了。由於腹語玩偶與巴斯光年的個頭不成比例,所以蘭福特將他轉變成
一個牛仔玩偶角色,將他命名為伍迪,這一名字出自曾經的西部片明星伍迪.斯特羅
德(Woody Strode)。
9.1992-1993年:傑弗瑞.卡曾伯格
在動畫製作過程,這個年輕的工作室和其領導者們將動畫製作所需要的零件帶到
洛杉磯迪士尼所在地,以便讓他們的投資方能清楚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一開始,皮克
斯方面對於迪士尼的建議言聽計從,傑弗瑞.卡曾伯格不斷挑剔這個故事,他認為電
影名裡面不應該出現“玩具”,這個太孩子氣的詞語可能會導致青少年觀眾的流失。
結果整部電影的主題越來越陰暗,伍迪成了一個“真正的混蛋”,故事裡充斥著“憤
怒和尖酸刻薄的角色”。當初成品出來時,就像一個災難一般,迪士尼立即叫停了製
作。皮克斯小組不斷請求 ,希望能重新製作。1994年2月份,他們完成了重新製作,
終於初具《玩具總動員》的樣貌。
10.1994年
電影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皮克斯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喬斯.溫登(Joss
Wendon)在加入《吸血鬼獵手巴菲》電視劇劇組之前,曾在迪士尼為《玩具總動員》
寫過幾個月劇本。溫登給予皮克斯的斯坦登啟發,他決定要向編劇方向發展。組裡的
人盛贊他的作品:“當我們讀了他的東西之後,我們立即就發現他是多麼有天分。他
可以將東西寫得充滿了畫面感,我完全被他的作品所吸引住了。”當他離開後,皮克
斯小組早已形成了自己重寫劇本的慣例。與此同時,皮克斯公司開始招募、訓練新的
動畫師 ,這些人中大部分從沒有用電腦製作過動畫。《玩具總動員3》的導演李.昂
克里奇(Lee Unkrich)就是在那時以編輯師的身份加入了皮克斯公司。
11.1995年
1995年,皮克斯公司一邊繼續致力於動畫片製作,一邊等待著電腦技術更加發達
。皮克斯表示,《玩具總動員》第一次試映是一次巨大的失敗,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好
評。
12.1995年11月22日
這一天對於《玩具總動員》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個日子。就在1995年11月22日,
《玩具總動員》在美國上映,頓時風靡全美。首周票房就獲得三千九百萬美元,評論
界也給出了一致好評。隨後 ,此片獲得了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獎、金球獎、MTV、兒
童選擇獎提名,獲得了動畫片界奧斯卡─安妮獎八項大獎。奧斯卡方面,此片獲得了
最佳歌曲獎、最佳配樂獎以及最佳劇本獎。在一邊慶祝勝利的同時,皮克斯開始了製
作《玩具總動員》系列的工作。
─資料來源───────────────────────────────────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707/3457934.html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707/3457942.html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707/3458007.html
--
※ 編輯: Loreto 來自: 180.177.83.166 (07/11 15:08)
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轉眼間 ,距離開創本系列的《玩具總動員1》上映已
經是十五年時間,不過那部經典的誕生其實還要追溯到更早的年份。現在就讓我們在
享受完《玩具總動員3》帶來的歡笑與淚水後,一同回顧《玩具總動員1》是如何誕生
,如何改變皮克斯的吧。
1.1972年:艾德.卡特穆爾
美國猶他大學電腦圖像專業的學生艾德.卡特穆爾(Ed Catmull)在1972年解決
了電腦繪圖領域的三個關鍵問題,讓電腦理解了什麼是“深度”。自此之後,電腦便
可以通過一個叫做“紋理繪制”( texture mapping)的程序捕捉三個維度所構成的
一個立體形狀,在電腦上構建一個不規則形狀。換句話來說,他成功“勸服”電腦識
別出了方形和三角形以外的形狀。卡特穆爾當時正在設想能製作出開創性的、畫面精
美的電影。1976年,他在電影《未來世界》(Future world)運用的特效技術讓他成
為有史以來將電腦繪圖運用在電影裡的第一人。
2.1977年:卡特穆爾的特效小組
《星際大戰》的推出,讓皮克斯和《玩具總動員》的故事真正開始了。喬治.盧
卡斯(George Lucas)這部電影的大獲成功,讓他擁有了引進特效小組到工業光魔公
司(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並且組建負責開發數字特效技術小組的權利。
盧卡斯將卡特穆爾和他來自紐約科技圖像實驗室的工作小組介紹了進來,讓他們負責
電腦繪圖項目。與此同時,加州藝術學院動畫專業的一名學生約翰.拉瑟特(John
Lasseter)看了《星球大戰》以後,認為:“動畫完全可以像這樣娛樂大眾。”很慶
幸,他這不僅僅只是一閃而過的念頭。
3.1982~1983年
當卡特穆爾在工業光魔公司裡勤勤懇懇地工作著時,拉瑟特獲得了迪士尼動畫工
作室的一份工作。唯一的問題是在八十年代初期,迪士尼公司已經沒有原來的創新和
進取精神了。當拉瑟特因為運用迪士尼公司落後的動畫技術而精疲力盡,於是想說服
動畫部門進一批新電腦,卻被主管斷然拒絕,之後便被辭退了。早已認識拉瑟特的卡
特穆爾邀請他加入盧卡斯電影公司。這兩位動畫技術狂熱者成為了非常成功的搭檔。
拉瑟特總能提供充滿創意的點子以及角色定位,賦予卡特穆爾的技術真正的生命。
4.1984年:《安德魯和威利冒險記》
卡特穆爾與拉瑟特在1984年共同推出了他們合作的兩分鐘3D動畫短片《安德魯和
威利冒險記》(The Adventures of Andre and Wally B。)。這部電影開創了3D動
畫的先河,成為了日後迪士尼動畫的風向標。
5.1986年:史提夫.賈伯斯
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史提夫.賈伯斯(Steve Jobs)注資一千萬美元,一半投
給了盧卡斯影業,另一半建立了皮克斯公司。起初,皮克斯公司通過出售電腦給醫藥
產業維持生計,後來開始開發自己的電腦動畫製作系統,出售給了由羅伊.迪士尼(
Roy Disney)和傑弗瑞.卡曾伯格(Jeffrey Katzenberg)管理的迪士尼動畫部門。
這套名為CAPS的系統專門用於動畫製作,可以讓物體加速並且增加細節,這一技術隨
後運用在了《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僅一小部分)、《救難小英雄》
(The Rescuers Down Under)(全片) 以及《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共舞片段)上。
6.1986~1990年
皮克斯在這一時段仍然沒有獲得很大的收益,史提夫.賈伯斯則仍然對這家公司
進行細水長流式的投資,資金由原來的五百萬增至五千五百萬。雖然收益不明顯,但
是皮克斯的技術得到了業界的肯定 ,並且製作出了《紅色的夢》(Red's Dream)、
《小錫兵》(Tin Toy)以及《小雪人大行動》(Knick Knack)三步動畫短片。公司
開始製作電視廣告,這一工作讓他們開始盈利了。此時,拉瑟特仍是公司唯一的動畫
師,但是他已經開始組建自己的團隊,並開始籌劃拍攝動畫電影《飛天巨桃歷險記》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7.1990年:提姆.波頓與《聖誕夜驚魂》角色
皮克斯公司將他們製作的動畫短片寄給了迪士尼以及他們能想到的所有公司。這
些短片讓迪士尼盛情邀請拉瑟特回來,可是拉瑟特並沒有就此離開皮克斯,而是努力
說服迪士尼投資整體買下皮克斯。雖然迪士尼的管理層一直堅持不在公司之外,製作
動畫電影,但是在迪士尼決定投資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定格動畫電影《聖誕
夜驚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之後,這一堅持便打開了缺口。兩家
公司終於坐下來開始談動畫電影的計劃,可是電影的主題一直難以確定。後來,喬.
蘭福特(Joe Ranft) ,拉瑟特在迪士尼工作時的一名搭檔,對《小錫兵》這一短片
印象深刻,他認為玩具會有很多故事可以講述,於是完美的點子誕生了,1991年,皮
克斯和迪士尼簽下了製作三部動畫電影的合同,皮克斯負責製作電影,投資和發行由
迪士尼負責。
8.1991~1992年
《玩具總動員》的計劃從1991年開始實施,這個系列故事將與《小錫兵》的情節
相銜接,講述一個被拋棄的鼓手玩具在腹語玩偶的幫助下,希望能重新找到主人的家
的故事。之後,拉瑟特與其製作小組都認為這個故事需要一個更具表現力的中心角色
,於是小錫兵變身成了類似於太空版特種部隊士兵的樣子,巴斯光年 (Buzz Aldrin
)就這樣誕生了。由於腹語玩偶與巴斯光年的個頭不成比例,所以蘭福特將他轉變成
一個牛仔玩偶角色,將他命名為伍迪,這一名字出自曾經的西部片明星伍迪.斯特羅
德(Woody Strode)。
9.1992-1993年:傑弗瑞.卡曾伯格
在動畫製作過程,這個年輕的工作室和其領導者們將動畫製作所需要的零件帶到
洛杉磯迪士尼所在地,以便讓他們的投資方能清楚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一開始,皮克
斯方面對於迪士尼的建議言聽計從,傑弗瑞.卡曾伯格不斷挑剔這個故事,他認為電
影名裡面不應該出現“玩具”,這個太孩子氣的詞語可能會導致青少年觀眾的流失。
結果整部電影的主題越來越陰暗,伍迪成了一個“真正的混蛋”,故事裡充斥著“憤
怒和尖酸刻薄的角色”。當初成品出來時,就像一個災難一般,迪士尼立即叫停了製
作。皮克斯小組不斷請求 ,希望能重新製作。1994年2月份,他們完成了重新製作,
終於初具《玩具總動員》的樣貌。
10.1994年
電影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皮克斯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喬斯.溫登(Joss
Wendon)在加入《吸血鬼獵手巴菲》電視劇劇組之前,曾在迪士尼為《玩具總動員》
寫過幾個月劇本。溫登給予皮克斯的斯坦登啟發,他決定要向編劇方向發展。組裡的
人盛贊他的作品:“當我們讀了他的東西之後,我們立即就發現他是多麼有天分。他
可以將東西寫得充滿了畫面感,我完全被他的作品所吸引住了。”當他離開後,皮克
斯小組早已形成了自己重寫劇本的慣例。與此同時,皮克斯公司開始招募、訓練新的
動畫師 ,這些人中大部分從沒有用電腦製作過動畫。《玩具總動員3》的導演李.昂
克里奇(Lee Unkrich)就是在那時以編輯師的身份加入了皮克斯公司。
11.1995年
1995年,皮克斯公司一邊繼續致力於動畫片製作,一邊等待著電腦技術更加發達
。皮克斯表示,《玩具總動員》第一次試映是一次巨大的失敗,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好
評。
12.1995年11月22日
這一天對於《玩具總動員》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個日子。就在1995年11月22日,
《玩具總動員》在美國上映,頓時風靡全美。首周票房就獲得三千九百萬美元,評論
界也給出了一致好評。隨後 ,此片獲得了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獎、金球獎、MTV、兒
童選擇獎提名,獲得了動畫片界奧斯卡─安妮獎八項大獎。奧斯卡方面,此片獲得了
最佳歌曲獎、最佳配樂獎以及最佳劇本獎。在一邊慶祝勝利的同時,皮克斯開始了製
作《玩具總動員》系列的工作。
─資料來源───────────────────────────────────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707/3457934.html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707/3457942.html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707/3458007.html
--
※ 編輯: Loreto 來自: 180.177.83.166 (07/11 15:08)
Tags:
動畫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twisted princess 變調的迪士尼公主系列

By Delia
at 2010-07-10T02:00
at 2010-07-10T02:00
皮克斯打起續集牌

By Elizabeth
at 2010-07-09T23:41
at 2010-07-09T23:41
活影活現動畫展

By Madame
at 2010-07-09T03:30
at 2010-07-09T03:30
玩具總動員3 (有雷)

By Valerie
at 2010-07-08T21:12
at 2010-07-08T21:12
[情報] 魔髮奇緣 Tangled 3D 中文預告

By Cara
at 2010-07-07T23:14
at 2010-07-07T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