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光年》夏夜星光下的距離(小說&電影) - 台灣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1-08-08T22:24

Table of Contents

如果要看一點點圖片的以及文字顏色編排可以到:
http://shiowdindone.pixnet.net/blog/post/35353249

--

可能是年紀的關係,加上我以前不喜歡看電影、追明星那些,所以有很多事情我都錯過了,只好現在慢慢地追、慢慢地補回來。
其實我很久以前就略有耳聞聽過這個描述男同性戀者的電影,但我一直都沒有想去看。
直到有一天在Youtube聽到了五月天所唱的同名歌《盛夏光年》(同樣也為電影主題曲),點到了旁邊的電影片段連結,看了一點後,覺得想要搞懂劇情在講什麼,才去找了維基百科的資料來看,發現這個劇情很值得另人深思,加上是張孝全演的,因為醉後所以對他頗有好感,,所以決定看了這部電影,順便連小說都找來看了。
只可惜很多重要的小說資料網站都已經被關閉了,也只能靠著網路上零碎的片段資料來瞭解這一系列的事情。

--

介紹:

原著小說《光年》是許正平所寫的,同時也為該部電影編劇。
若想看小說原文請至:http://lokwan.promobook.net/blog/2007/02/post_8.html
後來電影出來後,王紀堯發行了電影概念小說,因為劇情與電影有很多的出入,所以造成《光年》系列有很多的版本與結局。

例如:在王紀堯的小說裡,康正行最後因車禍死亡,而余守恆也間接坦承了他其實是喜歡康正行的。



其實一整部戲下來,康正行(張睿家 飾)是杜惠嘉(楊淇 飾)的前男友,但他後來還是發現他喜歡的是余守恆(張孝全 飾);
而余守恆後來跟了杜惠嘉交往,造成正行的失落與醋意;
在一段衝擊性的事實(正行跟守恆說出了當時會跟他做朋友的原因不過是因為被老師指使)後,余守恆喝了酒騎車出了車禍,正行帶他回家,兩人躺在床上,喝醉的余守恆脫下衣服,開始親吻正行。正行一開始被嚇到「余守恆你是在耍我是不是?」,後來接受了,一夜就這樣過去。


上面都是電影裡的劇情,尤其是在結尾時,導演採Open Ending來作為結尾,余守恆沒有說清楚自己到底喜不喜歡康正行,而是用了「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來回應康正行的告白。
在原著小說裡,沒有這一段的結尾;而在電影概念小說裡,則是寫出正行車禍死亡,余守恆在幻想中間接坦承自己愛著康正行。
所以在電影裡面,余守全這個人變得十分撲朔迷離,相信觀眾在看完之後一定非常錯鄂,「就這樣結束了嗎?」,而且電影中有許多重要的劇情、轉捩點並沒有拍攝出來。

例如:921大地震的片段,正行不顧一切抱住,想要保護守恆,在那時候守恆就深刻的明白正行的心意。而在電影裡面,只是兩人躲到桌子底下而已。



如果想要瞭解詳細的人,還是得看看原著小說和電影概念小說才行。


--


余守恆到底是怎麼樣的人?


他從小因為過動,頑皮,身旁的人都不喜歡他;他寂寞、需要被愛
正行讓他踏上軌道,長大後也變成一個帥哥,他需要正行,以及後來交往的女朋友惠嘉
編劇在編寫余守恆這個角色的時候,是「希望把守恆的性向曖昧看待的,看看這樣一個男孩子在這些情境中,不只是情慾面向,而是他的整個人,待人處世、人格個性怎麼發展,怎麼面對問題。」(引)


所以該說他是否到底喜歡正行,在電影裡面是真的描述的過於曖昧,讓觀眾完全搞不懂;
當初與正行的床戲,到底是因為知道正行喜歡自己,為了用挽回他而用自己的身體,
還是是他壓抑已久的情感?(小說到床戲之後並無提到其他種情感戲就結束,比較讓人能確信余守恆的心意)


他看起來就是跟大部份的人一樣,有女生看著打籃球會緊張、會想要有女朋友,但是他對於正行的依賴產生了獨特的情感,雖然已經上了床但最後結局還是以”好朋友”結尾。
所以這意思是貫穿電影本來的主軸──沒有人是孤獨的?


因為渴望被愛、害怕寂寞,他對正行產生了過度依賴感,而用身體挽回正行?
撲朔的劇情,另人真的摸不著頭緒。



不過一部電影,能讓觀眾想那麼多,去研討,去想像,也可以算是另一種層次的成功了吧?
相對之下,小說中的人物刻劃較為鮮明,許多事情的發展也都能夠圓滿化。
這不只是一個關於同志的電影,也探討著人性、人際、朋友、情人、現實與寂寞。


故事情節特殊又平凡,主角們的心情轉折與對應方法也十分耐人尋味。
在盛夏的星光下,三位青少男女,所發展出來的故事。
三人間的距離,是否又如光年一樣的遙遠。

但可以知道的是,這會是每個人不可抹滅的青春印記。


--


後記: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同志電影,因為世俗的壓力下,讓這種愛情顯得更苦澀又更甘甜;
演員們如何去詮釋這種情感,主角們的個性、心境轉折、曲折又衝擊的過程,該如何感動到觀眾。
2006年的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張孝全(入圍)、最佳新演員:張睿家(獲獎)、最佳新演員:張孝全(入圍),證明了演員們的實力與演技,也讓他們一步步的走向更廣大的舞台。


想想當年電影開播時我才11歲吧,看這種片應該算太早了,沒有跟上當初的時代與潮流真的是很可惜;
現在能看到的相關文章幾乎都是2007年的。我應該是少數把舊電影再拿出來說的人吧,希望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鳴。


在寫這篇文章前,看了許多人的評論與分析,再消化成我的文字與想法,一一寫出來。
靠著現在比以往更成熟的心智去研討這些「過去歷史」,一字一字寫下一篇心得、感觸、評論、研析,與大家一起分享,

就是我寫部落格的初衷。




啊,第一次寫心得那麼累,休息之後再來寫寫對偶像劇《美樂加油》的評論吧。


--


參考文章:

《光年》小說原文、從《光年》小說看《盛夏光年》的原貌 (與其延伸的所有相關文章)、維基百科、知識+、PTT

--
痞客邦:http://shiowdindone.pixnet.net/blog (肆章:美樂加油)
噗浪:http://www.plurk.com/shiowdindone

--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一席之地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1-08-07T17:35
人從出生到死亡到底想爭的東西是什麼? 電影以很多條線連結 這是繼陳芯宜上一部跟樓一安合作的作品後 又以緣分做為出發點的概念 電影用一種詼諧的幽默方式探討這一席之地的價值 以主流音樂跟地下樂團作為對比 其實說明了各行各業的競爭形態 電影也提到了原住民部落與政府間的衝突 電影很直接的表達每個人想到達的一席之地 ...

窺視者劇團年度短片製作徵角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1-08-07T12:02
劇情短片《吉光片羽》簡介 是夢嗎? 是在作夢嗎? 我又夢見你,在那午後燦爛陽光下 攜手的美麗,無邪的感情,是你的和我的最美的秋季 重疊的影子混淆我的眼睛,是你的?我的還是他的? 層層影子像是暗房裡剛洗出的張張相片, 你的、我的、他的幻滅翩飛 飛舞在混濁的世界,混濁的我的腦袋, 最後竟不知是實是虛………. ...

小野專訪李烈+林育賢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1-08-05T22:11
小野專訪林育賢導演與李烈監製,談到林育賢導演從翻滾吧!男孩 到翻滾吧!阿信的心路歷程 還有台灣電影這幾年來的變化、台灣演員的努力、與國片翻身的契機 請看專訪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xul0Vv2ebU 內容非常感人 : ) -- 我還有半根筋 - ...

兩代電影人 侯孝賢、李烈獲總統文化獎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1-08-05T07:57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1.08.04 總統文化獎昨天公布,五個獎項,兩個給了電影人。侯孝賢(右)「悲情城市」、「戀戀 風塵」等作品讓台灣電影揚名國際;李烈(左)近年製作的「冏男孩」、「艋舺」,則以 創新行銷手法為台灣電影注入新動力。 兩代電影人昨同獲第六屆總統文化獎。讓國際正視台灣電 ...

殺手歐陽盆栽-映後座談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1-08-04T11:43
在死神面前,是否每個生命,都該有第二次機會? 改編自暢銷作家九把刀的and#34;殺手and#34;一系列作品,集中中港台菁英製作團隊,一起打造殺手神話!  歐陽盆栽是殺手界裡面唯一不讓目標死亡的殺手,也是傳奇人物and#34;騙神and#34;的唯一親傳弟子, 號召各領域的頂尖人才一起組成重生小組,藉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