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殺人》─真相的徒勞 - 電影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1-19T00:17

Table of Contents

有圖不一定好讀版:
http://satatonia.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html

--



少聊電影了,但必須要為了這部今年為止看到最好的電影說個幾句話(不過喔這也是我今
年看的第二部電影,而且今年才過了十八天而已。當然這是題外話)。不是因為作為一位
是枝裕和鐵粉——而是作為一位是枝裕和腦粉/狂粉(有差嗎),從《幻之光》之後,再
沒有像《第三次殺人》這樣,能夠找到瀝乾了私人情感之後,依然結晶的故事核。更直接
一點的說,至少在面對死刑的立場上,我是可以有那麼一點自以為理解是枝的。


先談片名。《第三次殺人》命名精妙在於它雙重的機關,它首先用役所廣司前兩次的「殺
人」欺騙了部分觀眾(通常這類觀眾就是被福山雅治或廣瀨鈴或隨便什麼原因騙進戲院的
那一群),在他們對役所廣司會犯下第三次罪刑的預設落空之後,這個真正的「第三次」
才畫下句點:第三個死的人其實就是役所廣司自己,你可以說這是他的自我審判(個人意
志),也可以說是體制殺人(司法的同一艘船),至於揣測兇手是誰,動機是什麼,都是
因為你想知道真相對吧?那真相是什麼?


真相是象,我們只能是瞎子;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理解真相,我們只是選擇真相。劇中那一
句「精神治療不是科學領域,而是文學範疇」幾乎應該拿去裱框——在死刑這一件事上,
我始終保持著同樣無可救藥的文學濾鏡:看輕全知的可能與價值,只器重自我的盲目,像
是什麼呢?像劇中役所廣司遠自北海道的親情棄絕,或者他面對殘疾的廣瀨鈴如女兒一般
的憐愛,以及那替天行道的河流私審(是,這些器重之物,也可能沒有一件是事實,我是
很清楚的)。我不會拿體制和時代那麼大的東西來壓人,光就因為這些我可以輕易流淚的
東西,我很早就不再談死刑。


所以,當役所廣司暴烈地問著:你相信我嗎?指的不是你相不相信我有沒有殺人,而是你
相不相信我的存在本身。這裡最重要的隱喻落在了萌江(趕快去看《Going my home》啦
)的角色身上,起初我們以為這位福山雅治的女兒是真的落下了淚水,下一幕才得知連那
無邪的淚水也不過只是萌江嫻熟的演技,是的,無邪,無邪的謊言,僅僅是因為博取父愛
,那眼淚也能夠捏造。可是那確實是謊言啊,當你相信一個人,你願意連他的謊言都相信
嗎?


有答案了嗎?好,那麼,如果萌江的謊言也是另一個謊言呢?——如果他是真正在父親面
前落下了淚,只是因為早熟的倔強,才強說那是演技呢?


你以為你可以理解真相啊?是嗎?


審判是理解,還是選擇?


那個將這兩位撫摸過同一側受傷臉頰的男人丟進同一個器皿的結局,是這樣拍的:當福山
雅治的面容幾乎要「倒入」役所廣司時,他突然頓悟到眼前這個說詞反覆的人是自己不該
投射其中的器皿,才自己從役所廣司的臉中「倒出」。是枝裕和已經把他的答案獻給這場
戲了,這「拒絕重疊」的一刻,福山雅治才終於理解到了理解的不可能,以及真相本身的
徒勞性質。如此交纏、雙關且所指明確的鏡頭語言,是我看過是枝裕和最方法論、也應該
是口味最重的一次了。


讓人最滿意的還是那些口味一淡才浮現殘酷的日常。像平常買的那家羊羹(你也想起《橫
山家之味》裡喝了三杯麥茶的男子了嗎),像一紙不能報公帳的旅費,或者像劇中三方家
庭都缺席了的母親──我的點可能比較怪,但這篇走到這裡還有什麼好不怪的嗎──又,
「我不該被生下來,我的存在本身就會帶給別人傷害」真的不是太宰治嗎?雖然是枝多次
表示自己不是和太宰站在同一邊的那種人(而我也可以理解),但這段台詞完全就是已經
可以把是枝裕和當作三島由紀夫看待的那種等級。你們這些人真的都可以再傲嬌一點。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8-01-23T08:23
這片真的讓人思考很多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8-01-27T02:55
推!完全同意拒絕重疊的解釋!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8-01-28T13:22
反派演技很好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8-01-29T17:40
留下眼淚的當下也是想到萌江的眼淚演技 另外推going
my home!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18-01-31T23:18
解釋的很好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8-02-01T10:17
拒絕重疊那幕真的很有趣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8-02-01T12:31
推這篇啊!最後那裡的拍攝手法,的確非常有意思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8-02-05T17:04

與神同行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8-01-18T23:46
的確不簡單 但還是覺得這電影可以簡短30分鐘 前面真的有點無聊 我也很懷疑這種片為啥可以賣座 但最後15分鐘的力道真的很強 完全把情緒頂到最高點,全場大概1/3觀眾都哭哭 當然這片是真的太狗 但狗血片大家都會拍 為啥與神可賣座? 情緒的累積真的很棒 劇情的鋪陳,還有轉折也不錯 特效更是驚人,真的已經有好 ...

趙德胤新片 入選柏林影展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8-01-18T23:46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8日專電)導演趙德胤與公共電視合作、在緬甸家鄉拍攝的紀錄 片「14顆蘋果」(14 Apples),入選柏林影展導演論壇單元。這是今年柏林影展目前所 知唯一的一部台灣片。 出身緬甸的趙德胤是柏林影展的常客,長片「冰毒」曾入選2014年的電影大觀(Panorama )單元,紀錄片「翡翠之 ...

媽媽留在異空間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8-01-18T23:44
這是我朋友小時候看的 他說結局是媽媽帶著女兒回家 以為安全了 然後爸爸看到抱住女兒後問 媽媽去哪了 這時媽媽才發現自己還留在異空間 他本來以為是沉默之丘 但發現不是 現在在擔心是不是自己小時候腦補 想請問板上各位大大有看過類似的結局嗎? 謝謝 ----- Sent from JPTT o ...

《逆境棋蹟》 小王情場扶正套路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8-01-18T23:40
部落格原文→https://goo.gl/M7hepK 以下有雷 . . . . . . . . . . . . . . . . . . . . .   《逆境棋蹟》的高竿之處,在於把一個簡單通俗的故事浪漫化,令其更有看頭,卻又 不失真實,極像真實世界會發生的事情,合理又能引起觀眾共鳴,但避免故事太過殘酷, ...

視障者聽電影 台北物語導演做解析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8-01-18T23:40
新聞網址: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1180213-1.aspx 視障者聽電影 台北物語導演做解析 2018/01/18 15:38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8日電)國立台灣圖書館舉辦「電影聽賞」活動,讓視障者也能 欣賞電影藝術,還特別邀請電影「台北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