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起義:看不到的真相》(Burma VJ) - 紀錄片

By Vanessa
at 2009-10-29T22:12
at 2009-10-29T22:12
Table of Contents
好讀無音樂網誌版:
http://blog.pchome.com.tw/resplendir/post/1320179863
我承認身為「民主世代」的我,曾把民主視為理所當然。我的意思是說,一方面
,我不太瞭解、也無意瞭解台灣的民主進程;另一方面,我並不覺得民主制度有什麼特別
,甚至還常常批評台灣很亂。
然而,當我試圖關心一些紛亂的非洲國家,或是高壓統治的亞洲國家後,我才發
現台灣的民主制度有多珍貴,而台灣的民主經驗有多特殊。廢話不多說,今天要介紹一部
很棒的紀錄片《緬甸起義:看不到的真相》(Burma VJ),它拍出緬甸人民對民主的渴望,
以及一群冒死拍攝、將事實傳佈全世界、又傳回緬甸的新聞工作人員。
緬甸遭到軍政府高壓統治,軍政府不准國際媒體入境拍攝,國內媒體也全由國家控制
;路上隨時都有國家情報人員,所以人民都不敢談政治。公民影像記者(Vedio
Journalists)組成的緬甸民主之聲(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DVB),偷偷將DV藏在衣
服裡,將拍到的畫面透過網路或人傳往國外。
二○○七年,緬甸僧侶走上街頭,呼籲釋放翁山蘇姬,隨著加入民眾越來越多,緬甸
政府採取更高壓的統治,它開始禁止兩人以上集會,更於一次的遊行過程中,槍殺並逮捕
多位僧侶,一位日籍攝影記者長井健司中槍身亡。就在此時,DVB的記者正冒著生命危險
,在天橋上拍攝這些畫面,傳到世界各大媒體(如BBC、VOA),並傳回緬甸。這些畫面引發
國際社會的關注,也讓緬甸民眾群情激憤,因為緬甸是虔誠的佛教國家,殺害愛好和平的
僧侶是大不敬的行為。
緬甸政府開始中傷BBC、VOA等國際媒體,但緬甸民眾每天都很期待DVB的報導。僧侶
再度上了街頭,民眾也加入遊行行列,但當天晚上實施宵禁,政府軍隊趁機闖入寺院,槍
殺並逮捕多位僧侶。第二天早上,仍有不少僧侶不畏死亡上街遊行,但隨著政府的反制措
施更為嚴厲,漸漸地,路上看不到僧侶,只留下熱血的學生,這一切似曾相識,沒錯,這
就是一九八八年起義的結局。
那一群DVB的記者,仍持續將畫面傳到外面的世界,只是緬甸政府已經盯上他們,DVB
的總部被找到,數名記者遭到逮捕,其他幸運逃過一劫的記者都忙著逃往,彼此失去音訊
,DVB辛苦建立的新聞網絡宣告瓦解。負責剪輯這部紀錄片的DVB記者,代號「約書亞」,
因為遊行發生當時正在泰國避風頭,所以逃過一劫,他在片尾又乘著小船從山區回到緬甸
,他說他不會放棄把事實傳到國外。
這是令人動容的一部紀錄片。你終於瞭解什麼是「無民主,毋寧死」!最近在唸傳播
理論,裡面說到媒體具有發動變革的功能,可是每當我看到台灣的媒體,從來不覺得它們
有這種積極功能,反而個個都像個八卦雜誌或傳聲筒。然而,當我在《緬甸起義》看到一
群對現狀不抱希望的記者,仍用DV冒死紀錄這些事件,希望能產生正向的改變,雖然2007
年的起義仍以失敗作結,「約書亞」仍不放棄,仍循山路回緬甸,企圖重建新聞網絡,這
種精神令人欽佩不已。
《緬甸起義》除了有振奮人心的那一面,也有令人沮喪的一面。緬甸的兩場革命,起
初都有迫使軍政府讓步的希望,但終究迫於武力鎮壓而結束。其實不論是南非、或是台灣
,都是在領導人願意放手之後,才逐步放寬政府的管制,邁向民主之路,而不是政府受不
了民眾的抗議而讓步。因此,我對緬甸的未來仍很悲觀,除非軍政府出了一個有遠見的領
導人,否則緬甸不可能有民主的一天,畢竟人民的力量很小,國際社會又唯利是圖……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By Zora
at 2009-11-03T18:43
at 2009-11-03T18:43
Related Posts
楊力州2009全新紀錄片「青春啦啦隊」11/2政大試映

By Brianna
at 2009-10-28T23:06
at 2009-10-28T23:06
11月3日愛的十個條件 in 台中青年交流中心

By Enid
at 2009-10-28T10:19
at 2009-10-28T10:19
新生一號10/29播映《戲台頂的媽媽》,顏蘭權導演映後座談

By Tom
at 2009-10-26T11:05
at 2009-10-26T11:05
榮光眷影中區紀錄片人才培訓課程成果放映會

By Sierra Rose
at 2009-10-25T02:00
at 2009-10-25T02:00
《藝霞年代》名人、影評、網路鄉民金鑽級推薦

By Quintina
at 2009-10-24T15:17
at 2009-10-24T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