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惡》<有雷>關於輪椅弟 - 臺劇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4-22T10:31

Table of Contents

真的很喜歡本劇最後一集的安排,讓每一段故事都有個圓滿的交代。先不管是不是過
度理想,但我很喜歡這個片尾,代表著故事還沒結束,努力還沒結束!
感覺沒有人提到這角色,來聊聊輪椅弟陳男(劇中唯一有入鏡的受害者本人)。全劇一
直有被害者家屬要討公道(包含宋喬安跟蹤大芝的獨家,陳媽媽帶頭砸大芝雞蛋),真正有
提到的被害者只有陳男。從第一個鏡頭的憤怒(砸雞蛋時),第二個鏡頭(協商時)覺得自己
此生無用了,前面都是被害者家屬的負面情緒引導,導致被害者自己也覺得憤世;到最後
被大芝爸媽照顧後,說道:「不用理我媽啦,你們不是也要工作嗎?」的釋懷與不捨,李
媽媽聽到也拭淚了,我也潰堤了…真的覺得編導的安排非常的棒,非常撫慰人心。
但後來想一想,被害者家屬一心只想<為自己>討回公道,真的有想過被害者嗎?李爸
李媽為了贖罪,用心照顧陳男,連陳男都感受的到;但陳媽媽呢?她在哪裡?公道討到了
,自己兒子也不用顧了,難道要讓加害者家屬照顧一輩子嗎?劇裡面沒有演,但我想現實
世界很有可能是這個狀況,被害者家屬會因為你想要贖罪,感情勒索加害者家屬一輩子!
這全劇實在太神了!完全沒有廢角,每個細節都發揮的淋漓盡致,我這130元太值得了
!希望大家可以繼續支持台劇。
以上打了這麼多心裡話,文筆不好請多包涵,有任何錯誤也歡迎批評指教。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04-24T00:53
我覺得這段也是為了戲,要表明加害者家屬的贖罪心態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9-04-25T02:18
被打死還比較好 被打死我還有藉口罵裡小明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9-04-28T15:08
輪椅弟這樣的安排還蠻好的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9-04-30T21:02
文筆沒問題,但排版有進步空間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9-05-04T10:28
但現實多的是(加害者)恐龍親友,或是不負責任的親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9-05-07T15:28
抱歉 我一直覺得他很像丁特而出戲...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9-05-11T01:02
這應該是心理諮商師給的功課之一吧 讓加害者家屬贖
罪 給他們照顧或陪伴受害者的機會 也不是陳媽就此想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9-05-11T18:17
把小孩丟給別人照顧啦.....
就像劇中喬安說的 他真的放下了 也是諮商師給的功課
種種堆疊起來(去看電影、昭國道歉等)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9-05-13T11:30
還有當李父母跟妹道歉 他心裡的石頭才慢慢放下
其他的受害者家屬也需要有這樣的機會放下石頭阿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9-05-15T05:34
丁特XDDDDD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9-05-20T02:32
就是個丁特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9-05-21T07:57
我是覺得有點太多了,這段無法融入,尤其李媽說比
賽時還要來。另外,真的也不用把受害者家屬妖魔化,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5-22T11:46
在本劇中,安排輪椅地家人丟雞蛋,喬安派記者偷跟蹤
大芝等,我理解這是為了平衡受害者和加害者家屬的天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9-05-27T04:43
平,在某種程度,只好讓受害者多點『惡』好讓加害者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5-27T06:25
看起來『不那麼惡』,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受害者家屬
是弱勢的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5-31T02:11
十元編劇很巧妙地將加害者呈現『惡』的段落都避開,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9-06-02T08:37
包括李曉明在戲院殺無赦等片段都被輕輕帶過,也是
為了平衡吧,不然觀眾很恨加害者的話,此劇難收尾。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9-06-06T21:17
喬安剛好聽到李大芝在走廊 比去偷拍來的戲劇化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9-06-11T15:50
要說戲劇化,所有人物都有關聯本身就很drama啊,有
一度我覺得跟台北物語很像,最好世界那麼小啦XD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9-06-15T04:47
因為要塞 如果不塞 很多細節其實應該需要播出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9-06-18T15:17
但美劇也很常所有人物搞在一起,反正這無損好看度啦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9-06-18T23:33
說丁特的把我的感動還來哦XDDDD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9-06-19T15:01
靠 丁特XD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9-06-22T23:25
陳媽的情況很寫實啊並沒有妖魔化 有些被害者家屬真
的會陷入仇恨沈迷之中 蘇建和案、陸正案這些離譜的
冤案 被害者家屬都是堅持沒法要他們死也要把他們的
人生拖到毀滅呢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9-06-23T04:33
被害家屬有各種反應是一定的,但本劇中兩大被害家屬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9-06-26T15:41
喬安和輪椅一家,都是選擇報復和霸凌,故事中沒有呈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9-06-28T18:41
現另一類被害家屬的樣貌(例如,可能死者是家庭支柱
,從此被害家屬困頓一生,或是有些受害家屬原諒了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9-07-02T01:22
兇手和他的家人)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9-07-02T23:03
在本劇中的被害家屬,後來都被描繪成加害和霸凌者
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也是有些偏頗的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9-07-06T02:29
我也覺得像丁特 XDD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9-07-10T04:43
被害者家屬明明也有昭國這種沒有刻意跟加害者家屬作
對的角色啊,只是可能很容易被淡忘吧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9-07-10T10:35
像這樣坐輪椅有時候家屬也是困擾,可能經濟不好還得
顧他,某程度上已經不只是被害者家屬而是被害者本
身了。有些人永遠走不出來,是因為折磨自己的困境沒
有被解決,這戲裡也有提到。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9-07-13T21:37
是啊 很多人都忘記天晴跟昭國也是被害者家屬了 不是
只有喬安一個 當事人的輪椅弟弟後來也算走出來了吧
但反而是身為家屬的媽媽還困著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9-07-14T18:56
這也是一種弔詭 好像沒有悲憤欲絕就不會被當作受害
者家屬 其實也是一種反而對他們會造成傷害的偏見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9-07-18T16:02
其實沒有魔化受害者家屬吧 對大部分人來說那才是受
害者家屬該有的樣子 不然之前王婉諭女士為什麼會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9-07-20T05:05
被罵那麽慘 這劇已經有點美化現實了 現實的話
劉昭國一定也會被檢討冷血什麼的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9-07-22T08:21
丁特 還敢墮胎阿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9-07-23T05:25
現在看重播,那位媽媽說他兒子是脊椎受傷,半身不遂

《與惡》可以仿效日劇先出SP嗎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9-04-22T08:52
如同前面大家所說的,本劇有太多線收得太急促, 雖然也是很好,但如果可以,建議公視可以在第二季開始前, 開拍一下 SP 可以發揮承先啟後,。 另外,本劇製作成電影也非不可,畢竟是在探討社會, 但容易變成另一部所謂社會寫實的獨立作品,而失去與惡的深度, 與惡之所以是與惡,是因為最初有好的劇本,然後加上好 ...

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什麼是我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9-04-22T07:03
當有思覺失調的應思聰說:「為什麼是我!」(兩次)。這句話深深打中了我的內心。 因為我的養父有思覺失調,在我小時候,他的行為會干擾我的學校生活, 甚至讓我在學校丟臉,然後被一些同學取笑。 我也曾經對養父的父親,也就是我的阿公說, 為什麼要把我帶來(收養)這個家,我一點都不開心。 其實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小 ...

《與惡》有點倉促和理想的結局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9-04-22T06:44
關於結局 總覺得王赦和應思聰的部分,有點倉促和理想 忽視了原本令他們糾結的現實問題 王赦 因為妻子的鼓勵就重執理想了 可如果再次面臨社會對他家人的惡意和威脅時,該怎麼辦呢? 應思聰 沒get到他願意正視自己生病的點 旁人的眼光對他沒影響了嗎?藥的副作用不排斥了? 最後思聰是投入繪畫創作嗎...... (這 ...

《與惡》印象最深刻的台詞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4-22T05:09
之前有一篇類似的討論過了,但那時還沒完結,而且我也問的也不一樣(有感觸不等於最 深刻) 我的是王赦律師喝醉在他老婆家講的,一個民主的國家要靠殺人才能撫平民心,這我沒聽 過 那一長串算我價值觀的衝擊與改變,他那段話太多點可以拿出來討論了,我只取這段,很 多沒想過的問題在這部劇跑了出來,謝謝公視 那大家的深 ...

《與惡》台灣人的集體心理諮商(小雷)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9-04-22T04:19
(半夜也要追完的概念) 「我們與惡的距離」真的是好劇本、好演員、好導演、好配樂、好議題、好行銷,各方面都好的零負評台劇。之前曾有聽過一個未收看的理由是:「它要講的事情我都懂,給那些需要看的人就好。」但是這其實並非一種道德勸說、針對特定族群、情緒渲染的劇。像是宣傳講的:「這是對台灣社會的一個集體心理諮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