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經驗 在地都是寶 - 台灣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0-02-21T10:06

Table of Contents

2010-02-21 中國時報 【王乾任】

 今年農曆春節最夯話題,當屬鈕承澤執導,以一九八○年代萬華地區青少年與黑幫
為故事的電影《艋舺》了吧?斥資六千萬拍攝的《艋舺》,開賣不到兩周,票房已經衝破
兩億新台幣,更順勢帶動萬華地區的觀光人潮,想必讓不少人笑開懷。

 過去二十年,台灣電影在好萊塢的衝擊之下,本土自製的商業片節節敗退,被稱為
國片的衰落,八○年代崛起的「新電影」後繼無人。或許因為票房直接受好萊塢電影的衝
擊,或許是電影人的自尊心作祟,總之,台灣電影被迫和好萊塢電影正面對決。然而,從
資金、拍攝到發行、行銷全都不敵專業分工與商業掛帥的好萊塢,台灣電影只好避開商業
片,投入藝術片的懷抱。

 台灣電影成了主要影展的常勝軍,拿遍非商業電影影展之大獎,但卻輸掉了市場/
觀眾。得獎的導演贏得了表面風光,但骨子裡的心酸卻少有人知。或許物極必反,當全部
電影人都投入藝術片,搶奪那非常稀少的補助金時,一定會有反骨的電影人決定走一條不
一樣的路。於是,這幾年又看到一些貼近市場/觀眾的商業片悄悄地出現,從《國士無雙
》、《雙瞳》,到《不能說的祕密》、《功夫灌籃》等,陸續有電影人願意以普羅大眾能
懂的說故事方式,拍好一部商業電影。

 或許資金、技術與行銷、發行手法還不夠成熟,但是觀眾對台灣電影的信心和口碑
一點一滴回來了。然後,《海角七號》出現了。天時地利人和加上一點幸運,一部小成本
,拍攝技巧上還有許多不成熟,但卻用心,而且認真說出了一個屬於台灣人能了解、認同
的故事/情緒。緊接著《冏男孩》、《聽說》,一直到《艋舺》,可以確信的是,台灣電
影人已經逐漸找回怎麼說一個讓自己的觀眾認同且引起共鳴的故事的方法。

 其實,《阿凡達》和《艋舺》的熱賣,是可以並存不悖的。台灣電影之所以不斷往
影展片的小眾胡同鑽,我認為不光是資金、技術與市場問題,而是電影人企圖心太大了,
把好萊塢當標準,只想和好萊塢比較,只想和好萊塢一決高下,太過考慮全球市場的結果
,卻是賠上本土市場。

 台灣不像中國,有深厚的內部市場可以支撐本國電影。然而,不像中國其實都沒關
係。畢竟中國電影這幾年靠國家保護主義,把好萊塢擋在國家市場大門外,關起門來操兵
,的確也操練出不少好電影,可因為不是在自由市場中競爭,所以,勝負還無從判斷。

 《海角七號》與《艋舺》熱賣,說明了只要講好一個能夠引起共鳴的在地故事,在
地的觀眾所給出的熱情支持(或許再加上政府的獎勵與企業的贊助,還有周邊商品與後續
影帶發行等收入),其實是可以支撐一部電影盈虧的。再者,好萊塢成功席捲全球市場已
經是不爭的事實,台灣電影想要在好萊塢強片環伺下殺出一條生路,不能抱持「對抗」邏
輯(那其實是自我高抬,想把自己和好萊塢放在同樣的水準/標準上來評價),而必須另
謀出路。

 台灣的電影人應該做的,是認真思考,找出能夠引起本土觀眾共鳴,感動在地觀眾
的好故事,將之演繹成電影,呈獻給我們的社會,故事說得好,且行銷得法,觀眾很樂意
買票進場,這和是不是國片沒有關係。所以不要畏懼在地化,在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最獨
特的產品其實是最在地化的產品,從日本的《送行者》、印度的《貧民百萬富翁》的獲得
肯定,同樣可以證明在地化的好故事是可以行銷全球的,這也是台灣電影惟一能在好萊塢
標準下走出自己路的機會。(作者為文化工作者)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123.192.206.64 (02/21 10:06)
uman:不只舊時代的文化,晶圓廠等已在國際塑造的形象,都是好題材 02/21 11:49
icestome:當初要拍時還傳出在地人不滿抹黑當地文化現在製造了那麼 02/23 15:33
icestome:多經濟效益後不知道那些人還會說什麼 02/23 15:33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0-02-24T23:56
不只舊時代的文化,晶圓廠等已在國際塑造的形象,都是好題材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0-02-25T06:28
當初要拍時還傳出在地人不滿抹黑當地文化現在製造了那麼
多經濟效益後不知道那些人還會說什麼

一八九五電影背景配樂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0-02-19T23:56
如題 我找來找去 都只有 馬修連恩 主唱的 義民塚 我想要 預告片的背景配樂 也就是貫穿 整部電影的配樂 要哪裡找才有??? 就是這首 http://www.wretch.cc/blog/themovie1895/ 背景播放的這首 - ...

大家覺得艋舺敗筆在哪?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0-02-19T19:59
如同snow0620所說的 他認為這部片有個敗筆 就是重頭到尾 有個角色始終是多餘的 是黃小輝嗎? - ...

看國片遊台北 電影景點踏查首選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0-02-19T16:57
放映週報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period=246 報導 / 王玉燕、林文淇、曾炫淳、洪健倫、曾芷筠、賴育瑩等 電影讓一座城市變得深邃,特別是現代化的城市更須仰賴人文情懷使其豐厚起來。近年, 以電影進行城市行銷變得熱門,2008年1月,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

柏林影展主席肯定台灣電影亮麗表現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0-02-19T10:45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428494.shtml 柏林影展主席寇斯力克今天會晤新聞局電影處處長陳志寬,稱讚台灣電影表現亮麗,陳志 寬也說明台灣政府的補助措施,歡迎各國電影公司來台灣拍片。 接掌影展主席9年的寇斯力克(Dieter Kosslick), ...

艋舺(有雷)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0-02-19T03:18
※ 引述《menoparadox (四個月好好努力)》之銘言: : 其實我也不算是真的要問問題 因為我媽已經回答了我的不解 : 囧 但我還是很不解..... : 我看完艋舺後覺得很沉重 : 沉重的原因很多 但其中一個原因 : 是我覺得和尚是被蚊子害死的 : 而我覺得蚊子根本就沒 ...